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0張PPT)巔峰時刻,2020年見證珠穆朗瑪峰高度刷新!第六課第一框人的認識從何而來2020年中國珠峰登頂復測告捷,期待世界之巔新高度!炎夏漸至,海拔超8,800米的山岳仍是終年冰封,一個激動人心的捷報卻讓一股熱力迸發于雪域上空——由中國登山隊共同組成的英雄隊伍,值中國人首登珠峰60周年紀念之際,暨中國首次精確測定并公布珠峰高程45周年后的同月同日,于2020年5月27日上午11時成功再次登上珠穆朗瑪峰!最終攻頂的8位珠峰測量登山隊隊員來不及慶祝,便在峰頂豎立覘標,安裝GNSS(全球導航衛星系統)天線。13時30分,他們完成峰頂測量工作開始下撤。這150分鐘,他們創造了中國人在珠峰峰頂停留時長的最新紀錄。一、實踐及其特點實踐是人們改造客觀世界的物質活動。實踐的主體,≠動物人類特有自然界人類社會≠主觀思維活動≠認識活動1.實踐的含義≠認識①實踐是以人為主體、以客觀事物為對象的物質性活動②實踐是一種直接現實性活動,可以把觀念的存在變為現實的存在,是主觀見之于客觀的活動。一、實踐及其特點①改造自然的生產實踐②變革社會的實踐③科學實驗活動工人、農民、勞動者等改革、市場經濟體制、國家制度、政策、法律等航天、自主研發、科考、技術創新、發明等2.實踐的基本形式3.實踐的特點(1)實踐具有客觀物質性①實踐的基本要素是客觀的(實踐的主體、實踐的對象和實踐的手段)②實踐活動的過程及其結果是受客觀事物及其運動規律制約的。珠峰高程測量將綜合運用GNSS衛星測量、雪深雷達測量、重力測量、天文測量、衛星遙感等多種技術。其中,GNSS接收機、雪深雷達、氣象測量和覘標等儀器都需要人攜帶至頂峰。本次珠峰高程測量工作在五方面實現技術創新和突破:一是依托北斗衛星導航系統;二是國產測繪儀器裝備全面擔綱;三是應用航空重力技術,提升測量精度;四是利用實景三維技術,直觀展示珠峰自然資源狀況;五是測繪隊員登頂觀測,獲取可靠測量數據。(2)實踐具有能動性實踐是人有目的、有意識的活動,改造自然界的實踐中表現:創造新的物質生活資料創造新的社會結構和社會關系改造社會的過程中“中國登山運動自從開創以來,共有24位勇士長眠于雪山,還有一些登山運動員凍傷致殘。登山前輩們當年歷經的艱險遠非我們現在所能想象,今天我們的年輕一代用實際行動向前輩們致敬,這對我們是鼓舞,我們堅信登山精神能夠在新時期薪火相傳。”雖然新冠疫情來襲,攀登者的腳步卻沒有因此停止。“在這樣特殊的困難時期,我們如期進行珠峰高程測量工作,更具有特殊的歷史意義。”?(3)實踐具有社會歷史性社會性:實踐是處于一定社會關系的人的活動。歷史性:人的實踐活動是歷史的發展著的。在不同的歷史發展階段上,人類實踐的內容、形式、規模和水平是各不相同的。1975年,我國測繪工作者首次利用測量覘標精確測得珠峰海拔高程為8848.13米。2005年珠峰高程復測,采用了傳統大地測量與衛星測量結合的技術方法,并首次在珠峰峰頂測量中利用冰雪雷達探測儀測量冰雪厚度,經過嚴密計算,獲得珠穆朗瑪峰峰頂巖石面海拔高程8844.43米。45年后的今天,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成功登頂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瑪峰。客觀物質性(構成要素/過程及結果)能動性(有目的有意識創造新的)社會歷史性(處在社會關系中/歷史的發展的)3.實踐的特點實踐是人有意識、有目的地改造客觀世界的物質活動,是社會歷史性的活動。設問:都2020年了給珠峰“量身高”為何還要爬到山頂?二實踐是認識的基礎1.實踐是認識的來源認識是主體對客體的能動的反映,這種反映只有在實踐中、在主體和客體的相互作用中才能實現。名言賞析1.