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2020年浙江省中考社會法治真題分類匯編專題05:14-19世紀上半期的重大事件 一、單選題 1.梳理歷史事件之間的內在聯系,是學習歷史的一種好方法,下邊小華同學的課堂筆記中可以概括出的共同主題是( ???) 21教育名師原創作品 A.?資本主義的擴展???????????B.?工人運動的興起???????????C.?變法圖強的嘗試???????????D.?民族解放運動的發展 2.揭示歷史事件之間的內在聯系,是歷史學習的重要方法。下列歷史事件存在內在聯系的是( ???) ①新文化運動與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 ②第二次工業革命與西方列強開始擴張 ③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與二戰的勝利 ④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與實行對外開放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3.斯塔夫里阿諾斯在_?????¨???é????????_中寫道:1789年以前,在英國的十三個殖民地已爆發了一場革命,這場革命提供了將新學說付諸行動的一個實驗性的示范。“這場革命”和“新學說”指( ???) A.?法國大革命 ?人民主權?????????????????????????????????????????B.?美國獨立戰爭 ?三權分立 C.?“光榮革命”? 人民主權?????????????????????????????????????D.?德意志王朝戰爭 ?三權分立 4.紀念幣是為紀念重大事件而發行的法定貨幣。圖2紀念幣是為了紀念( ???) A.?《權利法案》的通過???????????????????????????????????????????B.?《人權宣言》的通過 C.?《獨立宣言》的頒布???????????????????????????????????????????D.?《解放黑人奴隸宣言》的發表 5.在18世紀的歐洲,有_è????·?????¤??????_“他們完全摒棄了自古以來束縛人們的一切制度和觀念,用人的理性去重新衡量并評價一切”。“這一群人”中包括(??? ) 21世紀教育網版權所有 A.?哥白尼__?????é??è????_????????????????B.?伏爾泰 ?盧梭?????????????????C.?克倫威爾 ?拿破侖?????????????????D.?瓦特? 馬可尼21·世紀*教育網 6.對下列年代尺所示信息的解讀,正確的是(?? ) A.?美國崛起???????????????????????????B.?英國稱霸???????????????????????????C.?法國革命???????????????????????????D.?日本改革 7.思想解放主_è???????????????·?_經不適宜發展要求的舊思想觀念的改革和破除,對于符合發展要求的新思想觀點的積極倡導和確立,“對下列思想解放運動認識正確的是(?? ) 選項 思想解放運動 破除的舊思想 倡導的新思想 ① 文藝復興 “神權至上” 人文主義 ② 科學革命 “日心說”等理論 “地心說”等理論 ③ 啟蒙運動 “朕即國家”等專制思想 自由、平等、“人民主權” ④ 新文化運動 “忠君”等封建思想 民主、科學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8.1825年9月的_????¤???????è??è??_森發明的“旅行者號”機車試車。一位馬車夫趕著一輛四匹馬拉的馬車與其賽跑,結果遠遠地落在了后面。這一結局的出現得益于(?? ) A.?蒸汽機的普遍使用??????????????????????????????????????????????B.?電力成為機器的主要動力 C.?內燃機的廣泛應用??????????????????????????????????????????????D.?流水線生產成為一種趨勢 9.“如果說‘文明開化’主要_??????????±?é????¨_動了日本的進步,那么‘殖產興業’則更多地是從物質層面使日本的實力得到了加強。”下列明治維新的舉措,屬于“殖產興業”的是(?? ) A.?開始實行征兵制?????????B.?大力興辦高等學校?????????C.?鼓勵興建工廠和鐵路?????????D.?廢除全國所有藩國www.21-cn-jy.com 二、材料分析題 10.棉花,將不同大陸連在一起,創造了一個關于勞動力、生產和銷售的全球故事。 材料一:全球棉花貿易市場的空間變化 材料二:18世紀_60?????????è?±_國商人、發明家及制造商為降低勞動成本,促成了珍妮紡紗機、水力紡紗機等一系列紡織工具的發明。