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 13 講 食物的消化與吸收 知識講解 一、 七大營養物質 (1)食物體內氧化和體外燃燒之間的區別和共同點 共同點:都是氧化反應,都能釋放熱量 不同點:體內氧化是一個緩慢的氧化過程,能量是逐步釋放的;體外燃燒是一個劇烈的氧化過程, 迅速地放出熱量。 (2)實驗:測試食物能量的實驗結論:花生仁(脂肪)是較好的能量來源。 熱量價――每克營養物質在體內氧化時的產生的能量。 三大營養物質的熱量價 蛋白質:16.7 千焦/克 糖類:16.7 千焦/克 脂肪:37.7 千焦/克 食物中的營養素及其作用 食物中的營養素主要有水、糖類、蛋白質、脂肪、無機鹽、維生素和粗纖維等 7 大類。七大營養素的作用。 糖類: ①是人體細胞最重要的供能物質; ②人體細胞的—種組成成分。 蛋白質:①是細胞生長和修補的主要原料; ②可以為人體生命活動提供部分能量; ③參與人體的各種生理活動。 脂肪:生物體貯存能量的物質。 水: ①細胞的重要組成成分; ②各種生理活動的基礎。 無機鹽:不能提供能量,但是人體維持正常生理活動所必需的營養物質。 維生素:是維持人體正常生理活動不可缺少的微量有機物。除維生素 D 外,其他維生素人體均不能合成,必須從食物中獲得。 膳食纖維:來源于植物性食物,由纖維素組成,不能被消化吸收,但對人體有非常重要的作 用。刺激消化腺分泌消化液,促進腸道蠕動,利于排便等。 常見維生素的名稱、來源和缺乏癥 名稱 缺乏癥 主要來源 維生素 A 夜盲癥、角膜干燥癥 肝、魚肝油、卵黃、牛乳、胡蘿卜 維生素 B1 腳氣病 米糠、麥麩、卵黃、酵母 維生素 B2 口角炎、唇裂癥 卵黃、酵母、大豆、胚芽、肝 維生素 C 壞血病 蔬菜、水果 維生素 D 成人骨軟化、兒童佝僂病 魚肝油、卵黃 維生素 E 肌肉萎縮等 谷物胚芽、植物油、綠葉 特別提醒:各種食物所含的營養素的種類及數量都不相同,幾乎沒有一種食物同時含有 7 類營養素。處于生長發育階段的青少年更要注意營養的搭配。 二、消化道和消化腺 1. 消化系統組成:A、消化道:口腔、咽、食道、胃、小腸、大腸、肛門等。 B、消化腺:唾液腺、胃腺、肝臟、胰腺、腸腺。注:人體中的腺體可分為內分泌腺和外分泌腺 內分泌腺:有甲狀腺、腎上腺、垂體、胰島等。內分泌腺無排泄管,內分泌腺分泌的分泌物稱激素。其分泌物直接進入細胞周圍的血管和淋巴,由血液和淋巴輸送到各組織或器官中。內分泌腺與內分泌組織共同組成內分泌系統,通過體液調節方式,對機體的各方面功能起著重要的調節作用。 2055495769620外分泌腺:是進行外分泌的腺體。外分泌腺有唾液腺、汗腺、皮脂腺、肝臟、胰腺等(胰腺分為內分泌部和外分泌部,胰的大部分屬于外分泌部,但是胰島屬于內分泌部)。外分泌腺有排泄管, 稱腺導管,其分泌物通過腺導管輸送到相應的組織或器官發揮其調節作用(一般為排泄作用) 消化系統功能:消化食物(蛋白質、糖類、脂肪),吸收營養物質 三、食物消化吸收過程 吸收:消化以后的營養物質通過消化道壁進入循環系統的過程。 消化可分為物理性消化和化學性消化 食物經過口腔的咀嚼,牙齒的磨碎,舌的攪拌、吞咽,胃腸肌肉的活動,將大塊的食物變成 碎小的,使消化液充分與食物混合,并推動食團或食糜下移,從口腔推移到肛門,這種消化過程 叫機械性消化,或物理性消化。 化學性消化是指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對食物進行化學分解而言。由消化腺所分泌的種消化液,將復雜的各種營養物質分解為腸壁可以吸收的簡單的化合物,如糖類分解為葡萄糖,蛋白質分解為氨基酸,脂類分解為甘油及脂肪酸。然后這些分解后的營養物質被小腸吸收進入體內,進入血液。這種消化過程叫化學性消化。 總之 ,機械性消化和化學性消化兩功能同時進行,共同完成消化過程。 1636395264160 消化道不同部位對營養物質吸收不同: ① 口腔和食道:不吸收。② 胃:只吸收少量水和無機鹽。 ③ 小腸:吸收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以及大部分水、無機鹽和某些維生素。 ④ 大腸:只吸收少量水、無機鹽和某些維生素。 2618105120015 特別提醒:小腸是食物消化、吸收主要場所。 ①小腸內壁有腸腺,可分泌腸液,含多種消化酶,小腸很長(5~6 米)可增加消化、吸收時間,這是小腸成為食物消化主要場所的原因。 ②小腸很長,小腸內表面有很多環形的皺襞和小腸絨毛,大大增加了小腸的內表面積,小腸絨毛內含豐富的毛細血管,且毛細血管壁和小腸絨毛壁僅由一層細胞組成這種結構特點有利于營養物質的吸收。 四、生物催化劑———酶 酶 概念:是活細胞產生的具有生物催化能力的一類特殊的物質,主要是蛋白質 特點:高效性、專一性、多樣性 影響酶活性的因素:溫度、PH 等 與人體有關的消化道、消化腺和消化酶等幾項內容列表如下: 消化道 消化腺 分泌消化液(含消化酶) 消化物質 口腔 唾液腺 唾液(淀粉酶) 初步消化淀粉 胃 胃腺 胃液(蛋白酶) 初步消化蛋白質 肝臟 膽汁(不含消化酶) 促進脂肪消化(乳化) 胰腺 胰液(淀粉酶蛋白酶、脂肪酶) 消化糖類、蛋白質和脂肪 小腸 腸腺 腸液(同胰液一樣) 消化糖類、蛋白質和脂肪 特別提醒:肝臟是人體最大的消化腺(功能:調節血糖、分泌消化液、解毒等) 實驗:唾液淀粉酶的作用實驗方法:對照實驗。 酶的特點:多樣性、高效性、專一性 酶的催化條件:溫度、PH 都會影響酶的活性 課堂精講 題型一:七大營養物質 【例 1】食物為你我提供了營養,食物中的營養素主要包括( ) ①水 ②無機鹽 ③糖類 ④蛋白質 ⑤脂肪 ⑥膳食纖維 ⑦維生素 A.①②④⑤⑥ B.②③④⑤⑦ C.①②③④⑤⑥⑦ D.③④⑤⑥⑦ 【答案】A 【變式訓練】 某小組在探究了花生仁、大米和牛肉干哪個含的能量多后,他們又對食物在人體內的氧化和食物在人體外完全燃燒進行了討論,其中正確的是( ) A.兩個過程放出的能量不相同 B.人體外食物的燃燒更緩慢而復雜C.兩個過程所需條件大致相同 D.兩個過程釋放能量相等 【答案】D 下列營養物質中,不能為人體提供能量,但對維持正常生命活動卻很重要的一組是( ) A.蛋白質、無機鹽、水 B.脂肪、維生素、糖類 C.維生素、無機鹽、水 D.脂肪、蛋白質、糖類 【答案】C 人每天必須飲用一定量的水,下列不是水在人體內的作用是( ) A.為人提供能量 B.溶解廢物 C.構成細胞的主要成分 D.溶解營養物質 【答案】A 組成人體細胞的基本物質,也是組織更新的主要材料,同時也能為人體提供能量的營養物質是( ) A.糖類 B.蛋白質 C.脂肪 D.維生素 【答案】B 膳食纖維主要是由纖維素組成,它對人體的作用是( ) ①為人體提供大量能量 ②降低腸道對脂肪的吸收 ③刺激消化腺分泌消化液 ④減少大腸癌的發病率 ⑤供給人體消化吸收 ⑥促進腸道的蠕動 A.①②④⑤ B.②③④⑥ C.①②③④⑤⑥ D.③④⑤⑥ 【答案】B 與正常人的視力相比,小紅常常到了傍晚就看不清東西,是她體內可能缺乏( ) A.維生素 A B.維生素 B C.維生素 C D.維生素 D 【答案】A 1 克花生仁燃燒放出的能量(單位:焦) 1 克核桃仁燃燒放出的能量(單位:焦) 一組 7 261 11 844 某班級的同學想測定花生仁和核桃仁中的能量,于是,他們設置了如右圖所示的實驗裝置進行研究, 各小組測得的實驗數據如下表。請根據表中數據回答以下問題: 二組 8 108 11 860 三組 9 576 12 390 四組 9 850 13 860 五組 9 762 13 860 六組 7 480 11 592 2939415131445 比較表中兩組數據,你得出的結論是 。 你認為應該怎樣處理表中的數據,得出的結果才更可靠? 。 (3)1 克花生仁完全燃燒放出的能量實際約為 23 500 焦,1 克核桃仁完全燃燒放出的能量實際約為 31 800 焦,與各小組測得的數值相比較有較大差異,請解釋原因(答三點即可): ① ; ② ; ③ 。 【答案】 (1) 核桃仁所含能量高于花生仁(2) 取平均值(3) 燃燒時大量的光和熱輻射在環境中散失。測量時出現誤差(稱量、讀數等) 。燃燒裝置(易拉罐、錐形瓶等)吸熱。 題型二:消化道和消化腺 【例 2】李昊吃西瓜時把西瓜籽也吞進了肚里,這粒瓜籽會在體內經過怎樣的一段旅程( ) A.口腔→咽→肝臟→小腸→大腸→肛門 B.口腔→咽→食管→胃→小腸→大腸→肛門C.口腔→咽→氣管→胃→小腸→大腸→肛門D.口腔→咽→胃→肝臟→小腸→大腸→肛門 【答案】B 【變式訓練】 為什么肚子餓了會咕咕叫?