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2.近水知魚性,近山識鳥音。3.不入虎穴,焉得虎子。4.欲知山中事,須問打樵人。這體現的間接經驗,不需通過實踐而獲得的認識。二、實踐是認識的基礎1975年,當中國的勘測員第一次攀登珠穆朗瑪峰時,紅色的三腳架象征著陳和西藏自治區體育局。這里提到的傳統大地測量方法是指水準測量。今天的測量員可以用探地雷達來確定珠穆朗瑪峰巖石的最高點和上面冰雪的厚度,而不是像以前那樣鉆孔。此外,衛星測量的方法被用來測量珠穆朗瑪峰的高度。團隊成員在目標頂部安裝了全球導航衛星系統天線,并將它們放置在靜態觀測的測量位置,以測量珠穆朗瑪峰的真實高度。衛星定位的原理是衛星向地面廣播自己的坐標,地面接收機接收到衛星信號后,根據衛星的坐標計算接收機位置的坐標和仰角。實現衛星定位至少需要四顆衛星。衛星和接收器形成多個三角形,每個三角形的每條邊的長度和每個交角的度數是已知的,然后我們可以用三角函數計算接收器的位置和高度。2.實踐是認識發展的動力實踐產生新問題提出新要求提供日益完備的認識工具延伸了人類的認識器官促進認識的發展鍛煉和提高了人的認識能力推動著新的探索和研究(認識產生于實踐的需要)珠穆朗瑪峰地區具有高海拔、低氣壓和低溫的環境特征。為了確保珠穆朗瑪峰高程測量的順利進行,經過近五個月的測試,中國測繪科學研究院國家光電測距儀測試中心選擇了符合要求的國產全球導航衛星系統接收機。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員成功登頂珠穆朗瑪峰后開展了測量工作。記者獲悉,測量數據計算工作將由自然資源部大地測量數據處理中心(陜西省第四測繪工程院)承擔。待整個外業測量數據交接后,數據處理工作人員將通過兩個月左右時間計算出珠峰高程初步結果。認識本身無法成為判斷標準客觀事物自身無法回答認識是否正確反映了它實踐3.實踐是檢驗認識的真理性唯一標準【提示】實踐是把主觀和客觀聯系來的橋梁和紐帶。人們把觀念中的存在變為現實的存在,兩者對照,就能判斷主觀認識與客觀事物是否相符。為什么今年要重新測試珠穆朗瑪峰的海拔?2020年珠穆朗瑪峰重新測量珠穆朗瑪峰高度有兩個主要原因:珠穆朗瑪峰的高度肯定已經改變;珠穆朗瑪峰測量技術也取得了巨大的飛躍,新技術可以明顯提高珠穆朗瑪峰的測量精度。從長遠來看,珠穆朗瑪峰將以每年4.4毫米的速度緩慢上升,這意味著它將在10年內上升約4厘米,在30年內超過13厘米。如果珠穆朗瑪峰海拔的測量精度約為10厘米,則需要在20到30年內重新測量。在短期內,地震也可能影響珠穆朗瑪峰的海拔。今年是首次從北坡成功登上珠穆朗瑪峰60周年,也是中國首次精確測量和公布珠穆朗瑪峰海拔45周年。進行珠穆朗瑪峰的海拔測量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據了解,此次珠穆朗瑪峰高度測量的核心目標是準確測量珠穆朗瑪峰的高度,測量結果可用于地球動力學板塊運動等領域的研究。準確的雪峰深度、氣象、風速等數據將為冰川監測、生態環境保護等研究提供第一手數據。①認識從實踐中來,最終還要回到實踐中去。認識本身不是目的,改造世界才是目的和歸宿。②如果有了正確的認識,卻脫離實踐,不為實踐服務,那么這種認識就喪失了存在的意義。4.實踐是認識的目的實踐——認識——實踐【實踐和認識的辯證關系原理】內容:(1)實踐是認識的基礎(實踐決定認識):實踐是認識的來源,是認識發展的動力,是檢驗認識真理性的唯一標準,是認識的目的。(2)認識對實踐有反作用,正確的認識起促進作用;錯誤的認識起阻礙作用。方法論:(1)樹立實踐第一的觀點,自覺參與實踐活動。(2)重視認識的反作用,重視科學理論對實踐的指導作用。知識結構1.各級領導干部在調研工作中,一定要保持求真務實的作風,努力在求深、求實、求細、求準、求效上下功夫。