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 5 講 幾種重要的鹽 知識講解 一、三種常見鹽的性質與用途 鹽的概念:鹽在水中電離時,生成金屬陽離子(或銨根離子)和酸根陰離子。 鹽 性質 用途 食鹽 (NaCl) 主要來自海水,能與硝酸銀溶液反應,生成白色不溶于稀硝酸的沉淀 AgCl: NaCl+AgNO3=AgCl↓+NaNO3 人類不可缺少的食物,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0.9 的氯化鈉溶液即是醫學上常用的生理鹽水。 純堿 (Na2CO3) 又稱純堿或蘇打,水溶液呈堿性,它從溶液中結晶析出時常帶有 10 個結晶水,化學式為 Na2CO3·10H2O,放在干燥的空氣里,會逐漸失去結晶水而成為碳酸鈉粉末。 重要的化工原料之一,廣泛地應用于玻璃、化工工業。 一種難溶于水的鹽,是碳酸和氫氧化鈣中和 碳酸鈣 (CaCO3) 反應的產物:Ca(OH)2+H2CO3=CaCO3↓ +2H2O;能與酸反應生成二氧化碳,也即實驗室制取 CO2 的方法: 2HCl+CaCO3=CaCl2+H2O+CO2↑ 重要的建筑材料,也可用于造紙、塑料、人造橡膠、食品等領域。 注意:Na2CO3·10H2O 會逐漸失去結晶水而成為碳酸鈉粉末,此過程稱為風化,是化學變化。二、鹽的性質 鹽類的化學性質 一般規律 示例 跟某些金屬的反應 鹽+金屬─→新鹽+新金屬 CuSO4+Fe=FeSO4+Cu 跟酸的反應 鹽+酸─→新鹽+新酸 BaCl2+H2SO4 = BaSO4↓+2HCl 跟某些堿的反應 鹽+堿─→新鹽+新堿 CuSO4+2KOH=K2SO4+Cu(OH)2↓ 跟某些鹽的反應 鹽+鹽─→兩種新鹽 NaCl+AgNO3=AgCl↓+NaNO3 某些鹽加熱能分解 2NaHCO 3 加熱Na 2 CO3 + CO 2 + H 2 O CaCO 3 加熱CaO + CO 2 注:鹽與堿;鹽與鹽的反應都要求是可溶性的堿與鹽。 三、鹽的制取 酸+金屬: ;酸+金屬氧化物 ; 酸+堿: ;酸+鹽 ; 堿+鹽: ;堿+非金屬氧化物: ; 鹽+鹽: ;金屬+鹽: 。 四、復分解反應 兩種化合物互相交換成分,生成另外兩種化合物的反應,叫做復分解反應。復分解反應只有當沉淀、氣體或有水生成時,才能發生。 含義:由于化合物互相交換成分生成新化合物的反應稱為復分解反應。 復分解反應進行的條件:①生成物中必須有沉淀或水或氣體生成; ②如果是鹽與鹽反應,鹽與堿反應還要求反應物都能溶于水。 記常見溶解性表:硫酸鹽除 BaSO4 難溶,Ag2SO4、CaCO3 微溶外,其余多數可溶; 氯化物除 AgCl 難溶外,其余多數均可溶; 碳酸鹽除碳酸鉀、碳酸鈉、碳酸銨可溶,碳酸鎂微溶,其余都難溶。 注:AgCl、BaSO4 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 課堂精講 題型一:常見鹽的性質與用途 【例 1】酸、堿、鹽在工農業生產和日常生活中應用廣泛,下列做法錯誤的是( ) A.用食鹽水除去水壺中的水垢 B.用石灰乳與硫酸銅溶液配制農藥波爾多液C.用稀鹽酸除去鐵制品表面的鐵銹 D.施用復合肥硝酸鉀能使作物枝葉繁茂,并增加抗倒伏能力 【答案】A 【變式訓練】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氯化鈉易潮解,所以食鹽應密封保存B.碳酸鈉晶體發生風化,是屬于化學變化 C.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該反應是復分解反應D.純堿是氫氧化鈉,屬于堿 【答案】B 某同學梳理歸納了以下知識點: ①稀釋濃硫酸時,將水緩慢注入濃硫酸中; ②生成鹽和水的反應一定是中和反應; ③均一、穩定的液體都是溶液; ④用食鹽水浸泡可以除去水垢; ⑤用紫色的石蕊溶液鑒別氯化鈉溶液、氫氧化鈉溶液和稀鹽酸 ⑥用降溫結晶法除去硝酸鉀中混用的少量氯化鈉雜質。 