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1 1年初中畢業生學業考試最新全真模擬社會思品(二)考生須知:1.全卷分試卷工、試卷Ⅱ,滿分l00分,考試時間l00分鐘。2.答題前,先用鋼筆或圓珠筆在答題卷的密封線內規定位置上填寫班級、姓名、學號;答題時,把試卷工的答案字母寫在答題卷上相應的位置;試卷Ⅱ直接做在答題卷上。3.考試結束后,只將答題卷交回。試卷I(選擇題共40分)一、選擇題(本題有20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各題中只有一個正確答案,請選出最符合題意的正確選項,不選、多選、錯選均不給分)1.2010年11月12日至27日,第 ▲ 屆亞洲運動會在中國廣州舉行。中國體育代表團經過頑強拼搏,歷史性地贏得了 金牌,第八次蟬聯金牌和獎牌榜首位。A.15 198 B.15 200 C.16 199 D.16 2012.觀察右圖的廣州氣溫和降水量示意圖。常年來看,ll月份的廣州A.寒冷干燥 B.高溫多雨 C.低溫潮濕 D.溫和少雨3.本屆亞運會在開幕式中插入了“綠色一分鐘”的節目。在一分鐘內,燈光將“州新電視塔幻化成高聳入云的綠色生命之樹,海心沙周圍及珠江兩岸主要建筑瞬間變綠,整個州沐浴在一片綠色詩意之中。這一節目主要倡導人們樹立A.生命健康理念B.人與自然和諧理念C.合作交流理念D.民族自信心2011年1月7日.國家發改委正式印發《 ▲ 藍色經濟區發展規劃》。這是“十二五”開局之年第一個獲批的國家發展戰略.也是我國第一個以海洋經濟為主題的區域發展戰略。回答4—7題。4.根據右圖判認,上述材料所指的藍色經濟區是指A.浙江省B.廣東省C.遼東半島D.山東半島5.該地區發展藍色經濟有獨特的地理優勢,因為它瀕臨A.渤海和黃海B.黃海和東海C.黃海和日本海D.東海和南海6.19世紀末,為抵御外來侵略,在該地區所臨的海面上.北洋水師進行了一場保衛“藍色國土” 的戰爭,但最終因清政府的腐敗無能而失敗。這場戰爭是A.鴉片戰爭B.第二次鴉片戰爭C.中日甲午戰爭D.八國聯軍侵華戰爭7.發展海洋經濟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大戰略意義,但在開發利用海洋資源時,我們必須做到①合理開發和利用海洋資源 ②保護海洋環境,防治海洋污染 ③維護海洋生態平衡, 實現可持續開發 ④盡一切力量,加快開發海洋資源的速度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010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超過日本,但是,人均國內生產總值位列全球l00位之后,僅為日本的1/10。回答8~10題。8.2010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世界排名A.第一位 B.第二位 C.第三位 D.第四位9.上述材料表明,我國A.已成為發達國家B.全面小康的目標已經實現C.仍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D.已成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10.我國國內生產總值與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在世界排名的數據對比提醒我們A.我國人口眾多。制約經濟社會的發展B.我國是一個人力資源強國C.控制人口數量,應成為國家的中心工作D.人口素質低下拖累經濟發展回顧中國歷史,我們可以用“輝煌的古代”、“屈辱的近代”、“復興的當代”來概括?;卮?1一14題。11.宋元時期,中國古代科技的發展達到高峰。這一時期的科技成果有①開始出現牛耕技術 ②發明造紙術 ③發明活字印刷術 ④指南針導航A.①② B.①④ C.②③D.③④12.在《辛丑條約》的諸項條款中,最能證明“清政府完全成為帝國主義統治中國的工具”的內 容是A.賠償白銀4.5億兩B.拆毀大沽炮臺C.保證嚴禁人民參加反對列強的活動D.在北京劃定使館區,在區內中國人不得居住13.在近代,中國的各個階級、階層不斷探索著謀求民族獨立、國家富強的道路。前車之覆,后車之鑒。讓近代中國有識之士第一次認識到“要救中國,必須進行革命”這一道理的歷史事件是A.洋務運動的失敗 B.戊戌變法的失敗C.新文化運動 D.北伐戰爭的勝利14.當代中國的復興經歷了風風雨雨,有成功也有失敗。下列事件對當代中國復興具有決定 性意義的是A.大躍進運動 B.人民公社化運動C.文化大革命 D.十一屆三中全會2011年2月14日晚,由中央電視臺舉辦的“感動中國2010年度人物”評選結果揭曉?;卮餷5—17題。