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11專項 金屬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11專項 金屬

資源簡介

登陸21世紀教育 助您教考全無憂
第11專項 金屬
點擊重難點
一、金屬材料
1金屬元素的分布。
金屬元素在自然界中分布很廣,除極少數不活潑的金屬(如鉑、金、銀)外,其余大多數以化合物形態存在,即金屬礦物。
2金屬的共同物理性質:有光澤、導電、導熱、有延展性。
3現在應用廣、產量高的前四種金屬:鐵、鋁、銅、鈦。
4合金:常見的合金有:不銹鋼,錳鋼、硅鋼等;鐵的合金有:生鐵(含碳量為:2%~4.3%)、鋼(含碳量為:0.03%~2%)。
二、金屬的化學性質
1金屬與氧氣反應
例如:3Fe+2O2Fe3O4
4Al+3O22A12O3
說明:鐵銹的主要成分是Fe2O3,鐵生銹的條件是:鐵與空氣、水接觸。
2金屬與酸反應
例如:Fe+ H2SO4═══FeSO4+H2↑
2Al+6HCl═══2AlCl3+3H2↑
3金屬與鹽(金屬的化合物溶液)反應
例如:Fe+CuSO4═══FeSO4+Cu
Cu+2AgNO3═══Cu(NO3)2+2Ag
說明:只有位于金屬活動性順序中前面的金屬才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屬從它們的化合物溶液(即化合物必須溶于水)中置換出來。
三、金屬的利用與保護
1常見的金屬礦石
赤鐵礦(主要成分:Fe2O3)、磁鐵礦(主要成分:Fe3O4)、黃鐵礦(主要成分:FeS2)、赤銅礦(主要成分:Cu2O)等。
2金屬的冶煉原理
(1)高溫還原:如Fe2O3+3CO2Fe+3CO2
(2)加熱分解:如2HgO2Hg+O2↑
(3)電解:如2A12O3 4Al+3O2↑
3金屬的保護
防止金屬銹蝕的方法:隔絕空氣和水。如在金屬表面涂油、鍍保護膜等。
評析中考點
考點1 金屬材料是現代生活和工業生產中應用極為普遍的一類物質。
(1)鈦合金是21世紀的重要材料,具有熔點高、可塑性好、抗腐蝕性強、與人體有很好的“相容性”等優良性能。金屬的下列用途:①用來作保險絲;②用來制人造骨;③用于制造船舶;④用于制造航天飛機。其中與鈦合金性能符合的是 。(填序號)
(2)鐵是一種最主要的金屬材料,實驗室里用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鐵得到鐵,實驗過程中,先通入一氧化碳的目的是 。
煉鐵廠常以焦炭、赤鐵礦、空氣等為主要原料煉鐵,反應過程如下圖:
寫出②③兩步的化學方程式 、 。
(3)金屬的儲量有限,而且不可再生,我們必須保護金屬資源并進行金屬的回收利用。某興趣小組同學欲從含有硫酸、硫酸亞鐵和硫酸銅的廢液中,回收全部金屬銅,應先加入 ,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充分反應后過濾,濾渣中含有 。
繼續處理可以得到純凈的金屬銅和硫酸亞鐵固體。
(4)在學習了金屬資源保護內容以后,興趣小組同學對金屬的銹蝕做了觀察,發現殘留水的鐵鍋在與水面接觸的部位最易生銹;家用的銅質水龍頭也生了一層綠色的銅銹。回憶已有的知識,鐵生銹的原因是 。那么銅生銹的原因是什么 查閱有關資料:銅銹的主要成分是Cu2(OH)2CO3。他們除了依照鐵釘銹蝕條件的探究方法進行實驗外,還補充做了銅銹蝕與 有關的實驗。請寫出一種防止鐵或銅等金屬制品生銹的具體方法

※思路點撥※
(1)據題目提供的信息鈦合金熔點高可知①不符合,②③④正確。(2)因為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與管內的空氣混合在加熱的條件下易發生爆炸,所以加熱前需將管內的空氣排凈。從煉鐵的流程圖可知:焦炭與足量的氧氣反應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與焦炭在高溫條件下反應生成一氧化碳,然后利用還原劑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鐵。①②③的方程式分別為:C+ O2CO2,CO2+C2CO,3CO+Fe2O32Fe+3CO2。