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4張PPT)中華民國的創立統編版八年級上冊中華民國成立知識目標01了解中華民國成立后頒布的各項政策02知道袁世凱竊取革命果實的過程03理解《臨時約法》的內容和重大意義中華民國時間:定都:臨時大總統:國旗:1912年1月1日南京孫中山五色旗改用公歷,以中華民國紀元,1912年為民國元年。選舉黎元洪為副總統,選舉產生參議員中華民國孫中山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袁世凱袁世凱出身于官宦之家,早年發跡于朝鮮,后在天津小站訓練新軍,成為李鴻章之后清政府的核心人物。曾積極參與維新運動,清末新政推動近代化改革。武昌起義后成為清政府最后的倚靠,且率軍攻下武漢兩政,利用清政府和國外勢力的支持,革命黨人的軟弱,左右逢源。革命形勢內外夾擊經濟封鎖外交孤立軍事威脅袁世凱:政治訛詐袁世凱:軍事進攻革命黨人:立憲派舊官僚如果你是孫中山,你會如何處理?武力統一?退讓妥協?其他?袁世凱篡權終1912年2月12日清帝下詔退位.孫中山辭職,經過南京參議院選舉的形式,袁世凱由清朝內閣總理大臣搖身一變而成為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為了限制袁世凱的權力,孫中山提出了哪些條件?袁世凱暗使部隊在北京“兵變”外國勢力以保護使館,僑民為借口,調兵北京臨時政府設在南京新任大總統應到南京就職南京參議院妥協,同意袁世凱在北京就職臨時約法1912年3月11日參議院制定,改總統制為內閣制以法律的手段約束袁世凱,維護民主革命成果中國第一部資產階級性質的憲法。肯定了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制度和民主自由原則,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臨時約法產生性質分析臨時約法內容,哪一條是為了限制袁世凱,除此外還有什么意義?第一章總綱第二條臨時約法1912年3月11日中華民國之主權屬于國民全體主權在民第二章人民第五條臨時約法1912年3月11日自由平等中華民國人民一律平等,無種族、階級、宗教之區別第三章參議院第四章總統第六章法院第十六條第三十條第五十一條臨時約法1912年3月11日三權分立中華民國之立法權以參議院行之。臨時大總統代表臨時政府,總攬政務,公布法律。法官獨立審判不受上級官廳之干涉。第五章國務員第四十四條第四十五條臨時約法1912年3月11日責任內閣國務員輔佐臨時大總統負其責任。國務員于臨時大總統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發布命令時須副署之。臨時約法1912年3月11日自由平等三權分立主權在民責任內閣臨時約法能否約束袁世凱?中華民國 政治方面:保障人權,不準刑訊、體罰,禁止買賣人口、販賣童工,保護華僑,保護人民財產; 經濟方面:獎勵工商業發展,鼓勵興辦實業; 社會生活:提倡平等觀念,革除“大人”“老爺”等稱謂,廢止跪拜,剪除男子發辮,勸禁女子纏足,嚴禁鴉片,禁止賭博; 教育方面:提倡男女同校,廢止小學讀經等。對社會觀念的轉變和平等自由思想的普及具有重要意義辛亥革命意義01終結了兩千多年的君主專制制度。02開創了完全意義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03推動了中華民族的思想解放,打開了中國進步潮流的大門辛亥革命局限性01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性質沒有變化02中外反動勢力聯合絞殺,革命果實被袁世凱竊取03資產階級具有妥協性和軟弱性,不能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務啟示01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中國,資產階級不能救中國02革命要有堅強的革命政黨的領導;要發動廣大人民群眾等課堂小結清帝退位:1912年2月12日孫中山正式解除臨時大總統職務袁世凱在北京就任臨時大總統中華民國的創建時間:1912年1月1日中華民國建立袁世凱竊取革命果實《中華民國臨時約法》頒布時間:1912年3月11日內容:主權在民、自由平等、三權分立性質:中國歷史上第一部具有資產階級共和國憲法性質的重要文件選舉臨時大總統;定都南京,改用公歷等1.《中華民國臨時約法》規定:“中華民國之主權屬于國民全體”的實質意義是()A.否定君主專制制度B.體現天賦人權C.規定了民主共和政體D.體現了三權分立A2.對《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的理解正確和全面的是()①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資產階級共和國憲法性質的文件。②體現了三權分立原則③革命派想以此限制袁世凱的獨裁④具有反對封建專制制度的進步意義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②③④D謝謝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華民國的創立一、選擇題1.中國歷史上第一部資產階級共和國憲法是()A.《欽定憲法大綱》B.《中華民國臨時約法》C.《中華民國憲法》D.《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2.下列有關《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的說法不正確的是A.規定中華民國的主權屬于全體國民B.規定參議院行使行政權C.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具有資產階級共和國憲法性質的重要文件D.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3.如圖是一枚“中華民國十八年”發行的銀元,請你根據所學知識判斷,這張銀元發行于公元A.1918年B.1928年C.1929年D.1930年4.以孫中山為代表的資產階級革命派創立的中華民國,在政治體制方面效仿的國家是A.英國B.美國C.法國D.德國5.某校有幾位同學在學習完辛亥革命的相關內容后,表達了各自對這場革命的看法。其中觀點錯誤的是( )A.辛亥革命是一場資產階級民主革命B.辛亥革命沒有改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性質C.辛亥革命推動了中國近代化的進程D.辛亥革命結束了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制度6.