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 9 講 酸堿鹽綜合 知識講解 酸性物質 ①常見的酸性物質:食醋、鹽酸、硫酸、硝酸等。 ②酸:在水中電離時,生成的陽離子都是 H+的化合物。 ③酸的電離 HCl===H++Cl- H2SO4===2H++SO42- HNO3===H++NO3- ④酸根離子:某種酸電離產生的陰離子。 鹽酸與硫酸 項目 鹽酸 硫酸 化學式 HCl H2SO4 物理性質 白色固體,易溶于水,水溶液有澀味 和滑膩感,易潮解 白色固體,微溶于水,其水溶液俗稱石灰水 揮發性 易揮發 難揮發 化學性質 鹽酸 ①與硝酸銀反應:HCl+AgNO3===AgCl↓+HNO3 ②與雞蛋殼(主要成分碳酸鈣)反應:CaCO3+2HCl===CaCl2+CO2↑+H2O ③與鐵銹和鐵反應:Fe2O3+6HCl===2FeCl3+3H2O ④與氧化銅反應:CuO+2HCl===CuCl2+H2O 硫酸 ①與鋅粒反應:Zn+H2SO4===ZnSO4+H2↑ ②與 Fe2O3、CuO 粉末反應:Fe2O3+3H2SO4===Fe(SO4)3+3H2O CuO+H2SO4===CuSO4+H2O ③與 Cu(OH)2 反應:Cu(OH)2+H2SO4===CuSO4+2H2O ④與 BaCl2 溶液反應:BaCl2+H2SO4===BaSO4↓+2HCl 用途 重要化工原料,用于除銹、制藥 重要的化工原料,生產化肥農藥、精煉石油等。 酸的性質 本質:所有酸電離出的陽離子都是 H+。 酸的通性 通性 規律性及舉例 與酸堿指示劑作用 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使無色酚酞試液不變色。 與活潑金屬反應 酸+金屬→鹽+氫氣 H2SO4+Fe===FeSO4+H2↑ 與金屬氧化物反應 酸+金屬氧化物→鹽+水 Fe2O3+6HCl===2FeCl3+3H2O 與堿發生酸堿反應 酸+堿→鹽+水 H2SO4+Mg(OH)2===MgSO4+2H2O 與某些鹽反應 酸+鹽→新酸+新鹽 CaCO3+2HCl===CaCl2+H2O+CO2↑ 濃硫酸的稀釋和特性 ①濃硫酸的稀釋 由于濃硫酸的密度比水大,且溶解時放出大量的熱,因此在稀釋濃硫酸時,一定要把濃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斷攪拌,一定不要把水倒入濃硫酸里。 ②特性 →強腐蝕性:濃硫酸對皮膚、衣服等有強烈的腐蝕性。 如果濃硫酸不慎濺到皮膚上,要先用干布拭去,然后用大量水沖洗,最后用小蘇打溶液沖洗, 嚴重時應立即送醫院。 →脫水性:濃硫酸能把植物纖維(如棉花、麻、造紙的木纖維)、人的皮膚中的氫元素和氧元素“脫出”結合成水。 →吸水性:能直接吸收空氣中的水分,因此實驗室常用作干燥劑。 說明 ①濃硫酸是初中范圍內唯一的一種液體干燥劑。 ②濃酸的氧化性很強,它跟金屬反應時,一般生成水而不生成氫氣。 鹽酸和硫酸的用途比較 酸 鹽酸 硫酸 用途 重要化工產品,用于金屬表面除銹、制造藥物 (如鹽酸麻黃素、氯化鋅)等;人體胃液中含有鹽酸,可幫助消化。 重要化工原理,用于生產化肥、農藥、火藥、 染料以及冶煉金屬、精煉石油和金屬除銹等; 濃硫酸有吸水性,在實驗室中常用它作干燥劑。 堿性物質 ①常見的堿性物質:石灰水、氨水、燒堿(氫氧化鈉)、熟石灰(氫氧化鈣)、氫氧化鉀、氫氧化鋇等。 ②堿:在水中電離時,生成的陰離子都是 OH-的化合物。 ③堿的電離 NaOH===Na++OH- Ba(OH)2===Ba2++2OH- 氫氧化鈉和氫氧化鈣 氫氧化鈉和氫氧化鈣 項目 氫氧化鈉 氫氧化鈣 俗名 火堿、燒堿、苛性堿 熟石灰、消石灰 物理性質 白色固體,易溶于水,水溶液有澀 味和滑膩感,易潮解 白色固體,微溶于水,其水溶液俗稱石灰水 與水作用 易溶于水,溶解時放出大量的熱 微溶于水,溶解時放出少量的熱 化學性質 ①跟指示劑作用,使紫色石蕊試液變成藍色,使無色酚酞試液變成紅色 ②跟某些非金屬氧化物反應 2NaOH+CO2===Na2CO3+H2O Ca(OH)2+CO2===CaCO3↓+H2O ③跟酸發生酸堿反應2NaOH+H2SO4===Na2SO4+2H2O Ca(OH)2+2HCl===CaCl2+2H2O ④跟某些鹽反應2NaOH+CuSO4===Cu(OH)2↓+Na2SO4 Ca(OH)2+Na2CO3===CaCO3↓+2NaOH 用途 化工原料,用于肥皂、石油、造紙、紡織和印染工業,生活中可用于去 除油污 用于建筑工業,制作漂白粉的原料,改良酸性 土壤。 潮解 ①暴露在空氣中的某些固態物質容易吸收空氣里的水分,表面潮濕而逐步溶解的現象。 ②氫氧化鈉會潮解,所以常用作某些氣體(如氧氣、氫氣)的干燥劑。 堿的性質 本質:所有堿電離出的陰離子都是 OH-。 通性 通性 規律性及舉例 與酸堿指示劑作用 使紫色石蕊試液變藍,無色酚酞試液變紅 與非金屬氧化物反應 堿+非金屬氧化物→鹽+水 2NaOH+SO2===Na2SO3+H2O 與酸發生反應 酸+堿→鹽+水 Ca(OH)2+2HNO3===Ca(NO3)2+2H2O 與某些鹽反應 堿+鹽→新堿+新鹽 Ca(OH) +Na CO ===CaCO3↓+NaOH 2 2 3 鹽 定義:酸與堿反應生成的物質(除水外)。 常見的鹽晶體:硝酸鉀晶體、重鉻酸鉀晶體、硫酸銅晶體、硫酸亞鐵晶體。 說明 鹽的組成中,所含的陽離子不一定都是金屬離子,也可以是由多種元素組成的復雜陽離子,如 NH4+。 幾種鹽的性質 幾種鹽的性質 物質 物理性質 化學性質 用途 ①水溶液呈堿性,使無色酚酞試液變紅。 碳酸鈉 (純堿、蘇打) Na2CO3 白色粉末狀固體,易溶于水。 ②與 H2O: Na2CO3+10H2O===Na2CO3·10H2O Na2CO3·10H2O===Na2CO3+10H2O(風化) ③與酸:Na2CO3+2HCl===2NaCl+H2O+CO2↑ ④與堿:Na2CO3+Ca(OH)2===CaCO3↓+2NaOH 食品、造紙工業中的發泡劑、洗滌劑。 碳酸鈣 (大理石) CaCO3 白色固體物質,不溶于水。 ①與酸:CaCO3+2HCl===CaCl2+H2O+CO2↑(實驗室制法) ②高溫分解:CaCO3===CaO+CO2↑(工業制法) 建筑材料,補鈣劑。 氯化鈉 (食鹽) NaCl 白色晶體, 易溶于水。 ①與鹽:NaCl+AgNO3===AgCl↓+NaNO3 ②電解:2NaCl(熔融)===2Na+Cl2↑ 配制生理鹽水,調味品,化工原料。 鹽類的化學性質 通性 規律性及舉例 跟某些金屬的反應 鹽+金屬→新鹽+新金屬 CuSO4+Fe===FeSO4+Cu 跟酸的反應 鹽+酸→新鹽+新酸 BaCl2+H2SO4===BaSO4↓+2HCl 跟某些堿的反應 鹽+堿→新鹽+新堿 CuSO4+2KOH===K2SO4+Cu(OH)2↓ 跟某些鹽的反應 鹽+鹽===兩種新鹽 NaCl+AgNO3===AgCl↓+NaNO3 由于鹽溶液不一定顯中性,可能顯酸性或堿性,故某些鹽溶液也能使酸堿指示劑變色。如 Na2CO3 溶液顯堿性,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藍,能使無色酚酞試液變紅。 鹽的制取 鹽的分類 ①可溶性鹽:如 K2SO4、NaCl、NH4Cl 等。 ②不溶性鹽:如 BaSO4、AgCl 等。 鹽的制取 ①有些鹽是天然存在的,有些鹽是用化學方法制取的,如“侯氏制堿法”。 ②原理:利用一些鹽的溶解性來實現物質的制取、提純和鑒別。 