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誰在動 【學習目標】 科學知識: 能夠用相對于另一個物體的方向和距離來描述運動物體在某個時刻的位置。 科學探究: 1.能夠利用不同的參照物判斷物體的運動狀態。 2.能收集、記錄實驗現象,并根據實驗現象得出研究結論,表達自己的研究過程與結論,并進行反思、評價與修正結論。 科學態度: 1.樂于對物體是否運動以及運動形式、運動的快慢等科學問題進行探究。 2.在科學實踐過程中,能根據實驗證據作出結論。 3.在科學實踐過程中,善于運用不同的方法、不同的實驗來收集實驗證據。 4.能主動聽取他人的意見,能積極參與合作探究性學習。 科學、技術、社會與環境: 能結合生活實際,解釋物體的相對運動和相對靜止現象。 【學習重點】 1.能夠用相對于另一個物體的方向和距離來描述運動物體在某個時刻的位置。 2.能夠利用不同的參照物判斷物體的運動狀態。 【學習難點】 能結合生活實際,解釋物體的相對運動和相對靜止現象。 【學習過程】 一、預習指南 (一)預習課文后,完成下列填空。 1.在我們的周圍,有的物體在_______,有的物體在_______。 2.判斷一個物體是否運動,需要借助一個假設不動的物體作為_______。 3.我們在草地上踢球時,_____和_____是運動的,_____是靜止的。 4.坐在行駛的車上,觀察車外的景物和車內的物體或人,車內的物體或人是_____的。 (二)問題銀行存折 序號 存入問題 存入時間 提取時間 1 我們在草地上踢球時,哪些物體是運動的?哪些物體是靜止的? 2 3 4 5 6 …… 二、搜集資料與思考探究 (一)活動設計 設計你的專屬“觀測記錄表”(以下記錄表僅供參考)。 根據不同參照物觀察物體,把觀察到的物體的運動狀態記錄下來。 參照物 觀察對象 運動狀態 乘客 車廂內的人或物體 車窗外的物體 電梯上其他乘客 電梯上的人或物體 電梯外的物體 我的結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理解與應用。 1.讓玩具小車沿著一定的“軌道”行進,每隔一段時間在紙上記錄下小車所處的位置和此時的時間。在不同時刻,小車相對于起點的距離和方向發生了哪些變化?這些變化說明了什么? 2.坐在行駛的車上,觀察車外的景物和車內的物體或人,哪些是靜止的?哪些是運動的?為什么? 3.乘坐電梯時,分別選取電梯里的人和電梯外的物體作為參照物,觀察電梯里的其他的人或物體的運動。兩種情況下,我們觀察到的運動現象有什么不同? 【學習小結】 通過學習知道如何利用不同的參照物來判斷物體的運動狀態,結合生活實際,解釋物體的相對運動和相對靜止現象。 【精煉反饋】 一、小法官(對的在括號內打√,錯的打×) 1.我們每天看到太陽東升西落,好像太陽在圍繞著地球運動,但實際上地球在圍繞著太陽運動。( ) 2.我們在草地上踢球時,足球和人是運動的,草地是靜止的。( ) 3.判斷一個物體是否運動,需要借助一個假設不動的物體作為參照物,如果這個物體相對于參照物的位置在發生變化,則物體就處于相對靜止狀態,如果這個物體相對于參照物的位置始終沒有發生變化,那么它就處于運動的狀態。( ) 二、取出珍寶(把正確的序號填在括號內) 1.太陽的東升西落現象是我們以( )作為參照物觀察的結果。 A.太陽 B.地球 C.月球 2.坐在行駛的車上,觀察車外的景物和車內的物體或人,( )是靜止的?( )是運動的? A.車內的物體 B.車內的人 C.車外的景物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