之所以強調調研工作,是因為( )①認識是實踐發展的動力 ②實踐是認識的唯一來源③認識運動是從認識到實踐再到認識的無限反復的過程④實踐是認識的基礎①④B.①③C.③④D.②④解析:實踐是認識發展的動力,①錯誤;認識運動是從實踐到認識,再從認識到實踐的無限反復的過程,③錯誤;強調調研工作,就是強調實踐的作用,②④符合題意。答案:D 復習:2.下列俗語中蘊含的哲理與其他不一致的是( )A.吃一塹,長一智B.不入虎穴,焉得虎子C.近水知魚性,近山識鳥音D.水滴石穿,繩鋸木斷解析:選項中的“吃一塹”“入虎穴”“近水”和“近山”寓指實踐,“長一智”“得虎子”“知魚性”“識鳥音”寓指獲得的認識,故A、B、C三項體現了實踐對認識的重要性。D項體現不出實踐對認識的重要性,符合題干要求。答案:D 3.“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卻與人相隨。”一千多年前,詩人李白如此表達了不能登月的惆悵。今天,我們通過“嫦娥三號”“嫦娥四號”傳回的圖片更多地了解了月球的情況,千年夢想變為現實。這主要說明( )A.實踐具有社會歷史性B.實踐具有客觀物質性C.實踐具有能動性D.實踐具有革命性和科學性解析:一千多年前,人們不能登上月球。今天,我們通過“嫦娥三號”“嫦娥四號”更多地了解了月球的情況,千年夢想變為現實,說明實踐具有社會歷史性,A項正確且符合題意。材料體現不出實踐的革命性和科學性,所以D項排除。B、C兩項本身正確,但與題意不符。答案:A 4.“營養謠言調查”結果顯示:雞蛋增加心臟病風險、無糖食品吃不胖、檸檬水抗癌、喝果蔬汁能減肥、隔夜菜吃不得,是傳播最為廣泛的五大營養謠言。一項研究顯示,與不吃或很少吃雞蛋相比,健康成年人平均每天吃一個雞蛋,可能有助于降低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這表明( )①實踐具有主觀能動性 ②獲得直接經驗比獲得間接經驗更重要 ③實踐是檢驗認識的真理性的唯一標準④實踐活動制約著人們認識世界的能力和水平A.①③B.②③C.②④D.③④解析:“一項研究顯示……”,說明實踐具有主觀能動性,①正確且符合題意。這項研究的結果,說明實踐是檢驗認識的真理性的唯一標準,③與題意相符。直接經驗與間接經驗都很重要,②說法錯誤,故排除;題干強調通過實踐檢驗認識的真理性,而不是實踐活動制約人們的認識能力和水平,④觀點與題意不符,故排除。答案:A 5.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中國防治慢性病中長期規劃(2017—2025年)》(以下簡稱《規劃》),部署做好未來慢性病防治工作,降低疾病負擔,提高居民健康期望壽命,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這樣做,是因為( )①實踐是客觀物質性活動 ②實踐是具有能動性的活動 ③實踐是社會歷史性的活動 ④意識對改造客觀世界有指導作用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中國防治慢性病中長期規劃(2017—2025年)》,部署做好未來慢性病防治工作等,體現了實踐是能動性的活動,②符合題意。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中國防治慢性病中長期規劃(2017—2025年)》是為了發揮意識對改造客觀世界的指導作用,即意識對改造客觀世界有指導作用,④應入選。①③與題意不符。答案:C 6.一直以來,雜交育種都是人類提高農作物產量和品質的主要技術,而雜交障礙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雌雄配子體的有效識別。