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浮力 【學習目標】 1.理解浮力的定義以及浮力產生的原因。 2.能利用彈簧測力計驗證浮力的存在,感受浮力的大小。 3.明白大小相同的物質,輕的在水中容易浮,重的在水中容易沉。 【學習重點】 能利用彈簧測力計驗證浮力的存在。 【學習難點】 理解浮力的存在,明白大小相同的物質,輕的在水中容易浮,重的在水中容易沉。 【學習過程】 一、問題存折銀行 序號 存入問題 存入時間 提取時間 1 為什么有些物體能漂浮在水面? 2 在水中的物體都會受到浮力嗎? 3 我們可以怎樣利用浮力? 4 5 二、活動探究 1.石塊在水中受浮力嗎? (1)實驗材料:石塊、彈簧測力計、燒杯、水 (2)實驗步驟: ①將石塊系在彈簧測力計的下端,讀出彈簧測力計的讀數。 ②將石塊系在彈簧測力計的下端,并把石塊放入裝了水的燒杯中,浸沒石塊,讀出彈簧測力計的讀數。 ③將石塊和彈簧測力計取出,用手托起石塊,讓彈簧測力計的示數與步驟②相同。 (3)實驗記錄: 物體 步驟①讀數 步驟②讀數 步驟①讀數-步驟②讀數 石塊 (4)實驗結論:浸沒在水中的石塊______(填“會”或“不會”)受到水的浮力。 (5)思考:在步驟③中,手托石塊的力與彈簧測力計示數有關系嗎? 2.讓土豆浮起來 (1)實驗材料:大碗、土豆兩個、小刀、水、曲別針 (2)實驗步驟: ①將整個土豆放入水中,觀察土豆是否會浮起來。 ②用小刀將土豆切成各種形狀的小塊,觀察土豆是否會浮起來。 ③將土豆中間部分挖掉,做成一條小船的樣子,觀察土豆是否會浮起來。 ④在“土豆船”加入曲別針,觀察“土豆船”的變化。 (3)實驗記錄: 是否浮起來 整個土豆 小塊土豆 土豆船 (4)觀察:在“土豆船”加入曲別針,“土豆船”有什么變化? (5)實驗結論:大小相同的物質,______的在水中容易浮,______的在水中容易沉(填“輕”或“重”)。 三、理解與應用 1.救生圈、浮橋、氣球等都利用了浮力的原理。還有哪些應用浮力的例子? 2.如果把土豆實驗中的水換成鹽水,你覺得實驗結果會有變化嗎?動手試一下吧。 【學習小結】 這節課我們認識了浮力,知道了把東西放入水中,會受到向上的浮力。我們也利用彈簧測力計驗證了浮力的存在,感受了浮力的大小。我們把土豆做成可以浮在水面上的“土豆船”,說明相同大小的物質,輕的容易浮在水面。我們可以利用浮力制造船舶、救生圈等,浮力的存在可以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很多好處。 【精煉反饋】 一、填空題。 1.有的物體在水中會沉,有的物體在水中會浮。相同大小的物質____的容易浮,____的容易沉。(填“輕”或“重”) 2.當物體放人水中時,它就受到了_____________,這就是_______。 3.由于_______的作用,有些物體可以漂浮在水面上。 4.石塊不能浮在水面上,它在水中_______受浮力。(選填“會”或“不會”) 5.浮力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力。 二、判斷下列說法是否正確,對的打“√”,錯的打“×”。 1.帆船浮在水面上,是因為受到了水的浮力。( ) 2.將鐵塊放入水中時,因為鐵塊沒有受到水的浮力,所以沉在水底。( ) 3.大小、形狀相同的物體,重的容易沉,輕的容易浮。( ) 4.氣球能在空中飄浮,因為不是在水中,所以不是浮力作用。( ) 三、連一連。 在清水中是沉的 蠟燭 馬鈴薯 橡皮 回形針 木塊 小石頭 鐵塊 咸鴨蛋 在清水中是浮的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