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九年級《歷史與社會》材料題訓練卷班級 姓名 學號1、材料一:目前我國的中小學的課本基本上都是一次性使用,絕大多數課本的使用壽命僅有半年,每到新學期,都有大量使用過的舊課本被廢棄。而課本循環使用在美國、英國、德國和澳大利亞等發達國家,已成為一項深受社會、學校、家長和學生歡迎的制度。材料二:據統計,目前我國在校中小學生共有2.2億人,按每人每學期課本平均重1500克計算,如果課本連續使用5年,可節約528萬噸文化紙,而生產這些紙要耗費300萬畝木材、52800萬噸純凈水和633.5萬噸煤。結合材料回答:(1) 材料一說明了什么問題? (2) 根據以上材料和所學知識,分析說明在我國推行課本循環使用有哪些積極意義? (3)結合我國實際情況,請你為課本循環使用提出一些具體可行的建議。 2.材料一:1978——2000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年均增長9.5%,同期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年均增長2.5%,世界年增長3%,發展中國家年平均增長5%。大致地說,其他發展中國家每走一步,我國就走兩步,世界每走一步,我國就走三步,發達國家每走一步,我國就走四步。材料二:據日本《工業新聞》報道:“中國有可能在2010年前超過德國,2020年前超過日本,2050年后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經濟大國。”美國著名的高盛公司在一份報告中則稱:“再過50年,中國的(年)人均收入可達3萬美元。”⑴分析材料二表明了什么? ⑵聯系所學知識,至少從三個角度談談你認為我國若要實現“經濟登頂”該怎么做? 3、新世紀新階段,我們黨肩負著偉大的歷史使命。為了切實解決黨在先進性問題上遇到的各種挑戰,十六大和十六屆四中全會決定,在全黨開展以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主要內容的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1)21世紀的頭二十年中國共產黨肩負著怎樣的歷史使命? (2)中國共產黨的先進性主要體現在哪里?(3) 加強中國共產黨的先進性教育是為了確保我們黨的什么地位? 4、材料一:黨的十六大明確提出:“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大陸和臺灣同屬一個中國,中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不容分割。”材料二:《反分裂國家法(草案)》總體主張以和平方式實現國家統一,但也有必要采取非和平方式制止國家的行為,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材料三:3月8日政協聽取和審議《反分裂國家法》的草案后,將草案提請十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審議。(1)根據材料二回答:《反分裂國家法》為什么強調也有必要采取非和平方式? (2)根據材料三回答:政協的性質是什么? (3)《反分裂國家法》的草案為什么要提交全國人大審議? 5、近來,我國煤礦重大事故連續不斷。據統計,截至2005年3月底,由于礦難事故造成的死亡人數已上升到1131人。礦難頻發可以看作是高能耗、粗放式的經濟發展模式的“市場反應”。面對經濟利益的巨大誘惑,面對原材料價格節節攀升的市場環境,面對大干快上“GDP競賽”的某些地方政府發展經濟的巨大沖動,尤其是面臨并深陷其中、處于鎖定狀態的高能耗、粗放式的經濟發展模式,礦難的發生又具有必然性。閱讀上述材料,運用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1)連續不斷的“礦難重大事故”侵犯了公民(勞動者)的哪些權利? (2)從經濟增長方式角度,用一句話概括指出解決上述問題的最佳對策。 (3)為減少礦難事故的發生,你認為除(2)中所述之外,國家還應采取哪些措施? 6、2004年10、11月我國河南大平煤礦、河南新生煤礦和陜西陳家山煤礦相繼發生特大瓦斯爆炸,造成重大人員傷亡事故。在一次政治課堂上,三位同學對以上事故提出自己看法。甲:“帶血經濟”發展是我們片面追求經濟發展的惡果;乙:是少數礦主沒有職業道德和法律素質造成的;丙:那也有有關部門管理不善的原因。請問:三位同學的發言可以給我們可什么啟示? 7、(11分) 未來5年浙江建設的重點是“五大百億”工程:著眼于建設經濟強省,實施“百億基礎設施建設”工程;著眼于建設數字浙江,實施“百億信息化建設”工程;著眼于建設科教強省和文化強省,實施“百億科教文衛體建設”工程;著眼于建設綠色浙江,實施“百億生態環境建設”工程;著眼于區域協調發展,實施“百億幫扶致富建設”工程。