原來,人饑餓的時候,胃部肌肉擠壓其內部的水和空氣就會發出咕咕叫的聲音,這無疑是最明確的需要進食的信號。以下關于胃的說法,正確的是( ) A.胃位于腹腔的右上方,上連食道,下接十二指腸B.胃壁內有胃腺,可分泌胃液,胃具有消化吸收功能 C.胃的主要功能是暫時儲存食物,并對食物進行初步消化D.胃內壁光滑,有利食物儲存與蠕動 【答案】C 3322320221615下圖為人體消化系統的部分結構示意圖。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 A.①是肝臟,它分泌的膽汁流入胃中B.②是小腸,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場所C.③是胃,是消化道中最膨大的部分 D.④是胰腺,它分泌的胰液通過導管流入小腸 【答案】A 人體每天攝入 800 克食物和 1200 毫升水的情況下,消化腺大致分泌 1500 毫升唾液、2000 毫升胃液、1500 毫升腸液、500 毫升膽汁、15 毫升胰液。據此可以判斷消化道中消化液最多的是( ) A.口腔 B.小腸 C.胃 D.大腸 【答案】B 3151505282575下圖是人體消化系統部分模式圖,請據圖回答(示例[⑥]大腸)。 圖中[ ] 能分泌的膽汁,是人體內最大的消化腺。 (2)[ ] 是消化道中最膨大的部分,它的內表面有許多 、其中有許多 , 能分泌 。 (3)[ ] 和[ ] 分泌的消化液流入十二指腸。 【答案】 (1) ① 肝臟(2) ④ 胃 皺襞 胃腺 胃酸(3) ① 肝臟 ⑤ 胰腺題型三:食物的消化過程 3180080498475【例 3】圖中的曲線分別表示淀粉、脂肪和蛋白質在消化道中各部位被消化的程度(A、B、C、D、E 表示消化道部位,曲線 X、Y、Z 表示營養物質)。請據圖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淀粉、蛋白質、脂肪開始被消化的部位是消化道 D B.在消化道 C 中,有不含消化酶的消化液——膽汁 C.在消化道 D 中,X、Y、Z 分解為可以被細胞吸收的小分子有機物 D.Y 曲線代表脂肪消化的過程,Z 曲線代表蛋白質消化的過程 【答案】C 【變式訓練】 淀粉在人體內的代謝過程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315150598425 A.a 是葡萄糖 淀粉消化的產物主要在小腸內吸收C.糖類是最重要的供能物質 D.淀粉是消化道中最早進行化學性消化的物質 【答案】B 4038600161290小寶中午放學,買了一根油條吃,油條在小寶的消化道內被消化后的主要產物是( ) ①葡萄糖 ②氨基酸 ③甘油 ④脂肪酸 ⑤無機鹽 ⑥維生素 ⑦水 A.④⑥ B.①③④ C.①⑦ D.①⑥ 【答案】B 如圖為人體部分器官示意圖,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334772089535 A.①分泌的消化液中含消化脂肪的酶B.②開始消化淀粉 C.③分泌的消化液中含多種消化酶D.④是消化和吸收蛋白質的場所 【答案】C 某生正在患膽囊炎,你認為她目前最不應該享受下列哪種美味( ) A.香椿炒雞蛋 B.羊肉燉豆腐 C.白菜粉條 D.肥而不膩的紅燒肉 【答案】D 3218180554990濟寧——孔孟之鄉,禮儀之邦,文化燦爛,食譽神州;據研究乾隆帝七次下江南,每次在濟寧用膳時,對文家水餃(如圖)都情有獨鐘。請回答: 你認為該盤羊肉胡蘿卜水餃能為其提供 種營養物質。 水餃皮(小麥面粉)被消化的主要部位是_ 。 餡中的瘦羊肉最初被消化部位是 ,最后以 的形式被吸收。 乾隆帝飯畢后在“龍行路”上散步,若能量由這盤水餃提供,你認為主要供能的是 。 A.水餃皮 B.瘦羊肉 C.胡蘿卜 D.肥羊肉 2963545527050下圖是御醫根據乾隆帝飯前、飯后血糖含量變化繪制的曲線圖,你認為促使 C~D 段血糖含量下降的激素是 。 A.胰島素 B.甲狀腺激素C.生長激素 D.雄性激素 【答案】(1)6 (2)小腸(3)胃,氨基酸(4)A(5)A 隨著《舌尖上的中國 3》的熱播,水煎包成為人們追捧的美食。已有百余年歷史的地方名吃利津水煎包, 以其“色澤金黃、一面焦脆、餡多皮薄、香而不膩”而倍受青睞。