1780年后的20年中,英國棉紡織品出口增長了近200倍,至1815年,憑借這些出口,英國幾乎在全球棉紗和棉布貿易中擊敗其他世界競爭對手。棉紡織業的發展使得其他工業領域的發展也成為可能。2-1-c-n-j-y ——摘編自[美]斯文·貝克特《棉花帝國一部資本主義的全球史》 材料三:1861年,_?????????????·????_為世界上最重要的制造業,為歐洲商人帶來巨大財富,也使美國因棉花出口而躍入世界經濟的中心舞臺。但是,美國南方棉花種植獨特的經濟體制與北方工業化和剛剛出現的自由勞動相沖突,給這個新生國家帶來危機。以至英國商人擔憂,全球棉花市場的最大原料供應鏈可能被切斷。2·1·c·n·j·y ——摘編自[美]斯文·貝克特《棉花帝國一一部資本主義的全球史》 (1)根據材料一,概括全球棉花貿易市場的空間變化,并指出15世紀末產生這種變化的主要原因。 (2)根據材料二,分析棉紡織業發展對英國產生的歷史影響。 (3)結合材料三,運用史實說明英國商人擔憂供應鏈被切斷的理由。 11.聽人類理性的聲音,看法治前行的足跡。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1)上述材料出自那一文獻?反映了啟蒙運動的哪些思想? (2)【材料鏈接】2015年,_??????????????????_又一次啟動民法典編纂,通過網絡、調研和座談會等形式廣泛征求意見,不斷完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草案)。該草案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上以2879票贊成,高票通過,一部歷經56年的真正屬于中國人民的民法典正式誕生。民法典共有1260個法條,并把人格權編單獨成編,一個人一生各階段的權利,都可以在民法典中找到答案,保證人民有尊嚴地生活。 www-2-1-cnjy-com 分析材料鏈接,列舉其中體現的我國憲法原則兩條,并任選其中一條說明材料是如何體現這一原則的。 12.茶葉源于中國,盛行于世界。閱讀以下摘編自《一杯紅茶的世界史》的相關材料,完成下列各題。 材料一:16世紀,葡_è?????????°???????_的茶葉從海上帶往葡萄牙,1662年,葡萄牙公主凱瑟琳將茶葉帶到英國,18世紀末,英國貧困百姓家每天也喝得起茶,1851年,福建制茶工人以及若干茶苗茶種被秘密海運到印度加爾各答。茶苗茶種先后在印度和錫蘭(今斯里蘭卡)引種成功。 材料二:英國將以_è???±??????¨??????_機械化生產推廣到茶葉生產中,茶葉的成本迅速下降,產量增大,英國在印度、斯里蘭卡和中國等地廣設茶葉工廠,后來的發展中,部分具有國際視野的茶企,其生產、銷售逐漸遍及全球,成長為具有全球影響的跨國企業,飲茶習俗進一步風行世界。 材料三:英國、斯里蘭_??????????????????_茶企都有自己的成功秘決:有的擁有傳承百年的調茶工具和調茶師隊伍;有的根據顧客需要,創新調配出口味獨特的紅茶;有的長期與外國茶企保持交流,設計符合世界不同地域文化的茶葉產品。21cnjy.com (1)根據材料一,在下圖中完成茶葉貿易和茶樹移植的路線繪制。(溫馨提示:先在圖例空白處設計兩條線路的不同圖例,再在圖中標注線路) 21教育網 (2)依據材料一和材料二,運用歷史與社會學科的知識,分析茶葉日漸風行世界的原因, (3)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材料三中茶企的成功秘訣對更好地弘揚中國茶文化有何啟示? 13.浙商自近代以來,異軍實起,迅速取代了歷史上曾叱咤風云的商、徽商,成為了中國第一大商幫、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版權所有:21教育】 材料一浙江省瀕臨東海,面積_???10.18_萬平方公里,其中山地和丘陵占70.4%,平原和河谷盆地占23.2%,河流和湖泊占6.4%,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稱。 材料二 材料三 湖州商人王一亭追隨孫_????±±????????????_會,辛亥革命期間,他出錢出力援助革命軍,“九一八”事變后,寧波商人項松茂參與發起了東北三省抗敵大捐款,還將企業職工編入上海人民抗日義勇軍,積極備戰。【來源:21·世紀·教育·網】 (1)浙江地形以________為主,人均耕地少,經商成為重要的謀生手段:瀕臨東海、________十分便利,為經商提供了良好的條件。 21*cnjy*com (2)請結合以上材料,運用相關歷史知識,概述浙商抓住了怎樣的歷史機遇。 (3)根據材料三,從中國近代革命任務的角度,概括浙商承擔了哪些歷史責任。 答案解析部分 一、單選題 1.A 解析:依_????????????è?????