例如:Na2CO3+CaCl2===CaCO3↓+2NaCl 課堂精講 題型一:概念理解 【例 1】下列電離方程式中,正確的是( ) A.KClO3=K++Cl-+3O2- B.FeCl3=Fe2++3Cl- C.H2SO4=H2+SO42- D.NaOH=Na++OH- 【答案】D 【變式訓練】 如果有一輛滿載濃硫酸的槽罐車在路上因車禍翻倒,濃硫酸大量泄漏。為了不污染旁邊的水源,應采取的措施是( ) A.用大量水沖洗泄漏的濃硫酸至江河中 B.將熟石灰撒在泄漏出的濃硫酸上C.將氯化鋇撒在泄漏出的濃硫酸上 D.用土將泄漏出的濃硫酸掩埋 【答案】B K+、Fe3+、Ba2+、OH-、NO3-與 CO32-六種離子兩兩結合可以組成能溶于水的鹽有( ) A.3 個 B.4 個 C.5 個 D.6 個 【答案】B 下列物質的溶液混合前后,燒杯里物質的質量不變的是( ) A.CuSO4 和 NaOH B.濃鹽酸和濃硫酸 C.NaHCO3 和 HCl D.NaOH 和 HCl 氯氣(Cl2)能與水發生如下反應:Cl2+H2O=HCl+HClO,其中 HClO 是一種酸。將 Cl2 通入過量氫氧化鈉溶液中,反應后的生成物有 A.NaCl、H2O B.NaClO、H2O C.NaCl、NaClO D.NaCl、NaClO、H2O 【答案】D 分別將下列各組物質同時加到足量水中,能得到無色透明溶液的是( ) A.HNO3、KOH、NaCl B.K2 SO4、BaCl2、HCl C.CuSO4、HCl、KCl D.Na2CO3、KCl、AgNO3 【答案】A 列各物質暴露在空氣中,質量沒有明顯變化的是( ) A.濃 H2SO4 B.濃 HCl C.氫氧化鈉 D.硝酸鉀 【答案】D 物質的溶解性,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鹽酸鹽和硫酸鹽中極少數難溶于水 B.硝酸鹽大多數溶于水C.碳酸鹽大多數不溶于水 D.堿類大多數難溶于水 【答案】B 題型二:物質轉化 【例 2】下列變化,不能通過一步化學反應實現的是( ) A.HCl→HNO3 B.Ba(OH)2→BaCl2 C.K2SO4→KNO3 D.Fe2O3→Fe(OH)3 【答案】D 【變式訓練】 下列物質加入鹽酸中,溶液的 PH 不會明顯改變的是 ( ) A.Zn B.AgNO3 C.Na2CO3 D.NaOH 【答案】B 能與算吧反應生成鹽和水的氧化物是( ) H2O B. NaOH C. CO2 D.MgO 【答案】D 滴有酚酞的氫氧化鋇溶液分別與下列各物質恰好完全反應后,溶液仍顯紅色的是 ( ) ①Na2SO4 ②H2SO4 ③K2CO3 ④HCl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答案】A 一般情況下,難溶性的堿受熱分解后生成對應的化合物和水。現有下列轉化 2436495184150 則 A 可能是( ) A.CuO B.C 2 C.CaO D.Na2O 【答案】A 題型三:物質鑒別 【例 3】下列各組物質的溶質,不加任何其他試劑,就能將其區別開來的是( ) A HCl CuSO4 NaOH NaCl B K2SO4 BaCl2 K2CO3 KNO3 C NaCl NaOH H2SO4 Ba(NO3)2 D NaCl Na2CO3 Ba(NO3)2 H2SO4 【答案】D 【變式訓練】 下列各物質的溶液, 能分別和鹽酸、稀硫酸、氯化銅溶液反應并可觀察到不同現象的是( ) A.Na2CO3 B.Ba(OH)2 C.Na2SO4 D.KOH 【答案】B 有一種試劑可以一次性區別 Ba(NO3)2、AgNO3、K2CO3 三種物質的溶液,它是( ) A.鹽酸 B.硝酸 C.硝酸鈉 D.