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人體的運動 【學習目標】 1.科學概念 知道知道人體主要骨的名稱、位置和作用,知道肱二頭肌、肱二頭肌的位置和作用,初步了解人體運動器官的保健知識。 2.過程與方法 會運用觀察模型的方法來認識和了解人體運動器官。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在課外能積極收集與人體運動器官有關的資料,能積極地與同伴一起交流有關人體運動器官的信息。 【學習重難點】 重點:建立骨骼和肌肉是人體的運動器官的概念。 難點:掌握用拼接的方法來認識和了解人體骨骼。 【學習過程】 【第一課時】 一、思考導入 人在行走時與跑動時有什么不同? 二、合作探究 1.探究新知(活動一) 為什么人能立住不倒而且能夠運動? 2.探究新知(活動二) 討論我們人體的骨骼可以分幾部分?軀干骨和四肢骨分別是由哪幾種骨組成的,它們各是什么樣子呢? 討論:人的腦,是我們人想事情,記事情的地方,它就藏在頭骨的里面,那么頭骨起到什么作用呢? 思考:為什么人能夠行走、奔跑和從事各種運動? 三、展示研討 骨骼是人體的運動器官之一,此外,骨骼還具有支撐人體、保護身體內部器官等作用。 四、延伸拓展 課后思考題:你覺得我們該如何保護人體的運動器官? 【第二課時】 一、思考導入 現在,請你們用手摸一摸胳膊上還有什么?并感覺一下,它在活動當中起到什么作用? 二、合作探究 1.探究新知(活動一) 骨骼上長著一塊一塊的肌肉,認識幾塊肌肉,看誰最先記住這幾塊肌肉的名稱和位置。 2.探究新知(活動二) 討論:把手放在肱二頭肌上,做屈臂、伸臂動作,你能發現它有什么變化嗎?當你屈臂和伸臂時,肱二頭肌有什么作用? 討論:在屈臂、伸臂時,肱三頭肌有什么作用?肱二頭肌和肱三頭肌會不會同時收縮或舒張? 思考:人體的肌肉是什么樣的?它們各在人體的什么位置?它們有什么作用? 三、展示研討 肌肉的兩端分別長在不同的骨上。當肌肉收縮或舒張 時,能牽引骨運動。肌肉也是人的 運動器官之一。 四、延伸拓展 課后思考題:肌肉損傷是怎樣發生的?脫臼是怎么回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