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政治:2010-2011學年下學期高一政治期末專題復習資料(九)——易錯知識(人教版必修二)1.有階級就有國家,有階級斗爭就有國家。(階級矛盾不可調和才產生國家)2.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的出發點和根本點是擴大民主,健全法制。(人民當家作主)3.中國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建設的主題是維護人民利益。(崇尚民主與法制)4.個人利益與國家是一致的。(根本上是一致的,或二者是統一的)5.公民享有什么樣的權利,就履行什么樣的義務。(二者不是完全對等的)6.民主的性質和專政的性質是不一致的。(總是一致的)7.民主是專政的保障,專政是民主的基礎。(基礎 保障)8.鎮人大代表對鎮長進行無記名投票選舉是直接選舉。(間接)9.我國社會主義最廣泛而深刻的實踐是實施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村民自治和居民自治)10.凡是涉及全體村民利益的事,由村民委員會決定。(由村民會議按照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討論決定)11.村委會與居委會是基層政權組織。(基層自治組織)12.公民直接參與民主決策,說明公民可以直接參與管理國家事務/行使國家權力。(不能直接管理、行使)13.公民可以直接參與政府決策。(公民可以直接參與民主決策)14.公民是國家的主人。(人民)15.允許公民旁聽人大會議有利于人民行使質詢權。(有利于保障人民的知情權與監督權,只有人大代表才有質詢權)16.政府加大對拖欠農民工工資的查處力度是政府在行使經濟管理職能。(政治職能和公共服務職能)17.政府必須加強立法工作,依法執政。(政府沒有立法權,是依法行政,不是依法執政,但可以貫徹執政理念)18.我國制定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戰略、計劃、方針和政策,屬于國家履行社會公共服務職能。(經濟職能)19.人大代表有監督權(人大代表享有表決權、質詢權、提案權、審議權)20.人大代表代表人民行使一切權利。(管理國家和社會事務的權利)21.人民代表大會是我國根本的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制度)22.“一府兩院”是全國人大的職能部門23.人大或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是我國的最高權力機關/立法機關(只有全國人大或全國人大及其常務委員會)24.人大是我國的立法機關。(全國人大是我國的唯一立法機關,但地方人大有立法權)我國的國家主席有單獨決定國家重大事務的權力。(國家主席是我國最高國家權力機關的組成部分,與全國人大結合起來行使國家權力)25.人大是我國的法律監督機關。(法律監督機關是檢察院,人大有監督權)我國一切國家機關的工作人員都是由人民民主選舉產生的。(只有權力機關是選舉產生)26.我國的人民代表大會是由選民直接選舉產生。(縣級以上,不包括縣由間接選舉產生)27.國務院是最高國家行政機關,是全國人大和中國共產黨的執行機關。(不是黨的執行機關)28.全國人大與國務院是立法與執法的關系。(監督與被監督的關系)29.人大和其他國家機關是相互監督的關系。(監督與被監督)30.人民在國家中處于領導地位。(黨)31.中國共產黨要接受人大的領導。(人大要接受黨的領導)32.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是實現共同富裕。(兩大任務:一是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二是實現社會公平正義)33.中國共產黨具有組織和領導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職能。(中國共產黨不是國家機關,不能履行國家職能)34.黨是人才政策和法律的制訂者和執行者。(黨領導立法,但不直接立法)35.中國共產黨執政的本質是領導人民直接管理國家事務。(支持和保證人民當家作主)36.中國共產黨和各民主黨派是執政黨和反對黨的關系(親密友黨)37.中國共產黨和各民主黨派聯合執政。(執政黨和參政黨)38.中國共產黨和各民主黨派是監督與被監督的關系。(相互監督)39.解決好就業問題說明黨代表了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40.各民主黨派在中國共產黨的組織領導下開展工作。(中國共產黨對各民主黨派的領導是政治領導)41.人民政協是我國的國家機構,行使國家職能。(不是國家機構,不能履行國家職能)42.人民政協是中國共產黨派出的機構。(人民政協是我國政黨制度的重要組織形式)43.多黨合作制是我國根本的政治制度。(是我國基本的政治制度)44.發展經濟是實現民族平等和團結的前提條件。(民族平等和各民族團結是實現各民族共同繁榮的前提條件)45.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有利于保障少數民族獨立自主的權力。(享有自治權)民族區域自治決定了我國各民族平等團結互助的新型關系。(社會主義公有制,消滅了民族壓迫和民族歧視的階級根源)46.民族區域自治的自治權包括外交權。(立法自治權、變通執行權、經濟自治權等)47.民族區域自治法是自治地方的根本大法。(我國的根本大法是憲法)48.我國處理民族關系的原則是民族區域自治。(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各民族共同繁榮)49.對少數民族采取特殊政策有利于消除民族差異。(有利于各民族的共同繁榮)50.我國少數民族享有特權。(各民族一律平等)51.民族區域自治是指在國家統一領導下,各民族聚居地方實行區域自治,設立自治機關,行使自治權。(少數民族)52.宗教能夠與社會主義相適應。(社會主義社會)53.加強對宗教事務的管理直接關系到推進兩個文明建設。(是間接影響)54.國家保護/鼓勵/支持/限制宗教活動。(只保護正常的宗教活動)55.封建迷信是當今人類社會的一大公害。(屬于人們思想認識問題)56.在社會主義,宗教已不具有消極作用了。(始終存在著消極作用)57.宗教信仰是國家政治生活的重要組織部分。(宗教信仰是公民個人的事)58.國家間的共同利益決定了國家關系的親疏。(國家利益)59.國家間的共同利益是制定外交政策的依據。(國家利益)61.聯合國的決定對各成員國有法律上的約束力。(沒有,只有國際法才有法律上的約束力)62.各國的合作是由各國外交政策的共同點決定的。(國家間的共同利益)63.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是我國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場。(基本準則,基本立場是:獨立自主)64.恐怖主義是影響和平與發展的根源。(強權政治、霸權主義/或不合理的國際政治經濟舊秩序)65.平等協商是國際關系的基本表現形式。(競爭、合作和沖突)66、中國支持聯合國的各項工作。67.全球發展最突出的問題是世界經濟的發展問題。(發展中國家經濟的發展問題)68.中美兩國是戰略結盟關系。(戰略伙伴關系,中國不與任何大國結盟)69.中國在綜合國力競爭中處于明顯優勢,和平崛起成為可能。(中國仍是不發達國家)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