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一)物質分類 (二)有機物 1.常見有機物的組成、性質和用途 甲烷(CH4) 丁烷(C4 H10) 乙炔(C2H2) 性 質 無色無味的氣體,密度比空氣小,難溶于水,具有可燃性。CH4+2O2CO2+2H2O 現象:火焰呈淡藍色。燃燒產物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具有可燃性。 2C4H10+13O28CO2+10H2O 現象:燃燒產物能使澄清石灰水變 渾濁。 具有可燃性。 2C2H2+5O2CO2+2H2O 現象:燃燒產物能使澄清石灰水變 渾濁。 用 途 甲烷是沼氣、天然氣、瓦斯的主要成分,可用作燃料供熱。 打火機內液體、家用液化氣的主要 成分,主要用于燃燒供熱或點燃其 他物質。 在氧氣中燃燒可產生3000℃的高 溫,生產中可利用這個反應進行金 屬的焊接和切割。 2.對生命活動具有重大意義的有機物 (1)糖類:人體主要供能物質,是合成人體中許多重要化合物的原料,常見的糖類物質有淀粉、冰糖、白砂糖等。 (2)蛋白質:構成生物體的基本物質,是機體生長及修補受損組織的主要原料。 (3)脂肪:人體內主要貯能物質,隨時供人體代謝的需要。 3.自然界物質循環的基本途徑 植物光合作用 自然界無機物生物體內有機物 生物呼吸作用 例1.乙醇(C2H5OH)俗稱酒精,具有可燃性.甲、乙兩小組同學為了確定乙醇在氧氣中燃燒的產物,他們分別先將乙醇在氧氣中點燃,再用燃燒后的混合氣體進行如下實驗.(實驗中所用的鮮鴨血是指先加入抗凝劑,再用水稀釋后的鴨血.它遇O2呈鮮紅色,遇CO2呈暗紅色,遇CO呈胭脂紅)甲、乙兩小組的實驗順序及觀察到的現象如下圖所示: 根據以上實驗,回答下列問題: (1)甲小組確定乙醇燃燒的產物可能是??? ?;乙小組確定乙醇燃燒的產物可能是?? ??; (2)分析甲、乙兩小組確定的產物為什么不同???? ?. (3)把A、B兩個裝置順序對調,行嗎?為什么??? ?? 例2.某無色氣體中可能含有甲烷、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氣中的一種或幾種,現將該氣體依次通過如圖所示裝置,觀察到:①A裝置內未見有渾濁出現;②D裝置內無水硫酸銅變藍(無水硫酸銅遇水變藍);最終收集到一定量干燥氣體(假設每步反應都是完全的)。請回答下列問題: (1)由①可知原混合氣體中肯定不含 ; (2)由②可知原混合氣體中一定含有 ?。?(3)最終收集到的氣體是 ; (4)實驗過程中記錄的實驗數據如下: D裝置總質量 E、F裝置總質量 反應前 156.6g 356.8g 反應后 158.4g 359.0g 試通過分析數據,得出該氣體的成分是什么? 例3.現有A、B、C、D四種物質,均為初中科學中常見的物質,相互轉化關系如右圖.已知:A、B、C、D四種物質中只含兩種元素,A是黑色固體,在常溫下B、C、D為無色氣體,C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1)由此可以判斷A物質是_____,C物質是______. D物質是______.(填化學式) (2)寫出B→C的化學反應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1.某化合物經測定不含有氫、碳、氧三種元素,則它不可能屬于( ) ①酸?、趬A ③鹽?、苎趸铩、萦袡C化合物?、藿饘佟、叻墙饘佟、酂o機化合物 A. ①②④⑤ B. ①②④⑤⑧ C. ①②③⑤⑥⑧ D. ①②④⑤⑦ 2.如圖所示是純凈物、單質、化合物、含氧化合物、氧化物之間的包含關系,若整個大圓圈代表純凈物,則下列關于①②③④的說法正確的是( ) A. ①為單質,③為氧化物 B. ②為化合物,④為氧化物 C. ①為單質,③為化合物 D. ②為含氧化合物,④為氧化物 3.化學撲克中有一種叫“爭上游”的玩法,規則是:上家出一張牌,下家跟著出一張牌,要求兩張牌中的物質要能發生反應,依此規則出牌,先出完的為上游,最后出的為下游.在某局牌中,上家出了一張 “碳“牌(如下左圖),下面是ABCD四位玩家手中都剩下的一張牌,則你認為最后下游的應該是( ) 4.天然氣、液化石油氣燃燒的反應方程式分別是:CH4+2O2 CO2+2H2O、C3H8+5O23CO2+4H2O?,F有一套以天然氣為燃料的灶具,要改用液化石油氣作燃料,應采取的措施是 ( ) A.減少空氣的進入量或增加液化氣的進入量 B.增加二者的進入量 C.增加空氣的進入量或減少液化氣的進入量 D.減少二者的進入量 5、實驗室常用燃燒的方法測定有機物的組成.現取3.2g某有機物在足量氧氣中充分燃燒,生成4.4g二氧化碳和3.6g水,則該有機物中( ) A.一定含有C、H、O三種元素B.只含有C、H兩種元素,不含有O元素 C.C、H兩種元素質量比為11:9 D.一定含有C、H兩種元素,可能含有O元素 6、下表所給出的各組概念中,不符合如圖XYZ所示從屬關系的是( ) A.飽和溶液、溶液、混合物 B.氧化物、化合物、純凈物 C.中和反應、復分解反應、化學反應 D.