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變化的物體 【學習目標】 1.了解人類對物體和材料的處理加工和利用。 2.探究物質的物理變化,能夠描述常見的物質發生的物理變化,知道有些物體的形狀或大小發生了變化,如被切成小塊、被擠壓、被拉伸,紙被撕成小片等,構成物體的物質沒有改變。 3.培養樂于合作的科學態度和敢于嘗試的探究精神。 【學習重點】 知道有些物體的形狀或大小發生了變化,如被切成小塊、被擠壓、被拉伸,紙被撕成小片等,構成物體的物質沒有改變。 【學習難點】 探究物體的物理變化,能夠描述常見的物質發生的物理變化。 【學習過程】 一、預習指南 (一)預習課文后,完成下列填空。 1.清洗和去皮都是_____________的方法。 2.切割讓水果的_______和_______發生了改變。 3.木材變成桌子,物質_______發生變化。 (二)問題銀行存折 序號 存入問題 存入時間 提取時間 1 木材變成桌子后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2 3 4 5 二、搜集資料與思考探究 (一)活動設計 設計你的專屬“活動記錄表”(以下記錄表僅供參考)。觀察生活中一些物體發生的變化,想一想這些物體中的物質有沒有發生變化。 序號 變化前 變化后 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物質是否發生了變化 1 2 3 4 5 6 (二)理解與應用。 1.描述下列物體發生的變化。想一想:這些物體中的物質有沒有發生變化? 2.下面的加工過程中,物體發生了什么變化?其中的物質有沒有發生改變? 3.在制作水果沙拉拼盤的過程中,水果中的物質發生變化了嗎?水果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4.查閱資料,自己動手做一份水果沙拉拼盤(可以拍照或錄像記錄自己的制作過程),說一說自己是怎樣做的,做的時候需要注意些什么? 【學習小結】 通過查閱資料并自己動手制作水果沙拉拼盤,親自體驗了人類對物體和材料的處理加工和利用。同時,通過學習還知道了有些物體的形狀或大小發生了變化,如被切成小塊、被擠壓、被拉伸,紙被撕成小片等,但構成物體的物質沒有改變。 【精煉反饋】 一、小法官(對的在括號內打√,錯的打×) 1.可樂罐被壓扁后,其中的物質發生了變化。( ) 2.木材制作成桌子后,木材的形狀發生了改變。( ) 3.紙被剪成窗花后,只有形狀發生了變化,物質沒有發生變化。( ) 二、取出珍寶(把正確的序號填在括號內) 1.蘋果去皮切塊后,沒有發生變化的是( )。 A.蘋果的形狀 B.蘋果的大小 C.蘋果中的物質 2.冰糖敲碎后,發生變化的是( )。 A.冰糖中的物質 B.冰糖的形狀 C.冰糖的味道 3.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蘿卜切成塊后,其中的物質發生了變化 B.棉花被紡成棉線后,其中的物質沒有發生變化 C.紙片被撕碎后,形狀發生了變化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