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八講 神經活動的調節 【銜接導入】 我們知道,在人體的神經系統中,腦神經是支配頭與面部的,脊神經是支配四肢運動的,而植物神經是支配內臟器官的。 所謂植物人,是醫學上的一種類比。植物有生命、有新陳代謝,但沒有意識和思維。醫學上把那種類似植物,有心跳、呼吸和分泌、排泄,卻不能進行思維的人稱為植物人。 植物人是怎么產生的呢?我們知道,在人體的神經系統中,腦神經是支配頭與面部的,脊神經是支配四肢運動的,而植物神經是支配內臟器官的。要是由于種種原因,人的腦神經和脊神經受到損傷而只有植物神經系統完好如初,維持著人體內臟各部分的正常運動,他照樣能吃會屙,有正常的呼吸和心跳,卻不會再有思維,這就成了植物人。 醫學家目前對植物人的成因還沒有形成一致的意見。不過,一種最有說服力的觀點認為,大腦和大腦下方的腦干受到廣泛損害是植物人的成因,證據是植物人在成為植物人之前通常都是腦炎、頭部外傷、頭顱內血腫、腦血管畸形、一氧化碳或酒精中毒病人,而這些疾病都能使大腦和大腦下方的腦干受到廣泛損害。 植物人的治愈率極低,所以植物人被稱作為“活著的死人”。隨著科學的發展,有朝一日大腦移植可望成為現實,將是拯救植物人最有效的方法。不過,到那時人們也許會問:被救活的到底是植物人呢,還是提供大腦的那個人? 【知識新授】 一、神經元 (1)神經元即神經細胞,是神經系統的基本結構和功能單位。樹突的功能是接受刺激,產生興奮,并傳導興奮到細胞體。軸突的外面包著髓鞘,能把神經沖動從細胞體傳出。 (2)神經元的功能:神經元上的樹突接受刺激,產生興奮(即產生信息),并傳向細胞體,然后由軸突把興奮傳導到其它他神經元。這種能夠傳導的興奮叫神經沖動,即興奮能以神經沖動的形式在神經系統中進行傳導。 (3)結構如圖①細胞體;②細胞核;③樹突;④軸突;⑤髓鞘;⑥軸突分枝;⑦神經末梢。 樹突的功能是接受刺激,產生興奮,并把興奮傳遞到細胞體中。軸突的功能是把神經沖動從細胞體中傳出。我們周圍的各種信息都是通過各種器官中的神經細胞——即神經元來獲取并傳遞的。 二、神經系統的組成、結構和功能 神經系統的組成 主要功能 中樞神經系統 腦 大腦(高級中樞) 大腦特別發達,是中樞神經系統的最高級部分,是人的思維器官。大腦的結構分左、右兩個半球,分別具有管理人體不同部位的功能。大腦表面稱為大腦皮層,具有許多溝、裂和回,使大腦的表面凹凸不平。溝和裂之間隆起形成回。溝、回使大腦皮層的面積大大增加。大腦是我們進行記憶、思維、控制身體活動的高級中樞,是人體最復雜、最重要的器官。大腦皮層中神經元的細胞體高度密集,形成許多神經中樞,如視覺中樞、聽覺中樞、語言中樞等,其中語言中樞是人類特有的 小腦 小腦位于腦干背側,大腦的后下方。小腦主要負責人體動作的協調性。如維持身體姿勢的平衡,協調各種運動。小腦損傷,會使人站立不穩、行走搖晃、不能完成靈巧的動作。 腦干 在大腦的下面,主要控制循環系統、呼吸系統的運動 脊髓(低級中樞) 脊髓是腦干的延續,位于脊柱的椎管內,呈扁圓柱形。脊髓中有許多神經元,形成許多神經中樞。脊髓是中樞神經的低級部分,主要有傳導和反射兩個方面的功能。脊髓中的許多神經中樞,可以獨立完成一些反射活動。但這些低級反射中樞一般受到大腦的控制 周圍神經系統 腦神經(12對) 絕大多數分布在頭部的感覺器官、皮膚、肌肉等處,如視神經、嗅神經、位聽神經等。其主要功能是支配頭部和頸部的各個器官的感受和運動 脊神經(31對) 由脊髓發出的神經,通向身體的軀干、四肢的皮膚和肌肉,其主要功能是支配身體的頸部、四肢及內臟的感覺和運動 三、神經調節 1、反射: a.對高溫物體的刺激,手迅速縮回是一種應答性的反應。這種應答性的反應叫反射。 b.反射是神經系統調節身體各項生理活動的基本方式。 c.反射活動包括對信息的接受、傳導、處理。 d.產生反射的過程。當手碰到高溫物體時,首先通過感受器感覺高溫,產生信息,以神經沖動的形式,經過傳入神經傳導進入神經中樞(在脊髓中),再通過傳出神經傳達到效應器,產生反應,手立即縮回。產生反射活動的這樣的結構叫反射弧。 e.反射弧結構的五個部分:感受器→傳入神經→脊髓中的神經中樞→傳出神經→效應器。任何反射活動都要通過反射弧才能實現。 2、條件反射與非條件反射 a.非條件反射:是人和動物生來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遺傳的行為。