讓我們一起品嘗一下: 再繼續往下吃,濃厚的味道饒舌回環,爽心的咀嚼感悠然綿長。精肉的基本組成單位是 。精肉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場所是 ,與其相適應的結構特點是 。 盡管水煎包美味絕佳,也不要狼吞虎咽喲。原因是 。 【答案】(1)氨基酸,小腸,小腸長約 6 米;小腸內表面有大量的環形皺襞;小腸皺襞上有許多小腸絨毛; 小腸內有多種消化液;絨毛壁、毛細血管壁都很薄,只有一層上皮細胞組成。(2)咀嚼不充分,會增加胃的負擔 根據以下資料,回答下列問題 丁丁小朋友吃蘋果時,不小心將一粒蘋果的種子咽了下去,這粒蘋果種子在丁丁的消化道內經歷了一天的歷險:它先遇到像軋鋼機似的上下尖硬的堅物,差點將它壓得粉身碎骨;剛躲過一劫,又遇到“酸雨” 后來它鉆進了一條又窄又長的迷宮,它在這里走了很久,身邊的許多物質都神秘的消失了,走出迷宮, 它又差點兒鉆進死胡同,幸虧及時改變方向,后來它與一些很臭的東西混在了一起;最后,它們在丁丁上廁所時,一起離開了丁丁的身體. 請你幫助這粒蘋果種子分析一下: 它在哪里遇到像軋鋼機似的怪物? 它在哪里遇到了“酸雨”? 又長又窄的“迷宮”是什么部位?為什么許多物質在這里會神秘的消失? “死胡同”是什么部位? 它在什么地方與很臭的東西混在了一起? 【答案】(1)牙齒(2)胃(3)小腸;被消化和吸收(4)闌尾;(5)大腸 題型四:酶活性的探究 【例 4】有關酶的特性,下列表述中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酶是活細胞產生的具有催化能力的蛋白質或 RNA B.化學反應前后,酶的化學性質和數量不變 C.酶的催化效率很高,但易受溫度和酸堿度影響D.一旦離開活細胞,酶就失去催化能力 【答案】D 【變式訓練】 952500490855唾液對淀粉的消化實驗要求在一定溫度下進行,這是由于唾液中的淀粉酶在高于或低于 37 ℃條件下催化活性都會降低。下圖能正確表示唾液淀粉酶的活性與溫度關系的是( ) A B C D 【答案】D 當我們細細地咀嚼饅頭時,會感覺到有甜味,這是為什么呢?某同學猜測,在牙齒的咀嚼和舌的攪拌下, 是口腔中的唾液使饅頭變甜的。元旦假期結束返校后,他做了如下實驗: ①取適量新鮮饅頭,切成碎屑、做成漿糊并振蕩,分成 2 等份。將口漱凈,取 4mL 唾液放入小燒杯中。 2103120294640②取兩支潔凈試管,分別編號為 1、2,做如圖所示的處理: 該同學將饅頭切成碎屑、做成漿糊并振蕩,這是為了模擬 。(2)該實驗的目的是觀察 的消化作用。 實驗過程 D 中,1 號試管中漿糊顏色 ,原因是 。2 號試管中漿糊顏色 ,原因是 。 【分析與討論】 該實驗過程中,設置兩支試管的作用是 。 若將 C 過程燒杯中的水換為 5℃,再重復 D 過程,則這兩支試管中漿糊的顏色 。(6)若將 C 過程與 D 過程對調一下順序,則實驗現象可能是 。 【答案】(1)牙齒的咀嚼和舌的攪拌 (2)唾液對淀粉 (3)變藍色 淀粉沒有變化 不變藍 淀粉被分解(4)形成對照 (5)都變藍 (6)先都變藍色,之后 2 號試管的藍色消失 圖甲表示 pH 對植物和人的淀粉酶活性的影響,圖乙表示三種脫氫酶(A、B、C)的活性受溫度的影響。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 甲 乙 從圖甲中可以知道,pH=7 時植物淀粉酶的活性最高 從圖甲中可以知道,淀粉酶由酸性變成堿性時活性逐漸升高 C.從圖乙中無法知道,脫氫酶 C 活性最強時的溫度 D.從圖乙中可以知道,脫氫酶 B 的活性比脫氫酶 C 的活性強 【答案】C 為了探究 pH 對唾液淀粉酶作用的影響,某同學設計并進行了如下實驗: 1 2 3 稀釋的唾液淀粉酶 1 毫升 1 毫升 1 毫升 試劑 1 毫升鹽酸 1 毫升蒸餾水 1 毫升氫氧化 鈉溶液 可溶性淀粉溶液 2 毫升 2 毫升 2 毫升 37 ℃水浴 5 分鐘 碘液 2 滴 2 滴 2 滴 實驗預測 變藍 不變藍 變藍 實驗現象 變藍 不變藍 不變藍 請根據實驗過程和結果回答下列問題: 實驗過程中,溫度控制在 37 ℃的原因是 。 實驗中第 3 支試管沒有出現預期現象,對于第 3 支試管不變藍的原因分析,除了考慮“唾液淀粉酶與溶液 pH 的關系”及“淀粉與氫氧化鈉溶液是否反應”這個因素外,還有可能的原因是_ _ _ _。 