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1、復分解反應 兩種化合物相互交換成份后形成兩種新的化合物的反應,AB+CD=AD+BC。 酸+金屬氧化物→鹽+水 酸+堿→鹽+水 酸+鹽→新酸+新鹽 堿+鹽→新堿+新鹽 鹽+鹽→新鹽+新鹽 (2)生成物中有氣體 或 沉淀 或水生成,即溶液中離子數目減少。 說明:“溶”表示這種物質可溶于水,“不”表示不溶于水,“微”表示微溶于水,“揮”表示揮發性,“-”表示這種物質不存在或遇到水就分解了。 口訣:鉀鈉銨和硝酸鹽,遇水都能溶完全;鹽酸鹽不溶氯化銀;硫酸鹽不溶硫酸鋇,鈣銀微溶;碳酸鹽只溶鉀鈉銨,鎂微溶;鉀鈉鋇銨堿可溶鈣微溶。 2、硫酸根離子的檢驗 方法一:取樣,加入足量的稀鹽酸,無明顯現象(排除了銀離子和氯離子),再加入適量的氯化鋇溶液,如果出現白色沉淀,則說明未知溶液中存在硫酸根離子。 方法二(初中階段可用):①滴加硝酸鋇,現象:出現白色沉淀;②滴加稀硝酸,現象:沉淀不溶解。也可說明存在硫酸根離子。 3、有關物質的顏色 在這一章中出現了許多帶有顏色的物質或溶液。按照規律,可歸納如下: Cu CuO Cu2(OH)2CO3 CuSO4 Cu(OH)2 CuSO4溶液 紅色 黑色 綠色 白色 藍色 藍色 Fe Fe2O3 Fe3O4 Fe2+溶液 Fe3+溶液 Fe(OH)3 銀白色 紅色 黑色 淺綠色 黃色 紅褐色 4.有關的沉淀 在初三階段,接觸最多的沉淀可以總結為“六白”“一藍”“一紅褐” “六白”CaCO3 Ag2 CO3 BaCO3 BaSO4 AgCl Mg(OH)2 Al(OH)3 可溶于稀硝酸,且產生氣體 不溶于稀硝酸 可溶于稀硝酸,不產生氣體 “一藍” Cu(OH)2 “一紅褐” Fe(OH)3 化學肥料,植物的生長需要空氣水和陽光還需要N、P、K等營養元素-------化肥! (1)氮肥的作用:能促使作物的莖、葉生長茂盛,葉色濃綠. (2)磷肥的作用:能促使作物根系發達,增強抗旱 抗寒能力,促進作物提早成熟,籽粒增多、籽粒飽滿。 (3)鉀肥的作用:能促使作物生長健壯,莖稈粗硬,增強抗倒伏能力,并能促進糖份和淀粉的生成。 例1、復分解反應是我們學過的化學基本反應類型之一。學習時,應注意將知識進行歸納、總結,深刻理解復分解反應發生的條件,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 (1)寫出下列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①氯化鋇溶液與硫酸鈉混合: ; ②氯化鐵溶液與氫氧化鈉溶液混合: ; ③氫氧化鈉溶液與稀鹽酸混合: 。 (2)你想過上述復分解反應為什么能夠發生嗎?這是因為在這些反應物中含有一些“特殊”的陰、陽離子,它們能相互結合.如上述反應①中,實際參加反應的離子是Ba2+和SO42一,而Cl一、Na+則是“旁觀者”,并沒有參加反應。請你分析上述反應②中實際參加反應的離子是 (填離子符號,下同);上述反應③中實際參加反應的離子是 。 例2、A、B、C、D、E五瓶無色透明溶液,分別是HCl溶液、Na2CO3溶液、MgCl2溶液、NaN03溶液、NaOH溶液中的一種。分別進行下列實驗: Ⅰ.將A分別滴入B、C、D、E中,均沒有明顯現象。 Ⅱ.將B分別滴入A、C、D、E中,C、E中均產生白色沉淀,其余沒有明顯現象。 Ⅲ.將C分別滴入A、B、D、E中,B中產生白色沉淀,D中有氣泡冒出,其余沒有明顯現象。 (1)A是_________,B是_________,C是_________。 (2)B加入E中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 (3)C加入D中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 例3、某學校探究小組為了測定市面銷售的某品牌純堿(雜質為NaCl)中碳酸鈉的質量分數。進行了如下實驗:①在三個燒杯中都加入了11克樣品及足量的水配成溶液; ②向三個燒杯加入質量不同的CaCl2粉末; ③將充分反應后生成的沉淀過濾、洗滌、干燥得到W克的白色固體。實驗數據如下: 燒杯I 燒杯Ⅱ 燒杯Ⅲ 加入CaCl2的質量/克 5.55 12 15 W/克 5 10 10 回答下列問題: (1)碳酸鈉中鈉、碳、氧三種元素的質量比(最簡比)為_________。 (2)將燒杯Ⅲ的濾液蒸干,得到_________克固體,該固體由_________和_________(只填化學式)組成。 (3)樣品中碳酸鈉的質量分數是多少? 1、膽礬(CuS04·5H20)是一種常見的化學藥品,下列關于膽礬的說法錯誤的是 ( ) A.CuS04·5H20是純凈物 B.膽礬溶解后電離出的銅離子和硫酸根離子的電荷總數相等 C.游泳池的池水中往往定期加一些膽礬,是因為銅離子有一定的殺菌作用 D.膽礬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會產生紅褐色沉淀 2、下列兩種溶液混合后能發生化學反應,且溶液的總質量不會發生變化的是( ) A.氯化鐵溶液和燒堿溶液 B.碳酸鈉溶液和稀硫酸 C.食鹽溶液和稀鹽酸 D.氫氧化鉀溶液和硫酸溶液 3、現有氧化鐵、稀鹽酸、氫氧化鈉溶液、氫氧化鎂、氯化鋇溶液和硫酸銅溶液,在常溫下它們兩兩相互發生的化學反應有( ) A.4個 B.5個 C.6個 D.7個 4、下列各種溶質的溶液混合后無明顯現象的一組是( ) A.HCl、Na2CO3、K2SO4 B.KNO3、Ba(OH)2、NaCl C.KCl、AgNO3、HNO3 D.NaOH、FeCl3、(NH4)2SO4 5、把下列每組中的兩種物質的溶液混合,有沉淀產生,加入足量稀鹽酸,沉淀部分溶解。過濾,濾液 呈黃色,則該組物質是( ) A.氫氧化鈉、氯化鐵 B.氫氧化鋇、硫酸銅 C.氫氧化鋇、硫酸鐵 D.碳酸鈉、氯化鈣 6、向AgNO3溶液中滴入NaCl溶液至恰好完全反應,如圖表示反應前后溶液中存在的主要離子。 (1)實驗過程中觀察到的現象是 。 (2)寫出“”表示的粒子的符號: 。 (3)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7、判斷下列物質組合能發生復分解反應的有 (填序號) ①K2CO3+CaCl2②H2SO4+KCl ③CuO+HCl ④Fe+CuSO4⑤CO2+NaOH ⑥K2SO4+BaCl2⑦Mg(OH)2+CuSO4⑧BaCO3+NaOH. 8、現有 A、B、C、D、E 五種無色溶液,它們是鹽酸、氯化鈉、氯化鈣、氫氧化鈣、碳酸鈉。為確定它們各是哪一種,進行了一系列實驗,其中觀察到如下現象: (1)B和C產生白色沉淀; (2)B和D產生白色沉淀; (3)B和E產生氣泡; (4)C讓紅色石蕊試紙變藍 分析上述實驗現象,推斷出 A、B、C、D、E 的化學式: A ;B ;C ;D ;E 1、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兩種化合物反應生成另外兩種化合物,該反應一定是復分解反應 B.中和反應一定是復分解反應,復分解反應不一定是中和反應 C.