非條件反射的神經通路是生下來就存在的,反射弧比較固定。 b.條件反射:條件反射是生物個體在生活過程中逐漸形成的后天性反射,反射弧不固定,可因條件改變而消退。條件反射是大腦皮層的重要功能。需大腦皮層參與。 3、動物的行為 ①動物行為的多樣性 1)每種動物都有自己獨特的行為,大部分有助于生物體對環境的適應。 2)動物行為是通過一系列神經系統的反射活動激素的分泌活動的共同協調后完成的。 ②動物的先天性行為 動物的許多行為是與生俱來的。 a.嬰兒一生來就會吮奶,這是一種與生俱來的本能b.動物求偶行為c.動物的攝食行為d.有些動物的群聚生活行為e.蜜蜂和螞蟻的通訊行為也是由遺傳控制的先天性行為f. 以上所舉的例子的動物行為都是動物與生俱來有固定模式的行為;它們受遺傳的控制,遺傳固定下來的行為,對個體和種族的生存有重要意義。這種行為是一種反射活動,由大腦皮層以下的神經中樞即可完成。 我們把動物與生俱來的行為稱為先天性行為,也叫本能 ③動物的后天學習行為 a.將老鼠放入迷宮中,開始時老鼠亂竄、亂撞,找不到出口,經過多次的訓練后,再放人迷宮,老鼠能很快找到出口了。 b.黑猩猩、鸚鵡具有較強的模仿學習行為 4.動物的后天學習行為是個體在生活過程中逐步形成的,是通過學習獲得的行為方式。學習過程需要大腦皮層的參與,動物的后天學習行為是適應環境的一種重要反應方式。 4、體溫的調節產熱與散熱的平衡 a.恒溫動物和人類之所以能夠維持穩定的體溫,是因為機體的產熱和散熱這兩個生理過程保持動 態平衡的結果。 b.產熱:在安靜時,產生的熱量主要來自內臟。在運動時,產生的熱量主要來自骨骼肌。寒冷時,骨骼肌顫抖,能使熱量成倍增加。精神活動和進食活動也能影響產熱。(例如寒冷時,想到冰冷的環境,會覺得更冷,使人發抖,促使骨骼肌產生更多熱) c.散熱:散熱有直接散熱和蒸發散熱兩種方式。 直接散熱就是通過熱傳遞散熱,散熱的多少決定于皮膚溫度與外界溫度的溫度差。溫度差越大,散熱越多。皮膚的溫度又可通過血管中的血流量來控制。外界溫度低時,血管收縮,血流量減少,散熱量減少;溫度高時,血管舒張,血流量增加,散熱增加。常溫下,皮膚汗液的蒸發散熱比較少。當外界溫度等于或超過體溫時,直接散熱不能發揮作用,汗液蒸發成了主要的散熱方式。 5、體溫受腦控制 a.人體內的產熱和散熱過程是通過腦干中的體溫調節中樞來調節和控制的。 b.在不同的環境中人的姿勢和行為,保溫或降溫的措施(如增、減衣服),也能調節體溫 【例題分析】 例1.(2020·寧波)如圖為氣溫上升時,人體的體溫調節示意圖。 以下關于人體各效應與其產生的主要結果,判斷錯誤的是( ?) A.?效應①可使散熱增加???????????????????????????????????????????B.?效應②可使產熱減少 C.?效應③可使產熱減少???????????????????????????????????????????D.?效應④可使產熱減少 例2.(2020·嘉興)小到細胞大到生態系統,從物理運動到化學變化,都處于相對平衡狀態。如你在劇烈運動后就會汗流浹背, 此時大量流汗主要為了維持人體的( ?) A.?體溫平衡???????????????????????????B.?血糖平衡???????????????????????????C.?氧氣平衡???????????????????????????D.?水分平衡 例3.(2020·杭州)健康人的正常體溫調節過程如下:環境溫度高于體溫→感受器→體溫調節中樞→效應器→調節活動X。下列關于活動X的說明,合理的是( ???) A.?皮膚血管收縮??????????????????B.?汗液分泌增加??????????????????C.?渾身肌肉顫抖??????????????????D.?適當增添衣褲 例4.(2020八下·余姚期中)余姚是楊梅之鄉,楊梅上市后人們出現的反射活動中,屬于非條件反射的是( ???) A.?聽說楊梅上市而分泌唾液????????????????????????????????????B.?吃著楊梅感覺酸甜而分泌唾液 C.?看到楊梅而分泌唾液???????????????????????????????????????????D.?看到“楊梅”兩字而分泌唾液 例5.