(3)因為廢液中含有硫酸、硫酸亞鐵和硫酸銅,要想得到純凈的金屬銅和硫酸亞鐵固體,必須加入金屬鐵,要想全部回收金屬銅,則需加入過量的鐵粉,所以充分反應后過濾,濾渣中含有銅和鐵。有關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Fe+H2SO4═══Fe SO4+ H2↑,Fe+CuSO4═══FeSO4+ Cu。(4)據銅銹的成分Cu2(OH)2CO)3和質量守恒定律可推出,銅生銹一定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有關,所以應補充銅銹蝕與二氧化碳有關的實驗。
※解答辨析※
(1)②③④ (2)趕走管內的空氣,防止爆炸CO2+C2CO 3CO+Fe2O32Fe+3CO2
(3)稍過量鐵粉Fe+H2SO4═══Fe SO4+ H2↑ Fe+CuSO4═══FeSO4+Cu Fe、Cu (4)與空氣中的氧氣、水同時接觸 CO2 保持金屬表面的潔凈與干燥
※考點點評※
此題具有較強的綜合性,它不僅幾乎全面考查了金屬和金屬材料的有關知識,同時還考查了同學們的實驗探究能力、反思習慣和資源意識。解此類題要善于從題中獲取信息,熟悉金屬的冶煉、金屬的性質及金屬資源的保護是解題的關鍵.要用推理、對比的方法解決問題。
考點2 某同學探究金屬單質的活潑性時發現:X、Y都能與稀硫酸反應放出氧氣而Z不能;Y能在X的鹽溶液中置換出X。則它們的金屬活動順序為( )
A X>Y>(H)>Z B Y>X>(H)>Z
C X>Z>(H)>Y D Y>(H)>X>Z
※思路點撥※
X、Y能與稀硫酸反應說明在金屬活動性順序中排在氫的前面,Z不能反應,說明排在氫的后面;Y能置換出X的鹽溶液中的X,說明Y排在X的前面,所以它們的金屬活動順序為Y>X>(H)>Z。
※解答辨析※
B
※考點點評※
金屬活動性順序在實際應用中有以下三個方面的意義:
(1)在金屬活動性順序中,金屬的位置越靠前,在水溶液中就越容易失去電子變成離子,它的活動性就越強。根據金屬在該順序中的位置,可判斷它的化學活動性。
(2)在金屬活動性順序中,排在氫前面的金屬能置換出酸里的氫,排在氫后面的金屬不能置換出酸里的氫,且位置越靠前,反應越劇烈。根據金屬的位置判斷能否與酸發生置換反應,產生氫氣。
(3)在金屬活動性順序中,只有排在前面的金屬,才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屬從它們的鹽溶液里置換出來。根據金屬單質和鹽中金屬離子在金屬活動性順序中的位置,判斷金屬單質能否跟鹽溶液發生置換反應。
考點3 (1)相同質量的鋁、鎂、鐵、鋅分別與足量的稀鹽酸反應,放出H2( )
A鋅最多 B鋁最多
C鎂最多 D一樣多
(2)相同質量、相同質量分數的稀鹽酸分別與足量的Al、Mg、Fe、Zn反應,放出H2( )
A鋅最多 B鋁最多
C一樣多 D無法判斷
※思路點撥※
(1)酸是足量的,則金屬完全反應,可推出相同質量的四種金屬完全反應,生成氫氣最多的是Al,所以應選B。
(2)金屬是足量的,說明酸完全反應,因為酸是相同質量、相同質量分數,所以產生氫氣的質量也相同,即答案為C。還有一種類型的題需注意,就是題目中既來說明金屬過量,又未說明酸過量,此時則應選D,無法判斷。
※解答辨析※
(1)B (2)C
※考點點評※
(1)金屬與酸反應求氫氣可用公式:m(H2)= ×該金屬的實際質量,來計算。要準確快速解答此類問題,我們首先要抓住蘊含重要信息的題眼:金屬與酸反應中,過量的是酸還是金屬。亦即,我們首先要找到反應參照的標準,是以金屬為標準,還是以酸為標準,或者都不確定。(1)若以金屬為標準(酸是足量的),不論是與稀硫酸還是稀鹽酸反應,產生氫氣的量是:Al>Mg>Fe>Zn。(2)若以酸為標準(金屬是足量的),產生氫氣的質量相等。(3)若無標準(既未說明金屬過量,又未說明酸過量),則無法判斷。
考點4 A、B、C、D、E為初中化學常見的物質,其中A、C為金屬單質,E為非金屬單質,下圖是它們之間的相互轉化關系。請回答:
(1)反應①的基本反應類型是 ,其化學方程式為 。
(2)C的化學式為 。
(3)寫出物質E和B在加熱條件下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4)上圖轉化中產生無色氣體E的原因是 。
