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鹽與復分解反應 知識點① 鹽的定義:鹽可以看成是酸與堿中和反應的產(chǎn)物;是指能電離出金屬陽離子(或銨根離子)和酸根陰離子的化合物,如硫酸銅、碳酸鈉、硝酸銨。 2、鹽的分類 (1)按照組成分類:鈉鹽、鉀鹽、碳酸鹽、硫酸鹽、銨鹽等。 (2)按照溶解性分:可溶性鹽(K+、Na+、NH4+、NO3-)和不溶性鹽。 常見不溶性鹽有BaSO4、AgCl、大多數(shù)的碳酸鹽。 常見的鹽:①碳酸鈉(Na2CO3)白色粉末、易溶于水,溶液顯堿性,俗名純堿、蘇打。 從溶液里結(jié)晶析出時,結(jié)合一定數(shù)目的結(jié)晶水分子而成為Na2CO3·10H2O(碳酸鈉晶體),其在干燥空氣里,碳酸鈉晶體能逐漸失去結(jié)晶水而成為碳酸鈉粉末,此現(xiàn)象叫做風化。(化學變化) 碳酸鈉的水溶液呈堿性,向碳酸鈉溶液中加入無色酚酞,溶液變紅色。 故而:向敞口放置的氫氧化鈉溶液中滴加無色酚酞,無法判斷其是否變質(zhì)! 用途:廣泛用于玻璃、造紙、紡織和洗滌劑的生產(chǎn)等。 ②:碳酸氫鈉(NaHCO3)俗名小蘇打,溶液呈弱堿性,廚房常見用品,可以作為食品膨松劑。也可以用于治療胃酸過多。 ③碳酸鈣:(CaCO3)是一種難溶的鹽,俗名大理石、石灰石 ④食鹽(氯化鈉NaCl):用途:常用的調(diào)味品,醫(yī)藥上用來配制生理鹽水(0.9% NaCl溶液)等 ⑤硫酸銅(CuSO4):白色粉末,易溶于水,溶液為藍色。硫酸銅晶體為藍色晶體(俗稱膽礬、藍礬),無水硫酸銅也易吸水變成膽礬,利用這一特性檢驗某些物質(zhì)中是否含有少量水分 鹽的通性與復分解反應 (1)可溶性鹽和金屬反應——置換反應(第二章再學) Fe+ CuSO4==Cu+FeSO4 ★規(guī)律:只有排在金屬活動性順序表中前面的金屬(除K、Ca、Na外),才能將它后面的金屬從它的鹽溶液中置換出來。 金屬活潑性順序表: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 (2)某些鹽和酸反應 Na2CO3 +2HCl==2NaCl+H2O+CO2↑ AgNO3 + HCl==AgCl↓+HNO3 BaCl2+ H2SO4==BaSO4↓+2HCl (3)某些溶鹽和溶堿反應(兩者均可溶): Na2CO3 + Ca(OH)2==CaCO3↓+2NaOH Na2SO4 + Ba(OH)2==BaSO4↓+2NaOH MgCl2+ 2NaOH==Mg(OH)2↓+2NaCl (4)溶鹽和某些溶鹽反應(通常兩者均可溶): NaCl+ AgNO3==AgCl↓+NaNO3 Na2SO4 + BaCl2==BaSO4↓+2NaCl Na2CO3 + CaCl2==CaCO3↓+2NaCl ★你能找出上述反應類型有什么特點? 復分解反應:化合物互相交換成分生成新的化合物的反應 通式表達:AB + CD = AC + BD 復分解反應的實質(zhì):溶液中離子因相互結(jié)合生成了水、氣體或沉淀而使離子濃度朝減小的方向進行,因此溶液中發(fā)生反應的這些離子彼此是不能大量共存的。(下圖中離子間不能共存) 鹽的制取(候氏制堿(Na2CO3)法) 涉及反應:NaCl+NH3+CO2+H2O==NH4Cl+NaHCO3↓ 2NaHCO3=△=Na2CO3+H2O+CO2↑(可循環(huán)利用) 為什么先通氨氣? 這里NaHCO3為什么是“沉淀”? 除了侯氏制堿法,還有哪些方法在理論上能制取鹽? 