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人類的朋友 【學習目標】 1.分析“發面”的實驗數據,知道酵母在發面過程中的作用。 2.觀察、認識酵母菌,知道酵母菌的形態特征。 3.利用多種方法,研究、發現以食用菌為主的更多的有益微生物。 4.利用微生物知識,制作泡菜。 【學習重難點】 用實驗證明酵母菌、細菌(乳酸菌)等是人類的朋友。 【學習過程】 (一)實驗前思考 1.饅頭為什么會胖起來呢? 2.蒸饅頭要用先和面,誰知道應該怎樣用酵母和面?(用水溶解) 3.用什么溫度的水和面好呢?(涼水、熱水、溫水25、30、35、40、45、50℃) 4.為什們要用這樣溫度的水? (二)實驗報告 1.實驗目的; 2.實驗方法; 3.實驗工具和材料; 4.實驗記錄。 面粉量 酵母粉量 二者比例 和面水溫 5分鐘時 10分鐘時 15分鐘時 100克 5克 20:1 30度 3毫米 6毫米 12毫米 5.對比其他小組的實驗數據,你發現制作發面的最適宜溫度是多少? (三)觀察酵母菌的形態 請用繪畫的形式描繪你觀察到的酵母菌,并簡單描述其特征。 (四)課外拓展——制作泡菜 1.選擇質地嫩脆、含有一定糖分的幼嫩蔬菜,如蘿卜、白菜、辣椒、黃瓜等。 2.按比例配腌制用鹽水:食鹽8%,白酒2.5%,白糖3%,干辣椒1%,干姜5%,八角0.1%,花椒0.5%。也可以根據自己的口味調整調味品的比例。 3.把處理好的蔬菜依次放入壇中,以離壇口7—10厘米處為宜,再加入配制好的鹽水淹沒蔬菜,密封壇口。 4.放置在陰涼處,5—7天即可食用。注意:每天開壇口一次,使壇內外保持氣壓平衡。 練一練: (1)“發面”是指把面粉、水、酵母粉和在一起形成的面團。當溫度適宜時,生面團中酵母細胞會產生的二氧化碳,使面團膨脹。 (2)適當的溫度是影響酵母菌細胞產生二氧化碳的量的主要因素,面團溫度達到38℃時,產氣量達到最大。因此,面團發酵室溫度最好控制在36-40℃之間。溫度過高或過低都直接影響酵母菌的發酵。溫度太高,酵母容易死亡,并且也易產生雜菌。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