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3節(jié)免疫一、教學目標知識目標:1、描述人體的免疫功能。2、區(qū)別人體的特異性免疫和非特異性免疫。3、說明計劃免疫的意義。能力目標:培養(yǎng)學生運用所學生物知識,分析和解決實際生活中遇到問題的能力。情感目標:養(yǎng)成關注健康、珍愛生命、關心他人的情感。重點:1、描述人體的免疫功能。2、理解人體的特異性免疫。難點:舉例說出人體的特異性免疫和非特異性免疫的區(qū)別。二.課堂教學設計(一)教材內容分析本節(jié)內容位于八年級下冊第十單元"健康地生活"第二十五章“疾病與免疫”的第三節(jié)。通過前面的學習,學生已經(jīng)對傳染病的病因、傳播途徑及預防措施等知識有了相當程度地了解。但是關于人體自身的免疫功能學生并不清楚。在這節(jié)課中,將就這一問題和學生展開探討。(二)教學方法建議在本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中,特異性免疫是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其原因是,首先要考慮到學生對免疫的基礎知識比較生疏,其次是這個內容中基本概念較多,有的概念(如:抗體、抗原)學生較難理解。教師在教學中應采用實例與教材相結合的辦法來解決。教學中舉了乙肝病毒進入人體后,人體的變化及結果來說明抗體、抗原及特異性免疫等幾個基本概念,因此,乙肝病毒例子一定要結合課件、圖片、教具模型講清楚。本節(jié)充分利用皮膚、黏膜、血液、免疫器官等相關知識,分別說明三條防線的構成、作用、配以形象化插圖,讓學生理解相關概念。本節(jié)課的教學策略:激趣―自學--探究―展示--點撥―小結―練習課堂上要盡力創(chuàng)設一個輕松的學習環(huán)境,讓學生去感受、去體驗、去尋找、去認同,把學生探究的欲望激發(fā)出來!(三)教學過程設計一、情景引入通過復習提問傳染病、病原體等知識,創(chuàng)設情境:我們身邊的病原體幾乎無處不在,為何我們并沒有很容易生病,仍能健康的生活?激發(fā)學生對探究人體免疫功能的濃厚興趣。二、自學指導閱讀96--98頁課文,思考并討論:1、人體的三道免疫防線分別是什么?2、何為抗原、抗體?二者有何關系?3、什么是非特異性免疫、特異性免疫?二者有何區(qū)別?4、什么是計劃免疫?5、計劃免疫有什么意義?三、合作探究、并展示結果探究一:【人體的三道免疫防線分別是什么?】1.皮膚和黏膜等功能:阻擋、清掃和殺滅病原體等2.體液中的殺菌物質和吞噬細胞?功能:溶解、吞噬病原體?3.免疫器官和免疫細胞功能:產(chǎn)生抗體,消滅病原體(抗原)[設計思想]通過自由發(fā)表議論,充分發(fā)揮學生的智慧和想像,再一次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大部分學生能夠達成共識,統(tǒng)一思想,初步認同“化學演化說”的觀點。探究二:【何為抗原、抗體?二者有何關系?】四、教師點撥提升五、課堂小結【人體的三道免疫防線】1皮膚和黏膜等功能:阻擋、清掃和殺滅病原體等2體液中的殺菌物質和吞噬細胞?功能:溶解、吞噬病原體?3免疫器官和免疫細胞功能:產(chǎn)生抗體,消滅病原體(抗原)六、練習1、下列不屬于人體免疫器官的是()A扁桃體B淋巴結C脾D小腸2、下列各種物質中,由淋巴細胞產(chǎn)生的是()A抗體B抗原C黏液D唾液3、預防、控制、消滅傳染病最經(jīng)濟、最有效的措施是()A鍛煉身體B計劃免疫C控制傳染源D講究個人衛(wèi)生4、判斷(1)人體呼吸道表面的黏膜和纖毛都有阻擋病原體進入人體的作用。(2)進行計劃免疫可以預防一切傳染病。(3)特異性免疫可以針對特定的病原體起免疫作用。思維拓展:1、患過麻疹的人一般終生不會再患麻疹,而患過感冒的人還會再患感冒。你能說出其中的道理嗎?2、乙肝疫苗是抗原還是抗體?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