中國科研工作者經過多年研究,首次揭示植物雌雄識別的分子機制,為雜交育種開辟了新天地。由此可見( )①實踐中遇到的問題推動了人類認識的發展 ②研究中獲得的正確認識促進了實踐水平的提高 ③科學技術是生產方式中最活躍的因素 ④認識和把握真理是科學研究的最終目的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解析:雜交育種實踐中遇到障礙,是推動科學家去研究發現植物雌雄識別分子機制的動力,故①正確;新發現為雜交育種開辟了新天地,體現了科學認識對提高實踐水平的積極意義,故②正確;③錯誤,生產力是生產方式中最革命、最活躍的因素;④錯誤,科學研究的最終目的,是用獲得的正確認識指導實踐,提高實踐水平。答案:A7.為了探索太陽風的速度、了解太陽風暴原理,2018年8月12日,美國航天局成功發射帕克太陽探測器,開始進行為期7年的逐日之旅,突破過去天文學只靠遠距離觀察天體和宇宙的局限。這意味著( )A.認識是實踐的目的B.實踐是認識發展的動力C.認識促進客觀事物的發展D.對太陽已有的認識將被推翻解析:美國航天局成功發射帕克太陽探測器,突破過去天文學只靠遠距離觀察天體和宇宙的局限,推動了天文學的發展,說明實踐是認識發展的動力,B項符合題意。實踐是認識的目的,A項錯誤。正確的認識促進客觀事物的發展,C項錯誤。材料只是強調認識的發展,而不是推翻已有的認識,D項錯誤。答案:B8.閱讀材料,回答問題。中國探月工程采用繞月探測、落月探測和月球采樣返回探測,即“繞、落、回”三步走,每一步都是對前一步的深化,并為下一步奠定基礎。它們有明顯的遞進關系。我國先后成功發射了“嫦娥一號”繞月衛星和“嫦娥二號”探月衛星,相繼獲取了月球整體性與綜合普查的資料數據和著陸區的精細地形等數據,獲得了精度和分辨率更高的全月球數字高程模型和三維月球地形圖,澄清了模糊認識。“嫦娥三號”探測器成功落月,實現我國航天器首次地外天體軟著陸,并開展巡視勘察和科學探測。“嫦娥四號”首次著陸月球背面。我國探月計劃第一階段的最后一步,那就是將來“嫦娥五號”的“返回”,“嫦娥五號”不但要登陸月球的表面進行探測,而且還會對月球進行采樣后再返回地球。月球探測是促進科學技術進步和發展的重要載體。實施月球探測工程將會促進宇宙學、空間天文學、空間材料科學等的創新與發展,并為開發利用月球資源做準備。上述材料是如何體現實踐是認識的基礎的?解析:解答本題,首先,需要明確實踐是認識的基礎包括的具體內容;其次,需要認真分析材料,從中找出關鍵性的語句,尋找答題的有用信息。為開發利用月球資源做準備,我國制定和實施“繞、落、回”三步走的探月工程計劃,體現了實踐是認識的目的;材料中“我國通過發射‘嫦娥一號’繞月衛星和‘嫦娥二號’探月衛星,獲取月球相關數據”,體現了實踐是認識的來源,是認識發展的動力;材料中“澄清了模糊認識”,體現了實踐是檢驗認識的真理性的唯一標準。答案:(1)發射探月衛星,獲取月球相關數據,體現了實踐是認識的來源。(2)相繼發射“嫦娥”系列衛星(探測器),獲得了精度和分辨率更高的全月球數字高程模型和三維月球地形圖,體現了實踐是認識發展的動力。(3)通過探月活動,澄清了模糊認識,體現了實踐是檢驗認識的真理性的唯一標準。(4)我國實施探月工程計劃為開發利用月球資源做準備,體現了實踐是認識的目的。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020中國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瑪峰高度測量即將啟動.mp4 6.1人的認識從何而來.pptx 都2020年了給珠峰“量身高”為何還要爬到山頂?.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