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浙教版科學九上生化部分 第15講:能量的獲得及體內物質的動態平衡 講義(教師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浙教版科學九上生化部分 第15講:能量的獲得及體內物質的動態平衡 講義(教師版)

資源簡介


15

能量的獲得及體內物質的動態平衡
(
知識講解
)
獲得能量的途徑
有氧呼吸
①概念:在氧氣的參與下,有機物的分解較為徹底并釋放出較多的能量的呼吸方式。
②人體所需能量大多來源于糖類,部分來源于脂肪,極少數來源于蛋白質。
③大多數生物以有氧呼吸作為呼吸作用的主要方式。
無氧呼吸
①概念:細胞在缺氧的條件下,將糖類等有機物分解成未徹底氧化的產物,并釋放出少量的能量的過程。
②多數動物和人的無氧呼吸:動物組織細胞在缺氧的情況下,糖類在相關酶的作用下分解為乳酸,
并釋放出少量能量。
葡萄糖

乳酸+能量(少量)
③多數植物的無氧呼吸:高等植物植物細胞在缺氧的情況下,糖類在相關酶的作用下分解為酒精和二氧化碳,并釋放出少量能量。
葡萄糖

酒精+二氧化碳+能量(少量)
(
有氧呼吸
無氧呼吸
條件
需要氧氣和相應酶。
不需要氧氣,需要相應酶。
產物
二氧化碳和水
乳酸或酒精和二氧化碳。
釋放能量
釋放能量多
釋放能量少
實質
分解有機物,釋放能量。
)④微生物的無氧呼吸:微生物的無氧呼吸成為發酵,可利用微生物的發酵作用來生產食品。
有氧呼吸與無氧呼吸的比較
泌尿系統
排泄
①人體將代謝廢物通過一定途徑排出體外的過程稱為排泄。
②大部分廢物通過泌尿系統以尿的形式排出,其他廢物通過皮膚、呼吸系統排出。
(
1
)
泌尿系統的組成及功能
腎靜脈:把血液從腎臟運送回大靜脈。腎動脈:把血液從大動脈運送至腎臟。腎臟:主要的排泄器官,形成尿液。
輸尿管:運送尿液到膀胱。
膀胱:暫時貯存尿液。
尿道:尿液由膀胱經尿道排出體外。
腎臟的結構
①腎臟位于人腰后部脊柱兩側,左右各一個。每個腎臟由腎實質和腎盂組成,腎實質分為皮質和髓質。
②腎臟的基本結構和功能單位是腎單位,每個腎臟含
100
多萬個腎單位。
③腎單位由腎小體和腎小管組成,腎小體由腎小球和腎小囊組成。
尿液的形成
①腎小球和腎小囊內壁的過濾作用
當血液流經腎小球時,除了血液中的血細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質以外,血漿中的一部分水分、無機鹽、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質,都可以經過腎小球和腎小囊內壁過濾到腎小囊腔內,形成原尿。
②腎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當原尿流經腎小管時,對人體有用的物質,如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無機鹽,被腎小管重吸收,并且進入包繞在腎小管外面的毛細血管中,送回血液里。并且進入包繞在在腎小管外面的
毛細血管中,送回血液里。而剩下的水和無機鹽、尿素等就形成了尿液。
血尿、蛋白質和糖尿
①血尿:尿中出現血細胞,可能是由于腎小球的過濾作用出現問題。
②蛋白尿:尿中蛋白質含量過高,可能是由于腎小球的過濾作用出現問題。
③糖尿:尿中有葡萄糖,可能是由于腎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出現問題。
水鹽平衡
腎臟是調節水鹽平衡的主要器官,此外皮膚和呼吸系統也承擔了部分功能。
水分平衡
①人體通過飲水、進食、細胞呼吸獲得水分,通過呼吸、流汗、排尿、排糞等排出水分,從而調節人體內水分平衡。
②當體內水分過剩時,腎臟產生很多尿排出多余水分;當體內水分不足時,腎臟產生少量尿。
鹽的平衡
喝多水又不增加鹽分,腎臟會產生鹽含量較低的尿;若攝入鹽較多而喝水少,腎臟就會產生鹽含量較高的尿,把體內多余的鹽排出。
代謝多樣性
代謝是生物生存的基本條件,是生命的基本特征。生物的代謝活動包括同化作用和異化作用兩個方
面。
同化作用與異化作用
①同化作用:生物體不斷從外界吸收營養物質,合成新的自身組成物質,并貯存能量的過程。
(
項目
同化作用
異化作用
區別
與環境關系
從外界攝取營養物質
向外界排出營養物質
物質代謝
合成自身新物質
分解自身物質
能量代謝
貯存能量
釋放能量
聯系
兩者是在活細胞內同時進行的,物質代謝過程中伴隨著能量
代謝,同化作用為異化作用提供物質基礎,異化作用為同化
作用提供能量。
)②異化作用:生物體不斷地氧化分解自身組成物質,釋放能量,并不斷排出代謝廢物的過程。
同化作用與異化作用的比較
小提示:異化作用的類型包括:需氧型、厭氧型(乳酸菌)和兼性厭氧型(酵母菌)。
按同化作用的方式不同,可將生物的營養方式分為自養和異養。
①自養: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將無機物直接制造成有機物并貯存能量的營養方式。進行自養生活的生物有植物和光和細菌等。
②異養:人和動物等需要通過攝取現成的有機物來獲得營養,不能直接把無機物合成有機物的營養方式。
→人和多數動物以捕食方式攝取營養。
→多數真菌和細菌等為腐生生物,從已死的、腐爛的生物體中獲得營養。
→病毒、蛔蟲、結核桿菌等為寄生生物,生活于另一種生物體內或體表從其體內獲得營養。
(
課堂精講
)
題型一:呼吸系統的組成和功能
【例
1】組成呼吸道的正確結構除咽、氣管、喉和支氣管外,還應該有(

A.鼻腔
B.鼻腔和口腔
C.鼻腔和肺
D.肺
【答案】A
【解析】呼吸系統由呼吸道和肺組成。呼吸道由鼻腔、咽、喉、氣管、支氣管組成。是氣體進入肺的通道。
肺是呼吸系統的主要器官,是進行氣體交換的場所。鼻是呼吸系統的通道之一,鼻腔內有鼻毛,
可以阻擋空氣中灰塵的進入,對空氣有清潔作用;鼻黏膜分泌的黏液,可以濕潤空氣和粘住灰塵,
對空氣有清潔和濕潤作用;鼻粘膜內分布著毛細血管,可以溫暖空氣??梢?br/>A
符合題意。
故選:A。
【變式訓練】
2013