稀有氣體元素、金屬元素、元素 7、下列各組物質中,分類完全正確的一組是( ) 選項 酸 堿 鹽 氧化物 A H2SO4 Ba(OH)2 H2S H2O2 B NaHCO3 Cu2(OH)2CO3 KCl CO C HNO3 NaOH CaCO3 CuO D HCl Na2CO3 CuSO4 MnO2 8、硫、氧、鐵三種元素兩兩組合,能形成的化合物( ?。?A.只有2種 B.只有3種 C.只有4種 D.有4種以上 9、檢驗某可燃化合物是否含有碳、氫、氧三種元素,將該物質在氧氣中或空氣中燃燒后還必須進行的實驗有( ) ①用帶火星的木條檢驗 ②用無水硫酸銅檢驗 ③用澄清石灰水檢驗 ④對反應物、生成物進行稱量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 10、某氣體由氫氣、一氧化碳、甲烷中的一種或幾種組成。點燃該氣體后,在火焰上方罩一冷而干燥的燒杯,燒杯內壁出現水霧;把燒杯迅速倒轉過來,注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蕩,石灰水變混濁。下列對氣體組成的推斷不正確的是( ) A.可能三種氣體都存在 B.可能只有氫氣 C.可能是甲烷和一氧化碳的混合氣體 D.可能只有甲烷 11、由Na、S、O、H中的2種或3種元素組成了4種化合物甲乙丙丁。甲能跟BaCl2反應生成兩種鹽;乙能跟NaOH反應生成鹽和水;丙能跟鹽酸反應生成鹽和水;丁呈中性,且能與CaO和CO2化合生成堿或酸。以下判斷錯誤的為( ?。?A、甲可能是Na2SO4 B、乙一定是H2SO4 C、丙可能是NaOH D、丁一定是H2O 12.以碳、氫兩種元素組成的環狀有機化合物中,從含三個碳原子到含十個碳原子的碳、氫化合物依次按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來標記碳原子數,并根據碳原子數命名為“環某烷“。如環丙烷,其化學式為C3H6,結構式如下圖⑴,也可簡寫為下圖⑵?,F有一種由碳、氫兩種元素組成的有機環狀化合物,其結構式簡寫成下圖⑶,該物質的名稱是: ,化學式為: 1、2012年諾貝爾化學獎因“C蛋白偶聯受體研究”授予兩位美國科學家羅伯特?萊夫科維茨和布萊恩?克比爾卡.C蛋白是一種蛋白質,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蛋白質遇到甲醛、硫酸銅等會失去生物活性B.蛋白質是一種有機化合物 C.蛋白質在牛奶、米飯、豆腐中含量豐富 D.H7N9禽流感病毒的成分是蛋白質,可以利用高溫來消毒 2、金屬陶瓷是一種應用于高科技的復合材料,合成方法是將陶瓷(主要成份A12O3 , ZrO2等耐高溫材料)和粘結金屬(主要是Cr、Mo、W、Ti等高熔點金屬)研磨混勻成型后,高溫燒結使金屬仍然以單質的形式存在于金屬陶瓷之中。已知Cr、Ti的金屬活動性比Fe強,和Zn接近。據此判斷,在高溫燒結時可以使用的保護氣是( ) A、氧氣 B、氮氣或稀有氣體 C、空氣 D、HCl和水蒸汽 3、液化石油氣中所含的可燃性物質是在加壓不高的情況下即轉變為液態,而便于儲存在鋼瓶中,當打開鋼瓶中,當打開鋼瓶閥門(減壓)時又容易變成氣態碳氫化合物。下表所給的物質中,符合這一要求的是( ) A B C D 化學名稱 甲烷 乙烷 丁烷 己烷 化學式 CH4 C2H6 C4H10 C6H14 沸點/℃ -164 -88 -0.5 -69 4.某無色氣體可能含有CH4、CO、H2中的一種或幾種,依次進行以下實驗(假設每一步反應或吸收均完全):①將無色氣體充分燃燒;②燃燒后生成的氣體通過盛濃硫酸的裝置,裝置的質量增加7.2g;③再將剩余氣體通過盛NaOH溶液的裝置。裝置的質量增加8.8g。下列推斷錯誤的是( ?。?A.原無色氣體中可能只含H2和CH4 B.原無色氣體中可能只含CH4 C.原無色氣體中可能只含CO和H2 D.原無色氣體中一定含有碳元素、氫元素 5.某無色氣體中可能含有甲烷、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氣中的一種或幾種,現將該氣體依次通過下圖所示裝置,觀察到:①A裝置內未見渾濁出現;②D裝置內無水硫酸銅變藍(無水硫酸銅遇水變藍);最終收集到一定量干燥氣體(假設每步反應都是完全的). 請回答下列問題: (1)由①可知原混合氣體中肯定不含 ; (2)由②可知原混合氣體中一定含有 ; (3)最終收集到的氣體是 。 參考答案: 典型例題 例1.(1)可能是水、二氧化碳;水、二氧化碳、一氧化碳 (2)甲實驗時氧氣充足,乙醇能完全燃燒;乙組實驗時氧氣不充足,乙醇不完全燃燒。 (3)不行,因為裝置對調后無法證明書本燃燒的產物中是否有水。 例2.CO2 CH4 N2 CH4和N2 例3.(1)C CO2 O2 (2) 2CO+O2==2CO2(條件:點燃) 考點精練 1.A 2.B 3.C 4.C 5、A 6、D 7、C 8、D 9、B 10、B 11、B 12 課后鞏固 1、C 2、B 3、C 4.A 5.(1)二氧化碳;(2)甲烷;(3)氮氣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