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初中科學識記內容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初中科學識記內容

資源簡介

初中科學識記內容
[物質科學]
1、水的密度是1.0×103千克/米3,表示的意義是每米3的水的質量是1.0×103千克。
單位換算:1×103千克/米3=1克/厘米3
密度公式:ρ=m/v;公式變形:m = ρ·v; v=m/ρ;
密度不會隨質量的改變而改變,不會隨體積的改變而改變,當物質種類不同時密度不同。
2、晶體有固定的熔點,水的熔點是0℃。水的沸點是100℃。(一個標準大氣壓)
3、溶解度與溫度有關。溫度不變溶解度也不變。
4、標準大氣壓是1.01×105Pa,
氣壓越大,沸點越高;氣壓越低,沸點越低。
高氣壓區晴燥天氣,低氣壓區陰雨天氣。
海拔越高,氣壓越低,氣溫越低;海拔越低,氣壓越高,氣溫越高。
5、檢驗氧氣的方法: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
檢驗二氧化碳的方法:將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變渾濁。
6、臭氧層的作用:防止太陽紫外線輻射。氯氟烴會破壞臭氧層。禁止使用含氟冰箱可保護臭氧層。
溫室效應是二氧化碳等氣體排放過量引起的。植樹造林、減少含碳燃料(煤、石油)燃燒可緩解溫室效應。
空氣污染物來源:汽車尾氣、二氧化硫、煙塵
酸雨:PH<5.6的酸性降水
天然降水通常呈弱酸性
7、金屬活動性順序(從強到弱):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
8、金屬生銹的原因:與氧氣和水同時接觸。金屬防腐的方法:①隔開水②隔開氧氣③改變金屬內部結構。鐵銹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鐵Fe2O3,紅色;銅綠的主要成分是堿式碳酸銅Cu2(OH)2CO3,綠色。
9、合金是一種混合物。
10、純堿是一種鹽。純堿的水溶液顯堿性。
11、紫色石蕊遇酸變紅,遇中性變紫,遇堿變藍。無色酚酞遇酸變無色,遇中性變無色,遇堿變紅。
12、四種基本反應類型:
化合反應:多種生成一種;
分解反應:一種生成多種;
置換反應:單質+化合物→另一種單質+另一種化合物;
復分解反應:化合物+化合物→另一種化合物+另一種化合物。
13、糖類(葡萄糖):能源物質,供人體的各項活動所需能量;
脂肪:貯能物質; 蛋白質:構成細胞的物質
14、煤、石油、天然氣中能量最終來源于太陽能。
16、記住下列化學方程式:
1)2H2O通電2H2↑+O2↑ 2) 2H2+O2點燃2H2O 3)C+O2點燃CO2
4)S+O2點燃SO2 5)4P+5O2點燃2P2O5 6)3Fe+2O2點燃Fe3O4
7)CH4+2O2點燃CO2+2H2O 8)H2O+CaO=Ca(OH)2 9)H2O+SO2=H2SO3
10)H2+CuO△Cu+H2O 11) CO+CuO△Cu+CO2 12)C+2CuO△2Cu+CO2↑
13)CO2+2NaOH=Na2CO3+H2O 14)SO2+2NaOH=Na2SO3+H2O
15)HCl+NaOH=NaCl+H2O 16)Fe+2HCl=FeCl2+H2↑
17)CaCO3+2HCl=CaCl2+H2O+CO2↑ 18)AgNO3+HCl=AgCl↓+HNO3
19)BaCl2+H2SO4=BaSO4↓+2HCl 20)Fe+CuSO4=FeSO4+Cu
21)Na2CO3+2HCl=2NaCl+H2O+CO2↑ 22)2H2O2MnO22H2O+O2↑
17、構成物質的微粒有分子、原子、離子;由原子構成的物質有碳、硅、稀有氣體、金屬。由離子構成的物質有酸、堿、鹽。分子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一種微粒;原子是化學反應中的最小微粒。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電子構成,原子核由質子和中子構成;氫原子核中只有質子沒有中子。質子和中子由夸克構成。原子中質子數=核外電子數。
