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3-2-2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導學案一、學習目標理解七七事變是日本全面侵華戰爭開始的標志,掌握七七事變、淞滬會戰的相關史實,掌握日軍的侵華罪行。二、課前自主學習(一)七七事變1.時間、地點:____年____月____日,盧溝橋。2.經過:日軍在盧溝橋附近頻繁進行實彈演習,并借口一名士兵失蹤,要求進入___________城搜查,遭到中國守軍拒絕。在雙方交涉之際,日軍突然向___________一帶的中國守軍發起進攻,并炮轟宛平城,駐守當地的第二十九軍奮起還擊,副軍長___________、師長___________壯烈犧牲。(二)淞滬會戰1.背景:1937年________月______日,日本大舉進攻上海,妄圖3個月內滅亡中國。2.結果:1937年11月,___________淪陷。(三)日軍侵華罪行1.實施細菌戰和毒氣戰:日軍在東北的___________組建了細菌戰秘密部隊——___________,用健康活人做試驗,進行細菌戰和毒氣戰;在長春、廣州等地建立大型細菌戰基地和工廠,形成了巨大的細菌戰網絡;在湖南常德、浙江寧波等地投撒細菌彈。2.___________(1937年12月13日;6個星期;30多萬人)3.轟炸封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后方城市。4.對占領區的抗日根據地展開反復的“___________”,實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三光政策,如___________慘案。三、問題探究1.結合史實,說一說日軍在南京實施了哪些暴行?2.閱讀資料,回答問題:資料1:東史郎是當年參加南京大屠殺的日本老兵。為了把歷史真實告訴世人,他公開發表了侵華期間寫的日記,其中包括南京大屠殺的材料。為此,他遭到日本右翼分子的威脅和迫害。資料2:對南京大屠殺,日本右翼分子編纂的教科書中這樣描述:“在迄今為止的歷史中,沒有一個國家在戰爭中沒有任何殺害和虐待非武裝人員的事情,日本也不例外。”他們稱此為“南京事件”,甚至有人認為這是“中國人捏造的謊言”。這套教科書在日本已經被審查通過。(1)根據上述資料,說說日本右翼分子對南京大屠殺是什么樣的態度。(2)舉出若干事實,批駁他們的荒謬言論。4、課堂檢測1.建筑是濃縮的歷史。下列建筑中見證了中國全面抗戰開始的是( )A.圖1B.圖2C.圖3D.圖42.面對日寇侵略,無數中華兒女前仆后繼,舍生忘死。以下四位抗日英烈,在七七事變后為抵抗日軍向北平、天津大規模進攻而捐軀的是( )①鄧世昌 ②佟麟閣 ③趙登禹 ④楊靖宇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3.與如圖相關的歷史事件是( )A.武漢會戰B.南京大屠殺C.長沙會戰D.旅順大屠殺4.“沒有一個國家在戰爭中沒有任何殺害和虐待非武裝人員的事件,日本也不例外。”日本歷史教科書妄圖用上述內容否認或掩蓋的罪行是( )①對猶太人進行種族滅絕 ②潘家峪慘案 ③南京大屠殺 ④七三一部隊用中國人進行細菌式武器試驗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5.近年來,日本右翼勢力抬頭,他們歪曲南京大屠殺,抹殺侵略史實,篡改教科書,參拜靖國神社……對這些行徑,我們中學生的態度是( )①用歷史事實揭露日本軍國主義的殘暴罪行 ②將日本人民同日本右翼分子區別開來 ③憎惡、痛恨侵略戰爭,熱愛、維護世界和平 ④反感、厭惡日本人,抵制、損毀日貨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二、非選擇題6.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日本右翼勢力宣稱:“在支那事變(指1937—1945年日本侵華戰爭)發展的過程中,日軍……并沒有掠奪領土的性質。最重要的是,日本方面并沒有掠奪領土的意圖。”材料二 日本右翼勢力胡說:“南京大屠殺是20世紀最大的謊言。”材料三 寧兒,……母親因為堅決地做了抗日戰爭,今天已經到了犧牲的前夕了。