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百變的土壤 【學習目標】 科學知識: 1.對比三種土壤的特性,知道黏質土壤適合捏泥碗。 2.知道我國很多的陶器、陶瓷是用土燒制的。 3.知道土不僅能制作陶器,還可以做建筑材料。 科學探究: 1.能夠運用語言、文字等多種方式表達探究結果,并進行交流。 2.能夠通過對比,動手做一做,知道黏質土是制作陶制品的最佳選擇。 3.通過搜集資料,總結了生活中土還可以建筑房屋,制作泥塑雕像。 科學態度: 1.體驗到與其他同學合作學習的快樂; 2.學會觀察生活,知道土壤的重要性,樹立保護土壤的環境保護意識。 【學習重點】 1.對比三種土壤的特性,知道黏質土壤適合捏泥碗。 2.知道我國很多的陶器、陶瓷是用土燒制的。 【學習難點】 能夠通過對比,動手做一做,知道黏質土是制作陶制品的最佳選擇。 【學習過程】 一、預習指南 (一)預習課文后,完成下列填空。 1.土是常見的天然材料,用途非常_______。人們常以土為原料制作器物,例如_______、_______等。 2.沙質土、黏質土、壤土最適合捏泥碗的是_______土,因為它的_______性最強。 _______是用黏土或陶土經捏制成形后燒制而成的器具。 4.紅磚是由_______燒制而成的,因此我國禁止使用_______做建筑材料,是為了保護我們的_______資源。 (二)問題銀行存折 序號 存入問題 存入時間 提取時間 1 土有什么用途? 2 3 4 5 6 …… 二、搜集資料與思考探究 (一)活動設計 設計你的專屬“觀測記錄表”(以下記錄表僅供參考)。 1.生活中有哪些物品是以土為原料制成的? 2.和爸爸媽媽一起制作陶藝作品,了解陶器的制作過程。 揉泥→_______→_______→_______→陶藝作品 (二)理解與應用。 1.土有什么用途? 2.琳琳去參觀博物館,發現了很多古時候的精美陶器。這些精美的陶器,真是漂亮,它們是用什么做的?查閱資料,說一說這些陶器是如何制作的。 3.哪一種類型的土壤最適合捏東西呢?生活中你用泥土捏過什么物品呢? 4.下圖中的房屋是用 材料建造的。 5.除了陶器,生活中還有哪些物品是以土為原料制成的? 6.為什么我國很多地方禁止使用紅磚做建筑材料? 【學習小結】 通過學習你有什么收獲?還有哪些需要努力的地方? 【精煉反饋】 一、小法官(對的在括號內打√,錯的打×) 1.土壤都能和水變成泥土,都可以很好的捏泥碗。( ) 2.秦始皇陵兵馬俑是用鐵制成的。( ) 3.土壤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我們用泥捏完泥碗可以不用洗手。( ) 4.陶器是用泥土制成型,然后用高溫燒制成的。( ) 5.我們生活中看到的許多雕像都是泥土雕的。( ) 6.現在的許多高樓大廈都是用紅磚建筑的。( ) 二、取出珍寶(把正確的序號填在括號內) 1.現在國家禁止使用紅磚作為建筑材料,是因為( ) A.紅磚不如鋼筋水泥結實 B.紅磚的燒制原料是土壤,是會破壞耕地的 C.紅磚房不好看,不美觀 2.土壤除了能制作陶器外,還可以制作( ) A.房子 B.馬車 C.課桌 三、選一選,下列物品哪些是由泥土制成的,請將其序號填寫在橫線上。 。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