18、人體的主要組成元素有氧、碳、氫;地殼中主要組成元素有氧、硅、鋁、鐵;
認識常見的元素符號:H.O.C.N.S.Si.Na.Fe.Cu.Cl.Ca.Ag.Al.I.K.P
元素符號的意義:如H:表示氫元素,表示一個氫原子;如H2表示一個氫分子,表示氫氣;如2H:表示2個氫原子。如2H2表示兩個氫分子。
記住下列離子符號:H + 、K + 、Na + 、Ag + 、NH4+ 、Ca 2+ 、Mg 2+ 、Ba 2+ 、Zn 2+ 、 Cu 2+ 、 Fe2+(亞鐵) Al 3+ 、Fe 3+ 、Cl_ 、OH _ 、 NO3_、SO42_ 、SO32_、CO32 _
記住下列化合價:H、K 、Na 、Ag +1價;Ca 、Mg 、Ba 、Zn 、 Cu +2價;
Al +3價;Fe有+2、+3價; O -2價;單質為0價;
19、常見的還原劑有:H2、CO、C 還原劑具有還原性,被氧化,發生氧化反應,化合價升高;
常見的氧化劑有:O2、CuO、Fe2O3、C O2 氧化劑具有氧化性,被還原,發生還原反應,化合價降低;
20、緩慢氧化:生銹、呼吸作用、塑料橡膠的老化、腐爛變質
劇烈氧化:燃燒、爆炸、自燃
21、可燃物燃燒的條件:溫度達到著火點,與氧氣充分接觸。
22、光合作用的表達式:二氧化碳+水 有機物(淀粉)+氧氣
呼吸作用的表達式:有機物+氧氣 二氧化碳+水+能量
光合作用是利用無機物合成有機物,放出氧氣,將太陽能轉化為化學能;光合作用需要光。呼吸作用是吸收氧氣,分解有機物釋放能量。呼吸作用在有光無光條件下均要進行。
23、催化劑在化學反應中能改變(加快或減慢)化學反應的速率,而本身的化學性質和質量均不改變。
24、質量守恒定律:質量守恒定律僅適用于化學反應;參加化學反應的各物質(反應物)質量總和等于反應后生成的各物質(生成物)的質量總和。化學反應前后的原子個數和種類均沒有改變。反應前后的元素種類沒有改變。
25、參照物是人為指定的認為不動的物體,其它物體的運動狀態與其對比。
速度公式:v=S/t;公式變形:S = v ·t; t =S/ v;單位:1米/秒=3.6千米/時
26、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力的單位是牛(N),兩個雞蛋的重約為1N。力的作用效果:力使物體發生形變;力能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重力的大小:公式:G=m·g,g=9.8N/kg,公式變形:m=G/g; g=G/m; g的含義:表示一千克的物體在地球表面受到的地球引力是9.8N. 重力的方向:豎直向下;重力的作用點:重心。
27、增大摩擦的方法:增大壓力,增加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減少摩擦的方法:減小壓力,減小接觸面的粗糙程度(加潤滑油,利用氣墊等),變滑動為滾動;
28、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力的方向;力的作用點。
29、二力平衡的條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物體上,作用在同一直線上。
物體在二力平衡時為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狀態;
30、牛頓第一定律:物體在不受外力時保持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
物體在受到平衡力時保持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
物體保持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時可能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或不受力的作用。