※思路點撥※
根據巳知條件可確定A為Cu,在空氣中,加熱條件下Cu可與O2反應生成CuO,由于加入的硫酸是過量的,所以X溶液中含有H2SO4、CuSO4兩種溶質。根據D溶液為淺綠色,可確定C為Fe。Fe與H2SO4反應會產生H2,所以E為H2。
※解答辨析※
(1)化合反應O2+2Cu2CuO (2)Fe (3)H2+CuOCu+H2O (4)鐵與過量的稀硫酸反應產生氫氣
※考點點評※
此題是推斷物質的題型,通過幾步的實驗現象確定物質的種類,這需要學生具備一定的推斷基礎,在解此類題型時,學生較難把握的是通過審題確定所給條件,這就必須對題目中的每一句話進行嚴密分析,爭取將所有的信息進行合理的歸納、總結,找出解決問題的突破口。
聚焦失分點
易錯1 如圖表示等質量的金屬Mg和Al分別與足
量且相同的稀硫酸反應,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 x表示反應所用時間,y表示生成氫氣的質量
B x表示生成氫氣的質量,y表示反應所用時間
C x表示滴加稀硫酸的質量,y表示生成氫氣的質量
D x表示參加反應金屬的質量,y表示生成氫氣的質量
※對癥下藥※
金屬與酸反應產生氫氣的質量與金屬和酸溶液的質量、種類有關,反應的速率與金屬的活動性有關。分析此類題目要從橫坐標與縱坐標分別進行分析和推理,同學們對同類知識不僅要不斷地理解和應用,還要尋求帶有普遍性的規律,重點加強對探究過程和方法的把握。由圖像知,剛開始反應時Mg、Al的反應在一條線上,因Mg、Al的活動性不同,反應的速率也不同,則不能表示速率圖像,即A、B不正確;因加入酸的質量相同,若酸完全反應則產生的氫氣質量一定相同,即C正確;相同質量的金屬與酸反應,產生的氫氣質量不同,故D不正確。
※提分練習※
1 在托盤天平兩端各放一只燒杯,調節平衡。在兩只燒杯里加人等質量、等質量分數的稀鹽酸,然后在左右兩燒杯中分別放入質量相等的鎂和鋁,待充分反應后,鎂有剩余,則還可以觀察到的現象是( )
①天平保持平衡 ②鋁也有剩余 ③天平指針偏向放鎂的一方 ④天平指針偏向放鋁的一方
A只有① B ①和②
C ②和④ D只有③
易錯2 氧化銅和鐵粉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質量稀硫酸,反應停止后,過濾除去不溶物。向濾液中加入一塊薄鐵片,鐵片上沒有任何變化,根據上述實驗現象判斷下列結論,正確的是( )
A濾出的不溶物中只有銅,不可能含鐵
B濾出的不溶物中只有鐵,不可能含銅
C濾出的不溶物中一定含銅,可能含鐵
D濾液中一定舍FeSO4,不可能有CuSO4和H2SO4
※對癥下藥※
本題主要考查了鐵和氧化銅及酸反應、鐵與硫酸銅溶液反應以及對金屬活動性的掌握情況。另外還考查了學生的分析、判斷能力。解答此題的關鍵是能正確地運用金屬活動性順序分析、解決有關問題。由題意知,本題共發生了以下3個化學反應:CuO+ H2SO4═══CuSO4+ H2O,Fe+ H2SO4═══FeSO4+ H2↑,Fe+CuSO4═══FeSO4+Cu,可見,濾液中肯定含有FeSO4,是否有CuSO4和H2SO4要看Fe的量的多少、,根據題中給出的重要條件“向濾液中加入一塊薄鐵片,鐵片上沒有任何變化”,可推知濾液中不含有CuSO4和H2SO4。因為濾液中無CuSO4和H2SO4,鐵就有可能有剩余。因此濾出的不溶物中一定有Cu,也可能含有( )
※提分練習※
2 向含有AgNO3、Zn(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過量的鐵粉,充分反應后過濾,濾出的固體中一定含有的是( )
A Ag、Zn、Fe B Ag、Zn
C Zn、Fe D Ag、Fe
探究與思考
探究1 某學校在探究鋁的化學性質時,實驗情況如下:
實驗操作
實驗現象 開始時,鋁片表面有氣泡 開始時,鋁片表面沒有明顯現象
[提出問題] 銀片放入稀硫酸中,開始時為什么沒有明顯現象
[提出假設] 假設l:鋁片表面有致密的氧化膜阻礙丁反應的進行。
假設2:所用稀硫酸的濃度太小。
假設3:鋁片與稀硫酸反應需要加熱。
[實驗設計]
你選擇的假設是 。請選擇恰當的實驗用品進行實驗,證明假設成立。
有以下實驗用品:大小相同的鋁片、l0%的稀硫酸、30%的稀硫酸、氯化鈉、試管、試管夾、酒精燈、鑷子、藥匙、砂紙。