其中正確的個數是( ) 個 B.2 個 C.3 個 D.4 個 【答案】B 題型二:鹽的性質和制取 1251203302767【例 2】圖示是用含 SiO2 雜質的 Ba(NO)3 制備納米碳酸鋇的工藝流程,請回答下列問題: 試劑A 化學式是 。 寫出向 BaCl2 溶液加入KOH 并通入 CO2 時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 操作Ⅰ為洗滌、檢驗和烘干,檢驗洗滌是否干凈可選用的試劑是 ;檢驗是否洗滌干凈的具體步驟: 。 【答案】(1)HCl;(2)2KOH+CO2=K2CO3+H2O;K2CO3+BaCl2=BaCO3↓+2KCl;(3)AgNO3 取適量最后一次過濾液,滴加適量硝酸銀溶液,若無明顯現象,則洗滌干凈。 【變式訓練】 1522475483997某化工廠為綜合利用生產過程中的副產品 CaSO4,與相鄰化肥廠聯合設計了制備(NH4)2SO4 的工藝流程(如圖所示): 上述流程中,沉淀池中發生的主要化學反應為:CO2+2NH3+CaSO4+H2O=(NH4)2SO4,推測煅燒爐內的物質是 。 煅燒爐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該工藝中可循環使用的 X 為 , 副產品 Y 為 。 通過操作 a 將沉淀池中反應產物進行分離,其中操作 a 的名稱是 。實驗室中進行此操作時, 用到的玻璃儀器除玻璃棒、燒杯外,還需 。操作 b 的過程是 、冷卻、 。 從綠色化學和資源綜合利用的角度說明上述流程的主要優點是 。 【答案】(1)碳酸鈣(或 CaCO3); CaCO 3 加熱CaO + CO 2 ,CO2,CaO; 過濾,漏斗,加熱,濃縮結晶; 產生的 CO2 循環使用,得到的產品和副產品都是有用的物質,無廢物產生。 某工廠廢液中含有氯化鈉。氯化銅和氯化亞鐵。某課外小組要從廢液中回收銅并得到鐵紅(主要成分 Fe2O3),要求全過程不引入其他金屬元素。設計實驗方案如圖所示,回答下列問題。 1275588105076 ②加入過量鹽酸的目的是 . 工廠廢液中加入過量 A 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溶液甲中的金屬離子是 (寫離子符號). 【答案】(1)把過量的金屬A,即鐵粉除去。 Fe+CuCl2=FeCl2+Cu Na+、Fe2+ 【解析】(1)要從廢液中回收銅并得到鐵紅,要求全過程不引入其他金屬元素,因此向廢液中加入過量的 鐵粉,從而得到金屬銅。 鐵和硫酸銅反應生成硫酸亞鐵和銅。 過濾后,溶液甲是氯化鈉和氯化亞鐵的混合物,因此陽離子是鈉離子和亞鐵離子。 題型三:復分解反應 【例 3】下列各組中兩物質發生反應時,同時滿足復分解反應發生的三個條件的是( ) A.H2SO4 和 Ba(OH)2 B.(NH4)2SO4 和 Ba(OH)2 C.Ba(OH)2 和 CuSO4 D.NH4HCO3 和 H2SO4 【答案】B 【變式訓練】 圖示相連的物質間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發生反應。下表提供的四組物質符合圖中要求的是( ) 甲 乙 丙 丁 A Ba(OH)2 HCl CuO MgCl2 B Mg H2SO4 CuCl2 NaOH C Ca(OH)2 CO2 NaOH CuSO4 D Na2CO3 BaCl2 HCl Ca(OH)2 4229983153130 【答案】C 下列各組物質中,在恰好完全反應后,溶液的導電性會明顯減小的是( ) A.氫氧化鋇與鹽酸 B.鐵與稀鹽酸 C.氫氧化鋇與稀硫酸 D.