2
月,全國多地、多日出現霧霾天氣,致使空氣中
PM2.5
嚴重超標.部分
PM2.5
顆粒能通過呼吸道和肺進入血液,危害人體健康.PM2.5
到達肺的途徑正確的是(

A.鼻→咽→喉→氣管→支氣管
B.鼻→喉→咽→氣管→支氣管C.鼻→咽→喉→支氣管→氣管
D.鼻→喉→咽→支氣管→氣管
【答案】A
【解析】鼻腔位于呼吸道的起始端,其中有鼻毛可以阻擋灰塵,黏液可以粘住灰塵,對空氣有清潔作用;
鼻黏膜中有豐富的毛細血管,可以溫暖空氣,鼻粘膜分泌的黏液可以濕潤空氣;某人得了急性支氣管炎,那么病毒到達發病部位的路線正確的是鼻→咽→喉→氣管→支氣管,進入肺就是肺炎。故選:A。
人體通過呼吸系統完成與外界的氣體交換,呼吸系統由

組成.
【答案】呼吸道;肺.
【解析】呼吸系統的組成包括呼吸道和肺兩部分.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氣管、支氣管,是呼吸的通道,呼吸道保證了氣體的清潔、濕潤和暢通;肺由許多肺泡構成,外面包繞著豐富的毛細血管和彈性纖維,肺泡的壁和毛細血管壁都很薄,只有一層上皮細胞構成,這些特點都有利于氣體交換,
因此肺是氣體交換的主要場所.
吃飯時說笑,若吞咽時
來不及蓋下,會使食物進入
,引起劇烈咳嗽.
【答案】會厭軟骨;氣管
【解析】鼻子吸入的空氣和經咀嚼的食物都會經過咽,之后各走各路,空氣會進入氣管,食物則會進入食道(氣管位于食道的前面),這是由咽喉下方的會厭軟骨所決定的.當我們吸氣時,會厭軟骨靜止不動,讓空氣進入氣管;當我們吞咽時,一方面軟顎會向后延伸,阻止食物進入氣管;另一方面喉的上升,令會厭軟骨像門一樣,將氣管喉覆蓋,令食物進入食道.由此可知,在吞咽那一刻,
我們呼吸是暫停的.吞咽完畢,軟顎、喉會厭軟骨迅速恢復原位,于是呼吸可照常進行.所以當吃飯時說笑,若吞咽時會厭軟骨來不及蓋下,會使食物進入氣管,引起劇烈咳嗽.
題型二:肺泡內的氣體交換
【例
2】如圖是人體肺泡與血液之間的氣體交換示意圖,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箭頭①表示二氧化碳穿過肺泡壁和毛細血管壁進入血液B.箭頭②表示氧氣穿過毛細血管壁和肺泡壁進入肺泡
C.箭頭①表示肺泡中的全部氧氣穿過肺泡壁和毛細血管壁進入毛細血管D.箭頭②表示二氧化碳穿過毛細血管壁和肺泡壁進入肺泡
【答案】D
【解析】A、肺泡與毛細血管進行氣體交換時是氧氣進入毛細血管,二氧化碳穿出毛細血管,所以①是氧氣,
A
錯誤;
B、肺泡與毛細血管進行氣體交換時是氧氣進入毛細血管,二氧化碳穿出毛細血管,所以②是二氧化碳,B
錯誤;
C、在進行氣體交換的過程中并不是全部氧氣進行交換,C
錯誤;
D、血液中的二氧化碳如圖箭頭②表示透過毛細血管壁和肺泡壁進入肺泡,D
正確。故選:D。
【變式訓練】
肺泡與血液進行氣體交換后,血液中氣體含量的變化是(

A.氧氣和二氧化碳都增多
B.氧氣減少,二氧化碳增多
C.氧氣和二氧化碳都減少
D.氧氣增多,二氧化碳減少
【答案】D
【解析】根據氣體擴散作用的原理,在肺泡處發生氣體交換后,血液由含二氧化碳多,含氧少的靜脈血,
變成了含二氧化碳少,含氧多的動脈血。
A:二氧化碳應該是減少故該選項錯誤;
B:應該是氧氣增多,二氧化碳減少,此選項正好相反故錯誤;
C:氧氣應該是增多不是減少,故該選項錯誤;
D:氧氣增多,二氧化碳減少符合血液中氣體含量的變化結果,故該選項正確
故選:D。
如圖為肺泡與血液間氣體交換示意圖,其中甲、乙、丙表示不同的血管,a、b
表示不同的氣體,箭頭表示血液流動或氣體進出的方向,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A.a

b
分別表示二氧化碳和氧氣
甲內流的血比丙內流的血含氧量低
與甲相比,丙內的血液含有更豐富的營養物質D.乙和肺泡的壁都由一層上皮細胞構成
【答案】C
【解析】A、a、b
表示肺泡內的氣體交換,是通過氣體擴散作用
實現的,根據箭頭方向可知
a

b
分別表示二氧化碳和氧氣,A
正確。
B、當血液流經肺泡外的毛細血管網時,與肺泡進行氣體交換,血液中的二氧化碳進入肺泡,肺泡中的氧氣進入血液,由顏色暗紅的靜脈血變成了鮮紅的動脈血,所以丙內的血液含有較多的氧,丙內流的是動脈血,B
正確。
C、當血液流經肺泡外的毛細血管網時,與肺泡進行氣體交換,血液中的二氧化碳進入肺泡,肺泡中的氧氣進入血液,由顏色暗紅的靜脈血變成了鮮紅的動脈血。所以與甲相比,丙內的血液只是氧氣增加,而營養物質并沒有變化,C
錯誤。
D、乙是肺泡外的毛細血管,毛細血管的特點是毛細血管壁很薄,只有一層上皮細胞構成,有利于進行物質交換。D
正確。
故選:C。
如圖為肺泡內的氣體交換示意圖.下列相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過程
a、b
是通過人體的呼吸運動實現的
過程
c、d
是通過氣體擴散實現的
與血管甲相比,血管丙內的血液含有更豐富的氧D.血管乙處是人體內二氧化碳濃度最大的地方
【答案】D
【解析】A、a、b
表示肺泡與外界的氣體交換,是通過呼吸運動實現的,A
正確。
B、乙是肺泡外的毛細血管,毛細血管的特點是毛細血管壁很薄,只有一層上皮細胞構成,有利于
進行物質交換,c、d
表示肺泡內的氣體交換,是通過氣體擴散作用實現的,B
正確。
C、當血液流經肺泡外的毛細血管網時,與肺泡進行氣體交換,血液中的二氧化碳進入肺泡,肺泡中的氧氣進入血液,由顏色暗紅的靜脈血變成了鮮紅的動脈血。所以甲內的血液含有較多的二氧化碳,而與丙相比,丙內的血液含有更豐富的營養物質,C
正確。
D、根據氣體擴散原理,二氧化碳最高的地方是組織細胞,而血管乙處是人體內二氧化碳濃度最低的地方,D
錯誤。
故選:D。
人體內的氣體交換一般指的是
與血液間的氣體交換。
肺泡內的氣體交換過程:肺泡內的氣體和血液中的氣體存在濃度差:肺泡內氧氣的濃度大于毛細血管內血液中氧氣的濃度,所以肺泡內的氧氣通過擴散作用透過肺泡壁和毛細血管壁進入血液;
肺泡內二氧化碳的濃度低于毛細血管內血液中二氧化碳的濃度,
所以血液中的二氧化碳通過作用離開血液進入肺泡內。
肺泡適用于氣體交換的結構特點。
①肺泡數目較多;
②肺泡外包繞著大量的