鹽與化肥:無機鹽 主要有氮肥、磷肥、鉀肥、復合肥 銨鹽(氮肥)能與堿反應,產(chǎn)生一種刺激性氣味的氣體 (NH4)2SO4+2NaOH= Na2SO4+2H2O+2NH3↑ 氨氣能使?jié)駶櫟募t色石蕊試紙變藍 NH4+的檢驗:與OH-共熱,產(chǎn)生刺激性氣體,并能使?jié)駶櫟募t色石蕊試紙變藍色。 其他特殊離子:Fe2+(淺綠色) Fe3+ (黃色) Cu2+(綠色) 二、考點 1.鹽的認識與常見的鹽 例題1.下列各組物質(zhì)中,主要成分的名稱和化學式表示的不是同一種物質(zhì)的是(?? )C A .苛性鈉、氫氧化鈉、NaOH B .鹽酸、氯化氫水溶液、HCl C .燒堿、碳酸鈉、Na2CO3 D .食鹽、氯化鈉、NaCl 2.碳酸鈉俗稱“純堿”,有關(guān)它的表述不正確的是( )D A.“純堿”其實不是堿,它屬于鹽類 B.可用純堿代替洗滌靈洗滌餐具表面的油污 C.用純堿可除去面團發(fā)酵產(chǎn)生的酸 D.“冬天撈堿”可說明純堿的溶解度隨溫度的變化不大 變式訓練1.蒸饅頭時因為面團沒發(fā)酵,不能用純堿。而是用小蘇打(化學式為NaHCO3),它是一種常用的膨松劑,加熱后可轉(zhuǎn)化為純堿。下列相關(guān)的推斷不合理的是( )D A.小蘇打?qū)θ梭w無害 B.小蘇打是膨松劑是因為能產(chǎn)生二氧化碳氣體 C.吃這種饅頭可抑制胃酸 D.小蘇打能和酸反應,所以小蘇打?qū)儆趬A 2.推理是化學學習中常用的思維方法,下列推理正確的是( )?D A .向某固體物質(zhì)中加入稀鹽酸,生成無色無味氣體,證明該物質(zhì)一定是碳酸鹽 B .向碳酸鈉溶液中滴加無色酚酞試劑,溶液變成紅色,說明碳酸鈉屬堿類 C .某有機物在空氣中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證明該有機物一定含有碳、氫、氧三種元素 D .某化肥與堿混合研磨,產(chǎn)生刺激性氣味的氣體,證明該化肥是銨態(tài)化肥 3.Na2CO3?的水溶液呈堿性,下列說法正確的是(??)C A .碳酸鈉在水中會電離出OH- B .往碳酸鈉溶液中加氯化鈉固體后溶液的 pH 降低 C .碳酸鈉溶液中存在 OH- D .往碳酸鈉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試液后溶液顯紅色 2.鹽與其他物質(zhì)的反應 例題1.對于化學反應:甲+乙==丙+丁,其中甲、乙、丙、丁既可能是單質(zhì)也可能是化合物。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B A.若甲、乙、丙、丁均是化合物,則該反應一定是復分解反應 B.若甲、乙、丙分別是酸、堿、鹽,則丁一定是水 C.若甲是可溶性堿,乙是可溶性鹽,則丙和丁不可能是兩種沉淀 D.若甲是鐵,丙是氫氣,則乙一定是稀鹽酸 2.關(guān)系圖中“—”兩端的物質(zhì)能發(fā)生化學反應,“→”表示物質(zhì)的轉(zhuǎn)化方向。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D A .反應①放出熱量 B .反應②所得溶液可呈中性 C .反應③可得 NaOH D .不能將圖中稀鹽酸換為稀 H2SO4 3.現(xiàn)有鹽酸和CaCl2的混合溶液,向其中逐滴加入過量某物質(zhì)X,溶液的pH隨滴入X的量的變化關(guān)系如右圖所示。則X是( )C A、水 B、澄清石灰水 C、純堿溶液 D、稀鹽酸 變式訓練1.