_知,19世紀中后期,1871年,德國結束了邦國林立的割據狀態,完成了國家統一,走上資本主義發展道路;美國南北戰爭促進了資本主義的進一步發展,鞏固了資產階級的統治;俄國通過農奴制改革走上了資本主義道路;日本通過明治維新逐步轉變為資本主義國家。因此德國統一、美國南北戰爭、俄國農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維新的共同主題是資本主義制度的擴張。 A項資本主義的擴展是從小華同學的課堂筆記中可以概括出的共同主題,符合題意; BCD三項和題干課堂筆記內容不符,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資本主義制度的擴展,要求具備分析和歸納概括能力。 2.C 解析:1918年后,新_??????è????¨????§?_宣傳馬克思主義思想,1917年,十月革命的一聲炮響,誕生了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使馬克思主義由理論變為了現實,在俄國十月革命的影響下,馬克思主義傳到中國,使中國先進知識分子看到了“新世紀的曙光”,從此中國的先進知識分子以馬克思主義為精神武器,教育和組織人們,將革命推進到一個新時期。故①存在內在聯系。1840年前后,英國率先完成工業革命,促進了資本主義的迅速發展;西方列強還積極對外侵略擴張等。第一次工業革命與西方列強開始擴張有內在聯系,故②不存在內在聯系。為了打敗共同的敵人法西斯,1942年1月1日,美、英、蘇、中等26國的代表在華盛頓舉行會議,各國簽署了《聯合國家宣言》,標志著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后,反法西斯各國協調行動,最終取得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故③存在內在聯系。1978年12月,中國共產黨十一屆三中全會在北京召開。全會停止使用“以階級斗爭為綱”的口號,作出把黨和國家的工作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偉大決策,實現了政治路線的撥亂反正。從此,我國進入改革開放、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時期。故④存在內在聯系。 C項①③④存在內在聯系,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新文化運動與馬克思主義、第二次工業革命與西方列強的侵略擴張、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與二戰的勝利、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與實行對外開放的內在聯系的相關史實及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進行判斷分析的能力。理解并識記新文化運動與馬克思主義、第二次工業革命與西方列強的侵略擴張、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與二戰的勝利、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與實行對外開放的內在聯系的相關史實。 3.B 解析:依據關鍵信息“_??????????????????_殖民地爆發了一場革命”,可知革命是美國獨立戰爭。結合教材可知,1775年—1783年,美國進行了獨立戰爭,推翻了英國的的殖民統治。1787年,華盛頓主持制定了憲法,總統享有行政權,國會享有立法權,最高法院享有司法權,三種權力相互獨立,又相互制約,體現了啟蒙思想中的“三權分立”原則。 ACD三項理解錯誤,不符合題意; B項美國獨立戰爭 ?三權分立是題干材料中“這場革命”和“新學說”所指的內容,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美國獨立戰爭的的相關知識及學生的理解能力。要求掌握美國獨立戰爭的的相關史實。 4.A 解析:_????????????_所標示的時間1689年可知,該法律文獻應該是英國“光榮革命”后1689年頒布的《權利法案》。 A項《權利法案》的通過是題干圖片紀念幣為了紀念的事件,符合題意; B項《人權宣言》的通過是指1789年,不符合題意; C項《獨立宣言》的頒布是在1776年7月4日,不符合題意; D項《解放黑人奴隸宣言》的發表是在1862年,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英國的《權利法案》,要求具備根據圖片再認再現已學知識的能力。 5.B 解析:根據題干中的_???18?????????