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觀測云和雨 【學習目標】 1.科學知識。 知道云的觀察分為云量和云狀兩個方面。 知道雨的大小是根據雨量來判斷的。 2.科學探究 能初步學會依據云量、典型云狀判斷天氣情況。 會制作簡易的雨量筒并用其測量雨量。 3.科學態度、STSE 在觀測云和雨的活動中,逐步養成觀察細致、善于合作的習慣。 【學習重點】 觀測云量判斷天氣狀況。會制作簡易的雨量筒并用其測量雨量。 【學習難點】 能準確觀察天氣狀況,能利用簡易的雨量筒測量雨量。 【學習過程】 一、預習指南 (一)預習課文后,完成下列填空。 1.天空飄浮的云朵變化萬千。云是一個重要的_____要素。 2.云的觀察分為_____和_____兩個方面。 3._____是大氣中的水蒸氣遇冷變成的小水滴或小冰晶,它們飄浮在空中。這些水最終又以雨、雪、雹等形式由空中降落到地面上,形成_____。 4.一個月或一年降水量的總和,稱為_____或_____降水量。根據多年的數據可以計算出年均降水量,它能反映該地區_____的基本狀況。 (二)問題銀行存折 序號 存入問題 存入時間 提取時間 1 如何來觀測云和雨? 2 3 4 5 6 …… 二、搜集資料與思考探究 (一)活動設計 設計你的專屬“觀測記錄表”(以下記錄表僅供參考)。 1.觀測云 時間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云量 1786826613900 1049736658400 1730506658400 1630806658400 1656196658400 2.搜集、整理數據,統計一周的降水量。 降雨日期 降水量(毫米) 我的統計:這周的降水量總和為_________。查閱氣象臺資料,我們當地年均降水量為_________。 (二)理解與應用。 1.人們把天空當作一個圓,看看云在天空中占多少,根據云量(云遮蔽天空視野的成數稱為云量),把天氣分為晴天、少云、多云、陰天。抬頭看看天空,觀測云量和云狀,請依據云量判斷今天是什么天氣?說一說你判斷的理由。 2.云是如何形成的?云主要有哪幾種形態?生活當中你還見過哪些云的形狀,當時是什么天氣? 3.當云越來越濃的時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烏云密布時常常就要下雨了。怎樣判斷雨的大小呢? 4.使用自制雨量器時有哪些注意事項呢?如果沒有下雨怎么辦呢? 5.閱讀我國下列區域的年均降水量資料,你想到了什么? 區域 新疆 內蒙古 北京 湖南 澳門 年均降水量(毫米) 155 220 500 1500 2200 【學習小結】 通過學習,知道云的觀察分為云量和云狀兩個方面;雨的大小是根據雨量來判斷的。在觀測云和雨的活動中,能初步學會依據云量、典型云狀判斷天氣情況,通過制作簡易的雨量筒并用其測量雨量。 【精煉反饋】 一、小法官(對的在括號內打√,錯的打×) 1.云是大氣中的水蒸氣遇冷變成的小水滴或小冰晶,它們飄浮在空中。這些水最終又以雨、雪、雹等形式由空中降落到地面上,形成降水。( ) 2.雨量筒是用來測量雨量的儀器。( ) 二、取出珍寶(把正確的序號填在括號內) 1.云在天空中占8%,根據云量猜測這天氣可能是( ) A.晴天 B.少云 C.多云 D.陰天 2.云在天空中占100%,根據云量猜測這天氣可能是( ) A.晴天 B.少云 C.多云 D.陰天 3.24小時的雨量為25-50毫米,雨量等級為( ) A.小雨 B.中雨 C.大雨 D.暴雨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