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風的形成 【學習目標】 1.能從實驗現象出發,提出要研究的問題。 2.能推測螺旋圈轉動的原因。 3.能用對比實驗。模擬實驗的方法,通過觀察、分析實驗現象,歸納風的成因。 【學習重難點】 自然界中的風是怎樣形成的。 【學習過程】 導入: 什么是風? (1)先學習實驗方法,猜一猜門縫中的上下紙片會向哪個方向飄。再進行實驗,驗證自己的猜想。提出自己要研究的問題,并對問題進行推測。 (2)觀看多媒體課件演示門縫飄紙片的實驗,根據觀察到的現象,提出自己要研究的問題,并對問題進行推測。 (一)活動1:觀察上升的空氣。 1.用提示卡進行實驗。提示卡的內容可以設計為: (1)用剪刀剪——個紙螺旋圈,并在圈的中心扎一個小孔,穿過一根細線,線端打結; (2)將繩的另一端固定在支架上,使螺旋圈自然下垂; (3)點燃蠟燭,把它放在螺旋圈的下面,觀察有什么現象; (4)移走蠟燭,過一會兒再放回原位,觀察螺旋圈會怎樣。 2.推測螺旋圈轉動可能與什么有關。 3.閱讀科學在線,思考: (1)熱氣球是怎樣升空的? (2)利用熱氣球可以做哪些事情? 小組討論:紙螺旋圈轉動的原因是什么?解釋冬天門縫下部的紙片往里飄,上部的紙片往外飄的原因。 4.制作熱氣球和紙風箱,進行熱氣球實驗時一定要注意安全,要遠離易燃物,要在有成人在場的情況下進行。 (二)活動2:風的形成。 1.看紙風箱(空氣對流箱),觀察其構造,利用掛圖或多媒體課件學習實驗的步驟和方法,明確以下幾點: (1)該實驗為對比實驗,在前后實驗中,除了蠟燭燃燒與不燃燒之外,其他條件均應相同; (2)在操作過程中,盡量保證紙風箱的嚴密,不透氣,這樣實驗效果才明顯; (3)紙風箱很容易燃燒,實驗前要將毛巾浸濕以備應急,實驗中要小心操作。 2.分組實驗,注意嚴格按實驗方法操作,認真觀察實驗現象,及時糾正操作中的錯誤,注意不安全因素。可以利用圖畫記錄實驗現象。 3.按照“我們是怎樣做的”、“觀察到什么現象、說明了什么”、“遇到了什么問題”匯報實驗結果。 4.分析實驗現象得出結論。 (1)思考: ①實驗中不點燃蠟燭與點燃蠟燭,蚊香煙流動的方向一樣嗎?為什么? ②為什么點燃蠟燭后在洞口附近會有風呢? ③實驗說明在什么? (2)在討論分析的基礎上,共同歸納出實驗結論:空氣受熱后會上升,周圍的冷空氣會補充過來,從而形成風。 5.查閱資料,認識自然界中的風是怎樣形成的。 6.利用對流的知識解釋生活中遇到的現象和問題。 (1)解釋暖氣是怎樣使室內的空氣變熱的。 (2)分析暖氣片為什么要安裝在室內窗戶的下面,而廚房里的排風扇或室內的空調要安裝在比較高的地方的道理。 (3)舉出更多生活中利用熱空氣上升的例子。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