物體在受到非平衡力時才會運動。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而不是保持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
任何物體任何狀態都有慣性,慣性的大小與運動狀態無關。
31、壓強是單位面積上受到的壓力大小。壓強的單位是帕(Pa),
壓強的計算公式:P=F/S,公式變形:F=P×S;S=F/P
增大壓強的方法:增大壓力,減小受力面積
減小壓強的方法:減小壓力,增大受力面積
32、液體內部存在壓強,液體壓強與液體密度、深度成正比。流體流速越大,壓強越小。
33、阿基米德原理:浸沒在液體里的物體受到液體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物體排開的液體的重力。
浮力公式:F浮=ρ液gV排;公式變形:ρ液=F浮/(gV排);V排=F浮/(ρ液g)
34、電流表的使用:串聯,“+”進“-”出,選擇正確量程,禁止直接接電源兩端;
電壓表的使用:并聯,“+”進“-”出,選擇正確量程,可直接接電源兩端測電源電壓;
35、決定電阻大小的因素:長度、材料、橫截面積、溫度有關。在其它條件相同時:電阻大小與長度成正比,電阻大小與橫截面積成反比,溫度越高電阻越大(一般情況下)。
電阻大小與電壓和電流的大小無關。
滑動變阻器的原理:改變接入電路的有效電阻的長度。
滑動變阻器的接法:接線柱要一上一下接
36、歐姆定律:通過導體的電流大小與導體兩端的電壓成正比,與導體的電阻成反比。
公式:I=U/R;公式變形:U=I·R;R=U/I
37、用伏安法測電阻和用伏安法測電功率:
器材:電流表、電壓表、小燈泡、滑動變阻器、電池若干節(大于U額)、導線若干
連接電路之前要先斷開開關,將滑動變阻器移到電阻最大處。
38、串聯電路的特點: U=U1+U2;I=I1=I2 ;R=R1+R2;
并聯電路的特點: U=U1=U2;I=I1+I2 ;1/R=1/R1+1/R2;
39、磁性:能吸引鐵、鈷、鎳等物質的性質。
磁極的特點:同名磁極相斥,異名磁極相吸
磁體周圍存在磁場,磁場是真實的,而磁感線是假想的曲線。
通電直導線周圍的磁場的分布:由導線上的點為圓心的一系列同心圓。
通電螺線管周圍的磁場的分布:與條形磁鐵周圍的磁場的分布相似。
40、電磁感應現象:閉合電路的一部分導體在做切割磁感線運動時產生電流的現象。感應電流的方向跟磁場方向和導體運動方向有關。
41、家庭電路的組成:進戶線、電能表、閘刀開關、熔斷器、開關、用電器(電燈等)。
使用測電筆:筆尖與被測電線接觸,手與筆尾金屬體接觸,氖管發紅光為火線,不發光為零線。
火線先接開關再接電燈,零線直接接電燈。
安全用電常識:不接觸低壓帶電體,不靠近高壓帶電體。人體安全電壓:不高于36伏。
42、聲音是以聲波的形式傳播;
無線電波、微波、紅外線、光、紫外線、X射線都是電磁波。
電磁波的傳播速度:3×108米/秒。
太陽光通過三棱鏡可分為紅、橙、黃、綠、藍、靛、紫。
43、光在同一種物質中沿直線傳播的例子:小孔成像、排隊前排擋住后排、太陽的光斑、瞄準時三點一線、影子的形成、日食月食的形成、
光的反射定律:三線共面、入射光線與反射光線分居法線兩側、反射角=入射角
鏡面反射與漫反射均遵循反射定律。
平鏡面成像的特點:等大、等距、垂直、虛像、左右倒置、像與物以平面鏡為軸對稱。
光的折射規律:三線共面、入射光線與折射光線分居法線兩側、光從空氣入水時折射角<入射角, 光從水入空氣時折射角>入射角
44、晶狀體相當于凸透鏡,視網膜相當于光屏,物體在視網膜上成的像是倒立、縮小、實像。近視眼:眼球前后徑過長或晶狀體曲度過大,近處看清,遠處模糊,像落到視網膜之前,戴凹透鏡矯正。
遠視眼:眼球前后徑過短或晶狀體曲度過小,近處模糊,遠處看清,像落到視網膜之后,戴凸透鏡矯正。
45、金屬與氧氣反應生成金屬氧化物,Na2O, K2O ,CaO,BaO,能直接與水反應生成NaOH, KOH ,Ca(OH)2, Ba(OH)2其它不溶性的堿加熱能生成對應的氧化物和水。