氫氧化鈉溶液 【答案】A 能把 Na2CO3、Ba(OH)2、BaCO3、Mg(OH)2 四種白色粉末一次區分開的試劑是( ) A.石灰水 B.稀硝酸 C.稀硫酸 D.稀鹽酸 【答案】C 下列各組四種無色溶液,只用酚酞就能鑒別的是:( ) A.KNO3 KCl HCl K2SO4 B.MgCl2 NaOH HCl NaCl C.Na2SO4 NaCl NaOH HCl D.NaOH KOH NaCl H2SO4 【答案】B 為了鑒別一桶實驗室用的蒸餾水是否被某種酸污染,不.可.取.的方法是:( ) A.取樣品用 pH 計測定樣品的 pH 值 B.測定樣品的密度C.取樣品滴入酚酞試液 D.測試樣品的導電性 【答案】C 題型四:除雜 【例 4】在 Fe(NO3)3 溶液中混有少量 AgNO3 和 Ba(NO3)2 雜質,若要除去雜質,選用( ) A.先加適量鹽酸,再加適量硫酸 B.先加適量 Na2SO4 溶液,再加入硝酸鉀溶液 C.加適量Fe2(SO4)3 溶液再加適量 BaCl2 溶液 D.加適量 BaCl2 溶液再加適量 Fe2(SO4)3 溶液 【答案】D 【變式訓練】 分離 FeCl3;KCl;AgCl 的混合物,應選用的試劑是( ) A .H2O、AgNO3 溶液和稀硝酸 B .H2O、NaOH 溶液和稀鹽酸 C .H2O、KOH 溶液和稀鹽酸 D.H2O、KOH 溶液和稀硝酸 【答案】C 除去括號中的少量雜質氣體可用 NaOH 固體的是( ) A.CO2(CO) B.O2(SO2) C.H2(NH3) D.CO2(HCl) 【答案】B 欲除去 NaOH 溶液中的 Na2CO3 雜質,可以選用下列試劑中的( ) A.稀鹽酸 B.CaCl2 溶液 C.CO2 氣體 D.澄清石灰水 【答案】D 氯化鈣溶液中含有少量鹽酸,欲中和鹽酸使溶液呈中性,在沒有指示劑的條件下可選用的試劑( ) A.熟石灰 B.生石灰 C.石灰石 D.純堿 【答案】C 為了除去氯化鈉溶液中含有的少量硫酸鎂雜質,應加入的一組試劑是( ) A.氫氧化鉀溶液、硝酸鋇溶液 B.氯化鋇溶液、硝酸銀溶液C.氯化鋇溶液、氫氧化鈉溶液 D.硝酸鋇溶液、硝酸銀溶液 【答案】C 題型五:物質共存 【例 5】下列各組離子在水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是( ) A.Ag+、NO3-、Na+、Cl- B.Ba2+、H+、CO32-、SO42- C.Cl-、NO3-、Ca2+、Mg2+ D.Cu2+、Fe3+、OH-、SO42- 【答案】C 【變式訓練】 下列各組中的物質,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KNO3、NaCl、NaOH B.KOH、Na2CO3、HCl C.KNO3、NaOH、FeC13 D.AgNO3、BaC12、HNO3 【答案】A 下列各組離子,能在溶液中共存的是:( ) A.Na+ NO3+ Ag+ Cl- B.K+ Na+ NO3+ Cl- C.Ba2+ Cl- SO42- K+ D.Ca2+ Na+ CO32- Cl- 【答案】 下列離子能在 pH=13 的水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SO42-、Cl-、Na+、H+ B.K+、SO42-、Cu2+、NO3- C.Cl-、K+、SO42-、Na+ D. Ca2+、Cl-、CO32-、Na+ 【答案】C 下列各組物質能在 pH=1 的溶液中大量共存且得到無色溶液的是( ) A.BaCl2 NaOH NaCl CaCl2 B.Mg(NO3)2 KNO3 NaCl ZnSO4 C.CuSO4 KCl Na2SO4 NaNO3 D.BaCl2 CaCl2 AgNO3 KCl 【答案】B 下列各組物質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溶液為無色的是( ) A.Na2CO3、KNO3、NaCl B.Na2SO4、KCl、Fe(NO3)3 C.Na2SO4、BaCl2、NaNO3 D.KNO3、NaCl、CuSO4 【答案】A 題型六:探究題 【例 6】有一包白色固體,可能含有 Na2SO4、Na2CO3、BaCl2、NaOH 中的一種或幾種。