(2020八下·余姚期中)如果你是一位球迷,在看一場精彩的足球比賽時,會因為興奮或緊張而使你面紅耳赤、心跳加快、血壓升高。請你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 (1)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是________,專心看球的你,手不小心碰到了很燙的杯子,你會先縮手,該反射的途徑是________(用圖中的數字和箭頭表示),然后產生痛覺,說明脊髓有________和________功能。 (2)當你看到心儀的球隊進球時,就會心跳加速,血壓升高而顯得面紅耳赤,這說明人體的生命活動主要受到________的調節,同時也受到________調節的影響。 例6.(2020·杭州模擬)體育中考是提升青少年身體素質的重要政策,其中包括長跑、引體向上、仰臥起坐等測試項目。請聯系有關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做引體向上動作時,受到神經傳來的興奮刺激,________(填“反射弧”中某環節)做出處理,肱二頭肌________(填“收縮”或“舒張”),牽引骨骼向上運動。 (2)長跑過程中需靠血管________(填“收縮”或“舒張”)來 ________(填“增加”或“減少”)散熱。 例7.(2020·杭州模擬)興趣小組為了研究黃腹角雉在發育過程中體溫調節功能的變化情況,進行了如下實驗:① ???;②一組置于環境溫度為20℃的條件下飼養,另一組置于環境溫度為30℃的條件下飼養,飼養方式相同;③每天測定其中一只雛鳥的體溫,記入表格;并測量兩組雛鳥在安靜狀態下的產熱量,將結果處理后繪制圖象,如圖所示。 請回答下列問題: (1)步驟①是________。 (2)觀察表格中的信息,可以得出的結論是雛鳥在9日齡后才基本具備了恒溫能力。你認為這個結論是否可靠?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 (3)分析圖象可知,雛鳥在9日齡后,安靜狀態下它在 恒溫房間內的產熱量總高于在恒溫房間內的產熱量。結合人體體溫調節的相關知識,請分析產生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________。 例8.對刺激的反應過程是個接受信息→傳導信息→處理信息→傳導信息→作出反應的連續過程。不同的人對刺激反應的快慢是不一樣的。為此兩個同學進行了如下的實驗探究: ①兩個同學如圖所示做好準備(直尺的0刻度端朝下,起始位置為0刻度),測試者突然松開直尺,要求被測試者僅用拇指和食指將尺捏住。 ②記錄被測試者捏住尺處的刻度,這個刻度越小,說明被測試者的反應越快。 ③在相同的條件下,用這種測試方法可以比較不同人對于這一刺激的反應快慢。 由此請你思考和回答如下問題: (1)對于該同學的實驗設計思想中值得可取的地方是什么?________。 (2)對該同學的設計中你認為是否有需要改進的地方,如何改進,理由是什么?________。 (3)本實驗還可以進行其他什么問題的探究,并請對某一問題的探究作出實驗方案的設計。 ________ 【鞏固練習】 1.(2020·杭州模擬)如圖所示,小樂路經某處時,聽見犬吠快速逃離。下列相關敘述中,正確的是(??? ) A.?聽見犬吠快速逃離的感受器是眼睛的視網膜???????B.?看見“提防惡犬”的告示繞道而行屬于條件反射 C.?發出指令使男孩奔跑的神經中樞位于脊髓???????????D.?促使男孩心跳加快的激素主要是雄性激素 2.(2019八上·越城期末)某人患腦部疾病,醫生讓他用手指向自己的鼻尖,則患者的手指發生震顫運動,辨別距離過度或不足,方向偏轉,動作不準確,不協調,不能準確地指向鼻尖,出現這種疾病的部位是(??? ) A.?脊髓?????????????????????????????????????B.?大腦?????????????????????????????????????C.?小腦?????????????????????????????????????D.?腦干 3.(2020八上·蒼南期末)如圖是神經元結構模式圖,圖中表示樹突的是(??? ) A.?①?????????????????????????????????????????B.?