資源簡介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態系統》教學設計方案課題名稱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態系統科目生物學一:教學內容分析(結合課程標準說明本節課學習的內容):《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態系統》是人教版生物學七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第二章第三節的內容。通過教材分析,本課的主要內容可以分成三部分:一是生物圈的范圍;二是生態系統的類型及特征;三是生物圈是一個統一的整體;由淺入深,層層深入。學生通過對多種多樣的生態系統和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態系統的認識,有利于培養愛護生物的情感和保護生物圈的意識。與此同時,當今人類活動對生物圈的影響越來越大,生物圈的變化也極大地影響著人類的生活,關注人類與自然的和諧發展,這都需要了解生物圈,學習本節內容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二:學習者特征分析(結合實際情況,從學生的學習習慣、心理特征、知識結構等方面進行描述):1.學生已有知識基礎和生活經驗分析:對于初一的學生來說,生物是上初中剛接觸的課程,之前對生物學知識的了解并不多,對生物學知識好奇心強求知欲望大,因此,在課程的開始部分教師應該抓住學生好奇心,激發學生學習生物的興趣,培養學生對生物課程的感情,為其以后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在學習本節之前,學生學習了《生物與環境組成生態系統》,學生對于生態系統的概念及組成有了一定的認識,為學習本節內容奠定了基礎。2.學生已有的學習能力分析:七年級學生對于生態系統的概念和組成有了一定的了解,并具備了一定自主學習生物的能力。他們對生物及生態系統的基本概念有了初步認識,但對于生物圈的概念和不同類型生態系統的特點和作用并不清楚。概念形成主要依賴對感性材料的概括。3.學生的身心特點分析:七年級學生好動、好奇、好表現,單純根據自己的愛好和興趣學習。應采用形象生動,形式多樣的教學方法和學生廣泛的,積極主動參與的學習方式,去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三:教學目標分析(結合課程標準說明本節課學習完成后所要達到的具體目標):1.知識目標:①描述生物圈的范圍,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態系統。。②說出生態系統的種類以及其主要的特征。③理解生物圈是一個統一的整體。2.能力目標:通過的角色扮演小組合作學習,提升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團結協作能力。3.情感、態度、價值觀:認同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園,我們應該了解和愛護這個家,樹立環保的意識。教學重點:1、描述生態系統的類型及特點。2、確立保護生物圈的意識。教學難點:1、理解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態系統2、培養愛護生物的情感和保護生物圈的意識。四:教學策略選擇和設計新課程標標指出:教師是學生的組織者、引導者,根據這一理念我了應用了拋錨式教學策略,采用直觀教學法:利充分利用多媒體播放一些生態系統景觀資料,刺激感官,激發學習興趣;活動探究法:通過角色扮演探究活動,進行小組合作學習。在教師主導的下,以學生為主體。引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為學生的終身發展打下良好基礎。?對“生態系統的類型”的學習,組織學生對各個生態系統類型的特點進行角色扮演,培養學生參與意識和獨立獲取知識的能力,充分發揮他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最終弄清楚地球上的哪些地方有生物,然后認識到生物圈是一個不可分割的統一整體。通過教科書上的6幅圖片,再結合課前師生收集到的一些圖片,引導學生對比、分析,培養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對資料的處理能力。然后進行歸納和總結,認同生物圈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條件,目前人類只有生物圈一個家,我們應該愛護它,進而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五:教學環境和資源準備多媒體、PPT課件(包括圖片和視頻)、電子白板、環境污染課外資料等教學資源。六:教學過程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和資源準備課前準備收集生物圈和地球的資料。收集生物圈和地球等方面的資料,制作課件,準備地球儀一個。培養學生通過各種途徑,廣泛收集資料的能力。一、創設情境,情境導入出示課件,播放“生物圈”的視頻,用激情豪邁的語言引起學生注意并欣賞,導出課題的學習。觀察、欣賞“生物圈”視頻。?觀察、思考。?激活學生的興奮點,以飽滿的熱情走進情景。??一、生物圈的概念??1.生物圈的范圍?2.生物圈的結構??大氣圈的底部水圈大部巖石圈表面通過展示“生物圈范圍”的課件,組織學生結合“地球儀”討論分析總結生物圈的概念。?提出問題:什么是生物圈?什么是生態系統?地球的所有地方都有生物嗎?生物圈各圈層各有哪些生物生存??出示課件:生物圈的范圍,指導學生結合教材歸納總結。學生觀看生動的課件后,再根據自己課下收集的資料,自主學習生物圈的范圍,然后總結生物圈的概念。?①以組為單位,分別寫出大氣圈、水圈、巖石圈中各圈層中的生物。?②學生分組搶答大氣圈、水圈、巖石圈中各圈層中的生物。充分利用直觀教學手段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問題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帶著強烈的學習欲望進入角色。