非金屬與氧氣反應生成非金屬氧化物,CO2, SO2等能直接與水反應生成H2CO3, H 2SO3這些酸加熱能生成對應的氧化物和水。
46、動能取決于質量和速度,重力勢能取決于高度和質量,彈性勢能在彈性限度內取決于形變程度。機械能守恒定律:在不考慮摩擦的情況下,動能和勢能的總和不變。
47、功的公式:W=F·S,單位焦(J)
杠桿五要素: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支點。
杠桿平衡的條件:F1×L1=F2×L2
定滑輪:只改變力的方向,不改變力的大小。
動滑輪:改變力的大小(省力一半),不改變力的方向。
滑輪組:既改變力的方向,又改變力的大小。
功率的公式:P=W/t,單位瓦(W),焦/秒
改變物體內能的方法:做功和熱傳遞。
48、電功的公式:W=U·I·t,單位焦(J),瓦·秒,伏·安·秒
電功率的公式:P=W/t=U·I,單位瓦(W),焦/秒,伏·安
1kwh=3.6×106 J,電能表測量的是電能。
用電器的額定功率和額定電壓不會改變。
電學公式:P= U·I; I=U/R; U=I·R; R=U/I;
P= U2/R; P= I2·R;
49、原子彈:核裂變,鏈式反應;核電站:可控核裂變, 鏈式反應;
氫彈:核聚變(不可控),熱核反應。
50、能量的轉化和守恒定律:能量既不會創生,也不會消亡,只會從一種形式轉化為另一種形式,或從一個物體轉移到另一物體,而能的總量保持不變。
51、太陽能的特點:能量巨大、無污染、安全、經濟;能量分散、不穩定、易受天氣影響;氫能源的特點:能量來源廣泛、熱值高、無污染;制取耗能大、貯藏和運輸不方便;
[生命科學]
1、生物最基本的特征是新陳代謝。
2、顯微鏡的使用:
①要將在右上方的物體移到視野中心的方法是將裝片向右上方移。
②太亮時要用小光圈和平面鏡;太暗時要用大光圈和凹面鏡
③低倍鏡換成高倍鏡時進入顯微鏡的光線變少,視野變暗,觀察到的細胞數目變少,細胞被放大
④低倍鏡換成高倍鏡時不用調節粗準焦螺旋
3、細胞的基本結構是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它們都是由微粒構成的。細胞膜是控制物質交換的,所以當外界溶液濃度高于細胞液濃度時,活細胞只失水而不會失去營養物質。當細胞死了之后,細胞膜也就失去了控制物質交換的功能。細胞核中含有染色體,染色體上有DNA。細胞核會被染色。
4、檢索表:從高到低依次為界、門、綱、目、科、屬、種。分類越高,兩種生物的相似性越差;分類越低,兩種生物的特征越相似;
5、種群:一個自然區域所有同種生物個體的總和。如一個池塘里所有的青蛙和蝌蚪。
群落:一個自然區域所有生物個體的總和。如一座山上所有的植物不是一個群落。一座山上所有的生物才是一個群落。
生態系統:一個自然區域所有群落及其生存的環境的總和。最大的生態系統是生物圈。
6、生態系統的成分是:非生物的物質和能量、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
起主導作用的是生產者,不可缺少的是生產者和分解者。
生物之間最重要的聯系是食物關系。
食物鏈:植物→動物(初級)→動物(高級)。越長的食物鏈中最高級消費者得到的能量是越少的。
生態系統具有自動調節能力。成分越復雜、生物種類越多,生態系統的自動調節能力越強。熱帶雨林和珊瑚礁的自動調節能力最強。
7、生物對環境的適應:
冬天落葉的植物和不落葉的植物都是對環境的適應。
葉的生長不重疊是對光合作用的適應。
8、植物吸水的主要器官是根。部位是根毛區。
水從濃度低的流向濃度高的。
保衛細胞吸水膨脹,氣孔張開。保衛細胞失水收縮,氣孔關閉。
9、淀粉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分解為麥芽糖。
膽汁中不含消化酶。胃液的PH約為2;腸液的PH約為9。
小腸是最主要的消化器官。人體最大的消化腺是肝臟。糞便不是代謝終產物。
代謝終產物是二氧化碳、水、尿素、尿酸等,主要通過泌尿系統排出。
