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學員姓名: 輔導科目:科學 年 級:初一 學科教師: 授課日期及時段 教學內容 4-4物質的比熱 同步知識梳理 知識點1:熱量 實驗探:1: 如圖4-32所示,小燒杯里裝著40克熱水,大燒杯里裝著100克冷水。 1.分別測出熱水和冷水溫度。 2.將小燒杯放到大燒杯內,過3分鐘,分別測出兩個燒杯中的水溫。 3.再過3分鐘,再次分別測出兩個燒杯中的水溫。 思考: 、兩燒杯中的水溫為什么會發生改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水杯的溫度降低,大水杯的溫度升高。 (2)、在熱傳遞中哪杯水放熱,哪杯水吸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水杯放熱,溫度降低;大水杯吸熱溫度升高 結論: ①溫度不同的兩個物體之間發生熱傳遞時,熱會從溫度高的物體傳向溫度低的物體。 ②熱傳遞發生的條件:物體間存在溫度差。 ③高溫物體放出了熱,溫度降低;低溫物體吸收了熱,溫度升高。 熱量的概念: 物體吸收或放出熱的多少叫做熱量,用符號Q表示。熱量的單位為焦耳,簡稱焦,符號為J。焦耳是一個比較小的熱量單位,更大的熱量單位是千焦,符號為kJ。1KJ=1000J。 思考: 把一壺20 ℃水加熱到50℃和加熱到100℃,哪次吸熱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別把一壺水和半壺水燒開,哪個吸熱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結論: ④一定質量的某種物質,吸收熱量的多少跟溫度升高的多少有關。一定質量的某種物質,溫度升高越多,吸收的 熱量越多。反之,一定質量的某種物質,溫度降低越多,放出的熱量越多。 ⑤物體溫度升高時吸收熱量的多少,不但跟溫度升高的多少有關,還跟質量的大小有關。物體升高相同的溫度,質量越大,吸收的熱量越多。反之,物體降低相同的溫度,質量越大,放出的熱量越多。 實驗探究2:探究不同種類物質的吸熱能力 方法1:取相等質量的水和砂石,加熱相同時間(即吸收相同的熱量),比較升高溫度的多少。 步驟: 1.取兩只同樣100毫升的燒杯,分別裝入質量50克的水和砂石,測出水和砂石的溫度。 2.如圖4-34所示,用兩個相同的酒精燈分別同時給兩只燒杯加熱,每隔2分鐘測一次水和砂石的溫度,共測2次。 實驗數據: 分析實驗數據: 吸收相同的熱量時,____________的溫度升得快些,____________的溫度升得慢些。沙石、水 方法2:質量相同的水和砂石,要使它們升高相同的溫度,比較吸收熱量的多少(加熱時間的長短)。 步驟: 1.取兩只相同的燒杯,分別裝入質量都是50克,初溫相同的水和砂石。(先測出水和砂石的初溫,并記錄。) 2.如圖所示,同時用兩個相同的酒精燈分別給兩只燒杯加熱,并計時,每升高10℃,記錄下加熱時間。共測3次。 實驗數據: 分析實驗數據: 質量相同的水和砂石,要使它們升高相同的溫度,_________需要加熱時間較長,_______吸收熱量較多。水、水 結論:⑥ 質量相同的不同物質,升高相同的溫度,吸收的熱量并不相同;降低相同的溫度,放出的熱量也不相同。 規律總結: ①溫度不同的兩個物體之間發生熱傳遞時,熱會從溫度高的物體傳向溫度低的物體。熱傳遞發生的條件:物體間存在溫度差。高溫物體放出了熱,溫度降低;低溫物體吸收了熱,溫度升高。 ②一定質量的某種物質,吸收熱量的多少跟溫度升高的多少有關。一定質量的某種物質,溫度升高越多,吸收的 熱量越多。反之,一定質量的某種物質,溫度降低越多,放出的熱量越多。 ③物體溫度升高時吸收熱量的多少,不但跟溫度升高的多少有關,還跟質量的大小有關。