【答案】(1)其他條件相同時,37℃時唾液淀粉酶的活性最高(2)碘液與氫氧化鈉溶液是否反應 1 實驗證明,酶的活性受溫度的影響,下面的實驗就是為了解它們之間的關系而進行的。 準備五支試管,加入等量的酶溶液。 2 3 溫度/℃ 10 20 37 52 75 蛋白塊消失 的時間/分 25 18 10 28 不消失 把每支試管分別加入一塊 1 厘米 3 的正方體凝固蛋白塊,再把每支試管放入不同溫度的燒杯中。記錄蛋白塊消失的時間(注意:實驗中要保證每個燒杯的水溫恒定)。記錄結果如下: 請依據上述實驗結果分析回答: 酶活性最強的溫度是 ℃。 蛋白塊消失的時間與酶活性強弱的關系是 。 請想出一種辦法改進實驗,使實驗在更短的時間內完成: 。 你認為本實驗中的酶可以叫做蛋白酶,在人體中含有該種酶的消化液有 。 你認為本實驗設計有沒有問題,如果有,請改正。 。 由此實驗可知,在使用加酶洗衣粉時應注意的問題是 。 【答案】(1)37。(2)酶活性越大,蛋白質分解越快,蛋白塊消失的時間越短(3)將蛋白塊處理得更小 一些(4)胃液、胰液、腸液(5)把每支試管放入不同溫度的燒杯中,然后再分別加入一塊 1 厘米 3 的正方體凝固蛋白塊(6)水溫最好控制在 37℃左右 課后練習 小腸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場所。其結構中不能體現與功能相適應的特征是( C ) 859155109855 A.小腸約長 5﹣6 米,是人體最長的器官B.[1]和[2]加大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積C.[2]中密布[3],提高了消化和吸收能力D.[2]和[3 的壁都是由單層細胞構成的 下列四組物質中,不需要經過消化就能被人體直接吸收的一組是( B ) A.水、糖類、蛋白質 B.水、無機鹽、維生素 C.糖類、脂肪、蛋白質 D.糖類、脂肪、維生素 3370580491490如圖為與人體消化有關的模式圖,X 代表物質,Y 代表結構,Z 代表 X 在 Y 結構中被分解后所形成的物質,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 ) 若 X 代表麥芽糖,Y 代表小腸,則 Z 代表葡萄糖 若 X 代表蛋白質,Y 代表胃或小腸,則 Z 代表氨基酸 若 X 代表淀粉,Y 代表口腔或小腸,則 Z 代表葡萄糖 若 X 代表脂肪,Y 代表膽囊或肝臟,則 Z 代表甘油和脂肪酸 烤鴨是北京的特色菜品,鴨肉外焦里嫩,用面粉制成的荷葉餅將鴨肉、甜面醬、黃瓜段和蔥絲包裹, 口味獨特,廣受歡迎。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B ) A.荷葉餅中的淀粉在口腔中開始消化B.膽汁中的消化酶促進鴨肉脂肪分解C.黃瓜中含有的維生素不需要經過消化D.烤鴨中的營養物質主要在小腸吸收 30861004337052018 年 5 月 20 日“中國學生營養日”的主題是“師生健康,中國健康”。圖為三大類營養物質的消化曲線,據此推斷甲是( C ) A.淀粉 B.蛋白質 C.脂肪 D.維生素6有些藥物常被裝在淀粉制成的膠囊中服用,以避免對胃產生刺激。從淀粉在消化道內的消化特點來看,其主要原理是(D ) 淀粉在口腔內初步消化,便于吞咽 淀粉能在胃內初步消化,使藥液慢慢滲出C.淀粉制成的膠囊消化吸收后為人體提供能量 D.淀粉不能在胃內被消化,膠囊可經胃進入小腸再消化 胃是人體重要的消化器官。下列有關胃的形態和功能表述錯誤的是( D ) 胃是消化道中最膨大的部分,利于暫時貯存食物 胃壁中有發達的平滑肌層,能不斷蠕動促進食物與胃液的混合C.胃壁中有胃腺,能分泌胃液,胃液具有殺菌、消化等作用 D.胃腺分泌的胃液中含有消化酶,能完全分解食物中的脂肪 如圖是人體消化系統組成示意圖。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B ) 3075305104775 A.唾液腺分泌的唾液中的酶能促進淀粉初步分解B.胃只能暫時貯存食物,不能初步分解蛋白質C.小腸皺襞和絨毛多,能擴大消化和吸收面積D.