實驗步驟(文字敘述或圖示均可) 觀察到的現象 結論
假設成立
[評價與反思] 通過這次探究,你從中得到的啟示是: 。
※思路點撥※
金屬專題中考探究圍繞金屬活動性展開的比較多,本題是在探究金屬活動性實驗的一個變化,最近中考中常有出現“鋁片放入稀硫酸中,開始時為什么沒有明顯現象 ”包含高中化學知識,學生不了解更能體現探究的價值。
※解答辨析※
[實驗設計] 1或2或3
方案l
操作步驟(用文字敘述或圖示均可) 觀察到的現象 結論
將打磨后的鋁片放入試管中,加入l0%的稀硫酸 若有氣泡產生 假設成立
方案2
操作步驟(用文字敘述或圖示均可) 觀察到的現象 結論
取一支試管,放入一塊鋁片,加入30%的稀硫酸少許 若有氣泡產生 假設成立
方案3
操作步驟(用文字敘述 或圖示均可) 觀察到的現象 結論
取一支試管,放入一塊鋁片,加入l0%的稀硫酸少許,然后加熱 若有氣泡產生 假設成立
[評價與反思] 善于發現問題,大膽質疑,勇于探究(只要答案合理均可)
※考點點評※
本題的考查重點是方案設計,而關鍵是過程中必須控制好變量。
※跟蹤練習※
1 同學們一起探究鋁、鐵、銅三種金屬的活動性,小剛同學設計了用銅絲、鐵絲、鋁絲和稀鹽酸,只用一支試管,取一·次鹽酸的探究方案。請你和他們一起完善下表的探究方案并醐答有關問題。
(1)填表。
實驗步驟 觀察到的現象
①在試管中取少量鹽酸,插入鐵絲,充分作用。
②在①所得的溶液中,插入 ,充分作用。 無明顯現象
③在②所得的溶液中插入 ,充分作用。
結論:金屬活動性Al>Fe>Cu。
(2)將鋁絲插入前應進行的操作是 。
(3)小華同學認為在小剛設計的方案中,只要補充一個實驗。就可得出Al>Fe>H>Cu的結論。小華要補充的實驗是 。
(4)小強同學認為要得到Al>Fe>H>Cu的結論,不必做補充實驗,只需將小剛同學方案中插入金屬的順序調整即可,你認為調整后插入金屬的順序是 。
探究2 請你參與某學習小組的探究活動,并回答相關問題:
[發現問題] 小麗發現盛水的鐵鍋在與水面接觸的部位最易生銹;小茜發現自已的銅制眼鏡框表面出現了綠色的銅銹;小玲發現蘋果切開不久,果肉上會產生意層咖啡色物質,好像生了“銹”一般。
[提出問題] 這三種物質“生銹”的原因是什么
[收集證據] (1)回憶已有知識:鐵生銹的條件是 。
(2)查閱有關資料:“銅銹”的主要成分是Cu2(OH)2CO3(俗稱銅綠);蘋果“生銹”是果肉里的物質(酚和酶)與空氣中的氧氣發生了一系列的反應,生成咖啡色的物質。
(3)實驗探究:將四小塊銅片分別按下圖所示放置一個月,觀察現象如下:
實驗裝置
實驗現象 銅片不生銹 銅片不生銹 銅片不生銹 銅片生銹且水面附近銹蝕最嚴重
由實驗可知:銅生銹是銅與水、 、 等物質共同作用的結果。
[得出結論] 經過交流討論,三位同學認為這些物質“生銹”除了可能與水有關外,還可能都與 (填物質名稱)有關。
[反思與應用]利用所得結論填空:
(1)寫出一種防止鐵或銅等金屬制品生銹的具體方法 。
(2)請你提出一條延長食品保質期的建議 。
※思路點撥※
本題以一個研究課題為背景,通過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收集證據、實驗探究等步驟,讓我們身臨其境地去體驗科學探究的過程,并要求結合實驗原理,進行分析,從而得出結論,并對結果進行反思和應用。通過對實驗裝置的分析,銅生銹是銅與水、氧氣、二氧化碳共同作用的結果,根據鐵生銹的有關知識和題中信息,綜合判斷知,鐵、銅、蘋果的“生銹”都與空氣中的水和氧氣有關。知道銹蝕的原因后,不難找出應用的方法。
※解答辨析※
[收集證據] (1)鐵與氧氣和水同時接觸 (3)氧氣(或O2)、二氧化碳(或CO2) [得出結論]氧氣 [反思與應用] (1)保持金屬制品表面的潔凈和干燥(或表面鍍上保護膜等) (2)將
食品進行真空包裝等
※考點點評※
這類化學探究題,實驗組的設計非常關鍵。
※跟蹤練習※
2 為探究鐵銹蝕的影響因素,某興趣小組做了如下實驗。
[實驗方案] 將3枚潔凈的鐵釘同時置于如圖所小環境下的試管中,觀察鐵釘銹蝕情況。
[實驗現象]3天后,I、Ⅲ中鐵釘不生銹,Ⅱ中鐵釘明顯生銹。
[獲得結論]
(1)對照實驗I、Ⅱ,可知鐵銹蝕的條件之一為 。
(2)防止鐵銹蝕的一種方法是 。
[拓展探究]
(3)小明發現海邊的鐵器很容易生銹,從而猜測氯化鈉能加快鐵的銹蝕。請設計實驗方案驗證小明的猜想