③肺泡壁和毛細血管壁都很薄,都由一層上皮細胞組成。
【答案】肺泡(1)擴散;(2)毛細血管
【解析】人體內的氣體交換包括肺泡內的氣體交換和組織里的氣體交換兩個過程。人體內的氣體交換一般指的是肺泡與血液間的氣體交換。
當血液通過肺動脈流經肺部的毛細血管時,由于吸入肺泡內的空氣中,氧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多,而二氧化碳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少,因此肺泡內的氧氣擴散到血液里,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擴散到肺泡里,這樣,血液由含二氧化碳較多的靜脈血變成了含氧氣較多、二氧化碳較少的動脈血。如圖所示:
在人體的呼吸系統中,肺是氣體交換的主要場所,是呼吸系統的主要器官。構成肺結構和功能
的基本單位是肺泡。肺泡數量很多,氣體交換的效率高;肺泡外面包繞著豐富的毛細血管和彈性纖維,利于進行氣體交換;肺泡壁和毛細血管壁都很薄,只由一層上皮細胞構成,利于氣體交換。
題型三:組織細胞的氣體交換
【例
3】根據人體與外界氣體交換示意圖,判斷人體呼出的二氧化碳最初產生的場所是(

A.組織細胞
B.血液
C.肺
D.毛細血管
【答案】A
【解析】人體進行生命活動所需要的能量是由細胞內的有機物在氧氣的參與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時釋放出來的,即有機物+氧氣→二氧化碳+水+能量;產生的二氧化碳又通過呼吸排出,如圖所示:因
此人體呼出的二氧化碳,其最終來源是組織細胞。
故選:A。
【變式訓練】
通過下列哪個環節,使動脈血變為靜脈血(

A.肺通氣
B.肺的換氣
C.氣體在血液中的運輸
D.組織氣體交換
【答案】D
【解析】A.肺的通氣是肺與外界的氣體交換,沒有血液的變化;B.肺的換氣,就是肺與外界環境的氣體交換,同肺的通氣,血液沒有發生變化;C.氣體在血液中運輸時血液不發生變化;.D.組織里的氣體交換是組織里的二氧化碳進入血液,血液中的氧氣進入組織細胞,血液由動脈血變成靜脈血。
終上所述:A、C、B
選項錯誤,只有
D
選項正確。故選:D。
如圖所示是某人飯后約
30
分鐘時,測得的血液流入和流出小腸時中氧氣、二氧化碳、葡萄糖和尿素的相對含量,下列柱狀圖描述符合實情的是(

B.
C.
D.
【答案】A
【解析】小腸是主要的吸收場所,能夠吸收大部分的水、無機鹽、維生素和全部的氨基酸、葡萄糖、甘油和脂肪酸;血液在血管內的流動方向是動脈→毛細血管→靜脈,分析圖示可知,血液流入小腸與流出小腸時比較,氧氣含量減少,二氧化碳、葡萄糖、尿素含量均增多。
故選:A。
人體通過呼吸作用吸入體內的氧氣最終去向是(

A.到達肺
B.進入人體的血液
C.構成細胞的一部分
D.組織細胞
【答案】D
【解析】人體通過呼吸系統從外界獲得氧氣,外界空氣通過鼻腔、咽、喉、氣管、支氣管,到達人體的肺,
進入肺泡,肺泡外纏繞著豐富的毛細血管,通過氣體交換,毛細血管內的二氧化碳交換到肺泡內,
呼出體外,肺泡內的氧氣交換到毛細血管的血液中,隨著血液循環運輸到身體的各處組織細胞內,
在細胞的線粒體里進行呼吸作用,分解有機物,釋放能量。
故選:D。
下列四幅曲線圖表示人體內血液由主動脈經過組織細胞流向上、下腔靜脈時,血液內二氧化碳含量的變化情況,縱坐標表示二氧化碳含量,橫坐標表示血液由主動脈經過組織細胞流向上、下腔靜脈時的血流方向。其中正確的是(

A.
B.
C.
D.
【答案】B
【解析】肺動脈分支形成毛細血管纏繞在肺泡外,如何匯集成肺靜脈;當血液通過肺動脈流經肺部的毛細血管時,由于吸入肺泡內的空氣中,氧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多,而二氧化碳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少,
因此肺泡內的氧氣擴散到血液里,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擴散到肺泡里,這樣,血液由含二氧化碳較多的靜脈血變成了含氧氣較多、二氧化碳較少的動脈血,即二氧化碳含量的變化是:肺動脈<肺部毛細血管<肺靜脈。
當血液運輸到全身各處組織細胞時,血液中的氧氣進入組織細胞,組織細胞中的二氧化碳進入血液,
所以肺靜脈<組織細胞<上、下腔靜脈。
故選:B。
如圖甲、乙所示為氣體在人體內的兩個交換過程,鳥類
pO2

pCO2
分別代表血液中氧氣和二氧化碳的壓強,且壓強越大,濃度越高。(括號內的數字單位為
kPa)
組織內的氣體交換和肺泡內的氣體交換是通過
來實現的。
根據氣體分壓值的變化,可以判斷圖甲中血液的流動方向是
(填“A→B”或者“B→A”),乙圖中血液的流動方向是
(填“C→D”或者“D→c”)。
可以推測血管
A
與心臟的哪一個腔相連?
。
【答案】(1)氣體擴散作用(2)A→B;
D→C;(3)右心室
【解析】(1)肺泡內的氣體交換和組織里的換氣是通過氣體擴散作用完成的。
在肺部毛細血管處,血液與肺泡進行了氣體交換,肺泡里的氧氣進入了血液,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擴散到肺泡內,使靜脈血變為動脈血;根據氣體擴散的原理,一種氣體總是由濃度大的地方向濃度小的地方擴散,直到平衡位置。甲圖血液中二氧化碳壓力由
6.33kPa
變為
3.33kPa,
表明二氧化碳擴散到肺泡內,氧氣壓力由
5.33kPa
變為
13.33kPa,表明氧氣從肺泡擴散到血液中,因此通過氧和二氧化碳在血液中的壓力(濃度)變化,可以判斷圖甲中血液的流動方向由
A→B.同理,乙圖血液中二氧化碳壓力由
6.13kPa
變為
5.33kPa,表明二氧化碳擴散到血液內,氧氣壓力由
13.33kPa
變為
5.33kPa,表明氧氣從血液擴散到組織細胞中,因此通過氧和二氧化碳在血液中的壓力(濃度)變化,可以判斷圖乙中血液的流動方向由
D→C.乙圖中
C
血管中血液
pH