鐵、氯化銅、石灰水、稀鹽酸、石灰石之間的反應關(guān)系如右圖所示,圖中兩圓相交部分(a、b、c、d)表示物質(zhì)間反應的類型或主要實驗現(xiàn)象。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A A.a(chǎn)處產(chǎn)生白色物質(zhì) B.b處生成藍色沉淀 C.c處發(fā)生復分解反應 D.d處產(chǎn)生氣泡 2.A、B、C 三種溶液兩兩混合后的實驗現(xiàn)象如圖所示,則 A、B、C 三種溶液依次是(?? )A A .鹽酸、碳酸鈉溶液、澄清石灰水 B .氯化鈉溶液、澄清石灰水、氫氧化鈉溶液 C .鹽酸、碳酸鈉溶液、氫氧化鈉溶液 D .氫氧化鈣溶液、鹽酸、硫酸鈉溶液 3.復分解反應 例題1.下列化學方程式客觀存在且屬于復分解反應類型的是(???? )D A .CO+CuO=△=CO2+Cu B .Fe+ H2SO4=FeSO4+H2↑ C .KCl+NaNO3=KNO3+NaCl D .CaCO3+2HCl= CaCl2?+CO2↑+H2O 變式訓練1.?下列各組物質(zhì)間能發(fā)生復分解反應的是(?? )C A .AgCl和HNO3 B .NaCl溶液和K2CO3溶液 C .CuSO4溶液和BaCl2溶液 D .KNO3溶液和Ca(OH)2溶液 2.已知物質(zhì)在發(fā)生復分解反應時,其中有一類復分解反應的特點是:堿性較強的物質(zhì)發(fā)生反應生成堿性較弱的物質(zhì),如2CH3COOH+Na2CO3==2CH3COONa+H2O+CO2↑ 如表為在常溫下、相同濃度的五種溶液的PH: 溶質(zhì) NaHCO3 CH3COONa NaClO NaCN Na2CO3 PH 8.6 8.8 10.3 11.1 11.6 依照堿性較強的物質(zhì)發(fā)生反應生成堿性較弱物質(zhì)的特點,請判斷下列反應不能成立的是(? )B A .CO2+H2O+NaClO=NaHCO3+HClO B .CO2+H2O+2NaClO=Na2CO3+2HClO C .CH3COOH+NaCN= CH3COONa+HCN D .NaClO+CH3COOH=HClO+CH3COONa 3.M是一種活動性比鐵強的金屬,M2+與其他幾種離子構(gòu)成的化合物的溶解性見下表: O2- OH- CO32- Cl- SO42- NO3- M2+ 難溶 難溶 難溶 易溶 易溶 易溶 根據(jù)以上信息判斷下列各反應:①M+HCl;②M(NO3)2+BaCl2;③MO+HCl;④M(OH)2+NaCl;⑤M(OH)2+HCl;⑥M(NO3)2+HCl;⑦MCO3+HCl;⑧MSO4+BaCl2,上述反應能進行,且反應產(chǎn)物有水生成的是(? )B A .①②④⑦ B .③⑤⑦ C .②④⑥ D .①③⑤⑧ 4.鹽與化肥 例題1.小明家的芹菜莖稈細弱,為免其倒伏,他應施加的化肥是( ???)C A .KOH B .Ca3(PO4)2 C .K2CO3 D .CO(NH2)2 2.NH4NO3是一種化學肥料,某NH4NO3溶液的pH=4。以下說法錯誤的是(? )B A .NH4NO3不能與熟石灰混合使用 B .NH4NO3是一種復合肥料 C .久施NH4NO3的土壤可能被酸化 D .鹽溶液也可能使酸堿指示劑變色 變式訓練1.某農(nóng)民種植的一塊農(nóng)田小麥產(chǎn)量總是比鄰近地塊的低。他懷疑該農(nóng)田可能是缺少某種元素,為此將該肥力均勻的農(nóng)田分成面積相等的五小塊,進行田間實驗。除施肥不同外,其他田間管理措施相同。