專項集訓
※能力提升※
1 現有甲、乙、丙三種金屬,分別與空氣和氧氣反應,現象如下表所示:
甲 乙 丙
空氣 劇烈燃燒 變黑 變黑
氧氣 更劇烈燃燒 變黑 劇烈燃燒
據以上信息,這三種金屬活動性由強到弱排列是( )
A甲>丙>乙 B甲>乙>丙
C乙>丙>甲 D丙>乙>甲
2 鐵制品在通常情況下很易生銹,制造時往往在鐵制品表面電鍍一層銅起舫銹作用。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鍍銅鐵制品不可以在弱酸性條件下使用
B鍍銅鐵制容器可盛硝酸銀溶液
C鍍銅鐵制品不易生銹的原因之一是使鐵隔絕了空氣
D鍍銅鐵制品是一種合金
3 小明為了檢驗運動會中獲得的銅牌是否由純銅制成,下列方法中最合理的是( )
A觀察銅牌顏色 B測銅牌的質量
C測銅牌的體積 D測銅牌的密度
4 鋼的質地堅硬,機械性能好,有彈性和延展性,是最常見、應用較廣的一種材料。但由于易銹蝕,每年損失的鋼鐵約占總產量的四分之一。下列屬于鋼的化學性質的是( )
A有彈性 B質地堅硬
C易銹蝕 D有延展性
5 菜刀在生活中有重要應用。下列情況中,菜刀腐蝕由快到慢的是( )
①切青菜后用清水沖洗 ②切濕咸菜后未清洗 ③切肥豬肉后放置
A ①③② B ②①③
C ③①② D ③②①
6 下列關于鐵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切過泡菜的菜刀比置于潮濕空氣中的菜刀更易生銹
B鐵與稀鹽酸反應,生成FeCl3和H2
C能用鐵桶盛裝農藥波爾多液
D用稀硫酸除鐵銹,生成FeSO4和H2O
7 某化學興趣小組為測定Fe、cu、Ag三種金屬的活動性順序設計了四種方案,每種方案所用的試劑如下,其中你認為不可行的是( )
A Fe、Ag、CuSO4溶液
B Fe、Cu、AgNO3溶液、稀鹽酸
C Cu、FeCl2溶液、AgNO3溶液
D Cu、Ag、Fe、稀鹽酸
8 往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鐵粉,充分反應后過濾,向濾渣中加入稀鹽酸,無氣泡產生。根據上述現象,你能得出的結論是( )
A濾渣中一定有Fe粉
B濾渣中一定有Cu粉
C濾液中一定有Fe2+
D濾液中一定有Ag+、Cu2+
9 相同質量的M、N兩種活潑金屬,分別與足量質量
分數為8%的鹽酸反應(M、N在生成物中均為+2價
),生成H2質量和反應時間的關系如右圖。下列敘
述正確的是( )
A金屬的活潑性N>M
B兩個反應生成H2的體積相等
C相對原子質量N>M
D兩個反應消耗鹽酸的質量一定相等
10 向100mL硫酸銅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鐵粉充分反應后過濾。下列情況可能出現的是( )
A濾液只有硫酸銅,濾出固體只有鐵
B濾液只有硫酸亞鐵,濾出固體為鐵、銅
C濾液只有硫酸銅、濾出固體只有銅
D濾液有硫酸亞鐵、硫酸銅,濾出固體為鐵
11 對甲、乙、丙三種金屬活動性的實驗研究過程如下:(1)取大小相等的三種金屬片,分別放入CuSO4溶液中,一段時間后,甲、丙表面出現紅色物質,乙沒有現象。(2)取大小相等的甲、丙兩種金屬片,分別放入相同的稀鹽酸中,甲、丙表面都產生氣泡,但甲產生氣泡的速度明顯比丙的快。則甲、乙、丙三種金屬的活動性順序是( )
A甲>丙>乙 B丙>乙>甲
C甲>乙>丙 D丙>甲>乙
12 通過置換反應可判斷金屬活動性順序,某同學通過實驗來比較銅、鋁、汞的金屬活動性順序,現有銅、鋁、汞的三種單質,如果另外只用一種試劑達到實驗目的,則應選用下列試劑中的( )
A稀硫酸 B氯化鋁溶液
C硝酸汞溶液 D硫酸銅溶液
13 把鋁箔放入CuCl2溶液中,鋁箔表面覆蓋了紅色物質,一會兒又有大量氣泡冒出。同學們對“放出氣體”這一異常現象進行猜想、實驗。其中沒有價值的是( )
A小宇同學推測氣體是氫氣并檢驗
B小琪同學猜想CuCl2溶液呈酸性并測定
C小寒同學認為氣體是氨氣并檢驗
D小梁同學認為試劑變質,更換后再實驗
14 下列各組物質不能發生反應的是( )
A鎂與稀硫酸 B鋅與硫酸銅溶液
C鋁與硝酸銀溶液 D汞與氯化銅溶液
15 鋁、鐵、銅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金屬。