……在你長大成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記你的母親是為國而犧牲的!——趙一曼1936年8月犧牲前留下的家書材料四 1940年5月,張自忠在宜城壯烈犧牲。張自忠犧牲前給將士們寫下了鼓舞士氣的抗戰家書:“為國家民族死之決心,海不清,石不爛,決不半點改變。”材料五 外交部部長王毅回答記者提問時說:“加害者越不忘加害于人的責任,受害者才越有可能平復曾經受到的傷害。……70多年前日本輸掉了戰爭,70多年后日本不應再輸掉良知。”(1)結合有關史實,批駁材料一、二中日本右翼分子的謊言。(2)七七事變爆發前,中國民眾是怎樣抵抗日本侵略的?(3)張自忠的抗戰家書體現了怎樣的民族精神?(4)你認為日本怎樣做才不輸掉良知?參考答案課前自主學習一、1.1937772.宛平盧溝橋佟麟閣趙登禹二、1.8132.上海三、1.哈爾濱七三一部隊2.南京大屠殺3.重慶成都昆明4.大掃蕩燒光殺光搶光潘家峪問題探究1.日軍在南京實施的暴行包括采用射殺、刺殺、活埋、火燒等殘忍方式殺害和平居民,搶掠、強奸中國婦女,對大量平民及戰俘進行大屠殺等,造成至少30萬人喪生。2.(1)日本右翼分子對南京大屠殺的罪行拒不承認。教科書時間不僅表明了日本政府對右翼分子的支持,也說明其一直以來企圖淡化戰爭罪行的態度。(2)1894年,日本發動甲午戰爭,強迫清政府簽訂《馬關條約》;1900年,日本同英、美、俄、德、法、意、奧七國,組成聯軍攻占北京,強迫清政府簽訂《辛丑條約》,使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1931年,日本發動“九一八”事變,侵占我國東北三省;1937年,日軍發動盧溝橋事變,成為日本全面侵略中國的開端;1937年南京大屠殺。課堂檢測1.D2.B3.B4.D5.A6.答:(1)材料一觀點批駁:日本在發動全面侵華戰爭前已經侵占中國東北;全面侵華戰爭爆發后,又占領中國華北、華中和華南的大片領土。材料二觀點批駁:據戰后遠東國際軍事法庭統計,日軍占領南京后六周之內,屠殺手無寸鐵的中國平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達30萬人以上。(2)九一八事變后,東北人民和未撤走的東北軍部隊,組織起抗日義勇軍,抵抗日軍的侵略;九一八事變后,中國共產黨派楊靖宇等在東北組織游擊隊,開展抗日游擊戰爭。(3)示例: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精神;百折不撓、愈挫愈奮的必勝信念;不畏強暴、血戰到底的英雄氣概;視死如歸、殺身成仁的崇高氣節;等等。(4)正視歷史,以史為鑒,反省戰爭罪行;信守和平承諾,做一個負責任的國家;真誠向受害國道歉,主動承擔歷史責任;等等。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精品試卷·第2頁(共2頁)HYPERLINK"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人教版歷社九上3-2-2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教案【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理解七七事變是日本全面侵華戰爭開始的標志,掌握七七事變、淞滬會戰的相關史實,掌握日軍的侵華罪行。2.過程與方法通過分析抗日戰爭時期的資料,讓學生初步嘗試從不同種類的資料中獲得信息,具有一定的獨立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認識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本性,感受國破家亡的苦痛,知道牢記歷史不是要延續仇恨,而是要以史為鑒、面向未來,體驗正確認識歷史的重要性和當代青少年的歷史責任。【教學重點】“七七”事變的相關史實。【教學難點】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等罪行,認識日本軍國主義兇惡殘暴的侵略本質。