15.“舟曲之子”王偉冒著泥石流救出23條生命;“英雄翁婿”王茂華、譚良才沖入火海救出5名孩子。他們用愛心甚至是生命譜寫了一曲曲贊歌。他們“感動中國”的原因是①他們維護了他人的生命健康權②他們自覺履行了法定義務 ③他們發揚了見義勇為的傳統美德 ④他們具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16.“新年不欠舊年薪,今生不欠來生債?!睂O水林為了實現在過年前把薪水發給農民工的心愿而付出了生命。弟弟孫東林用實際行動兌現了哥哥生前的承諾。孫家兄弟身上最值得我們學習的道德品質是A.勤勞勇敢 B.信守承諾C.遵紀守法 D.自強不息17.從農家子弟到具備特種爆破、深海潛水、傘兵降落等30多種作戰本領的“三棲尖兵”,從普通戰士到全軍愛軍精武標兵……何祥美用ll年的執著追求,鑄就了一位士兵的輝煌。何祥美的事跡啟迪我們①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待自己 ②成就事業,必須要艱苦奮斗 ③履行義務與實現理想是矛盾的 ④要報效祖國,就必須參軍當兵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01 1年2月27日,溫總理與網民在線交流。回答18—20題。18.網友“攀臀高峰”:“總理。響老百姓最愛聽的一句話是‘讓全體人民共享改革發展的成果’。我想首先要解決好的是收人分配不公問題。2011年,政府能加大力度推進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讓老百姓看到實效嗎 ”此時,該網友正在行使A.社會經濟權利 B.建議權、監督權C.人身自由權 D.消費者權益19.溫總理:“世界都在淡‘中國復興’,人們議論最多的是GDP,但我以為‘中國復興’的標志是在人才,是在教育?!边@是因為①受教育是公民的基本權利 ②國際競爭的實質是教育的競爭、人才的競爭 ③教育為人的幸福生活奠基④教育培養人才,人才推動生產力的發展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20.網友談到分別收藏在浙江省博物館和臺北故宮博物院的《富春山居圖》將要合璧展出時,溫總理說:“我希望經過兩岸人民的共同努力,終有一天我們會實現一個更高的愿望……讓一個完整的《富春山居圖》永遠合璧在一起?!边@個“更高的愿望”是指A.大陸完整收藏該山水圖B.加強兩岸的合作與交流C.實現祖國的完全統一D.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二、綜合題(本題有5小題,共60分)21.(10分)重溫歷史,讓歷史告訴未來。閱瀆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有它勝利的地方,也有它失敗的地方。你們看, ▲ 革命把皇帝趕跑,這不是勝利了嗎 說它失敗,是說 ▲ 革命只把一個皇帝趕跑,中國仍舊在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壓迫之下…… 一摘自毛澤東《青年運動的方向》材料二 認讀歷史圖片。(1)材料一中所指的“革命”是指哪一次革命 結合材料并運用所學知識,說明它“勝利的地方”和“失敗的地方”。(4分)(2)請按中國共產黨走向勝利的時間順序給材料二中的三張歷史圖片排序,并任選其中一張圖片,運用所學知識,給圖片配上合適的解說詞。(4分)(3)通過材料一與材料二的比較,歷史告訴我們怎樣的結論 (2分)22.(10分)閱讀“教室內一幕”,回答問題。小明走向講臺交作業,不小心把小林的“派克”鋼筆帶落在地上,一腳踏破了鋼筆。小林立即追上去大罵:“豬,不長眼睛!”并對著小明的后背猛打一拳,導致小明背部肋骨輕微骨裂。事后,班主任找小林談話。班主任:小林,你為什么打小明 小 林:他踏破了我的鋼筆,侵犯了我的財產所有權,所以我才打的。班主任:那么,你可以用“辱罵”、“拳頭”的方式來維權嗎 小 林:(無語)班主任:小林,你想一想,如果你在無意之中踏破了別人的鋼筆,別人用“罵聲”、“拳頭”對待你,你會樂意嗎 小 林:不樂意!(1)運用權利與義務關系的相關知識,分析小林用“辱罵”、“拳頭”維權的錯誤性。(6分)(2)從法律和道德的角度體會班主任的教育語言,你認為怎樣才能成為一名合格的中學生 (4分)23.(13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新疆地區和西藏地區分別在 和 (填朝代的名稱)時正式歸屬中央政府管轄。任選一張示意圖,估測新疆或西藏行政區的經緯度范圍。(4分)(2)萬里關山萬里情。按照中央的部署,浙江省對口支援新疆的阿克蘇地區1市8縣和農一師阿拉爾市。