D
血管中血液
pH
低。
血液循環路線如圖所示:
以推測
A
血管與心臟的右心室相連。題型四:新陳代謝
【例
4】新陳代謝是人體生命的基本特征.下列有關人體的新陳代謝說法正確的是(

人體消化食物的主要器官是胃
腎臟不能將人體的所有代謝終產物形成尿液C.人體呼吸時吸進的是
O2,呼出的是
CO2
D.青少年生長發育快,異化作用大于同化作用
【答案】B
【解析】A、小腸是人體吸收營養物質的主要場所,A
錯誤;
B、排泄的途徑主要有三條:呼吸系統呼出氣體、泌尿系統排出尿液、皮膚排出汗液。呼吸系統通過肺呼出的氣體,主要排出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皮膚產生汗液,排出一部分水、無機鹽和尿素;大部分的水、無機鹽和尿素通過泌尿系統由腎臟形成尿液排出體外,是排泄的主要途徑,B
正確;
C、人體呼吸時,吸進的氣體中有氧氣、二氧化碳等,呼出的氣體中有氧氣、二氧化碳等;而不是吸進的氣體是氧氣,呼出的氣體是二氧化碳,C
錯誤;
(
10
)
D、同化作用是指生物體把從外界環境中獲取的營養物質轉變成自身的組成物質,并且儲存能量的變化過程;異化作用是指生物體能夠把自身的一部分組成物質加以分解,釋放出其中的能量,并且把分解的終產物排出體外的變化過程。青少年的身體之所以能夠不斷的生長,就是因為他們的同化作用大于異化作用。就是說青少年時期同化作用占優勢,D
錯誤;
故選:B。
【變式訓練】
人一般夏天尿少,這是因為(

汗液分泌多
溫度過高,影響酶的正常工作,產生代謝廢物較少C.體內代謝廢物主要由皮膚排出
D.人體內水分需要量大
【答案】A
【解析】夏天汗液分泌多,散失的水分多,腎臟只產生少量的尿來維持身體的水鹽平衡
故選:A。
下列物質中,屬于代謝廢物的是(

①水
②蛋白質
③無機鹽
④葡萄糖
⑤尿素
⑥尿酸
⑦糞便.
A.②③④⑤
B.③⑤⑥⑦
C.①⑤⑥⑦
D.①③⑤⑥
【答案】D
【解析】排泄是細胞代謝終產物排出體外的過程,細胞新陳代謝的產物有水、無機鹽和尿素、二氧化碳等。
食物經消化吸收后形成的食物殘渣、糞便不屬于新陳代謝的產物,其排出體外的過程叫排遺。蛋白質、葡萄糖屬于大分子的營養物質,不是代謝的廢物??梢?br/>D
符合題意。
故選:D。
下列有關人體新陳代謝的敘述錯誤的是(

A.人體內的葡萄糖轉化為脂肪儲存屬于同化作用
B.人體細胞內的有機物分解并釋放能量屬于異化作用
夏天尿少,這是因為人體內的代謝廢物主要由皮膚排出
人每天形成原尿約有
150
升而排出尿液只有
1.5
升,這是因為腎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答案】C
【解析】A、同化作用(又叫做合成代謝)是指生物體把從外界環境中獲取的營養物質轉變成自身的組成物
質,并且儲存能量的變化過程。如人體把通過消化系統獲得的葡萄糖轉化為脂肪儲存起來,就屬于同化作用。不符合題意。
B、異化作用就是把自己變成非己,異化作用就是生物的分解代謝,是生物體將體內的大分子物質轉化為小分子物質并釋放出能量的過程。如體細胞內的有機物分解并釋放能量的過程就屬于異化作用。不符合題意。
C、代謝廢物排出的途徑有三條:呼吸系統呼出氣體、泌尿系統排出尿液、皮膚排出汗液。其中主要的途徑是通過泌尿系統排出尿液。雖然夏天氣溫高,體內更多的水分會以汗液的形式通過皮膚排出,尿液會減少,但排泄廢物的主要途徑仍然是通過泌尿系統排出尿液。符合題意。
D、當血液通過入球小動脈到達腎小球的毛細血管時,經過腎小球和腎小囊內壁的濾過作用,形成原尿。當原尿流經腎小管時,其中對人體有用的物質會被腎小管重新吸收,包括全部的葡萄
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無機鹽等,剩下的物質如尿素、一部分無機鹽和水等由腎小管流出,形成尿液。所以雖然健康人每天形成原尿約有
150
升,而每天排出的尿卻只有
1.5
升左右,是由于腎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將原尿中大部分水重新吸收進入血液的緣故。不符合題意。
故選:C。
新陳代謝是生物的最基本特征.請回答下列有關人體新陳代謝相關的問題:
人體生命活動離不開水,人體所需的水除來自于飲食外,還可由自身
產生;為保持水平衡,
體內多余水分要排出體外.冬季,人體排水主要有
和泌尿兩條途徑.
人體組織器官需要的營養物質,是通過
循環運送來的,其中能運送氧氣的是血細胞中


人體內血糖濃度的穩定也是新陳代謝正常進行的條件之一.調節血糖濃度穩定的激素有胰島素等,
請寫出胰島素降低血糖的一條途徑:

某正常成年人一年內體重增加了
3kg,從新陳代謝的兩方面進行分析,他體重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治療急性腸炎往往需要靜脈滴注抗菌藥物.抗菌藥物從體靜脈進入循環系統到達發病部位,此過程中抗菌藥物依次通過心臟各腔(如圖)的順序是

A.①→②→…→③→④
B.③→④→…→①→②
C.①→②→…→④→③
D.③→④→…→②→①
【答案】(1)呼吸作用;呼吸;(2)血液;紅細胞;(3)促進血糖合成為糖元或加快血糖的分解;
(4)同化作用大于異化作用;
(5)B.
題型五:腎臟的結構和功能
【例
5】在某一時刻,測定某一器官的動脈和靜脈中血液內三種物質的含量,其相對數值如圖所示,判斷該器官最可能是(