【教學方法】合作、探究、交流【課前準備】多媒體課件【課時安排】1課時【教學過程】一、新知導入(問答式導入)課件展示:盧溝橋盧溝橋位于北平城西南約15公里的永定河上,是北平對外的唯一通道,地理位置非常重要。盧溝橋,盧溝橋,男兒墳墓在此橋!最后關頭已臨到,犧牲到底不屈繞......盧溝橋,盧溝橋,國家存亡:在此橋!——1937年《盧溝橋歌》教師設疑:1937年,在這座橋上發生了什么?二、新課學習(一)七七事變1.背景1936年,侵華日軍從東、南、北三面包圍了北平,形勢十分危急。>>>多媒體課件展示盧溝橋位置的重要性位于北平城西南的盧溝橋,東靠宛平縣城,扼平漢鐵路,是北平南下的唯一通道,戰略地位十分重要。2.概況1937年7月7日晚,日軍在北平盧溝橋附近進行軍事演習,借口一名士兵失蹤,要求進入宛平城搜查,遭到中國守軍拒絕。日軍隨即向宛平城和盧溝橋發起進攻,駐守當地的第二十九軍奮起還擊。這就是“七七”事變,又稱盧溝橋事變。結果:七月底,平津失陷教師設疑:日軍為什么要進攻盧溝橋呢?真正目的是?很顯然,日本帝國主義既要進行華北的分離運動,那么,它就必須在軍事上造成以控制華北的首腦——平津的形勢,才能遂行其政治陰謀;盧溝橋在地理上既占著很重要的地位,是以一旦日軍占據盧溝橋,平漢交通為之堵塞,而將使北平進退失據,此舉殆無異于切斷華北之首腦——平津;這么一來,日本在華北即取得了政治和軍事的兩重控制。——魏宏運《中國現代史資料選編》第四冊第13頁3.中國軍隊的英勇抵抗>>>多媒體課件展示國民黨第二十九軍司令部下達的命令“命令前線官兵堅決抵抗,盧溝橋即爾等之墳墓,應與橋共存亡,不得后退。”------國民黨第二十九軍司令部引導學生從中體會中國軍民的抗戰決心。29軍中副軍長佟麟閣,在指揮戰斗時,被敵機炸彈擊中,壯烈殉國132師師長趙登禹,率領敢死發起沖鋒,在大紅門附近中彈,光榮捐軀>>>多媒體課件展示佟麟閣和趙登禹的照片引導學生比較:“九一八”事變與“七七”事變“九一八”事變:日本局部侵華開始的標志,中國局部抗戰開始的標志。“七七”事變:日本全面侵華開始的標志,中國全面抗戰開始的標志。(二)淞滬會戰時間:1937年8月13日地點:上海結果:1937年8月13日—11月12日,上海失守日本的妄想:三個月!三個月滅亡支那!!上海淪陷后。日軍向南京進犯,12月13日,南京失陷。教師引領學生回顧七七事變后日軍的侵略過程:>>>多媒體課件展示日軍侵略過程1937年7月平津淪陷。1937年11月上海淪陷。1937年12月南京淪陷。(三)日軍侵華罪行1.南京大屠殺時間:1937年12月13日,日軍占領南京,在南京及附近地區進行了長達六個星期的大規模屠殺。殘忍手段及被害人數:日軍使用集體槍殺、刺殺、活埋、火燒等慘絕人寰的方法,殺害中國平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達三十多萬人。>>>多媒體課件展示圖片:南京大屠殺時日軍對中國的人民犯下的罪行引導學生總結得出:南京大屠殺是日軍對中國人民犯下的不可饒恕的滔天罪行。教師設疑:結合史實,說一說日軍在南京實施了哪些暴行?日軍在南京實施的暴行包括采用射殺、刺殺、活埋、火燒等殘忍方式殺害和平居民,搶掠、強奸中國婦女,對大量平民及戰俘進行大屠殺等,造成至少30萬人喪生。資料1:東史郎是當年參加南京大屠殺的日本老兵。為了把歷史真實告訴世人,他公開發表了侵華期間寫的日記,其中包括南京大屠殺的材料。為此,他遭到日本右翼分子的威脅和迫害。資料2:對南京大屠殺,日本右翼分子編纂的教科書中這樣描述:“在迄今為止的歷史中,沒有一個國家在戰爭中沒有任何殺害和虐待非武裝人員的事情,日本也不例外。”他們稱此為“南京事件”,甚至有人認為這是“中國人捏造的謊言”。這套教科書在日本已經被審查通過。教師設疑:根據上述資料,說說日本右翼分子對南京大屠殺是什么樣的態度。學生:拒不承認日本右翼分子對南京大屠殺的罪行拒不承認。教科書時間不僅表明了日本政府對右翼分子的支持,也說明其一直以來企圖淡化戰爭罪行的態度。舉出若干事實,批駁他們的荒謬言論。1894年,日本發動甲午戰爭,強迫清政府簽訂《馬關條約》;1900年,日本同英、美、俄、德、法、意、奧七國,組成聯軍攻占北京,強迫清政府簽訂《辛丑條約》,使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1931年,日本發動“九一八”事變,侵占我國東北三省;1937年,日軍發動盧溝橋事變,成為日本全面侵略中國的開端;1937年南京大屠殺。