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鳥類動物的特征 【學習目標】 1.能從外在形態結構和行為等方面設計不同的觀察項目。 2.能根據各種資料(實物、標本、模型、圖片等)客觀地描述各種鳥類的特點。 3.能歸納出鳥類的共同特征。 4.能科學地辨別某種動物是否屬于鳥類。 5.能根據鳥喙的外形判定其與生活中的哪種工具的形狀和功能相近。 【學習重難點】 能根據鳥喙的外形判定其與生活中的哪種工具的形狀和功能相近。 【學習過程】 一、尋找鳥類的共同特征 1.上課前,出示一些圖片、標本,一些鳥類的視頻資料。 2.說出自己所了解的鳥的名稱及大致形態,匯報觀察到的鳥的名字。 (1)對鳥還有哪些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鳥,關于鳥類,你想研究哪些問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帶著問題觀察常見的鳥,以比較熟悉的鳥作為觀察對象,進行小組討論。 4.利用教材的提示,填寫觀察到的每種鳥的形態特征。以及感興趣的其他內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排除法逐漸刪掉那些非本質特征,最終形成共識,明確鳥的共同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據此判斷哪些動物是鳥?哪些動物不是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鳥喙與取食 (典型的鳥喙不一定非選教材上的四種,當地典型的鳥應優先考慮。只要能體驗到不同的鳥喙與其取食方式是相適應的即可。) 1.準備模擬食物時盡可能選取易找到的物品,還可以有別于教材提供的材料。如木棍洞可以用泡沫塊打洞代替,鉆孔留下的泡沫顆粒剛好也要用到;橡皮蟲可用細小的紙團代替;硬紙剪成的兔子要固定在木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活動時可分別觀察鳥喙及幾種工具的特點,然后再將不同的鳥喙與其形狀和功能相似的工具對應起來,在教材上可用直線將它們連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據教材上的提示步驟做模擬實驗,模擬實驗時爭取讓每個人都有一次體驗的機會,為確保實驗數據的可比性,要注意計時的準確性,注意不能隨意改變“食物”的擺放位置。記錄時兔子以塊為單位,其他以粒為單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把自己組的結論填寫在表格下面,內容不強求統一。將取食的物品與實際環境中的食物對應起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說一說:要想又快又多地“吃”到某種食物要選取哪種工具最方便,為什么? 6.閱讀科學在線,了解科學家對鳥類起源問題的不同看法,意識到對鳥進化的問題還在繼續研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課后繼續收集更多種類動物的圖片、標本及相關資料。 三、小結 1.鳥類的共同特征:體表有羽毛,取食靠喙,靠產卵繁殖后代。蝙蝠、貓頭鷹屬于哺乳類,蜻蜓、蝴蝶屬于昆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同鳥喙與工具的對應關系:北美紅雀(尖頭鉗子);鵜鶘(湯匙);沙錐鳥(鑷子);禿鷲(起釘器)。 四、闖關練習 (一)填空 1.鳥類的共同特征是:體表有________,靠________取食、靠產________繁殖后代。 2.你認識的鳥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不同的鳥喙與其取食方式__________的。 4.蝙蝠不是鳥類而是__________,貓頭鷹是鳥類。 (二)判斷 1.長有翅膀會飛的動物一定是鳥類。( ) 2.鳥類動物都是卵生的。( ) 3.科學家認為現代的鳥類都是恐龍的后代。( )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