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尋找微生物 【學習目標】 1.提出問題,學會猜想與假設。 2.在教師指導下,學會搜集資料、驗證猜想的方法。 3.知道什么是微生物,以及微生物與人類的關系。 【學習重難點】 1.重點:通過“食物品嘗會”活動,學會從提出的問題中進行準確的猜想與假設。 2.難點:了解有害微生物是怎樣影響我們的生活。 【學習過程】 (一)自主探究 1.食物品嘗會,小組討論問題: (1)食物加工前后有什么變化? (2)是什么改變了它們的品質和味道? 2.閱讀資料卡,解答以下問題。 (1)微生物是什么? (2)微生物都是我們的朋友嗎? (3)什么是細菌? (4)細菌都是有害的嗎? (二)課外拓展活動 請設計一個實驗驗證“細菌也可以是有益的”。 1.實驗目的; 2.實驗對象; 3.實驗工具和材料; 4.實驗過程; 5.預測結果。 (三)練一練 在生物界,除了我們熟悉的動物、植物外,還生存著一類數量龐大、個體微小的生物,這類生物統稱為微生物。病毒、細菌、真菌統稱為微生物。 2.微生物包括病毒、細菌、放線菌和真菌等。它們身體微小,構造簡單。微生物分布廣泛,繁殖快,并且類型多樣。它們在自然界的物質轉化和循環中起著重要的作用。 3.細菌是微生物中的一大類,有球形、桿形、螺旋形等多種形態。個體微小,必須用顯微鏡才能看見。他們遍布于土壤、水、空氣、有機物質中及生物體內和體表。對自然界的物質循環起著巨大作用。 4.蘑菇的形態包括菌絲、菌柄、菌蓋三部分。 5.許多微生物對人類是有益的:釀酒、制醋、做醬油,是細菌和真菌共同發酵的結果;可口的泡菜是細菌加工的產品;松軟的饅頭、面包是酵母菌的功勞;蘑菇、猴頭、木耳、都是真菌的菌絲體。 6.許多微生物是對人類生活是有害的,流行性感冒是由病毒引起的,霉爛的水果、蔬菜多是由真菌造成的。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