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植物的“分身術” 【學習目標】 科學概念目標: 1.有的植物不用種子也可以繁殖后代。 2.植物可以用根、莖、葉繁殖后代。 3.植物繁殖的方法有扦插、壓條等。 科學探究目標: 1.能通過查閱資料等方式了解植物繁殖后代的方式。 2.能通過實踐操作體驗,會用扦插等方法繁殖植物,感受植物的“分身術”。 3.能夠自主設計植物繁殖的觀察實驗,并用自己擅長的方式表達研究結果。 【學習重難點】 1.能通過查閱資料等方式了解植物繁殖后代的方式。 2.能通過實踐操作體驗,會用扦插等方法繁殖植物,感受植物的“分身術”。 【學習過程】 一、課前準備 1.搜集關于植物繁殖的文字及圖片資料。 2.準備用月季、大蒜、甘薯、秋海棠等植物。 3.準備細沙、水、草木灰、剪刀、花盆、土等。 二、課堂探究 交流:植物是怎樣繁殖的。 我知道用種子繁殖的植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認識人工營養繁殖的方法。 1.資料展示: 植物名稱 繁殖后代的方法 2.我知道植物“分身術”的意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達標檢測】 一、畫龍點睛 1.秋海棠用( )繁殖,月季、天竺葵用( )繁殖,甘薯用( )繁殖。 2.用莖繁殖的常用方法有( )和( ) 二、小法官 1.葡萄是用種子繁殖后代的。 ( ) 2.馬鈴薯是用根來繁殖后代的。 ( ) 3.大蒜是利用莖來繁殖后代的。 ( ) 三、選一選 玉米 大豆 油菜 梨 草莓 地瓜 小麥 葡萄 蘋果 藕 馬鈴薯 蘆薈 用種子繁殖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根繁殖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葉繁殖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莖繁殖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課外拓展 植物組織和細胞培養 20世紀70年代以來植物組織和細胞培養也已成為植物營養繁殖的重要手段。其主要方法是采用一小塊植物體組織,在無菌條件下培養。由于植物體根、莖、葉等各種器官都可以切割成很小的組織,每一小塊組織都可培養誘導產生新根或苗端系統,最終形成大量小植株。它的特點是可以很快獲得無病毒植株。到1980年止,已經培養成功的植物有200多個屬,其中包括各種蘭科植物,百合、草莓、萱草、甘蔗、菊花、秋海棠、虎耳草、桉樹、油棕、印度橡膠、天竺葵、一品紅、鐵樹、垂葉榕、多蕊木、繡球、蓬萊蕉、綠蘿和霞草等。單就蘭科植物而言,已約有40個屬培養成功。植物組織培養已走向工廠化,它的產品已納入商品生產范疇。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