(1)下列生活用品中,主要利用金屬具有良好導熱性的是 。(填序號)
(2)鋁具有很好的抗腐蝕性能,原因是 。
(3)在高溫下,利用焦炭與氧氣反應生成的一氧化碳可把鐵從鐵礦石里還原出來。某煉鐵廠現用l 000t含氧化鐵80%的赤鐵礦石,理論上可以煉出含鐵96%的生鐵的質量是
t。(計算結果精確到0.1)
(4)工人師傅切割鐵板時,用硫酸銅溶液在鐵板上畫線可留下紅色的印跡。其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16 鋼鐵在生產、生活中有廣泛的用途。建造七海世博會的中國館——“東方之冠”的核心筒就是用四根巨型鋼筋混凝土制成的,其中用了大量的鋼鐵。
(1)鋼鐵屬于 。(填“純凈物”或“混合物”)
(2)煉鐵廠常以焦炭、赤鐵礦(主要成分是氧化鐵Fe2O3)、空氣等為主要原料煉鐵,請寫出一氧化碳與氧化鐵在高溫下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3)每年世界上鋼鐵的產量很高,鋼鐵的銹蝕也給人類帶來了巨大的損失。鐵在空氣中銹蝕,實際上是鐵跟空氣中的 和 共同作用的結果。
(4)為了防止鋼鐵銹蝕,人們常采用 的方法來達到目的。(任寫一種)
17 有同學將金屬氧化物知識整理如下:
氧化鉀 氧化鈣 氧化鈉 氧化鎂 氧化鋁 氧化鋅 氧化鐵 氧化銅
K2O CaO Na2O MgO A12O3 ZnO CuO
(1)寫出表中氧化鐵的化學式。
(2)表中的排列規律是根據金屬 排列的。(填序號)
①元素化合價 ②活動性順序 ③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
18 構建知識網絡是一種重要的學到方法。圖為某同學繪制的鐵的化學性質網絡示意圖。請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1)反應①中可用 (填化學式)作還原劑。
(2)反應②導致每年有大量的鋼鐵銹蝕,為阻止該反應的發牛,人們常采用在鋼鐵表面涂刷油漆或鍍上其他金屬等方法。這兩種方法的共同原理是阻止鋼鐵與 接觸。
(3)早在兩漢時期,我國勞動人民就利用鐵與硫酸銅溶液反應制取銅,稱為“濕法煉銅”,即反應③。若用該方法制得銅16千克,理論上需要溶質質量分數為l0%的硫酸銅溶液多少千克
19 A、C均南-種或多種金屬組成。為確定A的組成,進行如下圖所示實驗(部分產物略去)。已知B、E均為只含有一種溶質的溶液,B為淺綠色,E為藍色。
(1)G是 。(寫物質名稱或化學式)
(2)為了分離溶液和不溶固體,在①處應進行的操作是 。
(3)反應②、③的化學方程式為:
② 。
③ 。
(4)比較反應③、④,它們的共同點是:(寫2條)

(5)根據以上信息,對A的組成可做出的判斷是 。(填序號)
A A中只含有Fe
B A中含有Fe和Cu
C A可能是銅鋅合金
D A中一定含有Au
20 青少年看書、寫字一定要愛護眼睛,臺燈是在光線不足時常用的照明用具。
(1)圖中標示的物質屬于金屬材料的有 。(填序號)
(2)燈管后面的反光片為鋁箔。鋁塊能制成鋁箔是利用了鋁的 性。
(3)鋁比鐵活潑,但鋁箔比鐵螺絲釘耐腐蝕。鋁制品耐腐蝕的原因是

(4)若要驗證銅、鐵、鋁的活動性順序,某同學已經選擇了打磨過的鐵絲,你認為他還需要的另外兩種溶液是 。
※沖擊高分※
1 有等質量的鎂和鐵,前者放入質量分數為10%的稀
硫酸中,后者放入質量分數為l0%的稀鹽酸中,產
生氫氣的質量隨時間變化曲線如右圖所示。下列說
法錯誤的是( )
A鎂和鐵中至少有一種剩余
B消耗的稀硫酸和稀鹽酸質量相等
C消耗鐵的質量一定大于消耗鎂的質量
D產生氫氣的質量相等
2 請從下列物質中選擇適當的試劑,設計不同的方法對鋅、鐵、銅三種金屬的活動性順序進行探究:A鋅片B鐵釘C銅片D硫酸銅E稀硫酸F硫酸鋅G硫酸亞鐵
(1)方法一所選用的三種試劑是CuSO4、ZnSO4和 。(填化學式,下同)
(2)方法二所選用的四種試劑是Fe、Cu、Zn和 。
(3)方法三所選用的三種試劑是 。
3 請回答下列有關金屬的問題。
(1)鋁是活潑金屬,為什么通常鋁鍋卻很耐腐蝕
(2)右邊是某探究實驗裝置圖。一段時間后,能觀察
到什么現象 (裝置氣密性良好,且開始時U型管兩
端的紅墨水液面相平)
(3)X、Y、Z是三種金屬固體,將X和Y浸入稀硫