大腸能吸收少量水分、無機鹽和部分維生素 如圖表示人體消化道內吸收營養物質的一種顯微結構,該結構的名稱及其吸收的營養物質分別是 3484880306070( D ) A.環形皺襞,甘油、氨基酸 B.小腸絨毛,脂肪微粒、水 C.環形皺壁,葡萄糖、無機鹽D.小腸絨毛,維生素 C、脂肪酸11、消化系統的組成( A ) A.消化道和消化腺 B.小腺體和大消化腺 C.消化道和小腺體 D.消化腺和小腺體 患有肝炎的病人常常會對油膩的食物感到惡心,難以消化,其主要是因為在消化過程中下列哪個過程受到影響?( C ) A.淀粉→麥芽糖B.蛋白質→氨基酸C.脂肪→脂肪微粒 D.脂肪微粒→甘油和脂肪酸 2846705768985如圖為人體消化、吸收的過程示意圖。①~⑤分別表示不同的消化液,縱向箭頭表示消化液對相應營養物質的消化作用,a、b、c、d 分別表示淀粉、蛋白質和脂肪的最終消化產物。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A ) A.④和⑤發揮作用的主要場所都是小腸B.①為唾液,能將淀粉分解為葡萄糖C.③內含有脂肪酶,可以分解脂肪 D.X 是大腸,是吸收 a、b、c、d 的主要場所 某同學在試管內加入 2mL 的蛋清液,再加入新配制的“X 消化液”lmL,充分振蕩后,置于 37℃的溫水中段時間,“X 消化液”的成分對蛋清液消化能力最強的是( C ) A.腸液、胰液 B.唾液、胃液、膽汁 C.胃液、腸液、胰液 D.胃液、膽汁、腸液 如圖所示是人體消化系統的部分器官,其中與維持人體血糖濃度高低的相關性最小的器官是( C ) 3323590118745 A.甲 B.乙 C.丙 D.丁 3200400499745如圖表示米飯的主要營養成分在人體內的消化過程,字母表示物質(其中 a 表示淀粉),①②是生理過程,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C ) 物質b 是麥芽糖 物質c 是葡萄糖 最早進行①的場所是胃,參與的消化液是胃液D.完成②的消化液主要有腸液和胰液 新鮮菠蘿果肉中的菠蘿蛋白酶能分解口腔黏膜和舌頭表面的蛋白質,引起口腔麻木刺痛感。若菠蘿用鹽水浸泡后再食用,不適感會減輕。小科猜測可能是鹽水影響了菠蘿蛋白酶的活性。 編號 1 2 3 4 5 6 試管中所添加的物質 ★ 5mL 1 NaCl 溶液 5mL 3 NaCl 溶液 5mL 5 NaCl 溶液 5mL 7 NaCl 溶液 5mL 9 NaCl 溶液 蛋白酶相對活性 100 88 69 94 88 80 為研究鹽水對菠蘿蛋白酶活性的影響,小科取 6 支相同的試管,編號 1﹣6,各加入 5mL 鮮榨的含菠蘿蛋白酶的菠蘿汁,再按下表分別添加物質,置于 37℃的溫水中保溫。20min 后測定蛋白酶活性,并計算其相對活性。數據如下: 根據上述實驗,回答下列問題: 為了形成對照,表格中“★”處的內容是 。 實驗表明,不同濃度的 NaCl 溶液都能抑制菠蘿蛋白酶的活性。上述實驗中,抑制作用最強的 NaCl 溶液濃度為 。 因為酶的活性與 有關,小科認為菠蘿用熱水浸泡后食用,不適感也可能減輕。 【答案】(1)5ml 清水;(2)3%;(3)溫度 2160905758825如圖中實驗裝置用于研究溫度對凝乳酶催化乳汁凝固的影響。先將酶和乳汁分別加入 2 個試管,然后將兩個試管放入同一水浴環境中持續 15min,再將酶和乳汁倒入同一試管中混合,保溫并記錄凝乳所需要的時間。通過多次實驗,記錄在不同溫度下凝乳所需要的時間,結果如表: 裝置 A B C D E F 水浴溫度(℃) 10 20 30 40 50 60 凝乳時間(min) 不凝固 7.0 4.0 1.5 4.0 不凝固 分析表格數據,可得到的結論是 。 若將裝置 F 中的混合物冷卻至 40℃時會發現 ,理由是 。 若將酶和乳汁放入同一試管中混合并保溫,對實驗結果有何影響? 。 【答案】(1)40℃時凝乳酶活性高,乳汁凝固時間最短。 乳汁凝固時間不變;高溫破壞酶的空間結構使酶永久失活,溫度即使降低,酶的活性也不能恢復。 若將酶和乳汁放入同一試管中混合并保溫,在預設的溫度之前,已經發生了反應,影響了實驗效果。 探究膽汁對脂肪的消化作用。患有膽囊炎肝炎或膽囊摘除后的人,怕吃油膩的食物,因吃后不好消化, 膽汁在脂肪的消化中有作用嗎? 第一步:提出問題:膽汁對脂肪的消化有作用嗎? 