實驗結(jié)果如下表: 地塊 甲 乙 丙 丁 戊 施肥情況 CO(NH2)2 KH2PO4 NH4H2PO4 (NH4)2SO4 不施肥 小麥收獲量 55.56 67.26 55.88 55.44 55.11 據(jù)表判斷,該農(nóng)田最可能缺少的元素是(??? )A A .鉀 B .氮 C .磷 D .硫 2.某麥田的種子顆粒不飽滿,應該施加( ???)D A .P2O5 B .K2CO3 C .(NH4)2SO4???? D . Ca(H2PO4)2 5.離子的共存 (實質(zhì)是各離子濃度不變,即不能發(fā)生反應) 常見不共存離子及產(chǎn)物特征 H+(酸)+OH—→H2O H+(酸)+CO3→CO2↑(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NH4++OH—(堿)→NH3↑(能使?jié)駶櫟募t色石蕊試紙變藍); Ba2++SO42— → BaSO4↓ (白色,不溶于稀硝酸); Ag++Cl—→AgCl↓ Ca2++CO32—→CaCO3↓ (白色,能溶于稀硝酸,放出CO2氣體) Ba2++CO32—→BaCO3↓ Mg2++OH—→Mg(OH)2↓ Cu2++OH—→Cu(OH)2↓ (能溶于稀酸) Fe3++OH—→Fe(OH)3↓ 分析上述十組離子不難得出,如果兩種離子相互作用生成了水或氣體或沉淀等物質(zhì),則這兩種離子不能在溶液中共存。 【常見題型】 1.“無條件”共存題 例1. 下列各組物質(zhì)不能在溶液中共存的有( )多選 A Ba(OH)2和KCl B FeCl3和NaOH C NaCl和KNO3 D Na2CO3和HCl 2.“無色透明”條件型 若題目限定溶液“無色”,則不含有色離子,即Fe2+(淺綠色)、Fe3+(黃色)、Cu2+(藍色)、MnO4-(紫色)等離子。 例2. 某無色透明的溶液中,下列各組離子能大量共存的是( ) A H+、Cl-、Ba2+、CO32- B Ag+、Cl-、K+、NO3- C K+、OH-、Cl-、Na+ D Fe3+、Cl-、NO3-、Na+ 例3.下列離子能在同一溶液中大量共存并且形成無色溶液的是(? ) A. Zn2+ 、Cu2+ 、Cl- 、SO42-?? ?B.?? K+?、Ba2+?、NO3-? 、Cl- C. Mg2+ 、Cl-、Na+ 、OH-????? D. ?K+、Na+、H+、OH- 3.堿性溶液中肯定不存在與OH-起反應的離子;酸性溶液中肯定不存在與H+起反應的離子。 酸性溶液、pH=1的溶液、能使pH試紙變紅的溶液、使石蕊試液變紅等,在分析各選項組的離子時,還需考慮H+的存在;堿性溶液、pH=14的溶液、能使pH試紙變藍的溶液,使石蕊試液變藍或使酚酞試液變紅的溶液等;在分析各選項組的離子時,還需考慮OH-的存在。 例4:在無色透明的酸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組離子是(? ? ) (A)NH4+、A13+,SO42-、NO3-? ?(B)K+、Na+、OH-、C1- (C)K+、Mg2+、CO3-、SO42-? ?(D)Ca2+、Na+、HCO3-、OH- 例5:在堿性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離子組是(???) (A)A13+、NH4+、SO42-、Cl—? (B)Na+、SO42-、K+、CO32- (C)K+、Fe2+、Cl-、Mg2+ (D)Ba2+、Na+、Cu2+、NO3- 4.甲、乙廠工業(yè)廢水問題 例6. 在我市經(jīng)濟在開發(fā)的進程中,要堅持開發(fā)與環(huán)保并重.