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把鹽析出來 【學習目標】 1.知道食鹽溶于水的變化過程是一個可逆過程,用蒸發的方法可以分離出溶解在水中的食鹽。這種方法被廣泛應用于生活中。 2.能運用三腳架、酒精燈、蒸發皿等工具進行簡單的觀察實驗,經歷觀察比較、描述溶解前后鹽類特征的過程。 3.知道人類食用的食鹽是通過海水曬鹽制得的,食鹽的來源多種多樣,可分為海鹽、池鹽、巖鹽三大類。 【學習重點】 理解分離鹽和水的方法。 【學習難點】 通過實驗探索食鹽與水是如何分離的。 【學習過程】 【導入】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食鹽溶解在一定量水里的量是一定的,那么你知道溶解在水里的食鹽還能找回來嗎? 知識點一:怎么把水的食鹽找回來 【實驗探究】 【實驗器材】蒸發皿、火柴、三腳架、酒精燈、攪拌棒。 實驗步驟: ①向50毫升加入一勺食鹽,充分溶解后,再加入第二勺,直至杯底有少量食鹽為止。 ②將鹽水溶液倒入蒸發皿,放在三腳架上加熱。 ③邊加熱,邊攪拌。當有白色顆粒出現時,熄滅火焰,用余溫將白色顆粒慢慢烘干。 ④收集蒸發皿中的白色顆粒。 【提示】加熱時,要帶護目鏡,以防傷害眼睛。等看到有白色晶體時,要用玻璃棒慢慢的攪拌。攪拌時,身體不要湊的太近,以防止蒸發皿中的固體濺出來燙傷皮膚。 【實驗記錄】完成下列表格 食鹽顆粒 蒸發皿中的白色顆粒 顏色 形狀 大小 其他 【思考】1.食鹽會隨著水分一起蒸發嗎? 2.水在分離的過程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3.我們采用的什么方法將水和食鹽分離的? 知識點二:生活中的食鹽從哪里來 食鹽的來源多種多樣,可分為______、______、______三大類。 ______是海濱地區以海水灌注鹽田,然后蒸發而成。我國海鹽主要產區集中在河北、天津、山東、遼寧等地。 ______是由內陸的咸水湖湖水蒸發而成的。我國池鹽主要產地有青海、新疆、西藏、寧夏和山西等地。 ______是由海水沉積物被地殼變動埋藏在地下形成的。我國巖鹽多產于四川、湖南、湖北、江西、安徽等地。 【學習小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什么是混合物,常見的混合物有哪些,了解混合物常見的分離方法。在科學實驗中,探索食鹽和水如何進行分離,得出實驗結論是食鹽溶解于水的過程是一個可逆的過程,大大激發了我們課外探究混合物分離方法的興趣。 【精煉反饋】 1.溶解在水中的食鹽能用蒸發的方法把食鹽和水分離出來。給杯子中的鹽水加熱,可以分離食鹽和水,需要的材料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酒精燈的火焰分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個部分,_________的溫度最高,_________其次,_________的溫度最低。 3.酒精是容易揮發和燃燒的液體,萬一有灑出的酒精在燈外燃燒,不要驚慌,可用_________撲滅。 4.點燃酒精燈時一定要用燃著的火柴,決不能用燃著的酒精燈對火。加熱完畢需要熄火時,可用_________蓋滅,蓋滅時需再重蓋一次,以避免以后使用時燈帽打不開,絕對禁止用嘴吹滅火! 5.寫出下列實驗裝置的名字。 參考答案 1.蒸發皿、石棉網、酒精燈、三腳架、火柴 2.外焰 內焰 焰心 外焰 內焰 焰心 3.濕抹布或沙土 4.燈帽 5. 從左到右邊、從上到下依次為: 石棉網 酒精燈 蒸發皿 三角架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