對此,同學們在課堂上展開了熱烈的討論:小張:建設新疆是新疆人自己的事情,是國家的事情,浙江人沒有必要支援他們。小田:新疆是中華大家庭的一員,支援新疆是浙江人義不容辭的責任。你對小張、小田的觀點有何看法 運用所學民族問題的相關知識說明理由。(5分)(3)浙江在支援阿克蘇地區經濟建設時,應該堅持怎樣的區域經濟發展原則 結合“相關鏈接”的信息,請你談談堅持這一原則的具體設想。(4分)【相關鏈接】 阿克蘇地區土地面積遼闊,以種植小麥、玉米、水稻、棉花、甜菜、瓜果等為主。礦產資源豐富,現已發現礦種53種,石油、天然氣和煤炭的蘊藏量十分巨大。阿克蘇是古絲綢之路上的重要驛站,境內旅游佳境甚多。“一峰一漠一河”(托木爾峰、塔克拉瑪干大沙漠、塔里木河)、高山湖泊、大草原、鹽水溝雅丹地貌等等構成了阿克蘇奇特多姿的生態景觀。悠久的歷史,孕育出阿克蘇獨具特色的古龜茲樂舞等藝術精品,被譽為“歌舞之鄉”。24.(13分)回首走過的歷程,展望未來的征程。讓我們信心百倍!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十一五”期間我國國內生產總值及其增長速度(注:“十一五”期間,我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2005年的l04 93元增長到19109元,年均增長9.7%;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從2005年的3255元增長到5919元,年均增長8.9%。)材料二“十一五”規劃與“十二五”規劃部分經濟社會發展指標的比較類 別 指 標 年均增長(%)“十一五”目標 “十二五”目標經濟增長 國內生產總值 7.5 7居民收入增長 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5 >7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 5 >7(1)材料一反映了我國在“十一五”期間取得了哪些成就 (3分)(2)從材料二兩個五年規劃目標的比較中,你發現了怎樣的變化 這一變化體現了怎樣的理念 (4分)(3)過去的五年,是極不平凡的五年!五年中,我們經歷了汶川之痛、玉樹之殤、舟曲之災,中華民族以堅強的民族品格喊出了“汶川不哭”、“玉樹不倒”、“舟曲不屈”的響亮口號,戰勝了嚴重的自然災害;五年中,我們經歷了金融危機的沖擊,中華民族以自強不息的精神率先發展,成為拉動世界經濟復蘇的重要“引擎”;五年中,我們更創造了輝煌的成就,中華民族以遠大的民族理想和飽滿的民族熱情,成功舉辦了北京奧運會、上海世博會,實現了中華民族的百年夢想。這五年,充分展現了中華兒女昂揚向上的偉大民族精神。這一偉大民族精神的內涵是什么 弘揚這種精神對全面實現“十二五”規劃目標有何作用 (6分)25.(14分)“十二五”規劃以科學發展觀為主題,以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十一五”規劃部分指標實現情況 .類 別 指 標 規劃目標 實現情況2010年 年均增長(%) 2010年 年均增長(%)人口 資源環境 全國總人口(萬人) 136000 <8‰ 134lOO 5.1‰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源消耗降低(%) / ≈20 / 19.1主要污染物排放總 二氧化硫 / lO / 14.29量減少(%) 化學需氧量 / 10 / 12.45森林覆蓋率(%) 20 1.8 20.36 2.16材料二 近300年的世界現代化史,就是一部發展方式的更新史。正是依靠工業革命,轉向工業立國,才使英國這個孤懸一隅的小島,孕育了超凡的能量,成為跨越兩個世紀世界發展的領頭羊。正是重視科技發明、信奉“專利制度就是將利益的燃料添加到天才之火上”,才使美國這個原本照搬歐洲技術的學生,成為一個具有自主創新能力的國家,抓住機遇躍居世界第一經濟強國。(1)材料一反映了我國在“十~五”期間取得了哪些成就 (4分)(2)材料二告訴我們,英、美兩國曾通過采取何種方式成為經濟強國 結合我國的相關國情,運用所學知識,談談我國采用這種方式的必要性。(7分)(3)綜合上述材料信息,要在“十二五”時期貫徹好科學發展觀,有效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我國必須繼續實施哪些戰略 (3分)社會思品(二)一、l.C 2.D 3.B 4.D 5.A 6.C 7.A 8.B 9.C l0.A ll.D l2.C13.B l4.D 15.C l6.B l7.A l8.B l9.D 20.C二、21.(10分)(1)辛亥革命。