某化學課外活動小組在調(diào)查一化工廠時發(fā)現(xiàn),該廠有甲、乙兩個車間,各排出的廢水澄清透明,經(jīng)分析分別含有三種不同離子,共有K+、Ba2+、Cu2+、OH﹣、NO3﹣、CO32﹣ 六種離子. ①已知甲車間的廢水明顯呈堿性,則乙車間廢水中含有的陰離子是 . ②將甲、乙兩車間的廢水按適當比例混合,可以變廢為寶,既能使廢水中的Ba2+、Cu2+、OH﹣、CO32﹣ 等離子轉(zhuǎn)化為沉淀除去,又可以用上層清液來澆灌農(nóng)田.清液中含有的溶質(zhì)主要是 (填化學式). ③寫出K2CO3和Ba(NO3)2發(fā)生復分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變式訓練1.下列各組離子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C A.Cu2+、Mg2+、NO3﹣、OH﹣ B.H+、SO42﹣、CO32﹣、Ba2+ C.K+、NO3﹣、Cl﹣、Na+ D.H+、NO3﹣、Ca2+、OH﹣ 2.小劉對某溶液所含溶質(zhì)的記錄,合理的是( )A A.NaNO3 AlCl3 HCl ZnSO4 B.NH4Cl K2SO4 KOH Na2CO3 C.K2CO3 NaCl KNO3 H2SO4 D.BaCl2 HCl CaCl2 NH3?H2O 3.下列各組離子能在pH=3的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C A.NH4+、Na+、NO3﹣、CO32﹣ B.NO3﹣、Cu2+、SO42﹣、OH﹣ C.Mg2+、K+、SO42﹣、Cl﹣ D.Ca2+、Na+、HCO3﹣、Cl﹣ 4.在pH=7的無色溶液中,下列離子可以大量共存的是( )D A.Na+ Ca2+ NO3﹣ CO32﹣ B.NH4+ Cu2+ Cl﹣ SO42﹣ C.Ba2+ K+ OH﹣ NO3﹣ D.Na+ K+ NO3﹣ Cl﹣ 5. 下列各組離子在pH=13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并形成無色透明溶液的是( )A A.Na+、K+、Cl﹣、CO32﹣ B.H+、Na+、CO32﹣、SO42﹣ C.NH4+、K+、NO3﹣、Cl﹣ D.Cu2+、Ca2+、Cl﹣、NO3﹣ 6. 某電鍍廠在對金屬鍍件表面除銹、除污過程中,使用鹽酸、硫酸、氫氧化鈉、碳酸鈉等試劑.該廠經(jīng)處理后排放的廢水,仍可能含有 H+、OH﹣、Na+、Fe3+、CU2+、CO32﹣、Cl﹣、SO42﹣中的幾種離子.某中學生環(huán)保志愿者小組對該廢水中部分成分進行檢測.實驗步驟及現(xiàn)象如下表所示.請你填寫下表中每步實驗現(xiàn)象所對應的實驗結(jié)論. 實驗步驟及現(xiàn)象 實驗結(jié)論(填離子符號) 取廢水樣品觀察,呈無色 廢水中不含① 測所取廢水樣品的pH,pH=13 廢水中含較多的OH﹣ 向廢水樣品中加入過量的稀鹽酸,沒有氣泡產(chǎn)生 廢水中不含② 根據(jù)以上信息綜合分析,你推測該廢水中除H2O外,還含有的物 質(zhì)是③ (寫化學式,下同),不能確定的物質(zhì)是④ . 6.