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動與靜 學習目標 1.知識:能舉例說明物體的位置和運動需要相對于另一個物體的位置來確定。 2.能力:能夠利用參照物判斷某一物體是運動的還是靜止的。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愿意對物體“運動和靜止”的問題進行探究,能意識到對一些物體狀態的描述是相對的。 學習重難點 能舉例說明物體的位置和運動需要相對于另一個物體的位置來確定。 學習過程 預習單——自主合作探究 活動一:蕩秋千? 1.秋千上的男同學是運動還是靜止的,說出自己的判斷理由。 2.怎樣判斷一個人或物體是運動還是靜止的? 分小組來進行討論,進行交流。 活動二:怎樣判斷一個人或物體是運動的還是靜止的? 判斷課本中三組圖片的學生所處狀況,并說明自己的理由。 活動三:分析電扇工作時各部分的運動狀況。 思考:你平時父母送你來上學時,你坐在自行車上你是運動還是靜止的呢?你是如何來判斷的呢?說出自己的理由。 小結:判斷物體的運動還是靜止的,關鍵是參照物的選擇。 作業單——練習鞏固提高 一、仔細審題,認真填空 1.物體的運動和靜止都是_____的,_____的選擇是重要的。 2.當物體相對于參照物的位置隨時間發生變化時,物體是_____的;位置隨著時間沒有變化時,物體是_____的。 二、小評判員(對的打T,錯的打F) ( )1.秋千上的男、女同學都是運動的。 ( )2.自動扶梯上的同學相對于地面上的位置改變了,所以說他是運動的;相對扶梯來說,他又是靜止的。 ( )3.站在路旁,看到的房屋和樹木是靜止的;坐在汽車里,看到的房屋和樹木是運動的。 ( )4.物體的位置和運動需要相對于另一個物體的位置來確定。 ( )5.卡車載著機器在公路上行駛,坐在卡車上的人看機器是靜止的。 ( )6.一個物體是否運動取決于觀察者的意愿。 ( )7.一個物體離觀察者都越來越遠了,說明該物體在運動。 ( )8.只有快速移動才算運動。 ( )9.對于同一個物體,不同的人在同一時刻對它是動還是靜的判斷有可能不一樣。 三、反復比較,認真選擇 1.坐在車上看到窒息的景物在向前移,說明車正在( )。 A.前進 B.靜止 C.后退 2.坐在船上看到兩邊的景物在( ),說明船正在前行。 A.向前移動 B.靜止不動 C.向后移動 四、簡答 “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兩岸走”,為什么竹排在動,青山在走? 1 / 2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