A.肺
B.小腸
C.肝臟
D.腎臟
【答案】D
【解析】當血液流經腎小球時,除了血細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質外,其他的如水、無機鹽、尿素、葡萄糖會濾過到腎小囊腔形成原尿,再通過腎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吸收了大部分的水,全部的葡萄糖,部分的無機鹽,又回到血液,剩下的物質形成尿液,進行生理活動要消耗營養物質,所以血液中的代
謝廢物尿素減少,養料減少,氧氣減少,二氧化碳增多。可見
D
符合題意。故選:D。
【變式訓練】
腎小球是由數十條毛細血管彎曲盤繞而成的血管球,其中(

A.入球血管是小動脈,出球血管是小靜脈B.入球血管是小靜脈,出球血管是小動脈C.入球血管和出球血管都是小靜脈
D.入球血管和出球血管都是小動脈
【答案】D
【解析】腎動脈通過入球小動脈與腎小球相連。腎小球是個血管球,它由入球小動脈分出的數十條毛細血管彎曲盤旋而成,這些毛細血管最后匯成出球小動脈。出球小動脈與腎小管周圍的毛細血管相連,
血液經腎小管周圍毛細血管流入腎靜脈,可見入球血管和出球血管都是小動脈。
故選:D。
血液從心臟流出,流經腎臟后血漿成分發生的主要變化是(

A.氧、尿酸、尿素含量減少,二氧化碳含量不變B.氧、尿酸、尿素含量增加,二氧化碳含量減少C.氧、尿酸、尿素含量減少,二氧化碳含量增高D.氧、尿酸、尿素含量減少,二氧化碳含量也減少
【答案】D
【解析】血液流經腎臟之后,腎臟的組織細胞和血液(毛細血管)之間進行氣體交換,氧氣由血液進入組織細胞,組織細胞內的二氧化碳進入血液,血液流經腎臟之后,由動脈血變為靜脈血。另外,在原尿流經腎小管時,腎小管只重吸收全部葡萄糖、大部分水、部分無機鹽,不重吸收尿素、尿酸,
這些物質由輸尿管隨尿液排出。
故選:C。
如圖為人體新陳代謝部分生理活動示意圖,字母
A、B、C、D
表示物質,①、②表示生理過程.請據圖回答:
甲細胞能運輸
B
物質,甲細胞的名稱是

如果發現尿液中含有紅細胞和蛋白質,則可能是腎臟中的
發生了病變.
②所表示的生理過程為
.若攝入的食物是淀粉,則飯后血液中物質
C
的濃度會暫時升高,
但在內分泌系統分泌的
作用下,其濃度又會逐漸恢復正常.
物質
A
從血管進入肺泡是通過
作用完成的.
人體排泄有三個途徑,除圖中所示外還能通過
(填器官)完成.
【答案】(1)紅細胞;(2)腎小球;(3)吸收;胰島素;(4)擴散;(5)皮膚.
題型六:尿液的形成
【例
6】據了解,隨著我國進入老齡化社會,慢性病患者的增加、環境的污染、藥物的濫用,腎病患病人群以驚人的速度在上升,發病率已高達
10.8%慢性腎病患者已多達
1.3
億人。腎炎患者往往是腎單位功能受損引起的,如圖為一個腎單位的結構示意圖。以下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A.①血管名稱是入球小動脈B.③中流的是動脈血
C.檢測⑤中的液體發現含有葡萄糖,說明此人就患有糖尿病D.⑤中的尿素濃度比④高,這與腎小管的重吸收功能有關
【答案】C
【解析】A、①血管是流入腎小球的血管,叫做入球小動脈。A
正確;
B、③是出球小動脈,由于在②腎小球內沒有進行氣體交換,因此此處動脈血。B
正確;
C、某人⑤尿液中長期檢查出含有葡萄糖,說明此人患有糖尿病,這是主要是這是主要是由該人體內胰島素分泌不中引起的。C
錯誤;
D、⑤是腎小管,原尿流經此處時發生重吸收作用,原尿中的大部分水,部分無機鹽和全部的葡萄糖被吸收進入血液。剩下的水、無機鹽、尿素等形成尿。因此此處的尿素濃度比④高。D
正確。
故選:C。
【變式訓練】
如圖為尿液的形成過程示意圖,表為取自圖示結構的不同部位的液體成分說明。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成分
液體甲
(克/100
毫升)
液體乙
(克/100
毫升)
液體丙
(克/100
毫升)
蛋白質
7.20
0.00
0.00
葡萄糖
0.10
0.10
0.00
無機鹽
0.72
0.72
1.40
尿素
0.03
0.03
1.80
A.液體甲經過④內壁的濾過作用形成液體乙B.液體乙是含有葡萄糖的原尿
結構②中流動的是含氧少的靜脈血
液體丙取自圖示結構的③
【答案】B
【解析】A、當血液流經腎小球時,除了血細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質外,血漿中的一部分水、無機鹽、葡萄糖
和尿素等物質,都可以經過腎小球濾過到腎小囊內,形成原尿。所以液體甲經過腎小球和⑤腎小囊內壁的濾過作用形成液體乙,A
錯誤;
B、原尿的成分是:水,無機鹽,葡萄糖,尿素;尿液的成分是:水,無機鹽,尿素;液體乙中有葡萄糖但沒有蛋白質,是原尿,B
正確;
C、②腎小球內流動的是動脈血,C
錯誤;
D、當原尿流經腎小管時,其中大部分水、部分無機鹽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無機鹽和水等由腎小管流出形成尿液。丙是尿液,取自圖示中的④腎小管,
D
錯誤。
故選:B。
如圖是尿的形成過程示意圖,關于尿的形成和排出,以下說法不正確的是


A.健康人的④內的液體不含有葡萄糖
B.圖中
B
處表示的是靜脈管的重吸收過程
C.在尿液中發現紅細胞是結構①發生了病變D.④內的液體經輸尿管、膀胱、尿道排出體外
【答案】B
【解析】A、當原尿流經腎小管時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因此健康人的④內的液體(尿液)不含葡萄糖,A
正確;
B、圖中
B
處表示的是腎小管的重吸收過程,B
錯誤;
C、如果腎小球發生病變,通透性就會增加,紅細胞和蛋白質也能濾過到腎小囊腔內的原尿中;
而原尿流經腎小管時,腎小管不能將血細胞和蛋白質重新吸收回血液中,致使尿液中含有紅細胞和蛋白質。因此在尿液中發現紅細胞是結構①腎小球發生了病變,C
正確;
D、④內的液體經輸尿管、膀胱、尿道排出體外,D
正確。故選:B。
人體內連續發生的一系列生理活動可用流程圖來表示。以下流程圖正確的是(