(1)實施“五大百億”工程的最基本依據是什么 (2)“數字浙江”和“綠色浙江”分別體現了哪兩大戰略 (3)簡要說明實施“百億基礎設施建設”工程和“百億科教文衛體建設”工程之間的關系。 8、 在紀念鄧小平誕辰100周年的紀念活動中,我們重溫鄧小平同志的經典語錄。一代偉人的精辟論斷,對21世紀的今天仍有現實的指導意義。語錄一:“認識到最后,還是要把 當作中心,離開了這個中心,就有喪失物質基礎的危險,其他一切任務都要服從這個中心,圍繞這個中心,決不能干擾它,沖擊它。”語錄二:“中國不能亂,這個道理要反復講,放開講。”語錄三:“我是實事求是派。”(1)請在語錄一的空格上填上相應的內容,并簡要說明理由。 (2)語錄二的內容體現了課本中的什么道理 (3)舉例說明鄧小平是“實事求是派”。 9、材料一:①據報載,河網縱橫的長三角地區竟然因為水質型缺水而釀成“水荒”。由于工業排污日益嚴重,長三角的水源不斷惡化。2004年,浙江、江蘇的一些城市出現了工業用水和居民飲用水吃緊的局面。②見右圖材料二:據全國36個大中城市的價格監測,截至2004年8月,2004年全國已有一半以上的城市上調水價。水價上漲表明缺水已成為制約經濟發展的重要瓶頸。材料一反映了什么問題 (2)試用全面的觀點,分析水價上漲對人們生產和生活造成的影響。 10、初中生小張最近碰到了煩心事:幾個不良青年要他交20元的“保護費”,聲稱以后若有事就找他們,他馬上把零錢給了他們。三天后,他們又要他交50元“保護費”,并威脅不給就打他,他只好向同學借錢給了他們。但過了不到一個星期,他們又要他交100元“保護費”,并威脅……小張非常害怕,于是與同學商量。同學甲說:“我們一起湊錢給他們,免得找麻煩。”同學乙說:“我們一起去教訓教訓他們,免得讓人欺侮。”小張總覺得不妥,但不知道該怎么辦。(1)以上兩位同學的建議是否可取 請結合所學知識說明理由。(2)請你為小張同學出出主意,幫助解決他的“煩心事”。(至少兩個) 11、材料一:水鄉鬧水荒 :浙江地處沿海,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江河密如蛛網,歷來有“江南水鄉”美稱。但據有關調查發現①舟山花巨資搞海水淡化,寧波市用車從農村運水,千島湖受污染威脅,杭嘉湖水網枯水季節基本沒有飲用水源。②浙江省的水重復利用率僅30%左右,城市供水系統的自來水管道漏水率亦高達20%。③目前全省2/3的農灌渠仍是土渠,灌溉流失率達60%以上。④衢州一家企業一天的用水量竟與杭州市一天的生活用水量相當!⑤專家預測,到2010年,浙江省水資源需求缺口將達55億立方米;2020年將上升到67億立方米。材料二:①4月5日,北京舉行了 “與水共生――人與水的對話”環保展。②2004年11月12日,國家環保總局與廣東省政府聯合編制的《珠江三角洲環境保護規劃》已進入全面實施階段。③紹興市為實施“碧水工程”建成了總投資為1.87億元的截污排污系統,鼓勵并扶持企業采用先進的工藝技術,從根本上減少污染物的發展量,對二次能源進行回收利用。④2002年8月29日第九屆人大常務委員會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1)“水鄉鬧水荒”反映了什么問題?(2)結合材料一分析我省鬧水荒的原因有哪些? (3)“水鄉鬧水荒”給我們怎樣的教訓或啟示?(4)材料二各省市的做法對保護和改善水資源分別有何啟示? 12、材料一:科幻影片《后天》描繪了溫室效應造成氣候異變,以美國為代表的地球一天之內突然急劇降溫,龍卷風、海嘯和暴風雪接踵而至,人類陷入了一場空前的末日浩劫,地球陷入第二次冰河世紀的故事。材料二:2005年2月16日,作為聯合國歷史上首個具有法律約束力的溫室氣體減排協議《京都議定書》正式生效,標志人類在保護地球家園方面邁出了重要的一大步。目前全球已有141個國家和地區簽署議定書,其中包括30個工業化國家,但世界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國美國拒絕簽署。(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問題?給我們什么警示? (2)《京都議定書》的簽署說明了什么? 1、【參考答案】(1)舊課本在我國沒有得到合理利用,造成巨大的資源浪費。我國在資源利用和保護方面與發達國家存在著差距。(2)課本循環使用具有節約作用:可以為國家(或社會)節約大量的自然資源;可以為家長節約不少教育開支。課本循環使用具有教育功能:“學校(或家長)可以通過開展課本循環使用的活動,對學生(或子女)進行環保教育,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或者“學生通過參與課本循環使用的活動,可以養成愛護課本、文明閱讀的好習慣,可以增強自身珍惜資源和保護環境的意識”(3)參考答案:國家要制定有課本循環使用的相關規定,增強課本循環使用的規范性;學校應建立和完善課本保護制度;加強國情資源教育,提高中學生的環保意識;實施“課本銀行”活動,引導學生“存入”舊課本“貸出”新課本,實現課本的循環使用等等。2、【參考答案】⑴①中國在迅猛崛起,有巨大的發展潛力,到2020年和2050年的發展目標一定能夠實現。