史學家金沖及指出:“它的結果,不僅推翻了清朝政府…而且結束了統治中國幾千年的君主專制制度,建立起中國歷史上從來不曾有過的共和政體。這無疑是一個巨大的進步”在這個意義上,可以把“巨大的進步”稱為A.20世紀中國發生的第一次歷史巨變B.中國舊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C.中國近代以來空前的思想解放運動D.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7.1912年頒布的《中華民國臨時約法》規定:“中華民國之主權屬于國民全體。”該規定顛覆了( )A.“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也”B.“民者,國之本也;國者,君之本也”C.“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D.“天下為主,君為客”8.與以下示意圖中序號相關的正確結論是A.武昌起義后,成立了廣東軍政府B.清朝統治結束后,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成立C.《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的頒布者是袁世凱D.辛亥革命極大推動了中華民族的思想解放9.中國近代史上曾有一個政權在其國歌中寫道:“亞東開發中華早,揖美追歐,舊邦新造。飄揚五色旗,民國榮光,錦繡河山普照……”下列敘述,能體現該政權“舊邦新造”的是它()A.終結了兩千多年的封建制度B.邁開了中國近代化的第一步C.創辦新式學堂廢除八股取士D.制定了《中華民國臨時約法》10.史學界對于辛亥革命的成敗有兩種看法,一種是“失敗論”,一種是“成功論”。持“成功論”學者的依據是()①廢除了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②使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 ③有利于中國資本主義的發展和民主思想的傳播 ④沒有改變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性質A.①③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②③11.斯塔夫里阿諾斯在《全球通史》中評價:“辛亥革命的悲慘結果可由以下因素來解釋:組成官僚的知識分子,專心于儒家經典……中國幾乎沒有借用外國東西的傳統。”可見他認為辛亥革命的失敗是由于A.思想閉守B.制度選擇C.領導失誤D.科技落后12.斯塔夫里阿諾斯在《全球通史》中寫道:他們試圖在中國建立一些與他們從國外、尤其是從美國觀察到的制度完全一樣的制度。他們所建立的制度自然對中國人民毫無意義,很快就在中國的政治現實面前土崩瓦解。這表明A.維新派對美帝國主義抱有幻想B.知識分子完全拋棄中國政治傳統C.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D.革命派沒有找到符合國情的革命道路第II卷(非選擇題)請點擊修改第II卷的文字說明二、綜合題13.孫中山先生是中國民主革命的先行者。閱讀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材料一1911年10月10日,農歷辛亥年八月十九,一個普通卻又極不平凡的日子,就在這一天,一場席卷中國大地的變革由此開始,一個民族的偉大復興由此開端。材料二中華民國的主權屬于全體國民;國民不分種族、階級、宗教信仰,一律平等;國民有人身、居住、言論、出版、集會、結社、宗教信仰及請愿、考試、選舉、參政等自由和權利;參議院行使立法權,國務員輔佐臨時大總統行使行政權并負其責任,司法獨立等。請回答:(1)材料一中說“1911年10月10日”這一天“極不平凡”,這一天發生了什么事?“席卷中國大地的變革”又是指什么革命?(2)根據所學知識回答材料二中,誰就任臨時大總統?革命勝利果實后來被誰篡奪?(3)依據上述材料及所學知識回答,請評價辛亥革命?14.1912年1月1日,孫中山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標志著亞洲第一個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國——中華民國誕生。材料一皇帝都可以被打倒,那么,還有什么陳腐的東西不可以懷疑、不可以打破?思想的閘門一經打開,這股思想解放的潮流就奔騰向前,不可阻擋了。——金沖及《辛亥革命的歷史評價》材料二辛亥革命時期旗袍的演化過程可以說是中國民族服裝發展的典范,尤其是“改良旗袍”出現更是反映了這一時期中國人服裝生活發生的重大變化。各種政治、經濟、文化等因素相互碰撞,造就了中國服裝的革新發展。——張玲《關于辛亥革命時期“民族服裝”演化進程的研究——以旗袍為例》(1)依據材料一、二,概括辛亥革命的意義。材料三中華民國的主權屬于國民全體;國民不分種族、階級、宗教信仰,一律平等;國民有人身、居住、言論、出版、集會、結社、宗教信仰及請愿、考試、選舉、參政等自由和權利;參議院行使立法權;國務員輔佐臨時大總統行使行政權并負責任、司法獨立。(2)材料三出自哪一歷史文獻?如何評價該文獻?(3)材料三中“中華民國的主權屬于全體國民”體現了什么原則?統治權力的分工體現了什么思想?參考答案1.B2.B3.C4.B5.D6.A7.A8.D9.D10.D11.A12.D13.(1)武昌起義;辛亥革命。(2)孫中山;袁世凱。(3)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統治(或專制制度);但沒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務14.(1)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統治,結束了兩千多年的君主專制制度;推動了人們的思想解放,也使人們的生活方式和風俗習慣發生變化。(2)文獻—《中華民國臨時約法》評價—中國歷史上第一部資產階級共和國憲法性質的重要文件。(3)原則—主權在民思想—三權分立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精品試卷·第2頁(共2頁)HYPERLINK"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辛亥革命》.mp4 孫中山科普臨時約法.mp4 第10課中華民國的創建 同步練習.doc 第10課中華民國的創建.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