A.尿液形成的途徑:血液→腎小球→腎小囊→腎小管→尿液B.外界空氣進入人體肺部:鼻→咽→氣管→喉→支氣管→肺
C.食物通過消化道的次序:食物→口腔→咽→食道→小腸→胃→大腸→肛門D.血液循環的規律:心房→動脈→毛細血管→靜脈→心室
【答案】A
【解析】A、據分析可見:尿液的形成過程:血液→腎小球→腎小囊→腎小管→尿液,A
正確;
B、外界空氣進入人體肺部:鼻→咽→喉→氣管→支氣管→肺,B
錯誤;
C、食物通過消化道:口腔→咽→食道→胃→小腸→大腸→肛門,C
錯誤;
D、血液循環路線如圖所示:

從圖中看出,血液循環的規律:心室→動脈→毛細血管→靜脈→心房,D
錯誤。故選:A。
如表是對健康人的原尿、尿液及血漿進行分析比較得到的數據。表中
A、B、C
依次是(

主要成分
A
中(克/100
毫升)
B
中(克/100
毫升)
C
中(克/100
毫升)

90
98
96
蛋白質
8.00
0.00
0.00
葡萄糖
0.10
0.10
0.00
無機鹽
0.72
0.72
1.10
尿素
0.03
0.03
1.80
A.尿液、原尿、血漿
B.血漿、原尿、尿液
C.原尿、尿液、血漿
D.血漿、尿液、原尿
【答案】B
【解析】從表格中看出,A
液體中含有葡萄糖和大量的蛋白質,因此
A
是血漿;B
液體中含有葡萄糖和微量的蛋白質,因此
B
是原尿。C
液體中不含有葡萄糖和蛋白質,而是含有大量的尿素。因此
C
是尿液;所以
A、B、C
分別是血漿、原尿、尿液。
故選:B。
如圖為甲乙兩人腎單位內流動的液體中葡萄糖含量的變化曲線,其中①②③表示組成腎單位的有關結構。下列分析錯誤的是(

A.②為腎小囊,其內液體為原尿
B.③是腎小球,此處進行了重吸收作用
④內液體是尿液,甲的胰島素可能分泌不足
如甲的尿液中還有血細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質,可能是腎小球出現
的問題
【答案】B
【解析】腎單位由腎小體和腎小管組成。腎小體由腎小球和包在它外面的腎小囊組成。根據尿液形成的過程中流動的液體中葡萄糖含量的變化曲線,可知其中①是腎小球、②腎小囊、③是腎小管。血液流經腎小球時,除了血細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質外,血漿中的一部分水、無機鹽、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質,都可以經過腎小球濾過到腎小囊內,形成原尿;因此①腎小球內血液中的葡萄糖含量和②
腎小囊內原尿中的葡萄糖含量相同。原尿流經腎小管時,其中對人體有用的物質,包括大部分水、
全部葡萄糖和部分無機鹽,被腎小管重新吸收,并且進入包繞在腎小管外面的毛細血管中,重新回到血液里;因此從③腎小管的末端流出的液體(尿液)與②腎小囊中的液體(原尿)的成分相比較,尿液中葡萄糖含量為
0。
A、②為腎小囊,其內液體為原尿。故不符合題意;
B、③是腎小管,此處進行了重吸收作用,葡萄糖被全部重吸收因此葡萄糖含量為
0.故符合題意;
C、④內液體是尿液,甲的尿液中含有葡萄糖,因此甲的胰島素可能分泌不足。故不符合題意;
D、血液流經腎小球時,除了血細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質外,血漿中的一部分水、無機鹽、葡萄糖
和尿素等物質,都可以經過腎小球濾過到腎小囊內,形成原尿,如甲的尿液中還有血細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質,可能是腎小球出現的問題。故不符合題意。
故選:B。
在蝦的頭部經常能看到一些黑乎乎的東西,有人認為是蝦被鉛、汞等重金屬污染所致,經常食用這些
蝦,會引起重金屬中毒:有人認為這是蝦不新鮮的表現,蝦頭變黑代表蝦已經變質;有人認為蝦頭變
黑與蝦的食物有關,如果蝦食用了像褐藻之類的食物,蝦頭就會變黑。請回答下列問題:
若蝦被重金屬鉛污染,被人食用后,最早在心臟的
(填腔室名稱)中被檢出,鉛會造成血紅蛋白合成障礙,會引起
病。要除去血鉛,可以通過透析的方式,透析用的半透膜相當于腎臟內作用。
【答案】右心房;貧血;
腎小球壁和腎小囊內壁過濾
【解析】根據人體血液循環路線如圖所示:
若蝦被重金屬鉛污染,被人食用后,經過小腸內的毛細血管→下腔靜脈→右心房,因此最早在心臟的右心房中被檢出.
血紅蛋白是高等生物體內負責運載氧的一種蛋白質蛋白,鉛會造成血紅蛋白合成障礙,會引起貧血病.
要除去血鉛,可以通過透析的方式,透析用的半透膜相當于腎臟的腎小球和腎小囊內壁過濾作用,
讓人體血液內過多的尿素、無機鹽進入到透析液中,從而降低人體血液中尿素、無機鹽的含量.
(
被測者
紅細胞
蛋白質
葡萄糖
尿素
尿酸
無機鹽

