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八年級歷史與社會·思想品德期中檢測試卷 2011.4一、選擇題(每小題只有一個正確選項,請將答案填涂在機讀卡上。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3月5日至14日,十一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在北京隆重舉行。這是我國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據此回答1—2題。1.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切權力屬于A.中國人 B.中國公民 C.人民 D.人大代表2. 會上,吳邦國委員長向近3000名全國人大代表莊重宣布: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已經形成。這為國家長治久安和事業興旺發達奠定了堅實的A.法治根基 B.物質基礎 C.思想基礎 D.文化基礎3. 小明長得又胖又矮。胡江十分夸張地給他畫了一幅漫畫,并以《肥豬》為名,張貼在教室里。小明理直氣壯地要求胡江公開道歉。小明是在積極維護自己的①姓名權 ②名譽權 ③隱私權 ④肖像權A.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④4.眼下許多年輕私家車主喜歡在自己的愛車上貼幾張個性化的車貼。其中,有些以幽默詼諧的方式提醒司機遵守交通規則,控制好車距,如“距離產生美”。而右圖之類的交通行為也不少見,斑馬線上不禮讓行人,隨意變更車道,見縫插針地加塞……從權利義務的角度看,這類行為①正確行使了自己的權利 ②既沒有履行相關的法定義務,也沒有履行相關的道德義務③沒有尊重其他司機、行人的權利 ④違背了權利和義務的一致性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5. 胡某嗜酒成性,每次酗酒后,就毆打家人及他人。一天,胡某酗酒后,又毆打母親,胡某的父親與哥哥忍無可忍,便將其捆綁起來用棍子暴打,結果將胡某打死。胡某父親和哥哥的行為A.屬于大義滅親,無可非議 B .不符合社會主義道德的要求,但不違法C.是正義行為,應予以提倡 D .屬于違法犯罪行為,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6. 為了追捕逃犯,公安機關往往將逃犯的照片和姓名張榜公布,甚至通過電視、網絡傳到全國各地,公安機關的行為A.侵犯了公民的肖像權 B.侵犯了公民的姓名權C.侵犯了公民的隱私權 D.屬于依法行使權利的行為7. 下列屬于侵犯他人姓名權的有①假冒他人名字簽訂合同 ②兩個同學同名同姓,其中一位同學強行讓另一位同學改名③張某以同事李某的名義寫信,誣告其單位領導有貪污行為④辱罵他人 ⑤企業家王剛署名“圓夢人”向希望工程捐款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④⑤ D.②③⑤8. 下列行為屬于侵犯未成年人隱私權的有①為了解孩子,父母偷看孩子的日記 ②家長到學校了解孩子的學習情況 ③為不影響學生學習成績,班主任老師長期扣留學生信件 ④父母拆看已滿十周歲兒子的信件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9.右邊名畫的作者是A.但丁 B.達·芬奇 C.莎士比亞 D.凡·高10.16世紀前后,西歐普遍出現了雇傭工人手工勞動、工人之間實行分工合作的生產方式,“工業文明的曙光”初現。這種生產方式是A.小作坊生產 B. 大機器生產 C. 手工工場生產 D.流水線生產11.促使歐洲人開辟新航路的主要目的是A.證實地圓學說 B. 弘揚國威 C. 拓展人們的眼界 D.獲取東方的奢侈品和黃金12.新航路開辟后,最先開始殖民擴張的國家是①英國 ②西班牙 ③葡萄牙 ④荷蘭 ⑤法國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④⑤13.