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保溫和散熱 【學習目標】 1.能舉出生活中常見的保溫和散熱的方法。 2.能運用熱傳遞的知識解釋保溫和散熱的措施。 3.能運用頭腦風暴的形式盡量多地說出自己的發現。 【學習重難點】 知道保溫和散熱的方法。 【學習過程】 一、導入 1.看排風扇、保溫瓶、暖氣片、塑料大棚和窗簾等圖片,觀察圖中的物品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2.看暖水瓶和散熱器的剖面圖,學習其保溫和散熱的原理。明確保溫就是設法減慢熱傳遞,散熱就是設法加快熱傳遞。 3.小組討論,可以采用頭腦風暴的形式列舉出生活中更多的保溫和散熱的例子,并試著解釋其中的道理。 4.小組交流,進一步理解保溫和散熱的道理。 二、活動 (一)熱水變涼。 1.設計指導。設計方案分兩步進行,先從生活經驗出發,思考使一杯熱水變涼的多種方法;再綜合運用加快熱傳遞的知識,設計使一杯熱水涼得更快的方案。在此可通過借助熱的良導體,或者與冷水、冰等物體接觸,或者增大容器表面積等方法來加快熱傳導;通過水的流動或者吹風來加快熱對流。 2.自行設計。自行設計實驗方案。在此可以通過活動記錄表,運用分析——綜合的方法進行設計。 拓展:調查隔熱材料。 實驗觀察。選擇一種或幾種方法進行實驗驗證。為保證實驗的可比性,要統一規定水量和實驗前后的溫度。比如可以規定:水量為200毫升,實驗前熱水溫度為80℃交流評價。在小組內交流評價各自的方法和結果,找出效果最佳的方法,分析其中的原因。 (二)保溫箱。 1.要綜合運用減慢熱傳遞的方法來設計保溫箱的方案。 如要選擇保溫效果好的材料來減慢熱傳導;要盡量減小容器的表面積來減慢熱對流;設計淺色的表面來減少熱輻射。然后對設計活動提出四項要求: (1)不得采用現成的保溫容器,必須選擇原材料自己制作; (2)保溫層的厚度不得超過3厘米; (3)不能用電或化學燃料; (4)材料的選擇,制作、實驗的方法均應保證安全。最后設計保溫箱方案,并用文字和圖記錄下來。 2.制作保溫箱,分組按照方案制作保溫箱。在制作過程中一定要注意安全。 3.實驗觀察。用相同的冰塊,控制一定的室內溫度。比如可以用同一種冰糕或體積相同的剛從冰箱取出的冰塊,將室內溫度控制在25℃—30℃。實驗時要將裝有相同冰塊的容器放在室溫下作為參照,以檢驗各組的保溫箱效果。實驗結束后,將各自的實驗結果寫在作業本上。 4.整理信息。在教材圖表中,用條形圖畫出各組的實驗結果,并通過分析條形圖評價本組的實驗效果。 5.展示交流。展示各自的保溫箱,請介紹其保溫箱的特點,分析保溫效果好的原因,并對自己的保溫箱提出修改方案。 三、科學在線 通過科學在線,了解納米技術在保溫方面的開發和利用,意識到高科技的發展,會直接影響人們的生活質量,意識到發明創造源于觀察和人們的需要。 在課下閱讀科學在線,并搜集更多的有關保溫和散熱的高科技方面的資料,制成資料卡,課上進行交流,以拓展視野。 四、拓展 幫助動植物御寒。 采用課內外相結合的方法進: 1.設計活動方案。先討論身邊有哪些動植物,需要我們幫助過冬?怎樣幫助它們過冬? 2.按計劃分組或個人活動,活動中要愛護動植物,一定要注意安全,要爭取家長的支持和幫助。活動結束后,寫一篇日記,內容要生動、具體,要有自己的收獲和感想。 3.安排適當的時間進行交流,展示自己的活動日記,評價各自的活動情況。 五、科學閱讀 通過科學閱讀,了解可調光玻璃的發明過程和功能,體會到生物的特點對人類發明有重要的啟示,仿生發明的過程是從觀察開始的,是將觀察到的生物現象與生活中的問題結合起來實現的。意識到科技的發展,給人們的生活和社會帶來的變化。思考下面的問題: (1)羅伊是怎樣發現透明雞蛋清遇熱會變成白色? (2)可調光玻璃有什么功能? (3)與其他同學交流可調光玻璃的發明過程。 六、拓展 設計一個保溫屋。 1.做好設計前的準備。(1)通過查閱書刊、上網或實驗,了解房屋熱傳遞的主要渠道及保溫措施,為設計活動做好知識上的準備;(2)根據教材中的提示,設計思路,做好方法上的準備;(3)相信自己能夠運用前面所學的知識設計出更科學、美觀、實用的保溫屋,能夠獲得最佳獎。 2.設計保溫屋方案,并記錄在教材中。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