七大營養素:糖類、蛋白質、脂肪、無機鹽、維生素、水、纖維素。
能提供能量的食物成分有糖類、蛋白質、脂肪。
糖類為能源物質。蛋白質是組成細胞的物質;脂肪是貯能物質。
不能提供能量的食物成分有無機鹽、維生素、水。
不能被消化的食物成分是纖維素。
纖維素的重要作用是潤滑腸道,促進腸胃蠕動,防止大腸癌。
糖類最終消化后為葡萄糖,蛋白質最終消化后為氨基酸,脂肪最終消化后為甘油和脂肪酸;糖類和脂肪氧化分解為二氧化碳和水,蛋白質氧化分解為二氧化碳和水、尿素、尿酸等。
呼吸作用產生的能量一部分用于各項生理活動,另一部分變為熱量維持體溫。
10、酶的特性:高效性、專一性、易受溫度和PH影響、多樣性。淀粉遇碘變藍。
11、吸氣時,肋骨向上、向外,膈向下,肺內壓小;呼氣時,肋骨向下、向內,膈向上,肺內壓大;呼吸作用在任何活的細胞內進行。
12、水體富營養化是N、P元素過多引起的。水體富營養化污染導致魚類死亡的原因是缺氧。
13、引起生長素分布不均的原因是單側光的照射。
14、輸血首先要輸同型血為原則,在不得已的時候才輸異型血,O型可輸給其他血型,AB型可接受其他血型。
15、花最重要的結構是雄蕊(花藥、花絲)、雌蕊(柱頭、花柱、子房)。子房里有胚珠。子房發育成果實,子房壁發育成果皮,胚珠發育成種子,受精卵發育成胚,胚發育成新一代植物體。種子最重要的結構是胚。胚乳為胚的發育提供營養。
16、人一天中需要最多的食物營養是糖類。合理膳食從多到少依次為糖類(米飯、面)、蛋白質(魚、肉)、脂肪。
17、試管嬰兒是有性繁殖。克隆是無性繁殖。
18、血流回心臟的血管是靜脈,血從心臟流出的血管是動脈。體靜脈流的是靜脈血,體動脈流的是動脈血。肺靜脈流的是動脈血,肺動脈流的是靜脈血。
18、濫用抗生素會對抗藥性的病菌群產生的選擇,降低了該抗生素的療效。
19、達爾文猜想存在生長素,溫特驗證了達爾文的猜想,郭葛提取出生長素。
20、反射弧的組成:感受器→傳入神經→神經中樞→傳出神經→效應器
21、小腦有維持身體平衡、動作協調性的作用,腦干有控制心跳、呼吸、循環等功能。
22、胰島素是一種激素,胰島素是蛋白質,不能口服,只能注射,口服會被消化。胰島素過多導使低血糖癥,胰島素分泌不足導使糖尿病。胰島素的功能:加快血糖分解,促進血糖合成糖元。
23、幼年甲狀腺激素分泌不足呆小癥,成年甲狀腺激素分泌過多甲亢;幼年生長激素分泌不足侏儒癥,過多巨人癥,成年生長激素分泌過多肢端肥大癥。
24、血糖濃度:0.1%或90毫克/100毫升。
25、人體體溫調節是由腦干中的體溫調節中樞控制的。產熱:平靜時內臟產熱為主,運動時骨胳肌產熱為主;散熱:外界溫度等于或超過體表溫度以汗液蒸發為主,外界溫度小于體表溫度以皮膚直接散熱為主。低溫血管收縮,血流量少,口徑小,高溫血管擴大,血流量大,口徑大。體溫的調節是由神經和激素共同調節。
26、綠色植物的生殖:
無性生殖:分根、壓條、扦插、嫁接等。
有性生殖:開花、傳粉、受精。
27、種子萌發的條件:有生命活性的胚、胚乳或子葉提供足夠的營養(內部條件);充足的水分、充足的氧氣、適宜的溫度(外部條件)。
28、生殖器官成熟的標志:男性出現遺精、女性出現月經。
29、染色體、DNA(脫氧核糖核酸)、基因是遺傳物質。染色體是由DNA和蛋白質組成。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DNA是長而相互纏繞的雙鏈結構。基因是DNA上起遺傳作用的片斷。生物的性狀是由基因決定。遺傳物質在細胞核內。
30、達爾文進化論:生物進化是自然選擇的結果。自然選擇的動力是生存斗爭,結果是適者生存不適者淘汰。生物進化從低等到高等、從簡單到復雜、從水生到陸生。生物進化歷程:植物:藻類→苔蘚→蕨類→裸子植物→被子植物;脊椎動物:魚類→兩棲類→爬行類→鳥類和哺乳類。
31、健康包括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社會關系健康。
32、非特異性免疫:針對多種病原體的防御作用
特異性免疫:后天獲得的,只針對某一特定的病原體或異物起作用
33、病原體是抗原。B淋巴細胞產生抗體。T淋巴細胞產生淋巴因子。