氫氧化鈣與碳酸鈉 【答案】C 下列化學方程式表示的反應中,符合事實的是( ) A.Zn+2HNO3=Zn(NO3)2+H2↑ B.2Fe + 6HCl == 2FeCl3 + 3H2↑ C.2FeCl3+3Cu(OH)2=2Fe(OH)3↓+3CuCl2 D.NH4Cl+KOH=KCl+H2O+NH3↑ 【答案】D 下列反應中,屬于復分解反應的是( ) A.Ca(OH)2+2HC1=CaCl2+2H2O B.CO2+Ca(OH)2=CaCO3↓+H2O C . 2H2O2 MnO2 2H2O+O2↑ D.CuO+H2 Cu+H2O 【答案】C 復分解反應中有一條規律,即堿性較強的物質與酸發生反應可以生成堿性較弱的物質和另一種酸.如復 分解反應 2CH3COOH+Na2CO3═2CH3COONa+H2O+CO2↑.在常溫下,測得相同濃度的下列五種溶液的pH: 溶質 NaHCO3 CH3COONa NaClO NaCN Na2CO3 pH 8.6 8.8 10.3 11.1 11.6 根據表中數據,請你判斷下列反應不成立的是( ) A.CO2+H2O+2NaClO═Na2CO3+2HClO B.CO2+H2O+NaClO═NaHCO3+HClO C.CH3COOH+NaCN═CH3COONa+HCN D.NaClO+CH3COOH═HClO+CH3COONa 【答案】A 題型四:一步反應轉化 下列物質間能一步實現變化的是( ) A.NaNO3→NaOH B.HCl→HNO3 C.Fe2O3→Fe(OH)3 D.CuCO3→Cu(OH)2 【答案】B 1152144263652三種物質間只通過一步反應就能實現如箭頭所指方向的轉化,下列符合要求的組合是( )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答案】D 利用所給物質,下列物質的轉變能一步實現的有( ) ①CuSO4 Cu ②AgCl Ag ③FeCl3 溶液Fe(OH)3 ④CaCl2 溶液CaCO3. A.只有①② B.只有④ C.只有③ D.全部不能 【答案】D 題型五:反應后氣壓改變 5716523470916 x 氣體 y 溶液 z 試劑 A O2 H2SO4 紫色石蕊試劑 B CO2 NaOH 無色酚酞試液 C CO Ca(OH)2 無色酚酞試液 D HCl AgNO3 紫色石蕊試液 如圖所示,燒瓶內盛有 x 氣體,若擠壓滴管的膠頭 a,使液體 y 進入燒瓶中,振蕩燒瓶,并倒放在鐵架臺上,將導管伸入滴有 z 的水中,打開彈簧夾 b,可見燒杯中液體如噴泉一樣噴入燒瓶中,并出現顏色的改變,則 x、y、z 可能是( ) 【答案】B 5327903736345某化學小組在課外活動時做了一個實驗,在甲試管中裝入固體物質,乙試管裝入某溶液,按圖所示組裝好儀器(圖中鐵架臺等儀器已略去).通過分液漏斗加入足量稀鹽酸,同時打開止水夾,看到乙試管溶液中有氣泡冒出;再關閉止水夾,發現一段時間后乙中溶液變渾濁。符合此實驗現象的一組試劑是 ( ) 選項 甲中固體 乙中溶液 A KOH BaCl2 B Na2CO3 NaOH C Zn AgNO3 D CaCO3 Ca(OH)2 【答案】C 2438400278511要使如圖裝置中的氣球鼓起來,則使用的固體和液體可以是( ) ①石灰石和稀鹽酸 ②鎂和稀硫酸 ③固體氫氧化鈉和水 ④硝酸銨和水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答案】B 課后練習 一、選擇題 2956560576072初中化學的很多反應可以表示為:甲+乙=丙+丁,其中甲、乙、丙、丁既可能是單質也可能是化合物。 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若甲、乙、丙、丁均是化合物,則該反應一定是復分解反應B.若甲、乙分別是二氧化碳、硝酸銀,那么丙可能是碳酸銀C.若丙、丁分別是鹽和水,那么甲、乙可能是氨氣和鹽酸 D.