(1分)“勝利的地方”:辛亥革命推翻了統治中國幾千年的君主專制制度,使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2分)“失敗的地方”:辛亥革命沒有改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性質(或:辛亥革命沒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歷史任務)。(1分) (2)圖片排序:2 3 l(1分) 解說詞:圖l,1949年10月1日,新中國誕生,標志著我國歷史進入一個嶄新的時期。 圖2,1921年7月,中國共產黨成立,這是中國歷史一次開天辟地的大事。自從有了共產黨,中國革命的面貌煥然一新。 圖3,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這是鴉片戰爭以來中國人民在反抗侵略的斗爭中第一次取得完全勝利的民族解放運動,顯示了中華民族的覺醒和民族團結的巨大力量。(任選一張圖片解說,3分) (3)只有中國共產黨才能救中國,走社會主義道路是歷史的選擇。(2分)22.(10分)(1)權利與義務具有一致性。我們既是享有權利的主體,又是履行義務的主體。(2分)小林享有財產所有權,但是,他應該依法維護財產所有權。他用“辱罵”、“拳頭”的方式維權,侵犯了小明的人格尊嚴權(名譽權)和生命健康權,沒有履行應盡的義務。(4分)(2)①要以合法的方式行使、維護自己的權利(或:要正確行使權利,自覺履行義務,做一個具有高度法制觀念和高尚道德的合格公民);②要學會換位思考,與人為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4分)23.(1 3分)(1)西漢 元朝(2分) 新疆的經緯度范圍估測值:約東經73一96。,北緯34。49。;西藏的經緯度范圍估測值:約東經79。一98。,北緯27。一37。。(2分,估測誤差允許在1。之內) (2)支持小田的觀點。建設新疆不僅是新疆人的責任,也是浙江人應該承擔的社會責任。(1分)這是因為維護民族團結,既是國家的事,也是我們應盡的責任和義務。浙江人應該堅持民族平等、團結和共同繁榮的處理民族關系的原則(或:發展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民族關系),積極支援新疆建設,為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作出貢獻。(4分) (3)“因地制宜,優勢互補”的原則。(1分)如把浙江的科技、人才優勢與阿克蘇地區的資源優勢結合起來,發展生態農業、能源工業和旅游業。(3分)24.(13分)(1)材料一反映了我國在“十一五”期間,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綜合國力不斷增強,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3分) (2)變化:“十一五”規劃注重追求經濟增長的目標,“十二五”規劃在追求經濟增長的同時,更注重居民收入的增長。(2分)理念:共同富裕的理念(或:以人為本、執政為民,民富優先的理念)。(2分) (3)內涵: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2分)作用:中華民族精神是中華民族生命肌體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鼓舞我們民族迎難而上、團結互助、戰勝強敵與困難的不竭力量之源。保持昂揚向上的精神面貌,能增強民族凝聚力,是實現“十二五”規劃目標的重要保證。(4分)25.(14分)(1)我國在控制人口數量,節約資源、提高資源利用率,減少環境污染和保護生態環境上取得了顯著成就。(4分) (2)英美通過發展科學技術、提高科技創新能力推動經濟發展的方式成為經濟強國。(2分)必要性:從整體上看,我國科技的總體水平同世界先進水平相比仍有較大差距,自主創新能力比較弱,同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要求還有許多不相適應的地方。(2分)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科技創新能力已越來越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決定性因素。(2分)要迅速提高我國的生產力水平,縮小與發達國家的差距,必須加快發展科學技術,依靠科技,轉變經濟發展方式。(1分) (3)可持續發展戰略、科教興國和人才強國戰略。(3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