取樣溶于水,有白色沉淀產生;過濾后,向該白色沉淀中滴加鹽酸,沉淀完全溶解并有氣體產生。由此推斷白色固體 中 ( ) A.可能存在 NaOH B.可能存在 Na2SO4 C.肯定不存在 BaCl2 D.肯定存在 Na2CO3 和 Na2SO4 【答案】A 【變式訓練】 一包白色固體可能由碳酸鈉、硫酸鉀、氯化鈉中的一種或幾種組成,取式樣少許溶于水,加入過量的氯化 鋇溶液,產生白色沉淀,該沉淀不溶于稀硝酸。過濾,在濾液中加入用硝酸酸化的硝酸銀溶液產生白色沉 淀,則原固體物質的組成中( ) A.一定有 K2SO4 B. 一定有 NaCl C.一定有 Na2CO3 D.一定有 NaCl 【答案】A 將下列物質的溶液混合,如果其中的酸是過量的,則有沉淀生成的是( ) A.NaOH、FeCl3、H2SO4 B.HCl、K2CO3、BaCl2 C. BaCl2、AgNO3、HNO3 D. CuSO4、HCl、KOH 【答案】C 將混有少量氧化銅的鋅粉,放入盛有稀硫酸的燒杯中,充分反應后有部分鋅粉剩余,過濾,濾液中含有的溶質是( ) A.ZnSO4 B. ZnSO4 和 H2SO4 C. ZnSO4 和 CuSO4 D. H2SO4 和 CuSO4 【答案】D M 是一種鈉鹽,AB 屬于不同類別的易溶于水的物質,M 可由NaCl 溶液和化合物 A 的溶液其反應得到,也可由 Na2CO3 溶液與化合物 B 的溶液其反應得到,則它們的化學式為 M B A 【答案】NaNO3;AgNO3;HNO3 題型七:實驗綜合 【例 7】化學反應往往伴隨著一些現象的發生。但 CO2 與 NaOH 溶液的反應沒有明顯現象。為了通過一些明顯的實驗現象,說明 CO2 與 NaOH 溶液發生了反應,某校研究性學習小組同學設計了如右圖所示幾個實驗裝置: 請你分析他們的設計意圖,回答下列問題: 寫出實驗裝置中所標儀器的名稱:a ;b 。 你認為上圖中能達到實驗設計要求的裝置是 (填序號) 學習小組同學經過分析討論, 認為 C 中試管內氣壓降低升的原因可能有兩種: 一種是 ;你認為另一種 。 【答案】(1)燒杯,試管; (2)ABC; (3)CO2 能與 NaOH 反應. 【變式訓練】 某化學試劑廠 A、B、C、D 四個車間排放的污水中,分別含有污染物 CuCl2、HCl、Na2CO3、NaOH 中的一種,現對污水作如下處理: ①將 A 的污水與 B 的藍色污水通入第一反應池,產生藍色沉淀。 ②將 C 的污水與 D 的酸性污水通入第二反應池,產生大量氣泡。 ③將第一反應池上層的堿性污水與第二反應池流出的酸性污水通入第三反應池,最終污水顯中性,再向外排放。 試推斷水的污染物分別為 A ,B ,C ,D 最終向外排放的水中含有的溶質是 寫出第三反應池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答案】(1)NaOH,CuCl2,Na2CO3; (2)NaCl;NaOH+HCl=NaCl+H2O 如下圖所示:是某同學設計的制取純凈、干燥的 CO2 氣體的裝置:回答下列問題: 4069080133985指出圖中標明儀器的名稱①是 ②是 。 指出圖中裝置的錯誤 。 B 中 NaHCO3 溶液的作用是除掉 CO2 中 混有少量 HCl 氣體,C 中濃 H2SO4 的作用 是 ;B 中的 NaHCO3 溶液不能換成石灰 水,理由是 。 