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他能撬動地球嗎 【學習目標】 1.科學探究: 會做杠桿尺的探索性實驗,能夠觀察記錄杠桿尺的狀態,學習使用圖示法簡化問題。能夠從眾多看似雜亂的數據中,分析整理出杠桿省力的規律。 2.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在科學探究過程中,培養樂于探究、注重科學事實、敢于提出不同見解、樂于合作與交流的意識;能夠利用杠桿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3.科學知識: 能合理解釋身邊的杠桿工具的工作原理。 【學習重點】 能合理解釋身邊的杠桿工具的工作原理。 【學習難點】 分析、整理數據,發現杠桿省力的規律。能夠從眾多看似雜亂的數據中,分析整理出杠桿省力的規律。 【學習過程】 (一)課前預熱 (學生回答,教師指導。) 大家知道:假如給我一個支點,我就能撬動地球是出自哪個科學家的故事和名言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探究過程 1.活動一:模擬實驗 (1)“我們也來撬地球” (學生回答,教師指導。) 我這里帶來了一個比較重的東西——裝滿水的純凈水桶,請你提一提,能提動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裝滿水的純凈水桶我們就假如它是……(地球),那我再提供的長木板和小木塊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剛才大家看到的一種非常簡單的卻能很輕松地完成工作的工具——就是杠桿。什么是杠桿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剛才,我們制作了一個杠桿,它由三個部分組成:阻力點、用力點、支點。杠桿上有三個重要的位置:支撐著杠桿,使杠桿能圍繞著轉動的位置叫支點;在杠桿上用力的位置叫用力點;杠桿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點。 請你把小木塊前移一點,你用什么感覺,再往后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請你把用力的地方往前移一點,你用什么感覺,再往前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請你把用力的地方往后移一點,你用什么感覺,再往后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活動二:尋找杠桿的秘密。 (1)分別移動杠桿支點、阻力點、動力點的位置,再去撬一撬“地球”,效果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看來并非任何情況下杠桿都能輕松撬起重物,怎樣利用它才能使我們更省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認識杠桿尺 出示杠桿尺,大家仔細看看杠桿尺由哪幾部分組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仔細觀察杠桿尺,說說杠桿尺還有什么特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要想更明晰的分析實驗現象,記錄是必不可少的。怎樣記錄呢?出示記錄單: 杠桿尺不同時候的狀態記錄 第____小組 ___年____月____日 左(阻力點)情況 杠桿尺的狀態(圖示) 右(動力點)情況 鉤碼數 與支點距 鉤碼數 與支點距 a.杠桿尺不同狀態的簡筆圖示:(見下表) b.提示:小組內每做一次就記錄一次。 (4)小組活動 a.小組商議成員分工。 b.領取材料進行實驗、記錄。 (5)匯報交流各組實驗情況。 a.請各小組將材料放桌子中間,我們一起來交流一下實驗結果。教師根據學生的匯報記錄在小黑板上。 平衡的數據 434340191770 “撬”不起來的數據 45847094615 370840340360“撬”起來的數據 左邊數據 右邊數據 左邊數據 右邊數據 左邊數據 右邊數據 b.觀察分析以上數據你們有什么發現? (三)小結 1.不是所有杠桿都能省力; 2.當杠桿左右兩邊乘積(鉤碼數×與支點距)相等,杠桿就能平衡。 3.動力點與阻力點,誰離支點近,誰就費力,誰離支點遠,誰就省力。 4.請你分析阿基米德的大話的依據是什么?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