34、病原體包括微生物(細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蟲。細菌沒有細胞核,病毒沒有細胞結構,只有蛋白質外殼和核酸。不能獨立生活,只能寄生生活。離開人體無法生存。
35、傳染病的特點:傳染性、流行性、免疫性。傳染病流行三環節:傳染源、傳播途徑、易感人群。預防措施: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保護易感人群。控制傳染源通常指對患者隔離治療、對患病動物捕殺、禁止外國患者入境。切斷傳播途徑通常指消毒、滅蚊蠅、掛蚊帳等,保護易感人群通常指接種疫苗、鍛煉身體。
36、病毒引起的傳染病:流感、艾滋病、甲肝
細菌引起的傳染病:肺結核、炭疽、SARS
37、非傳染病:冠心病、腫瘤(癌)、高血壓、糖尿病等。人類健康的頭號殺手是心血管疾病。
遺傳病:白化病、血友病、色盲、先天愚型
[地球、宇宙與空間科學]
1、陽歷是以地球公轉為基礎的歷法;陰歷是以月相周期為基礎的歷法;農歷中的節氣是陽歷成分,其它是陰歷成分。春分:3月21或者22日,太陽直射赤道;夏至:6月22日,太陽直射北回歸線;秋分:9月22日或者23日,太陽直射赤道;冬至:12月22日,太陽直射南回歸線;
2、月相:新月(朔,初一);上弦月(初七、初八);滿月(望,十五、十六);下弦月(二十二、二十三)。夜半鐘聲到客船是上弦月,月上柳梢頭是滿月。
3、太陽表面外部溫度6000℃,由里到外:光球層(太陽黑子),色球層(日珥、耀斑)、日冕層(太陽風)太陽黑子的多少和大小是太陽活動強弱的標志;太陽活動對地球的影響: (1)擾亂電離層,影響無線電短波通訊(2)產生“磁暴”現象,磁針不能正確指示方向(3)南北極地區形成極光(4)影響地球上的氣候、水文、地質及人類的生活(5)太陽活動危及星際航行(6)導致紫外線增強,傷害人類身體健康
4、月球:月球引力小、晝夜溫差大、月球無大氣,聽不到聲音、沒有天氣現象、月球的環形山(隕石坑或火山噴發形成),天空的背景是黑色的,看到天空的一輪“明月”是地球。
5、太陽是太陽系的中心天體的原因是太陽的質量最大。八大行星按離太陽的距離從近到遠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小行星帶在火星和木星之間,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有光環,木星有大紅斑(氣旋),慧星的構成為慧核與慧尾。慧尾主要成分為氣體塵埃和水蒸氣,背對太陽方向。
6、銀河系是由眾多恒星及星際物質組成的一個龐大天體系統銀河系中像太陽這樣的恒星有2000多億顆。銀河系的形狀是側視:像個中間厚、四周薄的鐵餅。俯視:像個大旋渦,有四條螺旋狀旋臂從中心伸出。
7、宇宙的起源學說:大爆炸宇宙論。其觀點是宇宙是無邊的,宇宙一直在膨脹。
8、地球內部結構從外到里為地殼、地幔、地核。
9、內力導致地表高低不平,外力使地表趨于平緩。
10、土壤由水分、空氣、礦物質、腐殖質構成。
11、空氣質量報告的內容有: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可吸入顆粒物、臭氧。
12、氣候是長時間,天氣是短時間。秋高氣爽是氣候。
13、世界淡水只占所有水的2.53%;人類可用的淡水只占所有淡水的0.3%。全球淡水不足。

葉綠體
活細胞
(酶)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荔县| 临沂市| 正安县| 阿拉善右旗| 玉屏| 大姚县| 贺兰县| 通山县| 丰都县| 灌阳县| 德州市| 搜索| 邯郸县| 同德县| 涡阳县| 温泉县| 合江县| 大埔区| 上饶县| 颍上县| 靖边县| 山阳县| 宣化县| 新安县| 清新县| 乌兰县| 曲麻莱县| 黑龙江省| 吴川市| 巫山县| 团风县| 彭泽县| 枣强县| 平安县| 邻水| 滁州市| 林周县| 青铜峡市| 偏关县| 光泽县| 安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