離子的鑒定 常見的離子鑒定方法: H+:用紫色石蕊試液或PH試紙; 碳酸鹽(如:碳酸鈉等)生成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 OH-:某些可溶性鹽(如:硫酸銅、氯化鐵)生成特殊顏色的沉淀 與NH4+離子共熱,產(chǎn)生能使?jié)駶櫟募t色石蕊試紙變藍的氣體(NH3) Cl-:用AgNO3溶液和稀HNO3,若產(chǎn)生白色沉淀,則是氯離子 SO42-:硝酸鋇溶液Ba(NO3)2和稀硝酸,若產(chǎn)生白色沉淀,則是硫酸根離子 區(qū)別Cl-和SO42-:先用Ba(NO3)2溶液 再用AgNO3溶液 CO32-:用鹽酸和石灰水 ★若同時存在OH-、CO32-,不可用紫色石蕊、無色酚酞、和PH 例題1.下列敘述不符合實驗事實的是(?? ) A .將CO2氣體通入CaCl2溶液中,沒有白色沉淀產(chǎn)生 B .向滴有酚酞試液的蒸餾水中加入Fe(OH)3,溶液顯紅色 C .在Na2CO3、K2SO4、AgNO3溶液中分別滴加BaCl2溶液,都有白色沉淀生成 D .久置于空氣中的熟石灰,加入稀鹽酸會有氣體放出 2.下列的檢驗及結(jié)論中一定正確的是(? )C A .某固體物質(zhì)中加入稀鹽酸,產(chǎn)生大量氣泡,該物質(zhì)一定是碳酸鹽 B .加入氯化鋇溶液有白色沉淀產(chǎn)生,再加鹽酸,沉淀不消失,則原溶液一定有硫酸鹽 C .分別含有Mg2+、Cu2+和Na+的三種鹽酸鹽溶液,用NaOH溶液就能一次鑒別開 D .加入碳酸鈉溶液產(chǎn)生白色沉淀,再加鹽酸,白色沉淀消失,一定有Ba2+ 3.下列四組溶液,不用其他試劑,無法將其鑒別出來的是(?? )A A .BaCl2、Na2SO4、K2CO3、KNO3 B .H2SO4、KOH、Ba(OH)2、CuSO4 C .HCl、Ba(NO3)2、NaCl、Na2CO3 D .HCl、H2SO4、BaCl2、Na2CO3 ★4.甲、乙、丙、丁四種溶液中,分別含有Ba2+、Mg2+、Na+、H+、OH-、Cl-、CO32-、SO42-中的一種陽離子和一種陰離子。為確定四溶液中分別含有哪種陽離子或陰離子,進行了下面實驗:①將甲溶液分別與其他三種溶液混合,都觀察到白色沉淀生成;②將乙、丁溶液混合,有氣泡產(chǎn)生;③向丙溶液中滴入AgNO3溶液,可明顯觀察到白色沉淀,加稀硝酸后,沉淀不消失;分析實驗得到的以下結(jié)論,不正確的是(?? )D A .甲溶液中一定含有Ba2+ B .乙溶液中可能含有SO42- C .丙溶液中一定含有Cl- D .丁溶液中一定含有Na+ 變式訓練1.下列由實驗現(xiàn)象得到的結(jié)論,正確的是 (??)D A .向某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生成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說明該溶液中必含SO42- B .將某固體加入到稀鹽酸中,有氣泡產(chǎn)生,說明此固體一定是金屬 C .氯化鈉晶體不導電,說明氯化鈉晶體不含離子 D .向某溶液中滴加無色酚酞試液,酚酞試液變紅色,說明該溶液顯堿性 2.食鹽、食醋、純堿等均為家庭廚房中的常用物質(zhì),利用這些物質(zhì),你能做成功的家庭小實驗是(?)D ①檢驗自來水中的氯離子????? ②鑒別食鹽和純堿 ③探究雞蛋殼是否含有碳酸鹽?? ④除去熱水瓶中的水垢 A .①②③④B .①③C .②④D .②③④ 3.下列關(guān)于科學實驗中“操作?現(xiàn)象?結(jié)論”的描述正確的是(?? ? )C 選項 操作 現(xiàn)象 結(jié)論 A 在某固體物質(zhì)中加入稀鹽酸 產(chǎn)生大量氣泡 該物質(zhì)一定是碳酸鹽 B 在某溶液中加入氯化鋇溶液和稀硝酸 產(chǎn)生白色沉淀 該溶液中一定含有硫酸根離子 C 在稀鹽酸與氫氧化鈉反應后的溶液中滴加無色酚酞 不變色 兩者可能恰好完全反應 D 將某溶液滴在PH試紙上 PH試紙變藍色 該溶液一定是堿溶液 4.