【答案】(1)(1)是 長頸漏斗,(2)是 集氣瓶. (2)集氣瓶中導管沒有伸至底部. 吸收水蒸氣;二氧化碳也能和石灰水反應. (4)(1)氣密性不好;(2)藥品用量不夠 題型八:計算題 【例 8】含有少量雜質的某鹽酸樣品,經分析只含有 H+、Cl-和 SO42-,則雜質的化學式為 ,若測得溶液中的 Cl-和 SO42-個數比為 20:1,則 H+與 Cl-的個數比為 。 【答案】H2SO4;11:10 【變式訓練】 1. 某溶液中含 Fe3+,Mg2+,S042-,NO3-,其中 Fe3+,Mg2+,S042-的個數比為 3:3 :1,可推知溶液中 Fe3+, S042-,N03-的個數比是( ) A.3:2:1 B.1:2:1 C.3:1:15 D.3:1:13 【答案】D 課后練習 各組物質,均屬于鹽類的是( ) A.NaHSO4 NaCl CuCO3 B.H2SO4 K2SO4 KOH C.Al2(SO4)3 AlCl3 Al2O3 D.NaNO3 HCl Ca(OH)2 【答案】A 氫氧化鈉和氧化鈣的混合物叫做堿石灰,常用作干燥劑。下列氣體不能用堿石灰干燥的是( ) A.CO B.CO2 C.H2 D.O2 【答案】B 稀鹽酸反應,但不加入無色酚酞溶液就觀察不到明顯現象的是( ) A.金屬鋅 B.燒堿溶液 C.氧化鐵 D.碳酸鈉溶液 【答案】B 硫酸、澄清的石灰水、碳酸鈉溶液、氧化鐵、鋅粒五種物質兩兩混合,發生的反應共有( ) A.7 個 B.6 個 C.5 個 D.4 個 【答案】C 列各組物質的溶液混合后,最終不一定有沉淀生成的是( ) A.氫氧化鋇 硫酸 鹽酸 B.氯化銅 氫氧化鈉 鹽酸C.氯化鋇 碳酸鈉 硝酸鉀 D.硝酸銀 硫酸 鹽酸 【答案】B 做松花蛋所用配料主要有純堿、食鹽、石灰水和草木灰(主要成分是 K2CO3)、水等物質,制作時需要將它們混合并充分攪拌,這個過程中能發生的復分解反應共有( ) A.1 個 B.2 個 C.3 個 D.4 個 【答案】B 只用一種試劑就能將 NaOH. Na2CO3 Ba(OH)2 三中溶液區分開來,這種試劑是( ) A.H2SO4 B.HCl C.CaCl2 D.NaCl 【答案】A 不需其他試劑就能區別的一組溶液是( ) FeCl3 NaOH KCl Ba(NO3)2 NaCl Na2CO3 KNO3 HCl C. Na2SO4 BaCl2 K2CO3 KNO3 D. BaCl2 CuSO4 NaOH NaCl 【答案】D 用一種試劑一次就能鑒別 HCl 、Ca(OH)2、Na2SO4 溶液的是( ) 酚酞試液 B.碳酸鈉 C. 稀硫酸 D. BaCl2 溶液 【答案】B 欲除去混在硝酸中的少量鹽酸,可加入適量的( ) A.AgNO3 溶液 B.NaOH 溶液 C.AgCl D.鋅粒 【答案】A 欲除去括號內的少量雜質,選用試劑不正確的是( ) A.NaOH 溶液(Na2CO3)選用稀鹽酸 B.C(CuO)選用稀硫酸 NaCl 溶液[Ba(OH)2]選用硫酸銅溶液 MnO2(KCl)選用水 【答案】A 要除去 NaOH 中混有的少量 Na2CO3 雜質,可以加入的試劑是( ) A.稀鹽酸 B.石灰水 C.CaCl2 溶液 D.通入 CO2 氣體 【答案】B 若將含有硫酸的硫酸鎂溶液中和到中性,在不用指示劑的條件下,加入的試劑可以是( ) A.氨水 B.硫酸鎂 C.氫氧化鈉 D.氧化鈉 【答案】B 除去氯化鉀中少量硫酸鉀,依次加入試劑最好是( )(以下均為溶液) A.CaCl2、K2CO3、稀鹽酸 B.Ba(NO3)2 、 K2CO3 、 稀 鹽 酸 C.BaCl2、K2CO3、稀鹽酸 D.BaCl2、Na2CO3、稀鹽酸 【答案】C 下列各組物質中,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KCl、AgNO3 B.KNO3、NaCl C.BaCl2、Na2SO4 D.Na2CO3、HCl 【答案】B 推斷題: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由氯化銀、碳酸鈉、氫氧化鎂、氯化鋇、硫酸鈉和硝酸鉀中的某幾種組成。