+
30
1.0
2.0
0.05
9.0


0
0
2.0
0.05
11.0
)浙二醫院給出甲、乙二人的尿液檢測指標如表,其中乙為健康的體檢者.請分析表中數據并參考腎單位的結構模式圖,回答下列問題:(單位:g/L)
甲的紅細胞與蛋白質指標高于乙,可能的原因是[
]
發生了病變(填序號及其結構名詞).
甲的葡萄糖指標高于乙,其可能的原因:一是甲的胰島素分泌不足,二是甲的[
]
(填序號及其結構名詞)功能減退.
下列是關于乙的分析,其中正確的是
A.④內液體沒有尿素和血細胞B.⑤內液體中沒有尿素和無機鹽
①⑤⑥中的液體尿素含量最少的是⑥
②和①中的血液成分相比,氧氣和葡萄糖含量明顯減少.
【答案】(1)②腎小球(2)⑤腎小管(3)C
【解析】(1)由分析可知,當血液流經腎小球和腎小囊壁時,除血細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質外,血漿中的一
部分水、無機鹽、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質都可以經腎小球過濾到腎小囊中.檢測結果中甲的尿液中發現有蛋白質和紅細胞,他可能是②腎小球發生病變.
胰島素分泌不足,或腎小管的重吸收功能減退時,都會導致葡萄糖濃度升高,部分葡萄糖隨
尿液排出,形成糖尿.
A、⑥中的液體為尿液,尿液的成分有水、尿素、無機鹽,沒有血細胞、蛋白質、葡萄糖.A
錯誤.
B、⑤中的液體為尿液,當原尿流經腎小管時,全部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無機鹽等被腎小管重新吸收,并且進入包繞在腎小管外面的毛細血管中,送回到血液里,而剩下的水和無機鹽、尿素等就形成了尿液.B
錯誤.
C、①腎小囊,其內的液體是原尿,⑤腎小管,其內的液體是尿液,⑥是腎靜脈,其內的液體是靜脈血;其中尿素最少的應該是⑥腎靜脈.C
正確.
D、①腎小囊
②腎小球,腎小球內血液經腎小囊過濾作用到腎小囊腔內形成原尿,但沒有發生物質交換,氧氣和葡萄糖含量沒有變化.D
錯誤.
故選:C
如圖為人體新陳代謝部分生理活動示意圖,字母
A~D
表示物質,①、②表示生理過程.請回答:
物質
B
進入血管后會與甲細胞上的
結合,經運輸進入人體組織細胞內.
②所表示的生理過程主要在人體的
中完成的(填器官名稱).
如果發現尿液中含有紅細胞和蛋白質,則可能是腎臟中的
發生了病變.
【答案】(1)血紅蛋白
(2)小腸
(3)腎小球
【解析】(1)物質
B
氧氣進入血管后會與甲細胞(紅細胞)上的血紅蛋白結合,經運輸進入人體組織細胞內.
小腸是消化吸收的主要器官,因此②所表示的生理過程(吸收)主要在人體的小腸中完成的
(填器官名稱).
正常情況下腎小球不能過濾血細胞和大分子蛋白質,若腎小球病變,腎小球的通透性增大.
原本不能過濾的血細胞和大分子蛋白質進入了原尿.而腎小管又不重吸收血細胞和大分子蛋白質,因此尿液中會出現血細胞和大分子蛋白質.所以如果發現尿液中含有紅細胞和蛋白質,則可能是腎臟中的腎小球發生了病變.
血液、尿檢是反映人體健康狀況的“晴雨表”,下表為醫生對甲、乙、丙、丁四名男生體檢時的血檢結果統計【其中白細胞正常值為(4~10)×109/升,血紅蛋白正常值為
120~160
克/升】.圖則為腎單位結構示意圖.請你據此分析回答:
白細胞
血紅蛋白
血型

4.8×109
140
A

5.2×109
70
B

30×109
150
AB

4.6×109
130
O
參照表中數據,四人中有炎癥的應該是
,患貧血癥的是
,若乙需要輸血,甲、丙、丁積極主動,你認為三人較合適者應為

圖中標注的結構①④⑥中液體為原尿的是
(填序號).原尿中的葡萄糖在流經腎小管時又全部回到血液的生理過程稱為

假若①③的部位發生病變,⑥內的液體與正常人相比,多出的成分應是
,假若⑥內的液體葡萄糖含量偏高,可能的原因是

與腎動脈相比,腎靜脈血液的特點是

【答案】(1)丙;乙;??;(2)④;重吸收作用;胰島素分泌不足;(3)血細胞和蛋白質;胰島;
(4)腎靜脈中的血液里尿素含量少,二氧化碳含量多.
【解析】(1)由血常規化驗單可知,丙白細胞的數量是
30×109/L,高于正常值
5.0×109~10×109/L,人體出現炎癥時白細胞的數量會增多.
乙血紅蛋白的含量過少,表明可能患有貧血??;乙的血型是
B
型,在甲、丙、丁中,沒有與乙相同的血型,丁的血型是
O
型,O
型血是萬能獻血者,所以丁較合適給乙獻血.
血液流經腎小球和腎小囊壁時,除大分子的蛋白質和血細胞外,血漿中的一部分水、無機鹽、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質都可以經過腎小球過濾到④腎小囊中形成原尿.當原尿流經腎小管時,原尿中的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無機鹽被腎小管重新吸收會血液,而剩下的水、尿素和無機鹽等就形成了尿液.人體內胰島素分泌不足時,血糖合成糖元和血糖分解的作用就會減弱,結果會導致血糖濃度升高而超過正常值,一部分血糖就會隨尿排出體外,形成糖尿?。偃簪迌鹊囊后w葡萄糖含量偏高,可能的原因是胰島素分泌不足.
若腎小球發生病變導致其通透性增大,可能使部分血細胞和大分子蛋白質進入原尿.
血液流經腎小管周圍的毛細血管時,血液與腎小管的細胞進行了物質交換,血液中的氧氣和
養料進入腎小管的細胞,腎小管的細胞分解有機物產生的二氧化碳進入血液,因此,腎靜脈的血液中氧氣含量減少,二氧化碳含量增多.所以和腎動脈相比,腎靜脈中的血液里尿素含量少,二氧化碳含量多.
(
20
)
題型七:排尿與水鹽平衡
【例
7】如圖是某健康男子在盡量排空膀胱的情況下,喝了
2
杯蒸餾水,此后不再飲水、進食直至第
8
小時,
在這期間每隔
0.5
小時收集的尿量的圖示。在第
3
小時至第
8
小時仍有尿液產生,其原因是(

A.2
大杯的蒸餾水尚未完全排出
B.未繼續攝入水分,但空氣中有大量水蒸氣,經呼吸系統進入人體C.該男子的血液中原來就含有很多水分,此時將它們逐漸排出
D.人體不斷進行新陳代謝,會持續產生水分等代謝廢物
【答案】D
【解析】新陳代謝是生物的基本特征,時刻都在進行,人體通過新陳代謝會持續產生水分等代謝廢物,主要通過泌尿系統以尿的形成排出。所以在第
3
小時至第
8
小時仍有尿液產生。
故選:D。
【變式訓練】
人一般冬天尿較多,這是因為(

A.汗液分泌較少
B.體內水分需要量少
C.體內廢物多
D.飲水量較大
【答案】A
【解析】冬天汗液分泌少,散失的水分少,腎臟產生較多的尿來維持身體的水鹽平衡。
故選:A。
下列各項不是排尿的意義的是(