第二步:作出假設: 。 第三步:設計方案:①材料用具:解剖針、小燒杯、量筒、試管(2 個)清水、花生油、新鮮的動物膽囊。 ②操作程序 A.膽汁的準備:取雞或魚的膽囊用解刨針將其刺破,使膽汁流入預先準備好的小燒杯中備用:B.取兩試管 A、B,向每個試管中分別加入 1 毫升花生油(也可用菜油或豆油);C.向試管A、試管 B 中分別加入等量的膽汁和清水;D.充分振蕩,放入 37℃的溫水中靜置 10 分鐘(如圖所示)。請針對上面的實驗,回答下列問題 試管 A 與試管 B 內各出現什么現象? 。 該實驗是探究膽汁對脂肪的消化是否有作用,加入清水的試管 B 有什么意義? 。 在兩個試管中分別加入膽汁和清水后,為什么要充分振蕩? 。 為什么要將裝置置于 37℃的溫度下? 。 3247390307340在 A、B 兩個試管中分別加入的膽汁和清水為什么是等量的? 。 【答案】膽汁對脂肪的消化有作用;(1)A 內油滴消失,B 內油滴不消失;(2)對照作用;(3)使試管內物質充分混合;(4)37℃接近人的正常體溫,在此溫度下,膽汁的作用是最強的;(5)在設計對照實驗時,要特別注意除了設計的變量不同外,其他條件都應完全相同 某科學興趣小組在學習酶的知識后,開展了酶相關性質的實驗研究。 【查閱資料】材料一:淀粉和蔗糖都是大分子非還原性糖類,在相關酶的催化作用下被分解成葡萄糖。 材料二:葡萄糖屬于還原性糖,它遇斐林試劑顯磚紅色。 表一 甲 乙 1 淀粉溶液 3mL 1 蔗糖溶液 3mL 淀粉酶溶液 2mL 蔗糖酶溶液 2mL 斐林試劑 2mL 2mL 【實驗器材】 1%淀粉溶液,1%蔗糖溶液,淀粉酶溶液,蔗糖酶溶液,斐林試劑、若干試管等。 【實驗過程】 ①將兩支相同試管,編號為甲、乙; ②實驗分組及所加試液如表一: ③實驗結果:甲乙試管中的實驗現象: 。 【反思交流】 比較甲、乙兩組實驗,能不能形成對照組證明酶具有專一性?并闡明理由: 。 實驗中兩支試管所處的環境是: 。 如圖顯示的是唾液中唾液淀粉酶經過各消化道器官時還會呈現如圖的趨勢,請解釋原因: 。 3027680116840 【答案】甲、乙試管內均顯磚紅色; 【反思交流】(1)變量不唯一;(2)37℃的溫水;(3)唾液淀粉酶是一種蛋白質,在胃內開始消化 胰酶腸溶片是一種助消化藥,含多種消化酶,用于胰液缺乏導致的消化不良癥。為了不影響療效,本品需要在 4℃左右的低溫條件下保存。小明和同學們以胰酶腸溶片和蛋清為原材料,探究“胰液對蛋白質的消化作用”。實驗方法如下: ①將胰酶腸溶片處理后,獲得胰酶液備用。 ②將蛋清加入沸水攪拌,配成蛋花液,冷卻備用。 ③取三支試管,分別標為 1 號、2 號、3 號,按下表進行處理后,結果如下: 處理方法 試管號 1 號 2 號 3 號 加入蛋花液 5 毫升 5 毫升 5 毫升 加入不同液體后搖勻 5 毫升清水 5 毫升胰酶液 5 毫升煮沸過的胰酶液 靜置 60 分鐘 37℃ 37℃ 37℃ 現象 不變 蛋花液消失、澄清 不變 請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比較 (填試管編號)兩支試管,說明胰蛋白酶具有消化作用。 與 2 號試管比較,3 號試管沒有明顯變化,說明 。 若要繼續探究“不同溫度對胰液消化作用的影響”,最合理的實驗步驟是 。(步驟可重復操作) ①取 3 支試管,編號并分別注入 2 毫升蛋花液 ②向各試管滴入 1 毫升胰酶液 ③觀察實驗現象 ④將 3 支試管分別放入 60℃的熱水、沸水、冰塊中保持 5 分鐘。 【答案】(1)1、2;(2)煮沸過的胰酶液失去了活性;(3)①②④③ 為探究影響酶催化作用的因素,小明取三支潔凈的試管并編號,然后按表中序號 1 至 5 的要求操作。 由表可知,小明研究的問題是 。 序號 項目 試管 1 2 3 1 注入新鮮的淀粉酶溶液 1 毫升 1 毫升 1 毫升 2 注入蒸餾水 1 毫升 / / 3 注入氫氧化鈉溶液 / 1 毫升 / 4 注入鹽酸 / / 1 毫升 5 注入可溶性淀粉溶液 2 毫升 2 毫升 2 毫升 小明實驗時較粗心,按照序號 1、5、2、3、4 步驟操作,結果滴加碘液后三支試管均無藍色,你認為原因可能是 。 