文藝復興帶來的思想解放,使西歐一些有識之士不再迷信古代權威和教會,開始以理性探索新知。被譽為“科學革命開端”的是A.哥白尼提出“日心說” B.達爾文提出生物進化學說C.托勒密提出“地心說” D.牛頓提出萬有引力定律14. 美國獨立深受歐洲啟蒙思想的影響。立法、行政與司法之間的分權與制衡主要體現了哪一啟蒙思想家的思想主張?A.培根 B.伏爾泰 C.盧梭 D.孟德斯鳩15.通過抓住關鍵詞了解和掌握知識是歷史學習的重要方法之一。與“巴士底獄”、“《人權宣言》”、“《法典》”三項信息相關的國家是A.德國 B.法國 C.美國 D.意大利16. 歷史上的第一位總統是A.華盛頓 B.克倫威爾 C.馬丁·路德 D.羅伯斯庇爾17.1851年的倫敦博覽會是英國展出最新工業成果的盛會。陳列的展品中最有可能是A.鐵路設備、蒸汽織布機 B.電燈、汽車C.手工紡車、電影放映機 D.電話機、發電機18.右圖反映的是列強侵華戰爭留給我們中華民族的巨大創傷。這次戰爭是A.鴉片戰爭 B.甲午中日戰爭C.第二次鴉片戰爭 D.八國聯軍侵華戰爭19.“再現歷史場景,弘揚民族精神”是歷史影視劇的主題。如果要再現鄧世昌的民族氣節斗爭和精神,應選擇的歷史場景是A.鴉片戰爭 B.第二次鴉片戰爭C.甲午中日戰爭 D.八國聯軍侵華戰爭20.辛亥革命實現了20世紀中國社會第一次歷史性巨變,因為這次革命 A.結束了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 B.使人民獲得了充分的民主權利 C.實現了民族獨立和國家富強 D.結束了帝國主義在中國的殖民統治二、是非判斷題(認為正確的選A,錯誤的選C,請將答案填涂在機讀卡上。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1分,共10分。)21.每個公民既是享有權利的主體,又是履行義務的主體。22.法律禁止做的堅決不做,這是忠實履行公民義務的全部體現。23.“士可殺不可辱!”。這說明人格尊嚴權是最根本的人身權利。24.小奇熱衷于打聽同學私事,傳播別人的秘密,這是自覺履行關愛他人的道德義務的體現。25. 文藝復興時期的人們認為:“人類可以成就偉大的事業。” 這種理念充分說明了文藝復興的核心思想是人文主義。26. 16世紀被稱為“教皇的奶牛”并最早進行宗教改革的國家是意大利。27.17世紀時,荷蘭的商船遍布世界各地,當時被稱為“日不落帝國”。28.明代至清代前期,中國的經濟實力世界第一,對外貿易長期出超,這反映了中國當時先進的生產力水平。29.航海規模的不同是導致鄭和下西洋和哥倫布航海不同影響的主要原因。30.中英《南京條約》是中國近代史上的第一個不平等條約。三、非選擇題(本大題有5小題,共50分。請把答案寫在答題紙的對應位置上)31. 權利義務伴我行。作為新時代的青少年,我們既要培養權利意識,又要增強義務觀念。(1)感受權利義務。(6分)現 象 享受、尊重什么權利或履行什么義務去年暑假,小李在酷暑下自覺排隊4小時參觀世博園 ①我校組織學生開展消防、防震等演練活動 ②我們尊重班里不同民族同學各自的生活習俗 ③(2)例析法律觀點。(4分)有人認為,權利是為自己的,義務是為他人的。其實,無論是行使權利,還是履行義務,都是既利己又利人的。請舉例說明。觀點A:我享受權利也有利于他人。舉例說明:觀點B:我履行義務也有利于自己。舉例說明:32.【材料一】 小梅是某校八年級女學生。一天,爸爸對她說:“從明天開始你就不要上學了,你早晚要出嫁,我供你上學是賠錢!”。【材料二】 某校八年級學生強強,學習不認真,作業經常不及時完成,上課經常故意搗蛋,搞惡作劇,有時還頂撞老師。同學批評他,他卻認為自己每天按時上學,也沒有輟學,已經履行了法律規定的義務。【材料三】 如今,全民學習、終身學習已成為時代潮流,世界正在向學習化社會大踏步邁進。閱讀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10分)請你從受教育對于個人生活重要性的角度勸導小梅的爸爸。(4分)強強的是說法對嗎?請用有關法律知識分析說明。(4分)綜合以上三則材料,簡要談談你的感悟或受到的啟發。