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由CuSO4、Na2SO4、Na2CO3、BaCl2、NaOH中的一種或幾種組成,為探究其組成,小明查閱資料得知NaCl、BaCl2溶液呈中性,經(jīng)過思考設計并進行了以下實驗: 分析實驗過程,小明還不能完全確定各成分,又進行了如下實驗: 【進行實驗】 實驗步驟 實驗現(xiàn)象 1.取少許無色濾液于試管中,滴入???????? 產(chǎn)生白色沉淀 2.靜置上述溶液,取上層清液少許于另一支試管中,滴入幾滴酚酞溶液 溶液變?yōu)榧t色 (1) 補充完整實驗步驟1滴入 。 (2) 可得出白色粉末的成分是 。 三、課堂練習 1.某校化學研究性學習小組,對施用化肥的利與弊進行了小組辯論,甲方的觀點是使用化肥有利,下列甲方觀點不正確的是(?? )A A .大量施用化肥不會造成環(huán)境污染 B .施用化肥可使農(nóng)作物增加產(chǎn)量 C .磷肥能促進農(nóng)作物根系發(fā)達,增強養(yǎng)分的吸收 D .鉀肥能促使農(nóng)作物生長旺盛,莖稈粗壯 2.檢測氫氧化鈣性質(zhì)的實驗后,某試管廢液中含有鹽酸和氯化鈣,科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對此溶液進行進一步探宂。他們在廢液中逐滴滴入碳酸鈉溶液至過量,實驗過程中觀察到開始先產(chǎn)生氣泡,過一會才產(chǎn)生白色沉淀。同學們畫出了廢液中離子數(shù)目隨加入碳酸鈉溶液質(zhì)量(X)變化的圖像,其中與實驗過程不符的是( ???)D A .B .C .D . 3.下列各組物質(zhì)在給定條件下能大量共存的是(?? )B A .在PH=1的溶液中:NaCl、Na2CO3、Na2SO4 B .在PH=2的溶液中:KCl、 Na2SO4? HNO3 C .在PH=13的溶液中:BaCl2、Na2CO3、NaOH??D .在PH=14的溶液中:FeCl3、Ba(NO3)2、CaCl2 4.某同學想用實驗證明FeCl3溶液顯黃色不是Cl—離子造成的,下列實驗操作中,無意義的是(A?) A .加水稀釋后FeCl3溶液黃色變淺 B .向FeCl3溶液中滴加適量氫氧化鈉溶液,振蕩后靜置,溶液黃色消失 C .向FeCl3溶液中滴加適量無色硝酸銀溶液,振蕩后靜置,溶液黃色未消失 D .觀察KCl溶液沒有顏色 5.取一定量石灰石與稀鹽酸反應后的溶液,向其中逐滴加入碳酸鈉溶液,并測得溶液pH隨加入碳酸鈉溶液體積的變化曲線如圖所示.則下列有關(guān)說法正確的是(? )D A .A點和D點處溶液中的溶質(zhì)分別是CaCl2和NaCl B .AB段可觀察到的實驗現(xiàn)象是有沉淀產(chǎn)生 C .BC段可觀察到的實驗現(xiàn)象是有氣泡產(chǎn)生 D .CD段pH上升的原因是Na2CO3溶液增多 6.以粗鹽(含雜質(zhì)Na2SO4、MgCl2、CaCl2、泥沙)為原料制備精鹽,為除去Na2SO4、MgCl2、CaCl2并得到中性的食鹽溶液,下列所加試劑和操作:①加過量的Na2CO3溶液,②過濾,③加過量的NaOH溶液,④加適量的稀HCl,⑤加過量的BaCl2溶液。能達到目的的順序是(? )A A .③⑤①②④ B .③⑤①④② C .⑤③②①④ D .③①⑤②④ 7.