【答案】(1)影響唾液淀粉酶催化作用的因素是什么? (2)若 1、5 與 2、3、4 間隔時間過長,導致唾液淀粉酶將淀粉消化 某科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利用發芽玉米的提取液、淀粉液等材料探究溫度對酶活性的影響,為此設計了如圖所示三組探究活動。 溫馨提示:A.發芽玉米的提取液中含有淀粉酶; 甲組 乙組 丙組 左試管加入淀粉液 2 毫升 2 毫升 2 毫升 右試管加入提取液 1 毫升 1 毫升 1 毫升 水浴溫度 20℃ 40℃ 100℃ 水浴時間 10 分鐘 10 分鐘 10 分鐘 B.斐林試劑在加熱條件下遇淀粉的消化產物(麥芽糖)會產生磚紅色沉淀。 實驗操作步驟如下: 步驟一:如表所示操作。 步驟二:把提取液分別倒入同一燒杯的左試管中,搖勻后在原溫度下再維持 5 分鐘。 步驟三:分別向各試管加入 1 毫升斐林試劑,置于 50~65℃水浴中維持 1 分鐘,觀察現象。 實驗結果:甲組和乙組都出現了磚紅色沉淀,且乙組比甲組的顏色更明顯,丙組無磚紅色沉淀出現。 分析實驗結果后可得出的結論: 。 出現乙組現象的原因是:淀粉液在 的作用下變成了麥芽糖。 2532380499110若在完成“步驟一”后,將丙組實驗中的溫度由 100℃調到 40℃,再繼續完成“步驟二”和“步驟三”,其實驗現象為 。 【答案】(1)在一定范圍內,酶活性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強,超過最適溫度后,酶活性將逐漸減弱,溫度過 高或者過低都會影響酶的活性(合理即可);(2)提取液中淀粉酶;(3)無磚紅色沉淀出現。 2438400497840圖 1 為消化系統圖,圖 2 為食物通過消化道時,淀粉、蛋白質和脂肪被消化過程中數量的變化圖,請分析回答以下問題:(“[]”中填寫序號,“橫線內填寫文字。) 圖 1 中的[ ] 分泌的消化液不含消化酶。 淀粉初步消化的器官是圖 1 中[ ] ,所以圖 2 中的曲線 表示淀粉的消化過程,最終被分解為 。 圖 2 中“乙”曲線表示 的消化過程,這種物質在圖 1 中的[ ] 被初步消化。 人體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場所是圖 1 中的[ ] 【答案】(1)3 肝臟;(2)8 口腔;甲;葡萄糖;(3)蛋白質;10 胃;(4)13 小腸。 如圖表示淀粉、蛋白質和脂肪在消化道中各器官(依次用 A、B、C、D、E 表示)被消化的程度,請回答問題: 據圖,X 在[A]處首先開始被消化,原因是 A 中具有可以消化 X 的消化酶﹣唾液 。 觀察如圖,Y 在 C 處第二個開始被消化,可知物質 Y 是 ,判斷的依據[C]是消化道中的 。Z 是食物中的 。 三種物質均可在 D 處被消化和吸收,D 器官與此功能相適應的特點是:小腸很長.(請繼續在下①、②、③處完成填詞) ①有許多 (“環形”或“縱行”)皺襞和小腸 ; ②小腸絨毛內有豐富的 ; ③小腸絨毛壁、毛細血管壁都很薄,只由 (“一層”或“多層”)上皮細胞構成。 試管編 號 加原料 設置平行 實驗 設置平行實驗無關變量 觀察到的現象 1 花生油 5 毫 升 加入 5 毫升膽 汁 充分攪拌后放入37℃溫水中10 分鐘 花生油呈現乳狀 2 花生油 5 毫 升 加入 5 毫升蒸 餾水 花生油和水出現了明顯 的分層 膽汁也是一種消化液,膽汁對脂肪的消化起什么作用呢?如表是某校研究性生物課外興趣小組的探究設計后的實驗過程,請回答: ①膽汁與其它消化液相比不含 ; 3151505302895②膽汁對脂肪的消化有 (“分解”或“乳化”)作用。 【答案】(1)淀粉酶(2)蛋白質;胃;脂肪(3)①環形 絨毛 ②毛細血管 ③一層 (4)消化酶;乳化 1170305280035酶的發現,許多科學家曾經做過一系列實驗: 根據上述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科學家發現胃蛋白酶只能催化蛋白質分解,說明酶催化作用具有 ; 畢希納實驗證實了 ; 下列關于酶發現過程的描述正確的是 。 A、酶只能在細胞內起作用 B、酶有催化作用,大多數酶是蛋白質 C、科學的發現是一個不斷完善、不斷修正的過程。 【答案】(1)專一性(2)酶是無生命的化學物質(3)BC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