_歐洲” “用人的理性……”,聯系所學知識, 17-18世紀的啟蒙運動主張用理性的陽光驅散現實的黑暗,宣揚自由平等,天賦人權等,反對君主專制,等級制度,為以后的資產階級革命做了輿論的準備,主要代表人物有伏爾泰、孟德斯鳩和盧梭與康德等。 ACD三項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 B項伏爾泰 盧梭是“這一群人”中的代表,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啟蒙運動的相關知識及學生的理解能力。解題的關鍵是掌握啟蒙運動的史實。 21·cn·jy·com 6.A 解析:1_776???????¤§_陸會議頒布《獨立宣言》,美國誕生;1787年美國憲法使美國確立了聯邦制;1862年,林肯政府頒布《解放黑人奴隸宣言》,黑人獲得解放,促進了美國資本主義的發展。因此年代尺反映的是美國崛起。? A項美國崛起解讀正確,符合題意; BCD三項解讀都不正確,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美國獨立戰爭、南北戰爭及學生分析史料和識記歷史知識能力。明確年代發生的重大事件是解答本題關鍵。 7.C 解析:據框_è?¨???????????????_所學知識可知,文藝復興破除了“神權至上”,倡導了人文主義思想,是資產階級叩響近代社會大門的思想解放運動;啟蒙運動破除了“朕即國家”等專制思想,倡導了自由、平等、“人民主權”思想;新文化運動破除了“忠君”等封建思想,倡導了民主、科學思想,是一次思想的解放運動,①③④認識正確,符合題意;科學革命破除了“地心說”等理論,倡導了“日心說”等理論,使天文學從教會的束縛下解放出來,②不符合題意。? C項①③④認識正確,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文藝復興、啟蒙運動和新文化運動。重點把握藝復興、啟蒙運動和新文化運動的核心思想,結合所學知識進行思考解答。解答本題要把握中外思想解放運動的相關內容,運用所學,分析題目的要求,即可作答。 8.A 解析:_??????????·?_業革命中,瓦特改良的蒸汽機為工作機提供了穩定動力,1825年,史蒂芬森以蒸汽機為動力,發明了“旅行者號”機車,蒸汽機強大的動力,把馬車遠遠落在了后面,因此這一結局出現得益于蒸汽機的普遍使用。? A項蒸汽機的普遍使用是題干結局出現的原因,符合題意; BCD三項出現于第二次工業革命中,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第一次工業革命及學生分析史料和識記歷史知識能力。第一次工業革命中,瓦特改良的蒸汽機為工作機提供了穩定動力,把人類帶入蒸汽時代。 ? 9.C 解析:日本明治_?????°??¨?????????_面,允許土地買賣,引進西方技術,殖產興業,鼓勵發展近代工業。 A項開始實行征兵制屬于軍事方面的措施,不符合題意; B項大力興辦高等學校屬于教育方面的措施,不符合題意; C項鼓勵興建工廠和鐵路屬于“殖產興業”,符合題意; D項廢除全國所有藩國屬于政治方面的措施,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日本明治維新的相關知識及學生的理解能力,關鍵是掌握明治維新的內容。 21*cnjy*com 二、材料分析題 10.(1)棉花貿易從_?¤?????????????é??_漸向歐洲集中,世界聯系日益緊密;主要原因是新航路開辟。 (2)英國棉紡織業新技術、新工具的發明提高了生產力水平,使其在全球棉花貿易競爭中獲得優勢,并推動了工業革命的發展。英國最終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工業國家。 (3)美國南北方因奴隸制存廢長期存在矛盾,最終爆發內戰。英國商人擔憂一旦解放奴隸,將對歐洲棉紡織業發展造成沖擊。 【出處:21教育名師】 解析:(1)全_??????è?±è????????_場的空間不斷變化,從原來的多極、分離越來越集中在歐洲,世界聯系日益緊密。聯系所學知識,新航路的開辟打破了世界相互隔絕的狀態,把世界連成了一個整體,為世界市場的形成創造了條件。 (2)根據材料二中的“......促成了珍妮紡紗機、水力紡紗機等一系列紡織工具的發明......英國棉紡織品出口增長了近200倍......英國幾乎在全球棉紗和棉布貿易中擊敗其他世界競爭對手。棉紡織業的發展使得其他工業領域的發展也成為可能。”可見英國棉紡織業新技術、新工具的發明提高了生產力水平,使其在全球棉花貿易競爭中獲得優勢,并推動了工業革命的發展。英國最終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工業國家。 (3)美國南方棉花種植獨特的經濟體制與北方工業化出現的自由勞動相沖突 , 最終爆發內戰 ,給美國帶來危機,因此英國商人擔憂一旦解放奴隸,將對歐洲棉紡織業發展造成沖擊 。 故答案為:(1)棉花貿易從多極、分散逐漸向歐洲集中,世界聯系日益緊密;主要原因是新航路開辟。 (2)英國棉紡織業新技術、新工具的發明提高了生產力水平,使其在全球棉花貿易競爭中獲得優勢,并推動了工業革命的發展。英國最終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工業國家。 (3)美國南北方因奴隸制存廢長期存在矛盾,最終爆發內戰。英國商人擔憂一旦解放奴隸,將對歐洲棉紡織業發展造成沖擊。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新航路的開辟、工業革命、美國內戰的相關知識及學生準確解讀歷史材料的能力。要求學生具備對基礎知識的識記能力及準確解讀歷史材料的能力。 11.(1)法國《人權宜言》 自由、平等、人民主權 (2)國家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尊重和保障人權;民主集中制原則。(任答兩點) 本小題后半題具有一定開放性,學生任選一條原則作答即可。 ①民法典在編纂過程中,我國立_??????????????????_求意見,不斷完善民法典草案,并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上高票通過,體現了國家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的憲法原則(或答“體現了國家機構實行民主集中制原則”)。 ②一個人一生各階段的權利,都可_?????¨?°??????????_到答案,民法典把人格權編單獨成編,保證人民有尊嚴地生活,體現了尊重和保障人權的憲法原則(或答“體現了國家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的憲法原則”)。【來源:21cnj*y.co*m】 解析:_???1???é??_干材料強調自由、平等,私人財產神圣不可侵犯,應出自法國大革命中頒布的《人權宣言》。反映了啟蒙運動的自由、平等、人民主權思想。 (2)材料鏈接中的“通過網絡、調研和座談會等形式廣泛征求意見”體現了國家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材料鏈接中的“該草案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上以2879票贊成,高票通過”體現了民主集中制原則;材料鏈接中的“把人格權編單獨成編,一個人一生各階段的權利,都可以在民法典中找到答案,保證人民有尊嚴地生活”體現了民法典尊重和保障人權。第二問屬于開放性問題,學生任選一條原則作答即可。 故答案為:(1)法國《人權宜言》。自由、平等、人民主權。 (2)國家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尊重和保障人權;民主集中制原則。(任答兩點) 本小題后半題具有一定開放性,學生任選一條原則作答即可。 ①民法典在編纂過程中,我國立法機構廣泛征求意見,不斷完善民法典草案,并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上高票通過,體現了國家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的憲法原則(或答“體現了國家機構實行民主集中制原則”)。 ②一個人一生各階段的權利,都可以在民法典找到答案,民法典把人格權編單獨成編,保證人民有尊嚴地生活,體現了尊重和保障人權的憲法原則(或答“體現了國家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的憲法原則”)。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法國的《人權宣言》和我國的民法典的相關知識及學生準確解讀歷史材料的能力。要求學生具備準確識記基礎知識和解讀歷史材料的能力。 12.(1) 要求線路繪制_????????????è?¨?¤?_方法與所設計的圖例一致。第一條線路是:中國--馬六甲海峽--印度洋--蘇伊士運河--地中海--葡萄牙--英國。第二條線路是:中國--馬六甲海峽--印度--斯里蘭卡。兩條線路可以采用一個粗線,一個細線。圖略。 (2)新航路開辟,加強了大陸_???é???????????è??_系,促進了動植物品種的交流與傳播。工業革命促進了生產能力提高,使茶葉消費大眾化。經濟全球化促使茶葉的生產、銷售、貿易進一步發展,(任答兩點) (3)堅定文化自信,傳承中國優秀茶文化;推動中華傳統茶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堅持對外開放,促進茶文化在交流互鑒中發展。 解析:(_1???????????????_可知,第一條線路是:中國--馬六甲海峽--印度洋--蘇伊士運河--地中海--葡萄牙--英國。