2.731部隊細菌戰①活體試驗②細菌戰基地和工廠③細菌戰3.轟炸城市轟炸重慶、成都、昆明等后方城市>>>多媒體課件展示圖片:被轟炸后的成都引導學生總結:當地人民的生命財產遭受重大損失4.三光政策——燒光、殺光、搶光日軍對抗日根據地展開“大掃蕩”,實行“燒光、殺光、搶光”的三光政策。>>>多媒體課件展示圖片:潘家峪慘案1941年,日軍在河北制造了潘家峪慘案。全村1000多人,只有100多人僥幸逃脫。三、課堂小結四、課堂練習1.1937年11月20日,南京國民政府發表宣言:“淞滬一隅,抗戰亙于三月,各地將士,聞義赴難……”這反映淞滬會戰的積極作用是( A )A.打破了日本3個月內滅亡中國的迷夢B.出現空前團結的抗日局面C.促成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建立D.標志著抗日戰爭進入相持階段2.從北伐戰爭到抗日戰爭時期,國民政府所在地遷移的正確順序是( D )A.武漢—廣州—南京—重慶B.南京—重慶—武漢—廣州C.廣州—南京—武漢—重慶D.廣州—武漢—南京—重慶3.關于九一八事變與盧溝橋事變相同點的表述,不正確的是( A )A.發生后中國政府都進行了積極的反抗B.日本進行侵略擴張政策的必然結果C.都加深了中國的民族危機D.都是日本蓄謀已久的五、作業布置1.背誦本課知識點2.做練習冊【板書設計】一、七七事變1.背景2.概況3.中國軍隊的英勇抵抗二、淞滬會戰三、日軍侵華罪行1.南京大屠殺2.731部隊細菌戰3.轟炸城市4.三光政策——燒光、殺光、搶光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精品試卷·第2頁(共2頁)HYPERLINK"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共24張PPT)歷史與社會九年級上第二課中國抗日戰爭——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新知導入盧溝橋位于北平城西南約15公里的永定河上,是北平對外的唯一通道,地理位置非常重要。盧溝橋盧溝橋,盧溝橋,男兒墳墓在此橋!最后關頭已臨到,犧牲到底不屈繞......盧溝橋,盧溝橋,國家存亡:在此橋!——1937年《盧溝橋歌》1937年,在這座橋上發生了什么?一、七七事變新知講解1936年,侵華日軍從東、南、北三面包圍了北平,形勢十分危急。位于北平城西南的盧溝橋,東靠宛平縣城,扼平漢鐵路,是北平南下的唯一通道,戰略地位十分重要。1.背景新知講解2.概況1937年7月7日晚,日軍在北平盧溝橋附近進行軍事演習,借口一名士兵失蹤,要求進入宛平城搜查,遭到中國守軍拒絕。日軍隨即向宛平城和盧溝橋發起進攻,駐守當地的第二十九軍奮起還擊。這就是“七七”事變,又稱盧溝橋事變。結果:七月底,平津失陷新知講解日軍為什么要進攻盧溝橋呢?真正目的是?很顯然,日本帝國主義既要進行華北的分離運動,那么,它就必須在軍事上造成以控制華北的首腦——平津的形勢,才能遂行其政治陰謀;盧溝橋在地理上既占著很重要的地位,是以一旦日軍占據盧溝橋,平漢交通為之堵塞,而將使北平進退失據,此舉殆無異于切斷華北之首腦——平津;這么一來,日本在華北即取得了政治和軍事的兩重控制。——魏宏運《中國現代史資料選編》第四冊第13頁新知講解“命令前線官兵堅決抵抗,盧溝橋即爾等之墳墓,應與橋共存亡,不得后退。”------國民黨第二十九軍司令部29軍中副軍長佟麟閣,在指揮戰斗時,被敵機炸彈擊中,壯烈殉國132師師長趙登禹,率領敢死發起沖鋒,在大紅門附近中彈,光榮捐軀3.中國軍隊的英勇抵抗佟麟閣趙登禹新知講解“九一八”事變與“七七”事變的比較“九一八”事變“七七”事變日本局部侵華開始的標志,中國局部抗戰開始的標志。日本全面侵華開始的標志,中國全面抗戰開始的標志。新知講解二、淞滬會戰三個月!三個月滅亡支那!!1937年8月13日—11月12日,上海失守時間:地點:結果:1937年8月13日上海粉碎了日軍3個月內滅亡中國的計劃新知講解上海淪陷后。日軍向南京進犯,12月13日,南京失陷。1937年7月平津淪陷。1937年12月南京淪陷。1937年11月上海淪陷。盧溝橋事變后,日本加緊侵略中國。新知講解三、日軍侵華罪行1.