維持細胞生存環境的穩定性
可以將生物體內的有害廢物排出體外C.可以調節生物體內水和無機鹽的平衡D.排泄對維持體溫相對穩定方面沒有作用
【答案】D
【解析】尿的成分包括多余的水分、無機鹽以及尿素尿酸等物質,這些物質在人體積聚多了對人體會造成危害,因此必須排尿??梢娕拍驅τ谌梭w進行正常生命活動具有重要的意義,不僅可以排出廢物,
而且調節體內水和無機鹽的平衡,維持組織細胞的生理功能。
A、排尿可以維持細胞生存環境的穩定性,正確;
B、排尿可以將生物體內的有害廢物排出體外,正確;
C、可以調節生物體內水和無機鹽的平衡,正確;
D、排汗屬于排泄,對維持體溫有很大作用,錯誤;
故選:D。
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腎單位是由腎小體和腎小管構成的B.健康成年人每晝夜大約排尿
1.5
升C.尿意是在膀胱里產生的
D.人體排出尿能起到排出廢物和調節體內水和無機鹽含量的作用
【答案】C
【解析】A、腎單位是腎臟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腎單位是由腎小體和腎小管構成的,正確;
B、健康成年人每晝夜大約排尿
1.5
升,正確;
C、尿意不是在膀胱里產生的,錯誤;
D、人體排出尿能起到排出廢物和調節體內水和無機鹽含量的作用,正確;
故選:C。
(
課后練習
)
食物和氣體的共同通道是(

A.口腔
B.咽
C.喉
D.食道
【答案】B
如圖是肺泡與血液之間的氣體交換示意圖,a、b
表示不同的氣體,甲、乙、丙表示不同的血管。下列敘述錯誤的一項是(

A.a

b
是通過氣體擴散原理實現交換的
肺泡和乙都由一層上皮細胞構成
甲內流的是動脈血,丙內流的是靜脈血
D.a
表示二氧化碳,b
表示氧氣
【答案】C
外界環境與血液之間的氣體交換的場所是(

A.氣管和支氣管
B.呼吸道
C.鼻腔
D.肺泡
【答案】D
如圖為人體肺泡與血液氣體交換示意圖。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甲處血液鮮紅,乙處血液暗紅
心臟與甲之間具有防止血液倒流的靜脈瓣C.乙處血液將匯集到肺靜脈
D.乙處血液首先進入心臟的部位是右心房
【答案】C
人體細胞要獲得氧氣(O2),排出二氧化碳(CO2),必須經過如下過程來完成,下列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A.①過程可將二氧化碳排出體外B.②過程氧氣通過擴散作用進入血液
C.氧氣在③過程中以氧合血紅蛋白形式運輸D.完成④過程后,血液含氧豐富,顏色鮮紅
【答案】D
人體呼出的氣體與吸入的空氣相比,二氧化碳含量增多,氧氣的含量減少。消耗氧氣并產生二氧化碳的部位是(

A.肺泡
B.血液
C.心臟
D.組織細胞
【答案】D
如圖為血液與組織細胞之間的氣體交換示意圖圖中
AB
是兩種不同的氣體據圖分析,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A.據此圖判斷此血管是小靜脈B.據圖判斷此血管為小動脈
C.A
是氧氣,B
是二氧化碳
D.A
是二氧化碳,B
是氧氣
【答案】C
下列哪些物質排出人體的過程不屬于排泄(

A.二氧化碳
B.水和無機鹽
C.食物殘渣
D.尿素
【答案】C
人體細胞產生的廢物可以通過不同途徑被排出體外,
其中尿素、多余的水和無機鹽主要是通過
系統排出體外.少量的尿素、水和無機鹽通過
排出體外.
【答案】泌尿;皮膚
構成腎單位的結構是(

A.腎小球和腎小囊
B.腎小體和腎小管
C.腎小球和腎小管
D.腎皮質和腎髓質
【答案】B
腎臟的結構和功能單位是(

A.腎小管
B.腎小囊
C.腎小球
D.腎單位
【答案】D
如表是某人血漿、原尿、尿液成分比較(單位:g/mL),從圖表中可知成分
1
是(

成分

蛋白質
葡萄糖
無機鹽
尿素
1
95
0.00
0.00
1.50
2.00
2
90
7.00
0.10
0.72
0.03
3
99
0.00
0.10
0.72
0.03
A.血漿
B.原尿
C.尿液
D.血漿和尿液
【答案】C
如圖為尿液的形成過程示意圖,表中的液體
A、B、C
分別取自于圖結構的不同部位,經過化驗得到如下數據。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
成分
液體
A
(克
/100
毫升

液體
B
(克
/100
毫升
)液體
C
(克
/100
毫升
蛋白質
7.20
0.00
0.00
葡萄糖
0.10
0.10
0.00
無機鹽
0.72
0.72
1.40
尿素
0.03
0.03
1.80
))
A.液體
A
經過④內壁的濾過作用形成尿液B.結構②中流動的是含氧少的靜脈血
C.液體
B
取自于圖甲中的結構⑤
D.③內的液體
C
不含有大分子蛋白質
【答案】C
患尿毒癥的人要定期去醫院做腎透析,目的是為了排出(

A.水
B.尿素
C.無機鹽
D.二氧化碳
【答案】B
人體產生和排出尿液的途徑是(

A.輸尿管→膀胱→腎臟→尿道
B.輸尿管→腎臟→膀胱→尿道C.腎臟→輸尿管→膀胱→尿道
D.腎臟→膀胱→輸尿管→尿道
【答案】C
(
物質
血漿內物質濃度(
g/100cm
3

A
B
葡萄糖
0.1
0.1
尿素
0.08
0.06
蛋白質
7.00
7.00
)如圖表示一名腎衰患者接受洗腎機治療的情形,下表列出進入及離開洗腎機的血漿成分的部分資料。請據所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問題。
透析管代表腎單位的
,根據右上表提供的數據,說明洗腎機的作用是
。
洗腎機內溶液與血液流向相反,為了保證病人血液中的有用成分不會流失,除尿素外,其余成分濃
度應與血漿濃度
(選填“相同”或“不同”)。
血液透析時,用插管將病人的血液引入透析器,經透析后再將血液送回病人的
血管中。
醫生常建議腎衰患者
(選填“增加”或“減少”)進食蛋白質含量高的食物,因為吃進的蛋白質越多,蛋白質代謝越旺盛,產生的
就越多,腎的負擔就越重。
【答案】(1)腎小球;清除血液中的尿素
等代謝廢物;(2)相同;(3)靜脈;(4)j
減少;尿素。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岱山县| 勃利县| 临潭县| 德兴市| 北碚区| 炎陵县| 淮南市| 息烽县| 运城市| 富顺县| 西充县| 儋州市| 永顺县| 涟源市| 普定县| 荆门市| 佛教| 西安市| 德保县| 通榆县| 巴里| 岳阳市| 云梦县| 鄂温| 朔州市| 潞西市| 鄂温| 昂仁县| 徐汇区| 麻城市| 万源市| 凤庆县| 伊通| 洱源县| 文登市| 元氏县| 石门县| 社会| 辰溪县| 仁布县| 富锦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