(2分)33. 清朝前期,統治者采取了積極有效措施,為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請分別列舉清政府對西藏、新疆、西南地區加強有效管轄的史實(各一項)。(6分)34. 史學界認為,15~18世紀是世界歷史的轉型時期。這一時期歐洲歷史發生了重大轉折,而同一時期,中國社會雖也有發展,但與歐洲相比變化不大。【材料一】英國的社會變革:【材料二】清朝統治者的觀點:①“今天下大小事務,皆朕一人親理,無可旁貸。若將要務分任于他人,則斷不可行。所以無論巨細,朕必躬自斷制。” ②“天朝物產豐盈,無所不有,遠不籍外夷貨物以通有無。”結合材料,運用所學知識回答:(1)材料一中兩幅圖片分別反映了什么重大歷史事件?簡要概括它們的共同作用。(4分)(2)材料二反映了怎樣的統治思想?它們對近代中國的發展有何影響?(6分)(3)為了改變材料二中①的現狀,19世紀末20世紀初,近代中國的一些有識之士進行了哪些艱辛的探索?(2分)35. 19世紀40、50年代開始,中日兩國分別被英、美打開國門,隨后遭到西方資本主義列強的進一步侵入,民族危機逐漸加劇。面對來自西方工業文明的嚴峻挑戰,兩國作出了各自的回應——中國:1862年,中國近代最早的新式學堂——同文館成立。1872年,中國近代第一家新式航運企業——輪船招商局在上海成立。19世紀70年代中期到80 年代中期,先后籌建了南洋、北洋和福建三支海軍……日本:廢藩置縣,頒布憲法;引進西方的先進技術和設備,興辦工業企業;派遣留學生到歐美各國學習,建立完整的近代教育體系……結合材料,運用所學知識回答:(1)中國的“回應”是指哪一重大歷史事件?它的口號有哪些?依據材料,簡要說說它對中國社會發展的積極作用。(6分)(2)日本的“回應”是指哪一重大歷史事件?它對日本產生了什么積極作用?(4分)(3)中日兩國的“回應”產生了不同結果。你認為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八年級歷史與社會·思想品德期中檢測參考答案一、選擇題(每小題2分,供40分)1—5 CCABD 6—10 DAABC 11—15 DBADB 16—20 AACCA二、是非判斷題(每小題1分,共10分)21—25 ACCCA 26—30 CCCCA三、非選擇題(本大題有5小題,共50分)31.(1) ①遵守公共秩序義務(2分)②隱私權(2分)③維護民族團結的義務(2分) (2)舉例略,符合題目要求均可,每例各2分。32.(1)教育獲取知識,知識改變命運。教育能為人們未來的幸福生活奠基……言之有理均可。(4分)(2)不對。(1分)自覺履行受教育義務,除了按時入學、不輟學外,還應遵守法律和學校紀律,尊敬師長,努力完成規定的學習任務。(3分)(3)珍惜受教育權利,自覺履行受教育義務,努力學習。言之有理均可。(2分)33.西藏:由清朝皇帝賜予西藏宗教領袖“達賴”、“班禪”稱號。(確立對西藏宗教領袖的冊封制度)(2分)新疆:出兵平定天山南路回部貴族的叛亂。(2分)西南:推行改土歸流。(2分)34.(1) 圖一:英國資產階級革命 圖二:英國工業革命(2分)共同作用:促進了英國資本主義的發展,使英國迅速成為世界強國。(2分)(2) 統治思想:加強封建專制主義統治;盲目自大,閉關鎖國。(2分)共同影響:使中國錯失了社會變革的機會,與西方國家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大,近代中國逐漸落伍,最終造成被動挨打局面,一步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4分)(3) 維新(戊戌)變法、辛亥革命(2分)35.(1) 事件:洋務運動(2分) 口號:“自強”“求富”(2分)積極作用:參考教材P70(2分)(2) 參考教材P62、63(4分)(3) 提示:中國仍處于封建專制統治或沒有在政治上學習西方(言之有理均可)(2分)圖一:查理一世被押上斷頭臺圖二:改變世界的蒸汽機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