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地球“變臉”之謎 【學習目標】 1.知道地貌變化的主要原因。 2.設計并解釋火山模型。 3.意識到地球與人類的密切關系,增強保護環境的意識。 【學習重難點】 1.通過了解地貌變化原因。 2.會制作火山爆發模型。 【學習過程】 (一)課前準備 1.引起地震的原因有哪些? 2.面對地震,我們可以做些什么? (二)火山爆發模型制作 1.需要準備哪些工具和材料? 2.簡單描述實驗步驟。 (三)自主思考 是什么引起了地貌的變化? 【課后反思】 1.我做過哪些保護地球的事情? 2.我還可以怎么做? 【達標檢測】 (一)填空題 1.流水對地表巖石和土壤都有一種( )作用。巖石和土壤的顆粒會隨著流水( ),然后慢慢沉積下來,使高低起伏的地形逐漸趨于( )。地形能發生“滄海桑田”變化,這是來自地球( )力量和( )力量共同作用的結果。 2.地球表面在( )、( )、( ) 、( )等自然力的作下,也會緩慢地發生變化。 3.地球釋放能量的方式有( )和( )等形式。 (二)選擇題 1.在地球的深部,越往下去,( )。 A.溫度越高,壓力越大 B.溫度越高,壓力越小 C.溫度越低,壓力越大 2.絕大多數地震發生在( )內。 A.地核 B.地幔 C.地殼 3.雄偉的喜馬拉雅山是( )形成的。 A.一次次的火山噴發 B.一次大地震 C.兩個大陸板塊碰撞擠壓 4.東非裂谷是( )形成的。 A.河水沖刷 B.大地震 C.兩個板塊拉張 (三)判斷題 1.地球的地殼部分主要由巖石組成。( ) 2.火山和地震是地球釋放能量的一種形式。( ) 3.地球表面的變化都是很猛烈的。( ) 4.冰川不會引起地形的變化 。( ) 5.地震會產生湖泊。( ) 6.地球上的幾個大陸板塊是在漂移的。( ) 7.火山噴發只會給人類帶來災害,不會帶來好處。( ) 8.地球表面在流水、風、冰川、海浪的作用下也會發生變化。( )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