為了鑒定其成分,實驗如下:(1)將少量粉末放入足量水中,攪拌、靜置、過濾、得白色沉淀 和無色濾液。(2)向所得沉淀中加入足量稀硝酸,沉淀全部溶解,但無氣體產生。(3)向濾液中滴加硝酸銀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加入足量稀硝酸,沉淀不溶解。試根據以上現象推斷該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有 ;一定沒有 ;可能含有 。 【答案】Na2CO3、Na2SO4;AgCl、CaCl2;KNO3 在下列物質與鹽酸反應后所得的溶液中,加入氫氧化鈉溶液,能產生紅褐色沉淀的是( ) A.Fe B.Fe2O3 C.CuO D.FeO 【答案】B 1951990306070酸、堿、鹽是幾類重要的化合物,他們之間能發生復分解反應。 復分解反應發生的條件是有沉淀析出,或有氣體放出,或有 生成。 圖 1 是氫氧化鈉溶液與硫酸反應時溶液 pH 變化的示意圖。 ①根據圖示判斷,該實驗是將 (填“氫氧化鈉溶液”或“硫酸”)滴加到另一種溶液中。 ②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③滴入溶液體積為 V2mL 時,溶液中的溶質為 。 圖 2 是某趣味實驗裝置圖。擠壓膠頭滴管后,可觀察到氣球脹大的現象。 ①請分析其原因,并寫出化學方程式 。 ②如何驗證反應后溶液中含有的兩種溶質。(請簡要寫出實驗步驟及現象) 。 【答案】(1)復分解反應發生的條件是有沉淀析出,或有氣體放出,或有水生成;故填:水; ①由于滴加藥品的過程中,pH 在變小,所以該實驗是將硫酸滴加到另一種溶液中;故填:硫酸; ②硫酸與氫氧化鈉發生中和反應生成硫酸鈉和水;故填:2NaOH+H2SO4=Na2SO4+2H2O; ③滴入溶液體積為 V2mL 時,此時 pH 小于 7,說明硫酸過量,溶液中的溶質為生成的硫酸鈉和過量的硫酸;故填:Na2SO4、H2SO4; ①氫氧化鈉溶液能與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水,而使瓶內的氣體被消耗,壓強變小, 氣球變大,所以原因是:二氧化碳被濃 NaOH 溶液吸收,錐形瓶內的氣壓減小,外界大氣壓大于錐形瓶內的氣壓, 使氣球脹大。化學方程式為: 2NaOH+CO2 ═ Na2CO3+H2O;故填:二氧化碳被濃 NaOH 溶液吸收,錐形瓶內的氣壓減小,外界大氣壓大于錐形瓶內的氣壓,使氣球脹大。化學方程式為:2NaOH+CO2═Na2CO3+H2O; ②碳酸鈉溶液與氫氧化鈉溶液均顯堿性,氫氧化鈉與氯化鈣不反應,而碳酸鈉能與氯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白色沉淀和氯化鈉,所以檢驗反應后溶液中含有的兩種溶質的方法是取反應后的少量溶液于試管中,先加入足量的 CaCl2 溶液,有白色沉淀產生,說明原溶液中含有碳酸鈉,靜置,取上層清液滴加無色酚酞,溶液變紅色,說明原溶液中含有氫氧化鈉。故填:取反應后的少量溶液于試管中,先加入足量的 CaCl2 溶液,有白色沉淀產生,說明原溶液中含有碳酸鈉,靜置,取上層清液滴加無色酚酞,溶液變紅色,說明原溶液中含有氫氧化鈉。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