若丁為水,則該反應一定是復分解反應 【答案】C 根據事物的某些相似性類推其他的相似性,并預測類似的可能性,是我們經常使用的一種思維方法。以下類推的結果與實際相符的是( ) ①氧化物中都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 ②某飽和溶液不能繼續溶解某相應溶質,所以飽和溶液也不能繼續溶解其它溶質 ③堿性溶液能使酚酞試液變紅,滴入酚酞試液后變紅的溶液一定呈堿性 ④鹽中含有金屬離子和酸根離子;所以 NH4NO3 中沒有金屬離子,不屬于鹽類. A.①②④ B.②③④ C.只有③ D.①②③④ 【答案】C 2686811486155現有鹽酸和 CaCl2 的混合溶液,向其中逐滴加入過量某物質 X,溶液的 pH 隨滴入 X 的量的變化關系如圖所示.則 X 是( ) A.水 B.澄清石灰水 C.純堿溶液 D.稀鹽酸 【答案】C X Y(足量) A HCl NaHCO3 B O2 濃鹽酸 C CO 濃硫酸 D CO2 NaOH 4082796537591同學們用如圖所示裝置進行實驗:若關閉 K,通入氣體 X,澄清石灰水變渾濁。若打開 K,緩緩通入氣體 X,澄清石灰水不變渾濁。則下列對氣體 X 和溶液 Y(足量)的推測正確的是( ) 【答案】A 膽礬(CuSO4?5H2O)是一種常見的化學藥品,下列關于膽礬的說法正確的是( ) A.膽礬溶液中銅離子和硫酸根離子的電荷總數相等B.CuSO4?5H2O 是一種特殊的混合物 C.膽礬遇水能變藍色,故可用膽礬來檢驗水的存在D.膽礬失去結晶水變化 【答案】A 在進行 Ba(OH)2 溶液的導電實驗時,如果向 Ba(OH)2 溶液中分別逐滴加入下列物質,能觀察到燈光“亮 →暗→滅→亮”變化的是( ) A.NaOH 溶液 B.HCl 溶液 C.H2SO4 溶液 D.Na2SO4 溶液 【答案】C 在氫氧化鈉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稀鹽酸后,下列實驗能證明兩者恰好完全中和的是( ) 滴入適量 FeCl3 溶液,溶液變黃,但無沉淀生成 滴入幾滴酚酞試液,酚酞試液不變色 滴入適量 AgNO3 溶液和稀硝酸,觀察到有白色沉淀 測得反應后溶液中 Na+與 Cl﹣的個數比為 1:1 【答案】D 常溫下,下列各組物質中,乙既能與甲反應又能與丙反應的是( ) 選項 物質甲 物質乙 物質丙 A HCl Zn AgCl B H2SO4 Fe2O3 NaCl C Ba(OH)2 Na2CO3 CaCl2 D H2SO4 Ba(OH)2 NaCl 【答案】C 二、非選擇題 鐵粉和硫粉以適當的質量比混合,堆放在石棉網上,然后用燒紅的玻璃棒一端接觸混合物,這時部分混合物迅速變紅熱狀態,撤離玻璃棒后,反應繼續進行,直至全部混合物都呈紅熱的狀態,冷卻后得到一種黑色無磁性的固體化合物 硫化亞鐵. 寫出鐵與硫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該黑色無磁性的固態物質屬于 (選填“酸”、“堿”、“鹽”或“氧化物”)。 鐵與硫的反應是 反應(選填“吸熱”、“放熱”或“既不吸熱也不放熱的”)。 證實鐵已從單質變為化合物的物理方法是 。 【答案】(1)Fe+S FeS 放熱 用磁鐵吸引若沒有物質被吸引,則鐵已從游離態變成化合態。 1222247513206有一包白色固體粉末,可能含有 CuSO4、Na2SO4、(NH4)2CO3、BaCl2、NH4Cl、KCl 中的一種或幾種。現做如下實驗: 根據上述實驗現象判斷: (1)白色固體中一定不含 ,一定含有 ,可能含有 。(2)寫出①中化學反應方程式: 。 (3)寫出②中化學反應方程式: 。 