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水蒸氣的凝結 【學習目標】 1.科學知識 認識水蒸氣遇冷會凝結成小水珠。 2.科學探究 能根據材料設計對比實驗來研究杯蓋內的小水珠形成的條件。 能按要求做對比實驗,初步學會應用差異法分析對比實驗的結果。 3.科學態度 具有基于證據和推理發表自己見解的意識。 在科學探究活動中能主動與他人合作,積極參與交流和討論。 【學習重點】 在教師引導下,能基于已有的經驗和所學知識制訂簡單的計劃對蒸發現象的猜想進行驗證,并滲透“控制變量法”; 【學習難點】 設計對比實驗。 【學習過程】 一、預習指南 (一)預習課文后,完成下列填空。 1.打開裝有_______的杯子,我們可以看到杯蓋里有許多小水珠。 2.水蒸氣遇冷變成小水珠的現象叫_______。 (二)問題銀行存折 序號 存入問題 存入時間 提取時間 1 打開裝有熱水的杯子,我們可以看到杯蓋里有許多小水珠。杯蓋里的小水珠是從哪里來的? 2 3 4 5 6 …… 二、搜集資料與思考探究 (一)活動設計 設計你的專屬“觀測記錄表”(以下記錄表僅供參考)。研究小水珠的由來,將對比實驗的結果或現象記錄下來。 培養皿內水的冷熱 培養皿底出現的現象 1號 2號 實驗結論 (二)理解與應用。 1.在做“研究小水珠的由來”的實驗時,實驗中為什么用等量的熱水?培養皿中為什么裝冷水或熱水? 2.凝結是生活中常見的現象,什么是凝結?在生活中還有哪些地方可能出現凝結現象? 3.水蒸氣是遇到冷的物體變成水,還是熱的物體變成水呢?這需要我們做什么實驗?在這個實驗中,不同條件是什么? 4.搜集有關人工降雨的資料,看看人工降雨是誰發明的,是什么原理? 【學習小結】 通過學習我們不僅認識了凝結現象,還動腦設計實驗,動手驗證了水蒸氣凝結成水的條件是遇冷。并能很快地學以致用,解決生活中的問題,收獲可真多。其實,只要留心觀察,生活中處處有科學。 【精煉反饋】 一、小法官(對的在括號內打√,錯的打×) 1.河流和大海中的水一直在蒸發,變成水蒸氣。( ) 2.水蒸氣變成水的過程叫凝結。( ) 3.我們生活中的空氣中有許多的水,但是沒有水蒸氣。( ) 4.水變成水蒸氣后,會以氣體的狀態永遠存在。( ) 二、取出珍寶(把正確的序號填在括號內) 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水蒸氣是可以看得見的 B.水蒸氣可以變成水但不可以變成冰 C.水蒸氣遇冷可以變成小水滴 2.“揭開熱水杯的杯蓋,杯蓋上有許多水珠”,這種現象用圖解表示是( ) A.水→水蒸氣 B.水蒸氣→水 C.水→水蒸氣→水 3.水在空氣中存在的方式是( ) A.水滴 B.水蒸氣 C.冰 4.水變成水蒸氣要向周圍( )熱量。 A.吸收 B.放出 C.不改變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