②?????????????????????????????????????????C.?③?????????????????????????????????????????D.?④ 4.(2020八上·蒼南期末)脊髓是腦干的延續,具有傳導和反射的功能。為了初步診斷病人的脊髓是否受損,臨床上常采取的檢查是(??? ) A.?心電圖檢查???????????????????????B.?內臟B超???????????????????????C.?膝跳反射檢查???????????????????????D.?血常規化驗 5.(2019八上·長興月考)下列動物行為中屬于學習行為的是(??? ) A.?孔雀開屏???????????????????????????B.?鸚鵡學舌???????????????????????????C.?蜘蛛結網???????????????????????????D.?雄蛙嗚叫 6.(2019八上·柯橋月考)在科學學習中我們多次討論到調節作用。下列不具有調節作用的是(??? ) A.?生長激素?????????????????????????????B.?滑動變阻器?????????????????????????????C.?神經系統?????????????????????????????D.?量筒 7.(2019八上·長興月考)中國·長興2019龍之夢·太湖圖影國際馬拉松賽于11月24日上午7:30在長興縣太湖龍之夢樂園鉆石酒店前廣場鳴槍開跑。下列是有關運動員在參賽過程中體溫調節的說法,其中不正確的是(??? ) A.?運動員的主要產熱器官是骨骼肌?????????????????????????B.?運動員皮膚血管舒張以增加體表散熱 C.?運動員的主要散熱方式是汗液蒸發??????????????????????D.?運動員大汗淋漓,原因是體內的產熱大于散熱 8.(2019八上·長興月考)下列有關生命活動調節的敘述,錯誤的是(??? ) A.?激素由內分泌腺分泌后,直接進入腺體內的毛細血管.并隨血液循環輸送到全身各處 B.?人在幼年時期,甲狀腺激素分泌不足會導致侏儒癥 C.?胰島素分泌不足時,血液中葡萄糖含量會高于正常水平 D.?嬰兒不能像成年人一樣控制排尿是因為大腦發育不完善 9.(2019八上·長興月考)2019年國慶上映的電影《中國機長》是由四川航空3U8633航班機組在前風擋玻璃脫落情況下,成功備降的事件改編。當時航班在起飛一個多小時后,在9800米高空突然遭遇副駕駛艙擋風玻璃破裂,此時飛機時速800公里,在機組人員的共同努力下最終完成了一次驚險的緊急著陸,沒有人員傷亡,堪稱奇跡。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A.?? 飛機升空是利用飛機受到空氣的浮力 B.?機組人員遭遇的狀況是低溫、缺氧、氣壓驟升等 C.?破碎的玻璃將會飛向飛行員 D.?機長在緊急情況下.做出利于乘客安全的正確的判斷,這屬于條件反射 10.(2019八上·長興月考)飲酒會損傷神經系統,少量飲酒能促進中樞神經興奮,過量飲酒會使神經中樞“中毒”,導致思維混亂,說話不清,產生幻覺。酒后駕車明顯表現為反應慢,動作不協調,容易導致交通事故,這主要是因為酒精影響了駕駛員的(? ??) A.?大腦、小腦???????????????????????B.?腦干、小腦???????????????????????C.?大腦、腦干???????????????????????D.?脊髓、小腦 11.在“反應快慢的測試”活動中,被測試者閉上眼睛,測試者數到10時,松開直尺,被測試者立即用手指去夾尺子。在這個過程中,被測試者沒有用到的器官是 (? ) A.?眼???????????????????????????????????????B.?耳???????????????????????????????????????C.?皮膚???????????????????????????????????????D.?大腦 12.為了解A、B兩根神經對兔心率的影響,王明同學設計了如下實驗:先測定正常情況下兔的心率,然后分別測定阻斷A神經或B神經后的心率.實驗結果如表所示.