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誰先看到日出 【學習目標】 1.能運用地球自轉的知識,通過觀察、模擬實驗、閱讀資料、分析推理,探究生活在我國不同城市的人們誰先看到日出。知道地球自轉的方向是自西向東的,自轉一周為一天,需24小時,而且世界各地有時間差。 2.通過聯想生活經驗和自身體驗活動,明確科學探究可以從身邊的事物開始,縮短對科學探究的心理距離,體驗科學探究中證據、邏輯推理及運用想象建立假設和理解的重要性。 【學習重難點】 能運用地球自轉的知識,通過觀察、模擬實驗、閱讀資料、分析推理,探究生活在我國不同城市的人們誰先看到日出。 【學習準備】 地球儀、手電筒、白紙、水彩筆、小組記錄表、多媒體(世界時區圖)。 【學習過程】 (一)新課引入 清晨,只見一輪紅日從東方冉冉升起,讓我們度過陽光明媚的一天。有誰知道,生活在我國不同地方的人們每天迎來太陽的時間相同嗎?他們誰最先看到日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活動探究 探究“我國不同的地方的人們誰最先看到日出”。 1.活動一:在地球儀上找到杭州、武漢、成都、拉薩這幾個城市的位置,并用大頭針扎上作好記號。 2.活動二:模擬實驗——地球的自轉。 (1)提問:地球不停地自轉,猜一猜生活在這幾個城市的人們,誰會先看到日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到底是誰最先看到太陽呢?我們有什么好辦法來證明自己的猜想嗎?(實驗)你們準備怎么做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設計實驗方案。 (4)做實驗,有各種不同的做法。 第一小組:使手電筒繞地球儀轉動,讓杭州、武漢、成都、拉薩這幾個城市經歷晝夜的交替。 第二小組:手電筒不動,地球儀自西向東轉動,讓杭州、武漢、成都、拉薩這幾個城市經歷晝夜的交替。 第三小組:手電筒不動,地球儀自東向西轉動,讓杭州、武漢、成都、拉薩這幾個城市經歷晝夜的交替。 (5)提問:同學們,現在有了幾種不同的做法,你們能就其他小組的做法發表一下自己的意見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活動三:根據觀察到的現象和文中提供的資料討論,地球自轉的方向是怎樣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遷移運用 運用地球自轉知識,根據北京的時間,推斷夏威夷、紐約、雅典等地各自相應的時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拓展延伸 1.這樣說來地球上不同地方的時間就有了差異了,它們的時間又能差多少呢? 2.地球自轉一周是一晝夜,我們知道一晝夜是24小時,那么如果把地球平均分成24份的話,那么每一份之間就相差一小時。 3.提問:經過這一節課的探究學習,相信你們一定明白了許多道理,也學到了不少知識,那么在以后的生活中你該怎么運用它們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 2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