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 【學習目標】 1.知道公共生活需要良好秩序來維護,初步形成規則意識。 2.明確構建有序和諧的公共生活人人有責,積極參與公共生活。 3.學會從不同角度觀察社會現象,嘗試用合法、合理的方式解決生活問題。 【學習重點】 認識到公共生活需要良好的秩序來維護,樹立公共生活需要秩序的觀念。 【學習難點】 從個人、社會、國家的角度綜合思考如何共建有序生活。 【學習過程】 一、填空題。 1.在公共生活中,作為社會的一員,我們要心中有________,心中有________,心中有________。 2.公共生活需要有________________來維護。 3.應急車道就是________________。 4、維護公共秩序,共建有序生活,離不開________、________。 二、判斷題。 ( )1.人們在公共生活中表現出的文明程度和秩序意識不僅是一個文明社會的反映,也是一個文明國家精神面貌的體現。 ( )2.過馬路的時候雖然紅燈亮了,可是路上一輛汽車也沒有,我們可以立即過馬路。 ( )3.工廠生產用后的污水可以向河流排放。 ( )4.小明把共享單車騎回家,自己每天使用。 ( )5. 遵守社會公德、法律法規,才能保持良好的社會秩序,構建有序和諧的公共生活。 ( )6.小剛在公共汽車上帶著耳機放著音樂大聲地唱歌。 三、單選題。 1.下面那種行為沒有侵犯他人的合法公共權益( )。 A.高速路上從車內拋物 B.在人行道上擺攤 C.愛護社區體育設施 2.( )規定不得非緊急情況時在應急車道行駛或停車。 A.高速公路管理部門 B.法律 C.交警部門 3.在乘坐地鐵時我們可以( )。 A.安靜乘車不影響他人 B.和朋友大聲聊天 C.吃早餐 四、簡答題。 1.共建有序生活,我們可以怎么做? 2.請你評價一下在超市購物時出現的插隊現象。 【參考答案】 一、填空題 1.他人 集體 國家 2.良好的秩序 3.生命通道 4.國家的支持 法制的保障 二、判斷題 1.對 2.錯 3.錯 4.錯 5.對 6.錯 三、單選題 1.C 2.B 3.A 四、簡答題 1.從規范自己的行為做起;勸阻不遵守公共秩序的人等 2.在超市購物時插隊現象是一種不文明的表現,不遵守公共秩序的行為。我們每個人要敢于制止,敢于譴責。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