下列根據實驗結果所作的結論正確的是(? ) 實驗處理 心率(次/分) 正常時 90 僅阻斷a神經 180 僅阻斷b神經 70 A.?A神經的作用是促進心跳加快,B神經對心率沒有明顯影響 B.?A神經的作用是促進心跳加快,B神經的作用是減緩心率 C.?A,B兩種神經的作用相同,都是減緩心率 D.?A神經的作用是減緩心率,B神經的作用是促進心跳加快 13.(2020八下·余姚期中)如圖是“膝跳反射”實驗。 (1)產生膝跳反射需要外界給予適當刺激。施加刺激的同學用叩診槌迅速叩擊的部位應是圖甲中的________。 (2)乙、丙兩圖中的實線表示小腿的起始位置,虛線表示放松狀態下接受刺激發生反應時小腿的位置。其中正確的是________。 (3)假如施加刺激的同學剛剛舉起叩診槌,受試者就產生小腿后縮的反應,這種反射的神經中樞是________ 14.(2020八下·余姚期中)如果你是一位球迷,在看一場精彩的足球比賽時,會因為興奮或緊張而使你面紅耳赤、心跳加快、血壓升高。請你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 (1)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是________,專心看球的你,手不小心碰到了很燙的杯子,你會先縮手,該反射的途徑是________(用圖中的數字和箭頭表示),然后產生痛覺,說明脊髓有________和________功能。 (2)當你看到心儀的球隊進球時,就會心跳加速,血壓升高而顯得面紅耳赤,這說明人體的生命活動主要受到________的調節,同時也受到________調節的影響。 15.2019年10月18日,第七屆世界軍人運動會在武漢體育中心拉開了序幕。中國隊獲得的金牌和獎牌數位居第一,實現了中國隊在世界軍人運動會賽場比賽成績的歷史性突破。請回答: (1)首次參賽的中國選手盧嬪嬪以2分10秒9劇新軍事五項女子障得跑的世界記錄,她聽到槍聲立即起跑,這屬于________(選填“條件反射”或“非條件反射”),完成該反射的神經中樞位于________。 (2)在公路自行車賽中,中國隊一舉奪得女子個人和團體的雙料冠軍。選手們騎完全程79.75里后,氣喘吁吁,全身冒汗,此時皮膚下的血管處于圖中的________(選填“A”或“B”)狀態。但選手的體溫變化保持動態平衡,此過程是通過________中的體溫調節中樞來調節和控制的。 16.(2019八上·越城期末)某人自從患上了糖尿病后就一直依靠肌肉注射胰島素來維持血糖的穩定。分析并回答問題: ? (1)此患者在進行肌肉注射時,肌肉會出現不自主地顫栗,而后感覺到疼痛。“顫栗”是一種反射活動,圖甲是完成該反射活動的神經結構示意圖,請用圖甲中的序號和箭頭表示完成此反射活動的途徑:________;此患者后來感覺到疼痛,這一現象說明脊髓具有________功能。 (2)圖乙為此患者(未注射胰島素)和正常人攝入葡萄糖溶液后血糖含量的變化曲線,其中表示此患者的曲線是________(選填“A”或“B”)。 17. ? 2019年11月,我縣成功舉辦中國卡丁車嘉年華暨亞太卡丁車公開賽。 (1)賽車沿著蜿蜒賽道呼嘯而過,比賽選手完成各項反射活動所需的神經結構是________。觀眾看得熱血沸騰,心跳加速,臉頰發熱,這是由于體內分泌的腎上腺素增加的原因,說明人體的生命活動受到神經系統和________的共同調節作用。 (2)比賽中需要選手具備超高的技術和良好的身體協調性,人腦中主要負責動作協調性并保持身體平衡的結構是________。 (3)賽車需要極強的靈活性,為了增大賽車急速前進時的“抓地力”,可以給賽車裝上尾翼。賽車尾翼的橫截面形狀應該選擇圖________。 18.(2019八上·蕭山期中)干濕球濕度計有兩支溫度計組成,一支是干球溫度計,測量的就是氣溫;另一支是濕球溫度計,其玻璃泡用濕棉紗包裹。 (1)其原理是:當其它條件相同時,濕度越大,蒸發越________,溫度降低越________。 (2)根據下表,回答有關問題。 相對濕度 干球溫度 干濕差 1℃ 2℃ 3℃ 4℃ 15℃ 90% 80% 70% 61% 20℃ 91% 82% 74% 66% 25℃ 92% 83% 76% 68% 30℃ 93% 86% 79% 73% 如果當地當時氣溫是25℃,濕球溫度計示數是22℃,當地當時空氣的相對濕度是________。 (3)從表中的數據可以得出兩個結論,請寫出其中一條:________。 (4)傳統的氣象預報只關注具體的氣溫,而忽視了濕度對人體的影響。同在30℃的環境中,空氣濕度越大,人________(填“越舒適”或“越不舒適”)。 19.“植物人”腦干功能是正常的,昏迷只是由于大腦皮層受到嚴重損害或處于突然抑制狀態,病人可以有自主呼吸和心跳,“植物人”不同于“腦死亡”。 (1)“植物人”小便會失禁,原因是脊髓下部的排尿中樞________;這一實例說明脊髓具有________功能。 (2)________是調節人體生命活動的最高級中樞,它可以調節全身各器官的活動。人類神經活動最突出的特征是能夠對________的刺激建立條件反射。 (3)如圖為人的反射弧模式圖,請據圖回答:當手偶然接觸到針尖,手就會立刻縮回來,這種反射方式屬于________,假如反射弧丁處受損,其余部分完好,對反射活動的影響是 20.X,Y,Z三人在一宗交通意外中不同程度地受傷,經醫生檢查發現他們的腦部運作正常,但為了檢查他們神經系統的其它部位是否受損,醫生為他們做了進一步的測試,其結果如下: 傷者 傷者蒙上眼睛所接受的測試 測 試 結 果 X 以針刺X的指尖 X感覺痛但沒有縮手 Y 以針刺Y的指尖 Y不覺痛也不縮手 指令Y移動本人的手 Y可以移動自己的手 Z 以針刺Z的指尖 Z立刻縮手但完全不能感知有針刺及縮手動作的發生 根據上述現象判斷X,Y,Z三人的神經系統,最有可能受損的部位分別是X________ Y________ Z________。 21.世界衛生組織的事故調査顯示,大約50%-60%的交通事故與酒后駕駛有關。醉灑者駕駛不穩,神志不清,還可能會“闖紅燈”,更增加了交通事故的發生。因此,我國管理部門近幾年不斷地加大處罰力度,但有些人置若罔聞,仍抱著僥幸心理酒后駕車上路,易釀成事故。請結合如圖冋答下列問題: (1)“醉酒”者常常表現出走路不穩的現象,這是由于酒精麻痹了圖中的[________?]________造成的。 (2)下面是甲乙二人在“酒駕”交通事故中受傷情況: ?? 甲:眼睛失明,醫生檢查其眼球正常,則受傷部位可能是圖中的[ ________]。 ?? 乙:醫生用針刺其指尖,此人有感覺,但是沒有縮手,則受傷部位可能是圖中的[________]。 以下能正確表示他感覺痛的傳導通路的是________。 A.A→B→C→D→E???????????? B.A→B→C→F→⑤ C.E→D→C→B→A?????????? ???D.E→D→C→F→⑤ (3)過量飲酒有害于神經系統的健康,酒后駕車還會出現交通事故,甚至喪命. 請你為機動車司機們寫一條勸告語________。 22.如圖表示某健康男性在45℃室內安靜狀態下的體內溫度、皮膚溫度和出汗率的變化,第25分鐘時,此人飲入冰水。 (1)在0~25min內,此人皮膚溫度低于體內溫度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 (2)據圖分析飲用大量冰水導致皮膚溫度升高的變化是如何引起的? ________。 (3)在45℃的室溫環境中,人體皮膚內的________接受刺激,將興奮傳入________的體溫調節中樞,使皮膚血管________,血流量________,汗液分泌________,從而使散熱量增加,體溫保持恒定。 23.小白鼠是恒溫動物,當環境溫度明顯降低時,其體溫仍能保持相對恒定。為了探究調節體溫的中樞是否為下丘腦,某校科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制定了以下實驗方案: 【實驗假設】下丘腦是調節體溫的中樞。 【實驗步驟】①取性別與年齡相同的、健康的、生理狀況一致的數十只成年小白鼠,分成兩組并標記為甲組、乙組。 ②用一定的方法破壞甲組小白鼠的下丘腦,乙組小白鼠不作處理。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把甲組小白鼠置于10 ℃的環境中,乙組小白鼠置于30 ℃的環境中,其他條件都相同。 ⑤在相對安靜的條件下觀察24小時,每隔4小時分別測量一次體溫,并做好記錄。 (1)寫出③的操作步驟:________。 (2)實驗設計方案中有不妥之處,請提出并改進:________。 (3)若假設成立,則觀察到的實驗現象是:________。若假設不成立,則觀察到的實驗現象是:________。 (4)如果實驗安排在同一組小白鼠身上進行,你認為可行嗎?________。如果可行,請提出你的設計方案;如果不可行,請說明理由。________。 24.閱讀以下資料,回答問題: 資料一:紅嘴鷗被稱為昆明的“榮譽市民”,已連續多年從西柏利亞飛抵昆明過冬,為昆明增添了一道美麗的風景. 小白鼠活動的區域一般只限于隱蔽處,一旦進入空曠的地方就會設法尋找隱身處,表現出特殊的“尋墻行為”.將小白鼠放入迷宮中,小白鼠經過多次“走錯路”,終于找到出口,用大量小白鼠實驗發現:有的小白鼠可以很快找到出口,而有的小白鼠卻要經過多次失敗后才能找到出口. (1)從行為的發生(獲得途徑)來說,紅嘴鷗飛抵昆明過冬的遷徙行為和小白鼠的“尋墻”行為都屬于________行為. (2)實驗表明小白鼠的學習能力存在個體差異,這是由________決定的. 資料二:動物在生命世界中上演著精彩的表演,使我們的星球充滿了生機與活力,他們的行蹤幾乎處處可見,使人的筆下也留下了它們的身影:“漠漠水田飛白鷺,陰陰夏木唱黃鸝”、“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采得百花成蜜后,不知辛苦為誰甜”、“三月聞黃鸝、幼婦憫蠶饑”、“細雨魚兒出,微風燕子斜”. (3)某同學將資料中的動物分為兩組,甲組:蜜蜂、家蠶;乙組:白鷺、黃鸝、魚、蛙、燕子,他的分類依據是,體內是否具有________. (4)蜜蜂和家蠶的發育方式都屬于________. (5)白鷺、黃鸝和燕子都屬于鳥類,請列舉出與其飛行生活相適應的形態結構特征答兩點________. (6)蛙的幼體生活在水中,用鰓呼吸,成體大多生活在陸地,用肺呼吸,皮膚輔助呼吸,它屬于________動物. 25.請用下列資料回答有關動物行為的問題: 資料一:①蜜蜂群體中有蜂王、雄蜂、工蜂三種蜂.它們分工明確又相互合作,共同維護蜂群的生存;②遇到敵害時,工蜂會群起護巢;③工蜂白天采蜜,夜間回巢休息;④蜂王和雄蜂交配、產卵,繁殖后代;⑤兩只蜂王相遇,會互相咬殺到剩下一只. (1)從資料一中的各項(特別是①)描述中可知蜜蜂是一種具有典型的________行為的動物;②這種防避敵害、保護自己的行為,叫做________行為.③是蜜蜂的節律行為——晝夜節律,這種行為受________(填“生物鐘”或“環境”)控制;⑤表現的是蜜蜂的________行為. (2)上述蜜蜂的各種行為,從行為的發生來看,都是________行為. 26.人能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但是不同的人從接受刺激到作出反應所需的時間是不一樣的,有的人反應快,有的人反應慢,某人設計了如圖所示的方法來測量兩個同學的反應快慢. (1)請你設計一個表格,用來記錄實驗數據. (2)孫悟抓尺的平均數據為a,易川抓尺的平均數據為b.若a(3)畫一個神經元的結構簡圖,并標注細胞核和突起. 27.人體表面的溫度可以通過流經皮膚血液的多少來加以調節。圖是皮膚中同一血管在不同溫度下的口徑,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人體在寒冷的環境中,皮膚血管的狀態是________圖,此時體溫________環境溫度。 (2)皮膚血管口徑如C圖時,此時血管處于________狀態,流經皮膚的血液量________,皮膚溫度________,散發的熱量將________。 (3)當外界溫度高于體溫時,即當環境溫度達到37℃以上時,人體散熱主要是通過________的方式進行。此時皮膚血管的口徑應更類似于________圖。 28. 為探究沙漠中的蝎子在白天把自己的身體藏在數厘米深的沙里這個問題,某同學模擬環境做了一個實驗,并測得以下一組數據: 干細沙的溫度 濕泥土的溫度 表面 26℃ 24℃ 2厘米深處 24℃ 23℃ 4厘米深處 22℃ 22℃ 6厘米深處 20℃ 21℃ (1)該實驗中,電燈光模擬沙漠中的________。 (2)根據所測得的數據,你能得出什么結論?請寫出其中的一條結論。________。 (3)根據所測數據,你能對沙漠中的蝎子在白天把自己藏在數厘米深的沙子里的問題作出解釋嗎?________。 29.(2020·余姚模擬)圖甲是運動會男子1000m比賽的場景,圖乙為人體完成反射活動的神經結構示意圖,圖丙為骨、骨骼肌、關節的模式圖。