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呼吸器官 【學習目標】 1.知道人體呼吸系統的簡單結構,了解肺的呼吸過程; 2.能借助自制的肺模型觀察并解釋肺的工作過程。 【學習重點】 知道人體呼吸系統的簡單結構,了解肺的呼吸過程。 【學習難點】 通過對肺模型的觀察與思考,了解肺的工作過程。 【學習過程】 【導入】呼吸時你的肚子有什么變化?我們是用肚子呼吸嗎? 活動探究一:認識呼吸器官 【做一做】觀察深呼吸時我們身體的變化。 【想一想】呼吸時,空氣經過了人體內哪些器官? 【填一填】寫出下列呼吸器官的名字,你能在自己的身上指出它們的位置嗎? [小知識] 鼻腔里有纖毛和粘液,對吸入的空氣有過濾、加溫、加濕作用。 氣管和支氣管連接著喉與肺,有清除異物、調節空氣溫濕度和防御等功能。 咽與鼻腔、口腔、喉相通。咽喉對吸入的空氣有溫濕度調節和清潔作用。 肺在胸腔內,有左肺和右肺,是氧氣和二氧化碳交換的場所。 活動探究二:肺是怎樣工作的 【做一做】制作一個簡單的呼吸器官模型 工具與材料:塑料瓶、細繩、橡皮筋、氣球、橡皮泥、剪刀、圓珠筆管 制作步驟: ①用剪刀把塑料瓶的底部剪掉,用剪刀時要注意安全; ②用橡皮筋把一只氣球在圓珠筆管上扎好; ③把捆扎好的帶有氣球的圓珠筆管從瓶口處通過,并用橡皮泥固定; ④把另一只氣球剪去一部分,思考剪去是一大半還是一小半; ⑤用細繩把剪去的氣球系牢; ⑥用另一根橡皮筋把這只氣球捆在瓶子底部。 【交流討論】結合肺模型說一說肺是怎樣呼吸的。 3419475565154286258890 吸氣時,胸廓 ,腔內氣壓減小,氣流 肺部。 呼氣時,胸廓 ,腔內氣壓增大,氣流 肺部。 [活動小結] 肺是氣體交換的場所,肺有大量的小泡泡叫肺泡,成年人肺泡約3億個。肺泡上有血管,進入人體的氧氣能從肺泡中進入血管,跑到全身各個地方去,與食物中的養料結合。 【學習小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知道人體呼吸系統的簡單結構,了解肺的呼吸過程;還能借助自制的肺模型觀察并解釋肺的工作過程。肺對我很重要,我要保護好它! 【精煉反饋】 1.判斷對錯,對的打√,錯的打× (1)肺是氣體交換的場所,肺有大量的小泡泡叫肺泡。 (2)肺是氧氣和二氧化碳進行交換的重要器官。 (3)我們平時主要靠肚子呼吸。 2.下列哪個屬于呼吸道?( ?) A.鼻 B.肺 C. C胃 3.(多選)我們呼吸時,氣體經過了下列哪些器官?( ) A.鼻 B.肺 C.支氣管 參考答案 1.(1)√(2)√(3)× 2.B 3.ABC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