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卵石的形成 【學習目標】 (一)知識目標: 通過認識卵石形成的過程,知道巖石的風化、搬運、磨圓等地質作用。認識流動水的力量、重力對地表改變的作用。 (二)能力目標: 培養推理能力和想象能力,體驗科學探究中證據、邏輯推理及運用想象建立假設和理解的重要性。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形成喜歡大膽想象、想知道、愛提問的科學態度,體會到自然界是不斷變化的。 【學習重難點】 知道巖石的風化、搬運、磨圓等地質作用,認識流動水的力量、重力對地表改變的作用。 【學習準備】 水槽(水)、燃燒鉗、酒精燈、巖石(板巖或頁巖)、帶蓋的玻璃杯、碎磚。 【學習過程】 (一)認識卵石的形態特點,揭題。 1.觀察卵石實物。 問:你見過這種石頭嗎?在哪里見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這種石頭叫卵石。 想一想:為什么叫它“卵石”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卵石不分大小,都形似鳥卵,光滑圓潤。 (二)獲取卵石形成的事實,并進行預測。 1.說說卵石是哪里來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查閱河道上、中、下游圖片或錄像,了解事實:這是一條河流的上游、中游、下游的圖片,通過觀察你發現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猜一猜:河流上中的巖石最初是從哪里來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研究卵石的形成過程。 1.了解風化作用。 (1)根據以上學生猜想提出:好好的山體是怎么會松動、滾落的呢? (2)進一步觀察上游的圖片,分析發現: a.山體松動:溫差變化對巖石的破壞作用 b.山體裂縫:水結冰對巖石的破壞作用 c.樹根脹裂:植物根長大對巖石的破壞作用 這些都是導致巖石破碎的原因。 2.認識搬運中產生的磨圓作用。 問:河流上游的巖石是怎樣變成下游河灘上的卵石的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形成結論。 根據以上研究,你認為卵石是怎樣形成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拓展延伸 1.問:上游的巖石在流水的作用下變成了下游的卵石,我們還見過哪些由于流水的作用使地表發生變化的現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了解江中的沙洲、高原上的溝壑形成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 2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