酸中,Y溶解并產生氫氣,X無變化;將X和Z浸入硝酸銀溶液中,X表面有銀析出而Z無變化。
①判斷X、Y、Z和銀四種金屬的活動性由強到弱的順序。
②具體確定一種X后,寫出X與硝酸銀溶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4 鎖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工具,其中的鐵鎖經常會生銹。
(1)鐵鎖在哪種情況下使用易生銹
(2)鐵鎖的各個部分通常采取了怎樣的防銹措施 (舉兩個不同部位的
不同措施)
(3)如果鐵質鎖身生銹,可以用化學試劑除銹,請寫出反應的化學方
程式。
(4)如果鎖芯因生銹轉動時有些不靈活,可以向鎖芯中注入哪種無機物使之轉動靈活
5 某化學興趣小組用一氧化碳與氧化鐵的反應來探究煉鐵的原理,裝置如下圖所示。請回答有關問題:
(1)為避免一氧化碳污染空氣,并回收利用一氧化碳,方框中連接的是C和D,導管接口的連接順序為a→( ) →( ) →( )。C裝置中NaOH的作用是 。
(2)實驗開始時,應 (填“先加熱再通CO”或“先通CO再加熱”),目的是 。
(3)實驗進行一段時間后,玻璃管A中出現的現象為 ,反應方程式為 。
(4)除CO外,還有哪些物質可以還原Fe2O3: 。(請寫一物質的化學式)
6 小明選擇“鋁絲和鹽酸反應的快慢與什么因素有關”的課題開展探究。下表是他分別用相同質量的鋁絲和足量稀鹽酸反應的三組實驗數據:
實驗編號 鹽酸的質量分數/% 反應溫度/℃ 鋁絲消失的時間/s
① 3 20 500
② 6 20 300
③ 6 30 80
(1)寫出鋁和鹽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2)實驗②和③表明:該反應快慢與 有關。
(3)能表明鹽酸濃度對反應快慢有影響的實驗編號是: 和 。
(4)如果把實驗①中鹽酸的質量分數改為4%,請你推出鋁絲消失時間(用t表示)的取值范圍: 。
(5)該實驗除了用鋁絲消失的時間來衡量反應的快慢外,你還能提出新的方法來衡量該反應的快慢嗎
方法: 。
(6)小明將稀鹽酸換成耢硫酸繼續實驗,發現鋁絲和稀硫酸反應現象不明顯。
[發現問題]為什么鋁絲易與稀鹽酸反應而難與稀硫酸反應呢
[提出假設]C1一的存在使酸和鋁的反應容易進行。
[設計實驗]請你幫助小明設計一個合理的實驗來驗證假設。
7 下圖是一些常見物質的轉化關系,其中C是無色無刺激性的氣體,且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E是一種無污染的清潔能源,其燃燒產物是H2O。
請根據上圖,回答下列有關問題:
(1)紅棕色粉末A和氣體C、E的化學式分別為:A ;C ;E: 。
(2)G轉化為H和A的反應類型是 反應;B轉化成E和D的反應類型是
反應。
(3)①A與鹽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②D和氯氣化合生成F的化學方程式為: 。
(4)以上圖中無色氣體C為中心,延展如下圖:
①請寫出實現這兩個轉化的另一反應物J、K的化學式J ;K 。
②請完善由CO和CaCO3分別轉變成無色氣體C的轉化關系圖,在箭號上注明必要的反應條件和其他反應物。
8 為了測定某黃銅中鋅的質量分數,某同學利用該合金與稀硫酸反應,進行了三次實驗,所得相關的實驗數據記錄如下(實驗中誤差忽略不計):
實驗次數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所取合金的質量/g 25 25 50
所用稀硫酸的質量/g 120 160 100
生成氫氣的質量/g 0.4 0.4 0.4
(1)從上表數據分析,當所取合金與所用稀硫酸的質量比為 時,表明合金中的鋅與稀硫酸中的硫酸恰好完全反應。
(2)計算黃銅中鋅的質量分數。
9 為測定某碳素鋼樣品中鐵的質量分數,現取一定質量的樣品粉末于質量為51.8g的燒杯中,然后逐步加入一定質量分數的稀硫酸,當加入80g稀硫酸時反應恰好完全,加入稀硫酸的質量與燒杯及燒杯內物質的總質量的關系如下圖。
試通過計算完成下列填空:(不能整除時,結果保留一位小數)
(1)該實驗取用的樣品質量為: 。
(2)樣品中鐵的質量分數為: 。