【答案】(1)CuSO4、(NH4)2CO3; Na2SO4、BaCl2、NH4Cl; KCl 2386583249046Na2SO4+BaCl2=BaSO4↓+2NaCl NaOH+NH4Cl NaCl+NH3↑+H2O 學科學能使我們更好地認識生活中的有關現象,日常生活、工農業生產中的許多問題都與科學知識密 切相關,請根據所學科學知識填空: 許多化學反應都有其實用價值,如利用煅燒石灰石的反應,可獲得 ; 盛放石灰水的燒杯或試劑瓶內壁常附著一層用水難以洗去的白色物質,該物質是 ; 生產硫酸的工廠排放的廢氣里含有污染環境的二氧化硫,治理方法之一是將含 SO2 的廢氣通過含有堿性物質的廢液.請寫出用含有氫氧化鈉的廢液吸收SO2 的化學方程式 。 【答案】(1)二氧化碳或氧化鈣(2)碳酸鈣(3)SO2+2NaOH==Na2SO3+H2O 某純堿樣品中含有少量氯化鈉雜質,現用下圖所示裝置來測定純堿樣品中碳酸鈉的質量分數(鐵架臺、 鐵夾等在圖中均已略去).實驗步驟如下:①按圖連接裝置,并檢查氣密性;②準確稱得盛有堿石灰 2221992663079(固體氫氧化鈉和生石灰的混合物)的干燥管 D 的質量為 83.4g;③準確稱得 6g 純堿樣品放入容器 b 中;④打開分液漏斗 a 的旋塞,緩緩滴入稀硫酸,至不再產生氣泡為止;⑤打開彈簧夾,往試管 A 中緩緩鼓入空氣數分鐘,然后稱得干燥管 D 的總質量為 85.6g。試回答: 若④⑤兩步的實驗操作太快,則會導致測定結果 (填“偏大”或“偏小”); 鼓入空氣的目的是 ,裝置 A 中試劑 X 應選用 ; 若沒有 C 裝置,則會導致測定結果 (填“偏大”或“偏小”); (4)E 裝置的作用是 ; (5)根據實驗中測得的有關數據,計算出純堿樣品 Na2CO3 的質量分數為 (計算結果保留一位小數)。 【答案】(1)偏小(2)NaOH 溶液或堿性溶液 (3)偏大(4)防止空氣中 CO2 和水蒸氣進入 D 中 (5)88.3% 某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在老師的指導下,開展如下探究活動。 1219200492251探究一:A、B、C、D 分別是碳酸鈉、氫氧化鈉、氫氧化鈣、硫酸鈉中的一種,它們之間的轉化關系如圖一所示。(“→”表示物質之間的轉化關系,“—”表示物質之間可以發生化學反應) 四種物質中,屬于鹽類的物質是 (填化學式,下同). 物質 D 是 。 1019555484644探究二:設計一個優化的實驗方案,驗證某氯化鈉溶液中混有碳酸鈉、硫酸鈉和氫氧化鈉并提純氯 化鈉,其實驗流程及部分實驗現象如下圖二所示。 樣品溶液的 pH 7(填“大于”、“等于”或“小于”),試劑甲是 溶液; 第Ⅲ步實驗中還可觀察到的現象是 ; 證明藥品中含有氫氧化鈉的證據是 ;第Ⅳ步所得濾液中除指示劑外,還含有的溶質是 。 【答案】(1)Na2SO4 Na2CO3 (2)NaOH (3)大于 BaCl2(4)有氣泡產生,上層清液由紅色變成無色 (5)第Ⅱ步加入過量氯化鋇溶液后,上層清液仍為紅色 NaCl BaCl2 HCl。 小樂同學對一瓶長期敞口放置的NaOH 溶液的變質程度進行了如下探究。 定性探究: 實驗步驟 實驗現象 結 論 1.取適量樣品于試管中,滴加足量的CaCl2 溶液 產生白色沉淀 NaOH 溶液部分變質 2.過濾,向濾液中滴加幾滴無色酚酞試液 酚酞試液變紅 思考:本實驗能不能用Ca OH 溶液替代CaCl2 溶液,請判斷并說明原因: 。 定量研究:從燒瓶中取出了100g 部分變質的NaOH 溶液,向其中逐滴加入11.1% 的CaCl2 溶液,產生沉淀質量與所加CaCl2 溶液質量的關系如圖所示。請回答: ① A 點處溶液中所含陰離子 。 ②該溶液中Na2CO3 的質量分數。(寫出計算過程) 【答案】(1)氫氧化鈣會跟碳酸鈉反應生成沉淀的同時,還會生成氫氧化鈉,干擾酚酞對原氫氧化鈉的檢 驗。(2)①OH—、CO32—、Cl— ②10.6%。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