物體升高相同的溫度,質量越大,吸收的熱量越多。反之,物體降低相同的溫度,質量越大,放出的熱量越多。 ④質量相同的不同物質,升高相同的溫度,吸收的熱量并不相同;降低相同的溫度,放出的熱量也不相同。 知識點2:比熱 質量相同的不同物質,升高相同的溫度,吸收的熱量并不相同,降低相同的溫度,放出的熱量也不相同。我們把單位質量的某種物質,在升高(降低)1℃時所吸收(放出)的熱量,叫做這種物質的比熱容,簡稱為比熱,用C表示。 比熱單位:焦/(千克×℃)讀作:焦每千克攝氏度 。符號:J/(kg.℃) 。 水的比熱:4.2×10的3次方 焦/(千克×℃) 表示的含義--1kg水溫度升高1℃時,需要吸收的熱量為4.2×103焦。 對比熱的理解 (1)比熱反映了物質吸熱或放熱的本領:比熱越大,吸熱或放熱的本領越強。即質量相同的不同物質升高(或降低)相同的溫度,吸收(或放出)熱量較多的,比熱較大;吸收(或放出)熱量較少的,比熱較小。 (2)不同的物質的比熱一般不同,同種物質(物態相同)的比熱相同,其物理意義可從兩個角度去理解: 理解1:比熱表示物體的吸熱本領,比熱大表示吸熱本領強,相同質量的不同物體升高相同的溫度,比熱越大,吸收的熱量越多。比熱小的物質則相反。 理解2:比熱表示改變物體溫度的難易程度,比熱越大表示溫度越難改變,相同質量的不同物體吸收相等的熱量,比熱越大溫度升高得越少。比熱小的則相反。比熱小,升溫容易降溫也容易。比熱大,升溫困難,降溫也困難。 不同的物質比熱是不同的。水是一種比熱較大的物質。水在吸收或放出較多的熱量后溫度不會發生太大的變 化。水的這種特性使它在生活和生產中有著十分廣泛的應用。 應用: 在質量相同,升高的溫度也相同時,因為水的比熱較大,吸收的熱量(比其它物質)更多,冷卻效果更好。 在質量相同,降低的溫度也相同時,因為水的比熱較大,水放出的熱量(比其它物質)更多,取暖效果更好。 晚上對秧田灌水,是因為晚上要放熱,而水的比熱大,所以在放出相同熱量時,溫度降低的較少,(溫度不會降得很低)不至于引發凍害。而白天放水,是因為白天秧田要吸熱,泥土的比熱小,溫度可升高的較高,有利于秧苗生長。 補充: 物體吸收(或放出)熱量的多少與物體的質量、物體變化的溫度、物質的種類(物質的比熱)有關。 Q=cm⊿T Q:表示物質吸收(或放出)熱量的多少,單溫J/KJ。 C:表示物質的比熱 m:表示物質的質量 ⊿T:表示變化的溫度(⊿T=T2—T1,T2表示末溫,T1表示始溫)。 二、同步題型分析 如圖所示的甲、乙兩杯水的溫度都升高50 ℃,則 ( )D A. 無法比較 B. 乙杯水吸收的熱量較多 C. 甲杯水吸收的熱量較多 D. 甲、乙兩杯水吸收的熱量一樣多 【例2】20 ℃的冷水與60 ℃的熱水相混合,混合后的溫度為50 ℃,則在混合之前 ( )C A. 冷水和熱水一樣多 B. 冷水比熱水多些 C. 熱水比冷水多些 D. 無法比較 【例3】 水的比熱比煤油的大。如圖4.4?3所示,隔著石棉網同時加熱規格相同、分別裝有質量和初溫都相同的煤油和水的試管,至管內液體升溫到40 ℃,這個過程中 ( ) A A. 煤油溫度先升到 40 ℃ B. 同一時刻水的溫度比煤油的高 C. 加熱相同時間,水吸收的熱量多 D. 升高相同的溫度,煤油需加熱較長的時間 【例4】暑假里,小梅跟著媽媽去青島避暑。一天,烈日當空,小梅在海邊玩耍時發現:海邊的沙子熱得燙腳,而海水卻是涼涼的,請用比熱容的知識解釋這一現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因為沙子的比熱容比海水的比熱容小,吸收相同熱量,相同質量的沙子比海水溫度上升得快,所以小梅在烈日當空的海邊玩耍,感到沙子燙腳,海水卻涼涼的。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