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例1、某工廠排出的廢液中主要含有較多的Zn(N03)2和AgNO3,為了回收金屬銀和硝酸鋅,某學生設計了以下實驗步驟: 試推斷:(1)X為 ,Y為 。 (2))A為? (均填化學式),B、C的主要成分分別是 、 。 (3)操作Z的方法是 例2、已知在不同的溫度下,CO與鐵的氧化物反應能生成另一種鐵的氧化物(或鐵單質)和CO2。現利用下圖1的實驗裝置進行實驗,反應過程中管內的固體質量隨溫度的變化曲線如圖2。注:圖1中的儀器甲是一種加熱儀器,圖2中A、B點的固體組成分別是鐵的氧化物中的一種。⑴查閱資料發現,酒精燈加熱時玻璃管的受熱溫度是400~500℃,酒精噴燈加熱時玻璃管的受熱溫度是800~1200℃。實驗室要利用圖1來制取金屬鐵,儀器甲應選用的加熱儀器是____(填“酒精燈”或“酒精噴燈”);若完全反應后圖1中可以觀察到哪些現象 、 。 圖l裝置明顯存在的不足之處是 。 ⑵利用圖2顯示的相關信息,回答如下問題. ?①在0~400℃溫度范圍內,管內固體質量不變,其原因是 。 ?②圖中x= g. ③試據圖計算并推斷A點固體的合理化學式(要求有計算過程) 某校化學課外興趣小組的同學在研究性學習課上展示了一套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假設每步化學反應都完全,氧化鐵樣品中的雜質不參加反應).查閱資料:草酸在濃硫酸存在時加熱發生如下反應: H2C2O4CO↑+CO2↑+H2O (1)第一小組同學說:從實驗安全和實驗操作程序看,首先要 ??????????? ,實驗開始先加熱A處,實驗結束時,應先停止D處的加熱;從環境保護角度分析,此裝置存在的明顯不足是 ????????????????????????????; (2)第二小組的同學說:其中B裝置的作用除去CO2;裝置C的作用是 ???? ;用該實驗裝置可以檢驗一氧化碳與氧化鐵反應的產物,E裝置的作用 ???? ;一氧化碳與氧化鐵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 (3)第三小組的同學說,利用這套裝置還可以測定氧化鐵樣品中氧化鐵的質量分數。他們的測定方法是:稱取氧化鐵樣品10.0克,完全反應并冷卻后再稱量剩余固體的總質量為7.6克,計算實驗測得氧化鐵樣品的質量分數為 。 (4)第四小組同學說,利用這套裝置還有其它測定樣品中氧化鐵的質量分數的方法:先稱量氧化鐵樣品的質量,再分別稱量E裝置在反應前后的總質量,即可計算求得樣品中氧化鐵的質量分數。但按此方法實際測定結果偏大,分析造成這種誤差的原因可能是( ) A.B裝置吸收二氧化碳不充分 B.氧化鐵樣品沒有反應完全 C.外界二氧化碳進入的干擾 1、根據下圖轉化關系:。推斷物質甲是( ) A.Fe2O3 B.CaO C.CuO D.Cu 2.下列各物質中,不能滿足下圖物質一步轉化關系的選項是( ) A.X:Cu??????Y:CuO??????Z:CuSO4 B.X:CO2????Y:O2????????Z:CO C.X:CaCO3??Y:CaO??????Z:Ca(OH)2 D.X:NaOH???Y:NaCl??????Z:Na2CO3 3.各物質間有著一定的反應關系和轉化關系,下列各組物質間可以按如圖所示關系直接轉化的是( ) A.Fe→Fe2O3→FeSO4→Fe B.CO→CO2→H2CO3→CO C.NaOH→NaCl→Na2CO3→NaOH D.HCl→CuCl2→BaCl2→HCl 4.現有六種物質:Fe粉、CO2、Mg(OH)2、CuSO4溶液、稀H2SO4和BaCl2溶液,兩兩混合后,能發生的反應有( ) A.5個 B.6個 C.7個 D.4個 5.某一種或幾種物質的水溶液中,可能含有以下幾種離子:Na+、Cl﹣、Ca2+、Ba2+、 SO42﹣、CO32﹣,現取兩份100mL溶液進行如下實驗:(1)第一份加入AgNO3溶液有沉淀產生.(2)第二份加足量的Ba(NO3)2溶液,有白色沉淀產生,再加入過量的稀硝酸沉淀部分溶解.根據上述實驗,以下推測正確的是( ) A.一定存在C1﹣ B.一定存在CO32﹣,可能存在Ba2+ C.一定存在Na+ D.一定存在SO42﹣,可能存在Ca2+ 6.初中化學的很多反應可以表示為:甲+乙=丙+丁,其中甲、乙、丙、丁既可能是單質也可能是化合物。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若甲、乙、丙分別是酸、堿、鹽,則丁一定是水 B.若甲是一氧化碳,乙是氧化鐵,則丙一定是二氧化碳 C.若甲、乙、丙、丁均是化合物,則該反應一定是復分解反應 D.若甲是鋅,丙是氫氣,則乙一定是稀硫酸 7.