(3)小王不慎在反應結束后,向燒杯中多加了20g稀硫酸,此時,溶液中亞鐵離子在溶液總質量中的質量分數為: 。
答案
提分練習
1 B 2 D
跟蹤練習
1 (1)產生氣泡,溶液由無色變為淺綠色 銅絲 鋁絲 溶液由淺綠色變為無色 (2)用砂紙打磨其表面的氧化鋁 (3)把銅絲插入稀鹽酸中 (4)Cu Fe Al 2 (1)在潮濕的空氣中 (2)涂油、噴漆等 (3)在A、B、C、D四支試管中分別放入干燥的細鐵絲、浸過食鹽水的細鐵絲、浸過清水的細鐵絲、完全浸沒在食鹽水中的細鐵絲,兩天后觀察,發現浸過食鹽水的細鐵絲銹蝕最嚴重
專項集訓
能力提升
l A 2 C 3 D 4 C 5 B 6A 7 D 8C 9 C 10 B 11 A 12 D 13 C 14 D
15(1) A (2)鋁與氧氣反應在其表面生成一層致密的氧化鋁薄膜,從而保護里層的鋁不再與氧氣反應 (3)583.3 (4)Fe+CuSO4═══Cu+FeSO4
16 (1)混合物 (2)Fe2O3+3CO2Fe+3CO2 (3)氧氣 水 (4)噴漆
17 (1) Fe2O3 (2)②
18 (1)CO(或H2或C) (2)氧氣和水
(3)設需要10%的硫酸銅溶液的質量為x。
Fe+CuSO4═══FeSO4+Cu
160 64
10%x l6千克
160:64=10%x:16千克
x=400千克
19 (1)Cu(OH)2 (2)過濾 (3)C+2CuO2Cu+CO2↑
CuSO4+BaCl2═══BaSO4↓+CuCl2 (4)都屬于復分解反應,且都產生沉淀
(5)B 20 (1)①②④ (2)延展 (3)鋁與氧氣反應表面形成致密氧化膜
(4)CuSO4和A12(SO4),或硫酸銅和硫酸鋁(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沖擊高分
1 B 2(1)Fe (2)H2SO4 (3)Zn、Cu、FeSO4
3(1)鋁與氧氣反應,其表面生成致密的氧化鋁薄膜起保護作用。
(2)鐵釘生銹,U型管液面變為左高右低。
(3)①Y>X>Ag>Z ②Cu+2AgNO3═══Cu(NO3)2+2Ag
4 (1)雨淋(或在潮濕空氣中,或接觸酸堿鹽的溶液等)。 (2)鎖身通常噴漆;鎖鉤通常是不銹鋼或鍍鉻鎳。 (3)Fe2O3+6HCl═══2FeCl3+3H2O (4)注入鉛筆芯粉末(石墨粉)。
5 (1)d、b、e除去殘余的二氧化碳 (2)先通CO再加熱趕盡玻璃管內的空氣,防止加熱爆炸(3)固體由紅棕色變成黑色3CO+ Fe2O32Fe+3CO2 (4)C或H2
6 (1)2Al+6HCl═══2AlC13+3H2↑ (2)溫度 (3)① ② (4)300s< t <500s
(5)用排水法收集相同體積一瓶氫氣所需時間的多少來衡量(或通過單位時間內生成氫氣的量、溫度變化來衡量等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6)向兩支試管中各加入鋁絲和稀硫酸,再分別加入氯化鈉溶液和硫酸鈉溶液(或向放有鋁絲和稀硫酸的試管中加入稀鹽酸)。
7 (1) Fe2O3 CO2 H2 (2)分解 置換
(3)①Fe2O3+6HCl═══2FeCl3+3H2O ②2FeCl2+C12═══2FeCl3 (4)①C Ca(OH)2

(由CO或CaCO3轉化為CO2的其他合理途徑也行)
8 (1)1:4 (2)52%
9 (1)17g (2)98.8% (3)14.4%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資料·第 19 頁 (共 19 頁)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城固县| 民权县| 垫江县| 辰溪县| 莱阳市| 庆安县| 巫溪县| 福州市| 双江| 广元市| 灌阳县| 赣榆县| 宜兰县| 六枝特区| 伊宁县| 宁明县| 咸阳市| 绥中县| 台山市| 西畴县| 于田县| 临城县| 微山县| 巨野县| 内黄县| 兴宁市| 扶风县| 隆林| 海城市| 鄂托克旗| 金湖县| 铁力市| 鹤岗市| 泽库县| 凤山县| 常德市| 青海省| 上林县| 丹凤县| 乌苏市| 定襄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