⑵①加強黨的執政能力,貫徹和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②樹立和落實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③堅持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不動搖。④堅持和完善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⑤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⑥實施人才強國戰略。⑦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堅持計劃生育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等等。(任意三條)3、【參考答案】(1)建設全面小康社會。(2)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發展方向,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國共產黨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3)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地位。4、【參考答案】(1)因為有外國干涉勢力和分裂主義的存在,如果承諾放棄使用武力,只會使這兩種勢力更加囂張,不利于和平統一。(2)是愛國統一戰線的組織;中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的重要機構。(3)全國人大是最高國家權力機關,具有最高立法權。5、【參考答案】(1)人身權(生命健康權),勞動權(獲得勞動安全衛生保護的權利)。(2)經濟增長方式從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3)①堅持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理念;②提高礦主的法律素質、職業道德;③完善管理體制,加強政府部門的審批、監督職能建設;④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克服市場經濟的負面效應;等等。(考生只要答出兩個方面即可)6、【參考答案】①堅持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理念;②提高礦主的法律素質、職業道德;③完善管理體制,加強政府部門的審批、監督職能建設7、【參考答案】(1)我國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2)科教興國戰略和可持續發展戰略8、【參考答案】(1)經濟建設。這是由社會主義本質和我國的主要矛盾決定的。(2)穩定是發展和改革的前提。(3)略。(符合題意,言之有理,即可給分)9、【參考答案】(1)水資源問題:水體污染嚴重,水資源利用率低,加劇了水資源的短缺。(2)事物普遍聯系的性質,決定了我們要全面地看問題。水價上漲,將增加生產成本和消費支出;也將促使人們在生產生活中節約用水,提高水的利用率。10、【參考答案】(1)同學甲和同學乙的說法都是錯誤的。同學甲采用順從的態度只會助長不法分子的氣焰;同學乙采用非法手段報復,不僅不能維護自己的合法利益,而且也是一種違法行為,會給社會造成一定的危害。(2)如:記住歹徒的特征,報告老師或父母;向110報警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也可)11、【參考答案】:(1)資源問題(2)水資源的時空分布不平衡;水體污染加劇了水資源短缺;水資源利用不夠科學,浪費損失嚴重;水資源的管理不當;經濟發展對水資源需求加大。(3)要樹立科學的發展觀,實施可持續發展道路;工農業與生活用水都要把節約放在首位;要切實轉變經濟增長方式,走集約化發展道路;提倡重復循環用水,提高水資源的利用率;(4)①加強保護水資源的宣傳教育②大力加強環境與發展的綜合決策③要不斷增加環保投入;④要緊緊依靠科技進步,提高資源利用率和防污治污力;⑤加強資源環境法制建設,加大執法力度。12、【參考答案】(1)環境問題。 在經濟發展中要加強環境保護,不要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要提高全人類的環境意識;人類在改造自然的過程中要遵循自然規律;環境保護工作的重點應放在環境遭到污染和生態遭到破壞之前;不能犧牲環境的全局和長遠利益來換取短期的經濟增長。(2)各國對環保工作更重視;解決全球性的環境問題需要加強國際合作與交流;發達國家應當在環境治理中承擔更多的責任和義務。 PAGE6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