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學員姓名: 輔導科目:科學 年 級:初一 學科教師: 授課日期及時段 教學內容 地殼變動和火山地震 同步知識梳理 知識點1:地殼變動的證明 地殼自形成以來,其結構和表面形態就在不斷發生變化。巖石的變形、海陸的變遷以及千姿百態的地表形態,都是地殼變動的結果。地殼變動有時很激烈、很迅速(例如火山爆發很迅速、很激烈),有時則進行得十分緩慢(例如喜馬拉雅山的上升速度很慢),難以被人察覺。 證據① :巖層的彎曲--褶皺 證據② :巖層的斷裂--斷層 證據③:大理石的升降 證據④:高山上海洋古生物化石 活動:取一本書平放在桌面上,然后握住兩端,用力向中間壓,使書彎曲,并試著把它畫出來。 地殼變動后的地質構造有兩種: 褶皺、斷層是水平巖層在內力的作用下,或發生彎曲,或引發斷裂,這是地球上山脈和谷地形成的最重要原因。 補充: 引起地殼變動的巨大能量來源于地球內部或地球本身,(如地球內部放射性元素衰變所放出的能量大量積累)(地球內力) 知識點2:火山 (1)火山:地殼在不斷運動,地殼內部噴出的高溫物體堆積而成的高地,稱為火山。 (2)火山噴發:地殼內部的灼熱巖漿沿地殼薄弱處噴出地殼的現象。 (3)噴發物主要有:固態噴發物(火山灰、火 山塵、火山彈等)、液態噴發物(熔巖流)、氣態噴發物(水蒸氣、二氧化硫、硫化氫等)。 (4)火山的組成:火山口、火山錐和巖漿通道是組成。 活火山:指正在噴發的或周期性噴發的火山。例如著名的日本富士山(外形呈圓錐狀、長期周期性噴發)、厄瓜多爾的科托帕希火山。 死火山:指史前曾經噴發,而有史以來未活動的火山。例如我國境內位于山西省北部的大同火山群也是典型的死火山。 休眠火山:指有史以來曾經噴發過,但長期處于靜止狀態的火山。休眠火山可以變成活火山或者死火山。 火山的分布 全球火山主要分布為環太平洋的陸地和周圍海區,以及地中海---喜馬拉雅山一帶。 火山噴發的危害與益處: 危害:毀壞交通,埋沒農田,弓l起火災,甚至危及人類生命。 益處:火山灰和火山塵可為農田提供無機肥料,并且火山口可富集大量的礦產,如硫礦等。同時火山口形成的火山湖,湖水在醫療衛生方面有較大價值。 知識點3:地震 (1)地震:地殼巖石在地球內力的作用下,發生斷裂或錯位而引起的震動現象。地球內部能量強烈釋放的形式 地殼變動的劇烈表現形式。 地震發生的發生的頻率 世界各地每年發生的地震多達500萬次。這些地震絕大部分都是極其輕微的,只有借助靈敏的地震儀才能測知。而可能造成極大破壞的地震,平均每年不到20次。 地震的組成要素 地震的分布 地震主要發生在環太平洋的陸地、周圍海區和地中海——喜馬拉雅山一帶。 將世界地震分布圖和火山分布圖進行比較 地震的危害 震級:地震的大小,是由地震釋放出來的能量多少來確定的。震級每增加一級,地震所釋放的能量約增加30倍。一次地震只有一個震級。 危害:毀壞交通,埋沒農田,引起火災,甚至危及人類生命。 例子1:2008年5月12日14時28分,四川省發生里氏8級強烈地震,全國大半地區有明顯震感,震中位于阿壩州汶川縣,地震造成了嚴重的生命和財產損失 。(四川省位于環太平洋的地震帶) 例子2:強烈的地震會給人類造成嚴重的災害,1976年7月28日我國河北唐山地區發生了7.8級地震,造成24萬人死亡和巨大的經濟損失。 知識點4:地震的防范和預報 地震的防范 室內不逃生可“伏而待定”, 高層逃離的時候不可坐電梯! 室外遠離玻璃幕墻、樓房、電線桿、廣告牌、高壓線等。 切記不要進入室內搶救物品和救援他人,以免無畏的犧牲 設計抗震建筑物來減少地震的危害。 地震的預報和預防 地震前兆: ①一些動物行為失常,如:馬不進圈、老鼠出洞、雞犬不寧、蜜蜂群遷。 ②井水異常地冒出地面,水位突然升高或降低。 ③地溫升高,天氣異常悶熱。 ④出現地光。 科學預報: 近代地震儀的工作原理與候風地震儀的工作原理基本相似,但精確程度卻要高得多,能測出非常微弱的地震。 注意:現代科學發展水平還不能對地震做出準確、及時的預報。 二、同步題型分析 1、下列對“世界屋脊”喜馬拉雅山區有海洋古生物化石的解釋,正確的是( )C 喜馬拉雅山是海下形成的 B、世界上的海洋水體數量在不斷減少,導致喜馬拉雅山露出水面 C、喜馬拉雅山所處的地方在幾千萬年前是一片海洋,后來由于地殼抬升,露出水面 D、過去的喜馬拉雅山上有人居住,是人類將海洋生物帶到山頂的 2、每年5月12日我國防災減災日,圖中是防災減災日的圖標,寓意大家攜手,眾志成城,共同防災減災. 我國是一個多地震的國家,當地震發生時,下列哪種行為不可取( )A A. 乘電梯逃生 B. 在室內要迅速鉆到床下、桌下 C. 盡量用棉被、枕頭、書包等軟物護住頭部 D. 在操場或室外時,注意避開建筑物或危險物 A 4、地震來臨時,五樓教室里的學生應采取的合理措施是( )B A. 立即跑向室外 B. 護頭下蹲并躲在桌子旁邊,震動結束后快速撤離 C. 立即從窗戶處外跳逃生 D. 一直躲在教室里,待救護人員來救援 5、下列事實能證明海陸變遷的是( ? )D A. 太陽東升西落 B. 四季變化 C. 錢塘江的潮漲潮落 D. 臺灣海峽的形成 6.世界上主要的火山、地震分布規律是( ) D A.集中分布在各大洲內部 B.集中分布在各大洋內部 C.火山與地震的分布沒有任何關系 D.集中分布在環太平洋的陸地和周圍海區,以及地中海-一喜馬拉雅山一帶 7、根據有關地震的常識,回答下列問題. (1)從全球范圍看,地震主要集中發生在___________________一帶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北京時間2008年5月12日14時28分,我國四川省汶川縣(北緯31°、東經103.4°)發生震級為8.0級強烈地震,造成人員和財產巨大損失,杭州(北緯30.3°、東經120.2°)也有震感.四川位于_______________地震帶,從地理位置上看,杭州位于汶川的____________________方向. (3)地震是一種會給人類帶來大災難的自然現象.當發生地震時,下列行為中不合適的是___. A.如果在一樓,就快速離開房間,跑到空曠的地方 B.如果在樓層很高的地方,就迅速躲到小房間的墻角里 C.如來不及離開房間就躲在桌子底下 D.地震發生時,快速跑到窗邊,打開窗戶大聲呼救. 地中海-喜馬拉雅山一帶;環太平洋的陸地和周圍海區; (2)環太平洋;東南; (3)D. 7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