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考試時學生聽到發令槍聲后立刻起跑,此反射類型是________反射。 (2)小科同學在起跑前被旁邊同伴不小心踩到腳,他迅速抬起了自己的腳。此時反射弧的傳導途徑是________。(填序號) (3)做任何一個動作時,都會進行以下步驟:①相應的骨受到牽引;②骨繞關節活動;③骨骼肌接受神經傳來的興奮;④骨骼肌收縮。這些步驟發生的正確順序是________。(填序號) 參考答案 例題分析 例1. B 例2. A 例3. B 例4. B 例5. (1)反射;⑤→④→③→②→①;反射;傳導 (2)神經系統;激素 例6. (1)神經中樞;收縮 (2)舒張;增加 例7. (1)選擇剛出生的大小相近的健康幼鳥10只,平均分為兩組 (2)不可靠;只測定其中一只雛鳥的體溫,實驗具有偶然性 (3)9日齡后,雛鳥具備恒定體溫功能,在20℃的較低溫度下,散熱量較大,需要通過提高產熱量維持其恒定的體溫。 例8. (1)可取之處在于把一個復雜的難于測量的科學問題,通過設計轉化為一個比較淺顯的可測量的可操作的問題,使抽象問題直觀化和具體化 (2)應采取多次測量求平均值的方法,避免實驗中由于次數少所造成的偶然性影響 (3)①對刺激的反應是否是許多器官協同作用的結果;②反應快慢是否受環境影響;③反應快慢是否受刺激信號類型的影響等。具體操作方案:以反應快慢是否受刺激信號類型的影響探究實驗為例:被測試者閉上眼睛重復上述實驗。測試者在放開直尺的那一剎那發出聲音,給被測試者一個信號(聽覺等)。測5次,求出平均值,這個平均值與前面平均值(視覺刺激信號下)進行比較,值越小則說明對那種信號刺激的反應速度越快。由此即判斷反應快慢是否受刺激信號類型的影響。 鞏固練習 1. B 2. C 3. A 4. C 5. B 6. D 7. D 8. B 9. D 10. A 11. A 12. D 二、填空題 13. (1)C (2)丙 (3)大腦(或大腦皮層)和脊髓 14. (1)反射;⑤→④→③→②→①;反射;傳導 (2)神經系統;激素 15. (1)條件反射;大腦(或大腦皮層) (2)A;下丘腦 16. (1)④③②①;傳導 (2)A 17. (1)反射弧;激素(體液或內分泌系統) (2)小腦 (3)D 18. (1)慢;小 (2)76% (3)相同氣溫時,干濕差越大,空氣相對濕度越小或相同的干濕差,氣溫越高,空氣的相對濕度越大。 (4)越不舒適 19. (1)失去了大腦的控制;傳導 (2)大腦皮層;語言和文字 (3)非條件反射能感到疼痛,但不會縮手 20. 傳出神經;傳入神經;大腦(或脊髓上部) 21. (1)⑥;小腦 (2)④視神經或⑤大腦皮層;D傳出神經或E效應器;B (3)開車不喝酒,酒后不開車(常思家中人,莫戀杯中物) 三、實驗探究題 22. (1)汗液蒸發,散失熱量 (2)飲用冰水后,體內溫度降低,出汗減少,散失熱量減少,加上外界溫度高于皮膚溫度,導致皮膚溫度升高 (3)溫覺感受器;腦干;擴張;增加;增多 23. (1)先測定甲、乙兩組小白鼠的體溫并記錄 (2)甲、乙兩組小白鼠應置于相同的較低溫度(比如10 ℃)的環境中 (3)甲組鼠體溫發生明顯改變,乙組鼠體溫保持相對恒定;甲、乙兩組鼠體溫均保持相對恒定 (4)可行;先做不破壞下丘腦的實驗,再做破壞下丘腦的實驗進行自身前后對照。 24. (1)先天性 (2)遺傳因素 (3)脊柱 (4)完全變態發育 (5)身體呈流線型;小阻力;長骨中空,減輕身體重量 (6)兩棲 25. (1)社群;防御;生物鐘;攻擊 (2)先天性(本能) 26. (1) 被測者 孫悟 易川 次數 1 2 3 4 5 1 2 3 4 5 數據/cm 平均值 (2)孫悟 (3) 27. (1)A;高于 (2)舒張;增加;升高;增加 (3)汗液蒸發;C 28. (1)陽光 (2)表層溫度高,內層溫度低或干細沙的表層溫度比濕泥土的表層溫度高或干細沙的表層溫度與內層溫度溫差比濕泥土相對應的溫差大 (3)在沙漠地帶白天表面溫度高,而砂層下面溫度低些,蝎子把自己藏在數厘米深的沙里,可以避開炎熱的天氣,更好地保存自己 四、解答題 29. (1)條件 (2)A→B→E→C→D (3)③④①②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