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細胞 【學習目標】 1.會查閱書刊及其他信息源,知道細胞是生物最基本的結構單位,也是生物最基本的功能單位,不同生物的細胞是不同的,生物不同器官的細胞也是不同的。 2.觀察幾種植物、動物及人體的細胞,畫圖記錄顯微鏡下的生物細胞。 3.閱讀資料了解細胞對生物的作用。 【學習重難點】 仔細觀察并用畫圖記錄顯微鏡下的生物細胞;能認真細致觀察、記錄。 【學習過程】 一、探索導航 細胞,病毒、細菌、真菌它們各有哪些特點,你對細胞還有哪些了解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活動準備 搜集有關細胞的資料、圖片。(在網上查閱相關資料) 初步認識顯微鏡。 三、探究過程 (一)顯微鏡的使用。 檢查和準備: 1.右手握住鏡臂,左手托住鏡座。 2.把顯微鏡放在實驗臺上,略偏左(顯微鏡放在距實驗臺邊緣7厘米左右處)。安裝好目鏡和物鏡。 對光: 3.轉動轉換器,使低倍物鏡對準通光孔(物鏡的前端與載物臺要保持2厘米的距離)。 4.把一個較大的光圈對準通光孔。左眼注視目鏡內(右眼睜開,同時畫圖)。轉動反光鏡,使光線通過通光孔反射到鏡筒內。通過目鏡,可以看到白亮的視野。 觀察: 5.把所要觀察的載玻片標本(也可以用印有“6”字的薄紙片制成)放在載物臺上,用壓片夾壓住,標本要正對通光孔的中心。 6.轉動粗準焦螺旋,使鏡筒緩緩下降,直到物鏡接近載玻片標本為止(眼睛看著物鏡,以免物鏡碰到載玻片標本)。 7.左眼向目鏡內看,同時反方向轉動粗準焦螺旋,使鏡筒緩緩上升,直到看清物像為止。再略微轉動細準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 注意事項: 實驗完畢,把顯微鏡的外表擦拭干凈。轉動轉換器,把兩個物鏡偏到兩旁,并將鏡筒緩緩下降到最低處。最后把顯微鏡放進鏡箱里,送回原處。 (二)生物細胞的觀察。 1.我們要用顯微鏡來觀察生物不同部位的結構,觀察時可先將觀察到的圖畫到紙上。 2.我的發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交流資料 1.細胞的作用 2.我的收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達標檢測】 一、填空題 1.植物、動物和人都是有( )的,它們的身體都由( )構成。 2.在顯微鏡下,可以看到洋蔥的表皮是由一個個的“小格子”構成的。這些小格子叫做( )。 3.植物體是由很多( )構成的。植物不同部分的細胞,其( )、( )各不相同。 4.生物體生長發育的過程中細胞不斷( )、( )、( )、( )。 二、判斷題 1.植物體同一部分,不同作用的細胞,形狀、大小不相同。 ( ) 2.動物體和人體細胞形狀、大小相同。 ( ) 3.細胞有生長、繁殖、變化、衰老、死亡的過程。 ( ) 4.生物體的生長發育、衰老的過程,實際上就是細胞生長發育、衰老的過程。( ) 三、選擇題 下面沒有細胞結構的生物是( ) A.病毒 B.細菌 C.真菌 D.霉菌 四、簡答題 利用我們所學的知識,你能解釋人的某一器官機能喪失的原因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活動】 制作常見植物的細胞切片。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