下圖表示相連線的酸、堿、鹽之間可以發生復分解反應,右下表提供的四組物質符合左下圖要求的是( ) 8.M是一種活動性比鐵強的金屬,M2+與其他幾種離子構成的化合物的溶解性見下表: O2- OH- CO32- Cl- SO42- NO3- M2+ 難溶 難溶 難溶 易溶 易溶 易溶 上信息判斷下列各反應:①M+HCl;②M(NO3)2+BaCl2;③MO+HCl;④M(OH)2+NaCl;⑤M(OH)2+HCl;⑥M(NO3)2+HCl;⑦MCO3+HCl;⑧MSO4+BaCl2,上述反應能進行,且反應產物有水生成的是( ) A.①②④⑦ B.③⑤⑦ C.②④⑥ D.①③⑤⑧ 9.如右下圖所示,現有甲、乙、丙、X、Y、Z六種物質,其中連線兩端的甲、乙、丙溶液兩兩之間能發生反應;X、Y、Z之間只通過一步反應就能實現如箭頭所指方向的轉化。下列符合上述要求的一組物質是( ) 10.某碳酸鉀固體樣品,可能含有硫酸鉀、碳酸鈣、硫酸銅、氯化鉀、氯化鈣中的一種或幾種雜質,為了確定雜質的成分,進行以下實驗: ①取少量樣品溶于水得到無色溶液,然后滴加過量的氯化鋇溶液,出現白色沉淀A,過濾。②沉淀A中加入過量的稀硝酸,沉淀部分消失并放出氣體。往步驟①所得的濾液中加入適量硝酸銀溶液和稀硝酸,生成白色沉淀B,過濾。回答下列問題: (1)白色沉淀B是 ,步驟②中放出的氣體是 。 (2)雜質中一定含有 ,一定沒有 。 (3)最終所得濾液中含有的陽離子是 。 11.碳酸鈉俗名純堿,是玻璃、造紙、肥皂、洗滌劑、紡織、制革等工業的重要原料。我國化學家侯德榜對制堿工業有重大貢獻,他發明的制堿方法,被譽為“侯氏制堿法”,其生產工藝流程示意圖如下: 整個過程中涉及的主要反應有:①NH3+H2O+CO2═NH4HCO3 ②NH4HCO3+NaCl═NH4Cl + NaHCO3(晶體)③2NaHCO3 Na2CO3+H2O+CO2↑ 請回答下列問題: (1)碳酸鈉屬于 (填“酸”、“堿”或“鹽”),它的俗名叫純堿是因為 。 (2)粗鹽水中主要含有Ca2+、Mg2+、SO42-等雜質離子,工業上常加入稍過量的NaOH溶液、Na2CO3溶液、BaCl2溶液及適量的鹽酸等除去雜質離子、精制。加入稍過量的NaOH溶液可以除去 ,加NaOH溶液和加BaCl2溶液的先后順序 (選填“可以”或“不可以”)顛倒;最后加入鹽酸的目的是 。 (3)X是濾液中最主要的成分,X與Ca(OH)2反應的產物之一可用于該生產工藝流程的循環使用,該產物的名稱為 。 1.只用水就能直接鑒別的一組物質是( ) A.NaCl、CaCl2、BaCl2 B.AgCl、BaSO4、CuSO4 C.CuSO4、Na2CO3、CaCO3 D.AgCl、BaSO4、CaCO3 2.下列除雜的方法不正確的是( ) A.物質(括號內為雜質):NaCl溶液(Na2CO3)除去雜質的方法:加入適量稀鹽酸 B.物質(括號內為雜質):N2(O2)除去雜質的方法:通過灼熱的銅網 C.物質(括號內為雜質):CaO(CaCO3)除去雜質的方法:高溫煅燒 D.物質(括號內為雜質):CO(水蒸氣)除去雜質的方法:通過濃氫氧化鈉溶液 3.下列物質轉化不能一步實現的是( ) A.Ca(OH)2→NaOH B.CO2→Na2CO3C.MgCl2→Mg(OH)2 D.CaCO3→Ca(OH)2 4.現有下列四組溶液: ①KNO3、NaCl、NaOH、H2SO4; ②Na2CO3、HCl、石蕊試液、KOH; ③NaOH、H2SO4、NaCl、酚酞試液; ④K2CO3、H2SO4、Cu(NO3)2、BaCl2。 (1)上述四組溶液中都含有Cl-,實驗室鑒定Cl-用 (填試劑名稱); (2)不用其他試劑就可以把組內四種溶液區分開來的是 (用序號表示)。 5.某工廠廢料中含有銅、氧化銅和碳中的一種或幾種。按如下流程進行反應,請回答: (1)操作Ⅰ的名稱是__________。 (2)A、C、D、E四種物質中,屬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3)藍色溶液B與鋅粉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 (4)廢料的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例1、Zn H2SO4 Ag、Zn Zn(N03)2 Zn SO4 蒸發 例2、⑴酒精噴燈 紅色固體變為黑色 、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尾氣未處理 ⑵沒有達到反應溫度 1.68 Fe3O4 (:=3:4) 例3、(1)檢查裝置氣密性;沒有尾氣處理,污染環境;(2)除去水蒸氣;檢驗CO與Fe2O3反應生成的二氧化碳;(3)80% (4)AC 考點精講 1、C 2.D 3 .D 4.A 5.C6.A 7.D 8.B 9.D 10. 11. (1)鹽 碳酸鈉的水溶液顯堿性 (2)Mg2+ 可以 除去過量的氫氧化鈉和過量的碳酸鈉 (3)氨氣 課后鞏固 1.C 2.D 3 . D 4. 5.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