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科學技術與可持續發展 【學習目標】 知識與技能: 1.通過這種圖片視頻了解世界面臨的生態危機 2.知道全球生態危機的原因 3.知道可持續發展是我國的發展戰略 4.知道科學技術在走可持續發展道路中的地位和作用 過程與方法: 1.通過圖片視頻掌握提煉信息的能力 2.通過表格教學掌握處理數據,得出結論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通過小組討論增強集體榮譽感 2.通過小組匯報提高學生的自信心 3.通過生態危機的介紹讓學生知道學習科學技術的重要性 【學習重難點】 1.知道全球生態危機的原因 2.走可持續發展的必然性 教學難點:科學技術在走可持續發展道路中地位和作用 【學習過程】 一、生態危機 全球性的環境問題有哪些? (1)溫室效應: 。 (2)臭氧層的耗損與破壞臭氧層的耗損與破壞 。 (3)生物多樣性減少 (4)土地荒漠 (5)環境污染 總結:自然資源不斷的減少,面臨枯竭 為什么全球會發生生態危機呢? (1)由于人類過度開發自然、掠奪式樣地利用自然造成的。 (2)不合理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是造成生態危機的直接原因。 二、科學技術與可持續發展 1.可持續發展:我們共同的未來 2.科學技術與可持續發展 (1)科學技術可以為制度可持續發展規劃提供合理依據。 (2)科學技術可以為治理環境污染提供理礎。 (3)科學技術可以為開發生態農業、設施農業和技術集約化農業技術提供理論基礎。 (4)科學技術可以為解決資源短缺提供理論。 (5)科學技術可以幫助人們探究自然災害的成因,開發監測自然災害的技術。 總結:可持續發展需要科學技術支撐 達標檢測 一、我會選 1.在可持續發展復合系統中,作為基礎的是( ) A.經濟系統 B.社會系統 C.生態系統 D.人的管理調控 2.走可持續發展道路需要遵循下列三條原則:社會使用可再生資源的速度,不得超過可再生資源的更新速度;社會使用不可再生資源的速度,不得超過作為其替代品的開發速度;社會排放污染物的速度不得超過環境對污染物的吸收能力。這三條原則是人類維護自己生態環境的( ) A.安全標準 B.中級安全標準 C.最高安全標準 D.最低安全標準 3.下面的人類活動使人地關系向良性方向發展的是( ) A.黃土高原植樹種草 B.長江上游伐林造田 C.我國沿海海域實行休漁制度 D.棄田造林 4.符合中國可持續發展戰略思想論述的是( ) A.保持國民經濟高速增長 B.改變經濟增長方式,變粗放經營為集約經營 C.超前消費,通過的消費促生產 D.實施計劃生育,提高人口素質 5.“清潔生產”是指既可滿足人們的需要,又可合理使用自然資源并保護環境的實用生產方法和措施,它的基礎是( ) A.科學 B.技術 C.科學技術 D.現代管理 6.可持續發展具有十分豐富的內涵,就其社會觀而言,主張下列哪項,既滿足當代人又滿足后代人的基本要求;就其經濟觀而言,主張建立在保護地球自然系統基礎上的持續經濟發展;就其自然觀而言,主張人類與自然和諧相處( ) A.長期穩定 B.公平分配 C.機會均等 D.效率最大 7.目前人類倡導的發展模式所具有的特點是( ) A.主要關注經濟領域里產值和利潤的增長 B.充分認識環境及資源的自身價值,發展經濟同時,還要保護環境 C.快速取得最大經濟效益 D.追求經濟、社會、生態的綜合效益 8.下列符合中國可持續發展的總體戰略、對策及行動方案的是( ) A.應當把保護環境和發展經濟有機結合起來 B.為防止經濟過熱,保證國家的長治久安,應放慢經濟發展速度 C.堅定不移地實施計劃生育,提高人口素質 D.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改變高投入、低產出和高消耗、低效率的狀況 9.人類提出可持續發展道路,是因為( ) A.若干年后人類面臨多個嚴重的全球性問題 B.人類活動與地理環境處于良性發展的狀態 C.人類反思了傳統發展模式所帶來的種種弊端 D.可持續發展是人地協調的必由之路 10.以下是關于“可持續發展”的認識:①注意人口增長,使人類在地球上永續發展;②合理利用可再生資源,使其不至于退化或枯竭;③區域開發應以人類未來生活的維持與提高為目標;④積累資金,為子孫留下巨額財富,正確的是( )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11.解決人類與環境矛盾的惟一辦法是( ) A.擴大人類的生存空間 B.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C.禁止排放各種廢棄物 D.加大開采自然資源的力度 12.對于發展中國家來說,貫徹可持續發展戰略首要的是( ) A.社會可持續發展 B.發展是第一位的 C.經濟可持續發展 D.生態可持續發展 二、我會答 1.可持續發展是“既滿足當代人的需求,又不對____________滿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構成危害的發展”。 2.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需要遵循下列三條原則:(1)使用可再生資源的速度_________其再生速度;(2)使用不可再生資源的速度______________其可再生替代物的開發速度;(3)污染物排放速度______________環境的自凈容量。 3.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要求各國人民要根據地球的生態條件決定自己的生活方式,如能源消費方式等;決定自己的生產方式,如清潔生產等;要求發展中國家人口數量和增長率與不斷變化的生態系統的生產潛力相_______________。 4.雖然濫用技術會導致環境質量的惡化,但是人口的控制、環境污染的治理和資源的合理利用與開發,仍然需要依托_______________來解決。 三、我會想 1.簡要說明“禁止使用一次性木筷”在可持續發展中的意義? 四、探索與實驗 課外實踐1 目前有的工礦企業乃至局部地區,為了片面地追求經濟效益而忽視環境保護的問題,存在著“先污染、后防治”的思潮。對此,請你具體調查某個工礦企業,通過各種具體的數據來證明這些工礦企業是否符合可持續發展的精神。 4 / 4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