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豪洋雙語小學三年級科學下冊第一單元導學案 主備人: 三年級 班 姓名 第二課 幼苗長大了 教學目標: 1.能夠用語言和數據描述番茄或黃瓜幼苗的形態特征。 2.通過觀察、回顧、實驗、討論,了解植物根、莖的作用,葉的構造及作用。 3.樂于長期照料植物,認真進行觀察記錄。 重點與難點: 重點:了解植物根、莖的作用和葉的構造。 難點:探究莖的作用。 教學準備: 教師材料:燒瓶、紅色素水、植物的莖、水果刀、相關資料和視頻。 學生分組材料:種植記錄表、三種植物的葉子。 教學內容: 隨著幼苗的生長,本課將帶領學生依次對根、莖、葉的形態和功能展開觀察和研究。本課教學內容分兩個部分。 第一部分是整體觀察植物的生長變化,包括一個活動: 觀察番茄或黃瓜的幼苗,描述各部分的樣子。教材借卡通人物之口提醒學生要每周測量一次幼苗的高度,用數據描述幼苗的生長變化。 第二部分是分別對根、莖、葉進行研究,包括三個活動。活動一,認識根的作用。通過回顧二年級《栽小蔥》一課的探究活動和對玉米根的觀察,啟發學生總結出根有吸收水分和固定植株的作用。活動二,研究莖的位置和作用。通過觀察插入紅色水中后被染成紅色的莖,讓學生直觀認識莖的運輸作用。教材借卡通人物之口告訴學生樹干、樹枝都是莖,以擴展學生對莖的認識。活動三,認識葉的構造,并討論“如果把幼苗的葉子摘光,植物還能成活嗎”,讓學生作出猜想,留下懸念,為高年級學習植物的光合作用埋下伏筆。 教學反思: 豪洋雙語小學三年級科學下冊第一單元校本作業 主備人: 三年級 班 姓名 第二課 幼苗長大了 一、填空。 1.植物的根、莖、葉分別負責( )、( )、( )它們都屬于植物的營養器官。 2.植物的根通常生長在( ),連接根和葉的部分是植物的( )。 3.根將植物牢牢地( )在土壤中,同時又從土壤中吸收植物生長所必需的( )和( )。 二、判斷。 1.葉由葉片、葉脈兩部分組成。 ( ) 2.樹干和樹枝都是莖。 ( ) 3.如果把幼苗的葉子都摘光,植物就不能成活了。( ) 4.觀察幼苗時,要每周測量一次幼苗的高度。 ( ) 5.植物的根都生長在地下。 ( ) 三、把正確答案的序號填在括號里。 1. 植物的根的作用不包括( )。 A.固定植物 B.吸收太陽光 C.吸收水分、養料 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植物的莖可以代替根的作用 B.植物的莖不止一種形態 C.植物的莖都長在地面上 3.在瓶中放一些水,在水面覆蓋一層植物油,把帶根的風仙花放進去,只把根浸人水中,在水面處做個記號,一段時間后可以觀察到( )。 A.瓶中的水減少了 B.瓶中的水增加了 C.瓶中的水沒有變 4.植物體內的水分主要是通過( )排出去的。 A.根 B.葉 C.莖 四、你認為根有什么作用?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