第二條線路是:中國--馬六甲海峽--印度--斯里蘭卡。 (2)據材料一“16世紀,葡萄牙人將中國的茶葉從海上帶往葡萄牙。1662年 ,葡萄牙公主凱瑟琳將茶葉帶到英國”和材料二“ 英國將以蒸汽為動力的機械化生產推廣到茶葉生產中,茶葉的成本迅速下降,產量增大”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茶葉日漸風行世界的原因,從歷史角度看,新航路開辟,加強了大陸之間的商業聯系,促進了動植物品種的交流與傳播。工業革命促進了生產能力提高,使茶葉消費大眾化。觸及全球化促使茶葉的生產、銷售、貿易進一步發展。 (3)根據材料,茶葉源于中國,盛行于世界。從社會學科角度看,堅定文化自信,傳承中國優秀茶文化;推動中華傳統茶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堅持對外開放,促進茶文化在交流交流互鑒中發展。 故答案為:(1)要求線路繪制正確,且表示方法與所設計的圖例一致。第一條線路是:中國--馬六甲海峽--印度洋--蘇伊士運河--地中海--葡萄牙--英國。第二條線路是:中國--馬六甲海峽--印度--斯里蘭卡。兩條線路可以采用一個粗線,一個細線。圖略。 (2)新航路開辟,加強了大陸之間的商業聯系,促進了動植物品種的交流與傳播。工業革命促進了生產能力提高,使茶葉消費大眾化。經濟全球化促使茶葉的生產、銷售、貿易進一步發展,(任答兩點) (3)堅定文化自信,傳承中國優秀茶文化;推動中華傳統茶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堅持對外開放,促進茶文化在交流互鑒中發展。 【點評】(1)主要考查海上運輸通道,熟悉主要海洋和海峽即可。 (2)本題以茶葉源于中國,盛行于世界為切入點,以兩則材料為依托,綜合考查茶葉日漸風行世界的原因,題目設計注重基礎性,要在掌握課本相關知識的基礎上,對問題進行深入的分析作答。 (3)本題考查傳承中華文化,增強文化自信的相關知識的理解和運用,主要考查學生利于所學知識分析問題和理解問題的能力,難度值中等。 13.(1)山地_???é???????·?????¤_通(海運) (2)南京條約簽訂后,浙商利用上海開放通商的機遇從事買辦,積累了資本;五四運動爆發后:浙商借助群眾的愛國熱情占領日本企業的市場;受洋務運動影,浙商積極引進西方先進技術創辦近代工業:第二次工業革命后,浙商積極引進新興產業;改革開放后,浙商創辦股份合作制企業,積極走出國門 (3)反封建:反帝或反侵略 解析:_???1??????_江丘陵、山地地區分布較多,人均耕地少,經商成為重要的謀生手段。浙江瀕臨東海,海岸線漫長曲折,海上交通十分便利,為經商提供了良好的條件。 (2)根據材料二中的“1842年后,中外貿易中心逐漸從廣州移到了上海,很多寧波人在上海從事買辦(外商企業代理人)。迅速完成了原始積累。”可見南京條約簽訂后,浙商利用上海開放通商的機遇從事買辦,積累了資本;根據材料二中的“1919年5月,群眾性的運動席卷全國,同胞均以買國貨為榮。寧波商人方液仙創辦的“中化社”乘機擴大生產,迅速占領原來日本化工企業的市場。”可見五四運動爆發后:浙商借助群眾的愛國熱情占領日本企業的市場;根據材料二中的“左宗棠任浙江巡撫時籌辦近代官辦工業,杭州私人近代工業也發展起來,傳統行業紛紛引進西方技術、設備。”可見受洋務運動影響,浙商積極引進西方先進技術創辦近代工業;根據材料二中的“20世紀初,杭商積極從國外引進電力、化工等新興產業。”可見第二次工業革命后,浙商積極引進新興產業;根據材料二中的“1978年以后,臺州人率先創造了股份合作制企業,直接推動了民營企業的壯大。越來越多的臺州商人走出國門,全球各地到處可以見到臺州的產品。”可見改革開放后,浙商創辦股份合作制企業,積極走出國門。 (3)據材料三“湖州商人王一亭追隨孫中山加入同盟會,辛亥革命期間,他出錢出力援助革命軍。”“九一八”事變后,寧波商人項松茂參與發起了東北三省抗敵大捐款,還將企業職工編入上海人民抗日義勇軍,積極備戰。”可知,從中國近代革命任務的角度來看,浙商承擔了反封建,反帝(或反侵略)的歷史責任。 故答案為:(1)山地丘陵;海上交通(海運)。 (2)南京條約簽訂后,浙商利用上海開放通商的機遇從事買辦,積累了資本;五四運動爆發后:浙商借助群眾的愛國熱情占領日本企業的市場;受洋務運動影響,浙商積極引進西方先進技術創辦近代工業;第二次工業革命后,浙商積極引進新興產業;改革開放后,浙商創辦股份合作制企業,積極走出國門。 (3)反封建:反帝或反侵略。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以三則材料為依托,綜合考查浙江的地理、歷史。題目設計注重概括性,對學生答題能力要求較高。 _21?????????è?????(www.21cnjy.com)_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