碳酸鹽與酸之間發生的反應一定是復分解反應 D.復分解反應發生的條件是兩種化合物相互交換成分,生成物中有沉淀、氣體或水生成 2、酸、堿、鹽在溶液中發生復分解反應的條件是有沉淀析出,或有氣體放出,或有水生成。下列各組物質在水溶液中不能發生復分解反應的是( ) A.AgNO3和NaCl B.NaCl和Ca(OH)2 C.Ba(OH)2和H2SO4 D.Na2CO3和HCl 3、下列各組物質中的兩種溶液混合后,能發生反應,但無明顯現象的是( ) A.CuSO4和NaOH B.NaOH和HCl C.AgNO3和HCl D.Ca(OH)2 和Na2CO3 4、某溶液里滴入氯化鋇溶液后產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則此白色沉淀( ) A.一定是硫酸鋇 B.一定是碳酸鋇 C.一定氯化銀 D.是硫酸鋇或氯化銀 5、三位同學分別用相同質量分數的稀鹽酸,測定某石灰石樣品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石灰石中的雜質既不與酸反應,也不溶于水)。 (1)小敏的方法可用如下流程表示,測得的碳酸鈣的質量分數為 ???????;在過濾操作中,需要用到的玻璃儀器有??? (選填序號)。 A.酒精燈、漏斗、玻璃棒 B. 漏斗、玻璃棒、燒杯? C. 酒精燈、試管、玻璃棒 (2)小華取10克樣品,用如圖甲實驗裝置進行實驗,反應結束后,測得B裝置質量增加了4.6克,根據上述數據,算得碳酸鈣的質量分數,發現與事實嚴重不符,造成這種情況的可能原因是?????????_。 (3)小軍用如圖乙的實驗裝置進行實驗,將20克稀鹽酸加入到1.25克樣品中,生成的CO2體積與反應時間的關系如圖丙。已知本實驗條件下CO2的密度為1.8克/升,求該石灰石樣品中CaCO3的質量分數。 (4)求實驗所用的稀鹽酸溶質質量分數。 參考答案 經典例題 例1、(1)Na2SO4+BaCl2=BaSO4↓+2NaCl;3NaOH+FeCl3═Fe(OH)3↓+3NaCl;HCl+NaOH=NaCl+H2O (2)Fe3+、OH﹣;H+、OH﹣ 例2、(1)NaN03溶液 MgCl2溶液 Na2C03 溶液 (2)MgCl2+NaOH=2NaCl+ Mg(OH)2↓ (3) Na2C03+2HCl=2NaCl+H20+C02↑ 例3、 (1)23:6:24 (2)16 NaCl CaCl2 (3)96.4% 考點精練 1、D 2、D 3、B 4、B 5、C 6、(1)產生白色沉淀;(2)Na+;(3)NaCl+AgNO3═NaNO3+AgCl↓。 7、①③⑥ 8、NaCl;Na2CO3;Ca(OH)2;CaCl2。 課后鞏固 1、A 2、B 3、B 4、D 5、(1)79% B (2)B中吸收了二氧化碳帶出的水蒸氣或HCl氣體?? (3)生成CO2的m=ρV=1.8g/L×0.244L≈0.44g? 設參加反應的碳酸鈣質量為X,則 CaCO3+2HCl=CaCl2+CO2↑+H2O 100???????????? 44 X????????????? 0.44g 100:44=X:0.44g X=1g??? CaCO3%=1g/1.25g×100%=80% (4)設參加反應的稀鹽酸的質量分數為Y,則 CaCO3+2HCl=CaCl2+CO2↑+H2O 100??? 73????????????? 5g???50gY???????? 100:73=5g:50gy y =7.3%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