甲、乙、丙、丁四種物質(zhì),分別是Ba(OH)2、HCl、Na2CO3、Na2SO4中的一種。若將甲的溶液滴入乙的溶液中,產(chǎn)生白色沉淀;向這種白色沉淀中滴加丙的溶液,沉淀消失并放出一種無色氣體。據(jù)此可推斷丁是(? )A A .Na2SO4????B .Ba(OH)2 C .HCl D .Na2CO3 8.已知①中盛有一定量的碳酸鈉溶液, 根據(jù)下圖所示的實驗過程,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D A .②中溶液為紅色 B .③中溶液的溶質(zhì)一定含有的是氫氧化鈉 C .④中溶液中存在大量的Cl-?Na+?Ca2+?H+ D .加入過量稀鹽酸后,③中觀察到沉淀消失,溶液的顏色沒有變化、同時產(chǎn)生大量氣泡 9.某同學在家中找到一種白色粉末,到學校實驗室進行以下實驗,實驗過程及現(xiàn)象如圖,對此粉末成分判斷正確的是(?? )C A .該粉末可能是CaCO3 B .該粉末一定是堿 C .該粉末可能是Na2CO3 D .該粉末中一定含有?CO32- 10.某實驗廢液中可能含有 Cl-、CO32-、SO42-、Na+、Mg2+、Fe3+六種離子中的幾種。為確定廢液中存在的離子,進行了下面實驗: ①取少量廢液,向廢液中滴加NaOH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②另取少量廢液,向其中滴加 BaCl2?溶液,無明顯現(xiàn)象; ③再取少量廢液,滴加AgNO3溶液,產(chǎn)生白色沉淀,加稀硝酸后沉淀不溶解。 請分析實驗后回答: 廢液中一定含有的離子是________,可能含有的離子是________; 11.小科從標簽得知雪碧成分中有水、二氧化碳、檸檬酸、檸株酸鈉等。在閱資料知道1體積雪碧中含有約3體積二氧化碳,檸檬酸的含量約為2.8g/1000mL。檸檬酸與碳酸鈉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2C6H8O7 + 3Na2CO3 === 2C6H5O7Na3 + 3CO2↑+ 3H2O。 他用一瓶500mL的雪勢做了如下實驗: 實驗步驟 步驟一 步驟二 步驟三 步驟四 操作過程 倒出三分之二雪碧,測其pH 在剩余雪碧中加入約6gNa2CO3 立即蓋上瓶蓋、搖勻 測溶液pH 現(xiàn)象或結(jié)果 pH約為3 產(chǎn)生大量氣泡 氣泡消失,瓶子略癟 pH約為9 【發(fā)現(xiàn)問題】CO2去哪兒了? 【提出猜想】①CO2被溶解了;②CO2與H2O發(fā)生了反應;③CO2與Na2CO3溶液發(fā)生了反應。 小思否定了猜想①和②,其理由是 。 【設計實驗】對猜想③進行實驗探究。 編號 實驗一 實驗二 實驗三 實驗四 買驗裝置 操作過程 Na2CO3溶液中滴加CaCl2溶液 Na2CO3溶液中通入過量CO2滴加CaCl2溶液 收集一瓶CO2,加入30ml飽和Na2CO3溶液中,蓋上瓶蓋搖勻 加入將實驗三的溶液低溫蒸發(fā)、干燥,得到的白色粉末按如圖所示裝置進行實驗 實驗現(xiàn)象 實驗產(chǎn)生白色沉淀 無明顯變化 瓶變癟,瓶底有晶體析出 A試管口有水滴,澄清石灰水變評濁 根據(jù)實驗探究過程,回答下列問題: (1)設計實驗一的作用是 。 (2)實驗四中A試管口略鄉(xiāng)下傾斜,其目的是 。 (3)根據(jù)實驗探究得出:CO2與Na2CO3溶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