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地球大“變臉” 【學習目標】 1.知道地球表面變化的大致過程。 2.認識一些典型地貌的特點。 3.會制作地貌模型。 【學習重難點】 1.重點:認識典型地形地貌的特點。 2.難點:制作地貌模型。 【學習過程】 (一)課前思考 (學生回答,教師指導、總結。) 1.地球的臉是指什么? 2.搜集有關地貌的資料。(海蝕地貌、冰川地貌、高寒地貌、東海地貌、盆地地貌、斷裂地貌、雅丹地貌……),并選擇一個進行描述。 (二)課堂總結 用自己的語言描述你家鄉地貌的特征。 (三)填一填 1.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主要有( )、( )、海洋和島嶼、濕地、( )、( )、山地等,形狀各種各樣,千姿百態。 2.在地形地圖或地形地球儀上,藍色表示( ),綠色表示( ),黃色表示( ),棕色表示( )。 3.我們家鄉的主要地形地貌是( )。 【達標檢測】 (一)選擇題 1.在地球以上( )的面積最大。 A.平原 B.海洋 C.高山 D.陸地 2.在地球儀上白色表示( )。 A.峽谷 B.海洋 C.冰川 D.陸地 (二)判斷題 ( )1.我國的地形是東部高西部低。 ( )2.畫地形輪廓圖時,要注意不同的地形可以用相同的顏色。 ( )3.云南以喀斯特地形為主。 (三)簡答題 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主要有哪些?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