南京大屠殺時間:1937年12月13日,日軍占領南京,在南京及附近地區進行了長達六個星期的大規模屠殺。6個星期新知講解殘忍手段及被害人數:日軍使用集體槍殺、刺殺、活埋、火燒等慘絕人寰的方法,殺害中國平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達三十多萬人。日軍在南京活埋中國平民日軍砍殺中國青年南京大屠殺是日軍對中國人民犯下的不可饒恕的滔天罪行。新知講解結合史實,說一說日軍在南京實施了哪些暴行?日軍在南京實施的暴行包括采用射殺、刺殺、活埋、火燒等殘忍方式殺害和平居民,搶掠、強奸中國婦女,對大量平民及戰俘進行大屠殺等,造成至少30萬人喪生。新知講解資料1:東史郎是當年參加南京大屠殺的日本老兵。為了把歷史真實告訴世人,他公開發表了侵華期間寫的日記,其中包括南京大屠殺的材料。為此,他遭到日本右翼分子的威脅和迫害。資料2:對南京大屠殺,日本右翼分子編纂的教科書中這樣描述:“在迄今為止的歷史中,沒有一個國家在戰爭中沒有任何殺害和虐待非武裝人員的事情,日本也不例外。”他們稱此為“南京事件”,甚至有人認為這是“中國人捏造的謊言”。這套教科書在日本已經被審查通過。新知講解根據上述資料,說說日本右翼分子對南京大屠殺是什么樣的態度。日本右翼分子對南京大屠殺的罪行拒不承認。教科書時間不僅表明了日本政府對右翼分子的支持,也說明其一直以來企圖淡化戰爭罪行的態度。新知講解舉出若干事實,批駁他們的荒謬言論。1894年,日本發動甲午戰爭,強迫清政府簽訂《馬關條約》;1900年,日本同英、美、俄、德、法、意、奧七國,組成聯軍攻占北京,強迫清政府簽訂《辛丑條約》,使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1931年,日本發動“九一八”事變,侵占我國東北三省;1937年,日軍發動盧溝橋事變,成為日本全面侵略中國的開端;1937年南京大屠殺。新知講解2.731部隊細菌戰①活體試驗②細菌戰基地和工廠長春廣州③細菌戰湖南常德浙江寧波731防疫給水部隊東北哈爾濱新知講解3.轟炸城市轟炸重慶、成都、昆明等后方城市被轟炸后的成都當地人民的生命財產遭受重大損失新知講解4.三光政策——燒光、殺光、搶光日軍對抗日根據地展開“大掃蕩”,實行“燒光、殺光、搶光”的三光政策。1941年,日軍在河北制造了潘家峪慘案。全村1000多人,只有100多人僥幸逃脫。課堂小結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七七事變(盧溝橋事變)淞滬會戰南京大屠殺731部隊細菌戰轟炸城市三光政策——燒光、殺光、搶光日軍侵華罪行課堂練習1.中國全民族抗戰開始于( )A.七七事變B.九一八事變C.淞滬會戰D.武漢會戰A2.1937年11月20日,南京國民政府發表宣言:“淞滬一隅,抗戰亙于三月,各地將士,聞義赴難……”這反映淞滬會戰的積極作用是( )A.打破了日本3個月內滅亡中國的迷夢B.出現空前團結的抗日局面C.促成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建立D.標志著抗日戰爭進入相持階段A課堂練習3.關于九一八事變與盧溝橋事變相同點的表述,不正確的是( )A.發生后中國政府都進行了積極的反抗B.日本進行侵略擴張政策的必然結果C.都加深了中國的民族危機D.都是日本蓄謀已久的A課堂練習謝謝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網站有大把高質量資料?一線教師?一線教研員?歡迎加入21世紀教育網教師合作團隊!!月薪過萬不是夢!!詳情請看: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二課 第2課時 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導學案).doc 第二課 第2課時 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教案).doc 第二課 第2課時 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課件).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