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知冷知熱 【學習目標】 (一)科學知識: 1.知道用溫度描述冷熱程度。 2.認識常見溫度計的基本構造,學會攝氏溫度計的基本讀法和寫法。 3.了解人類觀察、感知冷熱的科學史。 (二)科學探究: 1.經歷用感覺器官感知冷熱到用溫度計準確測量的過程。 2.初步學會規范使用溫度計測量水的溫度。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 1.尊重事實,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2.體會科學技術的進步為人類生活帶來的方便。 【學習重難點】 會使用溫度計準確地測量水溫。 【學習過程】 1.閱讀課本,1400多年前,《齊民要術》記載的人們當時制作豆豉如何判斷豆子發酵的溫度一事。 2.在生活中,還有哪些情形也需要判斷物體的冷熱? 3.說說需要判斷物體的冷熱的情形,我們怎樣判斷物體的冷熱呢? 4.做課本活動。(學生做題,老師指導。) 5.發現同一杯溫水,不同的手感覺竟然不一樣時,教師說明什么?是不是光憑感覺難以準確的判斷物體的冷熱程度? 6.出示溫度計模型,學生觀察,認識溫度計的構造。(刻度、玻璃管、玻璃泡) 7.閱讀指南車信箱了解“攝氏溫標”。 8.如何讀寫攝氏溫度? 9.自己試著測量水溫。 10.達標訓練 (1)人們用________________準確描述物體的冷熱程度。 (2)1742年,瑞典科學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創立了“攝氏溫標”。規定1個標準大氣壓下,冰融化時(或水結冰時)的溫度為____攝氏度,水沸騰的溫度為__________攝氏度。 (3)用溫度計測量溫度正確的讀數方法是( )。 A.在溫度計內的液注上升時讀 B.在溫度計內的液注下降時讀 C.在溫度計內的液注靜止時讀 (4)用溫度計測量空氣溫度的正確方法是( )。 A.將溫度計掛在室內 B.將溫度計掛在室外 C.將溫度計掛在室外、通風、不被陽光直接照射的地方 2 / 2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