并通過討論,培養學生自主探究以及合作學習的能力。二、生太系統的種類和特征學習平臺(角色扮演)組織學生角色扮演①后臺監控,前臺導演,把學生分成七個小組,分別扮演某個角色。②提出“角色扮演”的目的意義和要求。③傾聽各組意見。出示資料、引導分析。用圖表的形式了出各種生態系統和特征①以組為單位,學生分組扮演各種生態系統,開展“我愛我家”介紹活動(組內先交流,然后向其他組介紹)②利用課前收集的資料、多媒體課件圖片和已有的知識經驗設計臺詞,夸贊自己的家園—生態系統。設計意圖:采用合作式教學策略,培養學生對資料的分析及處理能力,通過交流和討論,培養其語言表達和概括能力。達到讓學生自己建構知識的目的,從感性上升到理性高度。三.生態是一個統一的整體(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態系統)教師借助各種生態系統圖片引導學生從三個方面從“非生物因素來說,地域關系來說,生態系統中的生物”來舉例說明生態系統是一個統一的整體。提出新問題:?資料分析:P31,(DDT的例子)學生學習p30內容討論;河流生態系統與哪些生態系統相關聯?設計意圖:采用合作式教學策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思維表達能力四、人類對生物圈的破壞和保護我們的共同家園--生物圈教師播放一些已經遭到人類破壞且無法恢復的生態系統的圖片。教師引導學生說出我們身邊人類活動對環境的影響最大,及對整個生物圈的影響很大。教師引導學生保護環境,從校園開始,幫助學生制定計劃,鼓勵學生在課下實施。①學生觀看環境遭到破壞的圖片;②學生相互交流在自己的身邊有哪些人為活動對生物圈產生了嚴重的破壞;③學生的交流與表達,從而深切感受對環境破壞的痛惜;④學生以小組單位:交流表達如何保護身邊的環境,如何從自身做起,從點滴做起。采用拋錨式教學策略,通過小結來使學生意識到保護生物及生物圈的重要性,號召同學們從點點滴滴做起。能很好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課后作業?請同學們根據今天所學的知識?結合我縣的同建同治談談,如何保護生物圈??學生收集資料,調查,自己完成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教學流程圖)創設情境,導入新課→自主學習(生物圈的范圍)→合作學習、角色扮演(各種生態系統的特征)→合作探究、能力提升(生物圈是統一的整體,提高環保意識)七教學評價設計新的課程標準倡導,教育要面向全體學生,要著眼于學生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的需要,全面提高每一個學生的科學素養,倡導探究性學習。學生只有通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研究探討的方式來獲取知識,這樣才能滿足他們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的需要。本課的理論知識較多,也較枯燥,但借助多媒體,通過設計游戲探究活動,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以體驗、實踐、合作與交流的方式來學習。本節課采用了拋錨式教學策略和合作式教學策略,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在“生物圈”的教學過程中,通過學生課下收集有關生物圈的資料,進一步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勤于動手,逐步培養學生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合作與交流、思考、創新與實踐的能力,同時還要不失時機地對學生進行情感、態度以及價值觀方面的教育。八、教學反思蘇霍姆林斯基說:“如果教師不想辦法使學生產生情緒高昂和智力振奮的內心狀態,就急于傳授知識,那么這種知識只能使學生產生冷漠的態度,而使不動情感的腦力勞動帶來疲勞”。所以上課伊始,教師應該有意識地為學生創設和所學內容相關的生動有趣的教學情境,學生帶著強烈的學習的欲望進入角色。生物圈這節課開始,我首先利用多媒體播放視頻,并用激情豪邁的語言引起學生注意:同學們,在浩瀚無垠的星空中,有一個藍、綠、白相稱編織成美麗圖案的地球,懸浮在茫茫的宇宙中,孕育著無數的生命,包括人類在內的所有生物都在這里繁衍、生息,這是一個充滿生機勃勃的世界!激活學生的興奮點,以飽滿的熱情走進情境。然后,提問學生:觀看了美麗的地球風景,你們認為生物應該生活在一個什么樣的環境中?地球上所有地方都有生物嗎?這樣激發了學生學習興趣,為探知生物圈的范圍創設了良好的開端。把舞臺留給學生,變被動為主動,讓學生感覺到學習是一件快樂的事。通過“角色扮演”能挖掘學生的潛能、開發學生的智力、啟迪學生的思維、提高學生的參與意識、增加自我展示的機會,并體驗到合作所帶來的成功喜悅,從而增強學生的集體主義榮譽感,寓教于樂,使學生能在輕松、和諧、愉悅的氣氛中主動獲取知識。愛因斯坦曾說過:“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著世界的一切?!彼晕覀兘處熅蛻摓閷W生的想象力插上翅膀,讓它飛得更快、更高、更遠。比如學習生物圈是一個統一的整體后,抓住鍥機,展示環境污染的圖片,引導學生結合收集的資料,小組交流表達如何從自身做起、從身邊做起,保護我們的共同家園---生物圈,對學生起到很好的情感教育,引起師生共鳴。總之,通過教學實踐我深深地感受到,有效的教學能喚起沉睡的潛能,激活封存的思維,開啟幽閉的心智,放飛囚禁的情愫,彰顯獨立的人格,弘揚主體性。所以新課程理念下教師的職責應該不僅僅局限于傳授知識,應更多地激勵思考,千方百計地引導學生去解惑,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建立一個接納、支持與寬松的課堂氣氛,與學生一起分享情感體驗和成功的喜悅。九、幫助和總結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