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心靈手巧——制作篇 【學習目標】 1.能區分聲音的大小與高低。 2.能找到改變樂器發聲的響度與音高的方法。 【學習重難點】 1.重點:培養敢于猜想、尊重證據、樂于合作的科學研究態度。 2.難點:能找到改變樂器發聲的響度與音高的方法。 【學習過程】 (一)小組合作 1.選擇材料。 案例: (1)能彈撥的樂器 (2)盒子 (3)橡皮筋 (4)鉛筆頭 2.動手實驗 小組實驗各種不同材料發聲的大小、高低與什么因素有關。 3.學生代表匯報交流,師生評議。 4.制作樂器 在使用小刀、剪子時要注意安全 5.改進樂器 小組演奏樂器,發現不足,合作研究加以改進。 (二)分析總結 一件樂器僅僅能發出聲音是不夠的,還必須能使聲音的大小和高低發生變化,這樣才能演奏音樂。 彈撥、吹奏樂器的力度越大,聲音越大。 (三)課后思考 每一首樂曲,都是由許多不同音高的音符組成的。所以,一件樂器,只有能產生出不同音高的音符,才能演奏出美妙的音樂。怎樣使自己的樂器產生多種不同音高的音符呢? 【鞏固練習】 (一)填空題 1.一件樂器僅僅能發出聲音是不夠的,還必須能使聲音的_________和_________發生變化,這樣才能演奏出美妙的音樂。 2.樂音的三要素是: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3.每一件樂器,只有能產生出不同音高的_________,才能演奏出美妙的音樂。 (二)選擇題 1.樂音的大小叫做( )。 A.音色 B.音樂 C.音量 D.音高 2.一件樂器做成功后不能改變的是( )。 A.響度 B.音色 C.音高 D.音量 3.音高指的是( )。 A.樂音的強弱 B.樂音的高低 C.獨特的聲音 4.弦樂器發音的音高與弦的( )無關。 A.粗細 B.長短 C.松緊 D.數量 5.影響吹奏樂器響度的因素是( )。 A.吹氣的力度 B.彈撥的力度 C.圓孔的個數 6.共鳴箱的作用是( )。 A.美觀 B.使聲音變大 C.使聲音變小 (三)判斷題 1.用力撥琴弦,自制二胡能發出較大的聲音。( ) 2.弦樂器是通過彈撥琴弦、擊打琴弦或用琴弓拉琴弦使之振動發聲的。( ) 3.我們把樂音的強弱叫做響度。( ) 4.0分貝是人耳所能聽到的最微弱的聲音。( ) 參考答案: (一)填空題 1.大小 高低 2.響度 音高 音色 3.音符 (二)選擇題 1.C 2.B 3.B 4.D 5.A 6.B (三)判斷題 1.√ 2.√ 3.√ 4.√ 5.× 6.×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